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職場

貴州最低工資標準

2016貴州最低工資標準

貴州省上一次調整最低工資標準是在2015年9月,那麼,2016年貴州省最低工資標準是多少呢?今年是否已經上調?三類地區又該如何劃分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016貴州最低工資標準

目前2016年貴州省的最低工資標準還尚未調整,目前執行的依舊是2015年9月釋出的標準,當然小編會密切關注、及時更新,為大家呈現最新的知識。

2015年9月16日,貴州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釋出2015年貴州省最低工資標準,一至三類地區分別比2014年增調28%、36.36%、40%。

今年貴州省調整後的最低工資標準具體為:一類區1600元/月,二類區1500元/月,三類區1400元/月;非全日制小時最低工資標準為一類區17元/小時,二類區16元/小時,三類區15元/小時。此次調整的工資標準從2015年10月1日起執行。就貴陽而言,一類地區為雲巖區、南明區、烏當區、白雲區、花溪區、觀山湖區和清鎮市,二類地區為開陽縣,三類地區為息烽縣和修文縣。

貴州省上一次調整最低工資標準是在2014年7月,調整後具體為一類區1250元/月,二類區1100元/月,三類區1000元/月;非全日制小時最低工資標準為一類區13元/小時,二類區12元/小時,三類區11元/小時。此次調整後,貴州省一類、二類、三類地區每月的最低工資分別比上年度執行標準增加350元、 400元、400元。

此次調整的工資標準從2015年10月1日起執行。

據瞭解,最低工資標準適用於貴陽市各類企業、民辦非企業單位、個體經濟組織及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關係的勞動者。其中,月最低工資標準包含勞動者個人應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不包含支付給勞動者加班加點的工資,中班、夜班、高溫、低溫、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環境、條件下的津貼,以及法律、法規和國家規定的勞動者福利待遇等。非全日制用工的小時最低工資標準含勞動者個人及用人單位應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和基本醫療保險費。

附:貴州省最低工資標準區域劃分

相關閱讀:最低工資不可盲目攀高

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資料表示,截至6月底,全國共有6個地區調整最低工資標準,平均調整時間間隔為18.7個月,平均調增幅度為11.1%。其中,月最低工資標準最高的是上海的2190元,小時最低工資標準最高的是上海的'19元。此外,9個地區釋出了工資指導線,基準線在8.5%左右。

據瞭解,我國現行最低工資標準自2004年3月1日開始實施,此前多年,各地的最低工資標準水平歷經了較大幅度上漲。但是在當前經濟下行期,考慮到企業用工成本與效益等因素,一些地方工資上漲步伐明顯下降。根據人社部統計,過去5年間,全國最低工資標準年平均增幅為13.1%。而今年上半年調整最低工資標準的省份中,僅遼寧(17.7%)、重慶(20%)超過了13.1%。

“在當前經濟增速明顯下滑的情況下,可以適當減慢調整最低工資標準的次數,合理降低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的幅度。”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蘇海南表示,面對經濟增速放緩的形勢,為貫徹中央關於“降成本”的要求,需要對現行有關規定和做法進行研究調整。但他同時指出,各省份在調整最低工資時不僅要考慮經濟增長速度,還需綜合考慮包括物價上漲情況、社會平均工資提高以及就業狀況等多種因素。他建議,有條件的地方,還是要適時合理提高當地最低工資標準,但各地在調整最低工資標準時,切勿與周邊地區搞攀比,應當把握好度,既要努力保障提供正常勞動的低收入勞動者實際生活不下降,同時要避免給企業形成過大壓力。

“過去十幾年工資增長確實是比較快的,原因在於勞動力供求格局發生了變化。”人社部副部長信長星解釋說,之所以應該放緩工資上漲的步伐和頻率,是由當下我國供求關係所決定的。過去30多年,第一產業與第二、三產業之比從剛開始的7∶3,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的6∶4、90年代中期的5∶5,再到21世紀初的4∶6、現在的3∶7,勞動力就業結構不斷髮生變化。為保持中國製造業企業的競爭優勢,在工資的政策、工資引導上,應該適度放緩工資調整的頻率、提高的幅度。

相關專家指出,今後在推動工資正常增長的同時,要注重同步提高勞動生產率,同時在降低制度性成本上多下功夫。

“我國要保持在勞動密集型領域方面的競爭優勢,也要不斷提高技術水平,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信長星認為,當前我國人力成本上升,但相對於發達國家來講,勞動力成本仍然存在優勢。相對於其他勞動力成本比我們低的國家,雖然勞動力成本方面的優勢不足,但是對吸引投資來講,在勞動者素質、基礎設施、配套產業和整個大投資環境方面具有優勢,關鍵是要進一步發揮好優勢。

首先,在工資的政策、工資引導上,適度放緩工資調整的頻率、提高的幅度,透過合理把握來繼續保持競爭優勢;其次,保持競爭力,更重要的是推進產業轉型升級,要保持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增長的潛力、拓展和發展的空間,創新驅動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提高勞動生產率;最後,具體就勞動密集型產業來講,讓相當一部分勞動密集型產業,透過產業梯隊轉移到中西部地區,保持勞動密集型產業必要的份額,繼續保留這個領域一部分就業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