環境教育教案(通用5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環境教育教案(通用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環境教育教案1
教學目標:
使學生了解城市廢棄物的概念、來源、類別,以及所帶來的社會危害,從而使學生正確認識城市廢棄物的同時,養成熱愛大自然、保護環境的良好情操。
教學重點:
瞭解城市固體廢棄物的產生途徑。對環境造成的幾種不同的危害。
如何解決和處理這些城市廢棄物。
教學難點:
使學生能夠透過對城市的固體廢棄物的瞭解,來具體聯絡生活實際,從而培養學生主動保護環境的良好社會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教學過程:
一、闡述城市廢棄物的概念,並聯系實際舉例。
二、城市廢棄物的五大危害:
1、汙染水體,使生命之源趨於枯竭;
2、汙染空氣,使生命要素受到損害;
3、汙染土壤,使人類母親的呼吸受到摧殘;
4、侵佔土地,是生活空間受到損失;
5、傳播疾病,使人類健康受到侵犯。
三、解決和處理城市廢棄物的具體方法途徑:
1、堆積法;
2、填埋法;
3、焚燒法;
4、沼氣發酵法。
四、總結:
複習本課所學,使學生再度認識固體廢棄物的危害,使學生爭做熱愛環境的良好小公民。
環境教育教案2
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進入21世紀,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工業的生產,人們都在充分地挖掘利用地球上的資源,以不斷地提高我們的生活水平,但也給與我們息息相關的生存環境帶來了危害,例如水汙染等一系列的問題,為了自已,為了我們的子孫後代,永遠有一個美好的生存環境,我們要從孩子抓起,保護環境就是保護我們自已。作為小學教師,應該培養學生從小學起就有愛護環境的行為習慣和美德.對小學生實施環保教育,使他們從小具備環保意識與環保習慣是十分必要的。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一年級有學生xx人。他們掌握的基本知識比較少,雖然可能有一些好的學習方法,學習習慣良好,有一定的環保意識和環保知識,但不繫統、不全面。學生個體間存在差異,個別學生不願開動腦筋,學習興趣不濃,極少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是他們滯後的原因。
二、教學目的:
1、學生了解一些生態環境問題的產生和發展,感知這些環境問題帶來的危害,樹立環保意識,轉變浪費資源、破環環境的生活方式。學會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持久地採取適當措施保護生態環境。
思想教育:
1、體驗健康生活離不開好的環境。
3、樹立愛護環境、保護大自然的情感意識。
三、教學重難點 :
1、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懷得到培養,團結協作的能力得到鍛鍊。
2、學生的環保意識和節約用水的意識增強,樹立“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的良好美德。
3、體會自然之聲的美妙、和諧,保護大自然的意識增強。
4、從小樹立環境保護意識,把對全球環境的認識轉變為保護地球的具體行動。
四、教學內容:
1、從我做起,保護綠色生命。
透過活動,教育學生懂得環境保護的重大意義,提高環保意識,激發熱愛祖國、保護環境的思想感情,自覺投入到保護環境的實踐活動之中去。
環境教育教案3
一、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一些常見的動植物的作用。
2、使學生知道動植物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初步樹立保護動植物的'思想觀念。
3、使學生了解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二、 教學準備
1、掛圖或幻燈片──我們常見的一些動植物。
2、掛圖或幻燈片──地球生存環境日益惡化。
3、關於動植物的錄影帶。
三、課時安排:
一課時
四、 教學過程
(一) 教學引入
1、放映關於動物和植物幻燈或錄影。
2、談話:同學們透過觀看幻燈片(或錄影帶),有什麼想法和問題?
3、學生提出問題後,引導學生自己討論解答。(學生提出自己的想法時要給予引導和鼓勵。)
4、講述:我國動植物種類很多,其中大部分都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我們應該好好地保護它們。(板書課題:人類的好朋友——動物和植物)
(二) 學習新課
1、人類的朋友——植物(出示一些熟悉的植物的幻燈片)。請同學們帶著以下的問題觀察:這些都是什麼植物?它們有哪些作用?學生回答後,教師講述綠色植物養育了人類,給我們提供吃的、穿的、住的、用的?
2、人類的好朋友——動物(出示一些熟悉的動物的幻燈片)。
教師過渡:和植物一樣,人類的生活也離不開動物。你們都知道哪些動物,它們對我們又有什麼好處呢?
師生共同談論交流。
3、我們要好好保護我們的這些朋友(出示我們的地球環境日益惡化的幻燈片)。
教師沉重地告訴學生:同學們,看吧。我們的地球母親正在遭受這樣的破壞:沙暴,洪水,汙染?所有這些有一部分是因為我們沒有好好保護我們的好朋友——動物和植物引起的。為此,我們國家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來保護野生動植物(舉例具體是哪 些方法),因為保護動
植物就是保護自然環境,也就是保護我們人類自己。
(三) 鞏固
1、講述:這節課,我們認識了我們的一些好朋友,也懂得了要好好保護它們。
2、提問:
(1)你知道動植物對於我們人類有哪些作用?
(2)我國為野生動植物採取了哪些措施?
(3)討論:假如你遇到了看到有人在亂砍樹木或捕殺野生動物,應該怎麼辦?
(四)佈置作業出一份"保護環境報"。寫一個星期的環保日記。開展"愛鳥周"宣傳活動。
環境教育教案4
活動目的:
1、透過活動,使學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強環保意識。
2、透過寫垃圾處理方案,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3、透過活動,增強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和參與社會生活的意識。
活動準備:
1、讓學生觀察周圍環境,說說環境的變化,並瞭解當今社會人們是如何處理垃圾的。
2、教師收集有關的圖片、資料、文字資料和錄象帶。
課前準備:
1、教師用的展板一塊,照片、文字材料(貼上好)
2、地球圖片、文字、雙面膠帶、鋼筆。
3、學生研究用的方案和宣傳稿。
活動過程:
一、計算匯入:算一算
“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上一堂研究課。在上課前,老師想出道題目考考大家,怎麼樣?
1、出示題目:
某市約有180000戶家庭,如果每戶家庭每天產生1千克的垃圾,那麼1天之內,這個市會有多少垃圾呢?
如果以30天計算,每個月又會產生多少垃圾呢?
如果一年以365天計算,這個市每年又會產生多少垃圾呢?
2、學生計算,教師板書。
日180000千克180噸
月5400000千克5400噸
年65700000千克65700噸
3、“看了上面的資料,你有什麼話想說嗎?”
4、出示地球圖片,講述全球垃圾現狀,貼上垃圾覆蓋的效果。“今天,老師就要和大家一起來研究有關垃圾的問題。這個問題可是個世界級的難題,你們有沒有信心挑戰這個難題?”
二、說一說
“我們就從自己熟悉的某市來開展研究。接下來,就讓我們從錄象中去看看某市產生的垃圾是怎樣的一種情況!”
1、學生觀看錄象。
2、“看了剛才的錄象,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3、“某市正在爭創省級文明城市,難道我們能任由這些垃圾散佈在大街小巷,影響某市的形象嗎?你們能不能為環保局的叔叔阿姨出出主意,幫他們想想如何處理這些已經產生的垃圾?能接受嗎?”
三、研究方案: (寫一寫)
1、學生研究,教師巡迴指導。
2、全班交流,教師提要求。
交流建議:
(1)、其他小組在彙報方案時,所有的同學都要做個文明的小聽眾。如果你有不同意見或同一小組的成員要補充的話,請等這位同學彙報完再發言。
(2)、如果你們組的方案和前面小組的方案相同或類似,那麼你就不必在重複。
3、隨機補充: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習慣將垃圾分成三類:
有機垃圾:又稱溼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或餐餘廢棄物。包括:瓜果皮、蔬菜皮、變質食品、剩飯菜等。
無機垃圾:又稱幹垃圾、可回收垃圾或可再生廢棄物。包括:廢紙、廢金屬、廢塑膠、廢玻璃、廢織物(布料)等。
三、有害垃圾:
又稱危險廢棄物。包括:廢電池、過期藥品、水銀溫度計、廢油漆桶等。
中國國家環保總局近日向社會公佈了處理城市垃圾的國家行動方案。這個方案規定:今後中國的城市垃圾將進行填埋處理,並把垃圾填埋產生的氣體收集起來發電。
四、聯絡實際: (說一說)
“讓我們為同學們這些創意的方案鼓掌。如果國際上還沒有采用的話,你還可以申請專利!除了為環保局的叔叔阿姨想出這些處理垃圾的辦法外,我們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該注意些什麼呢?”
1、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
2、教師評價。
五、活動延伸: (試一試)[機 動]
“剛才我們的同學都表明了自己的決心。但是光靠我們班的同學,畢竟力量有限。俗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大家想想,用什麼辦法能使全校的同學,全社會的公民都參與到保護環境、減少垃圾的行動中去?(宣傳)你們想怎麼宣傳?(指名說)接下來,老師請大家發揮集體的智慧,把想宣傳的內容寫下來,好嗎?”
六、活動小結
(略)
環境教育教案5
教學目的:
1、透過認識植物的變化,喚起學生對日益遭受破壞的地球環境的清醒認識,從小樹立環保意識。
2、激發學生愛環境的情感,理解“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深刻內涵。能分辨什麼樣的行為是保護環境,什麼樣的行為是破壞環境。
3、讓學生從自我做起,愛護環境,在生活中能養成環保的習慣,具備環保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喚起學生對日益遭受破壞的地球環境的清醒認識,從小樹立環保意識。
教學過程:
一、匯入人類的生存,離不開空氣,離不開礦藏。離不開海洋,離不開江河。離不開山崗,離不開森林。離不開草原,離不開土地。環境是一切自然資源寶庫,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二、學習新課
1、學習《生活線上》學生自學課文討論:你獲得什麼知識?
小結2、學習《追根求源》根據課前收集的資料分小組討論:楓葉為什麼紅了?
小結3、自學《二十四節氣》
三、環保在行動
1、調查小麥、美化、玉米、大豆、白菜播種後時間、和收穫時間。
2、調查藉助自然氣候應當乾旱、霜凍等惡劣天氣的措施
3、考察一種作物的耕作時令並親自種植。
四、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