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手抄報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手抄報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手抄報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上海人民出版社將推出“春季曬書”系列活動,為廣大讀者送來陣陣書香。

據悉,除了舉辦眾籌出版的《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線裝珍藏本首發式外,從4月23日至5月2日,位於紹興路的上海人民出版社讀者服務部將舉辦“300本書3折特惠”活動,邀請廣大市民走進書店、感受書香。

上海人民出版社的經典好書如世紀文庫、中國專題史、東方編譯所叢書、菊壇名家、人物傳記系列等圖書等都將參加特惠銷售。此外,一些新書也將以六五折的價格回饋讀者。該社還計劃邀請部分讀者走進出版社,與圖書編輯面對面交流互動,瞭解圖書編輯中的趣聞趣事,讓閱讀更立體,更具人情味。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每年此時我們都會認真探討閱讀的意義,之於個人、之於社會、之於民族。今年,我們約請文學、教育、企業、體育、藝術等多個領域的代表人物,請他們結合自己的閱讀經歷,談對於閱讀的理解。

從他們的故事中,我們能感受到一種力量,即便在黑暗中也依然能夠透過閱讀感受到光明與希望的力量。更感受到一種嚮往,對於有詩意的閱讀生活的嚮往。

來吧,一起走近他們的閱讀人生,體會閱讀的美好。編 者

讓讀書成為習慣

邱 勇:清華大學校長

讀書是一種人生態度,也是一種生活方式。讀書的價值體現在多個方面,最重要的是提升文化素養。讀書價值的實現從根本上依賴於個體讀書習慣的養成,這對年輕人來說是一生受益的事情。作為社會的精神文化高地,每一所大學都應是一個書香校園,讓年輕人在濃厚的讀書氛圍中健康成長,並把這種書香傳遞滲透到社會,發揮文化引領作用。

去年7月,我在給2015級新同學的錄取通知書中贈送了一套書《平凡的世界》。這是我作為校長送給學生的第一份禮物。在我看來,考上大學對於新生來說是人生的一個轉折,在大學階段他們要學會思考,學會獨立面對挑戰,因此我希望他們養成讀書的習慣。令我感到驚喜的是,同學們不但沉下心來閱讀了《平凡的世界》,而且還寫了讀書感悟並進行了廣泛的交流。看了他們的讀書感想後,我也深受啟發和感動。學校將他們的讀書感悟彙集成冊,並以“續寫歲月的傳奇”為題正式出版。

世界一流大學必須在思想文化上發揮引領作用。在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過程中,文化建設是一項重要任務。實際上,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最難的就是文化建設,差距最大的也是文化建設。好的大學應該有好的校園文化和優秀的傳統,讀書也應該成為一種傳統。2001年,楊絳先生將錢鍾書和她的全部稿費和版稅,捐贈給母校清華大學,設立“好讀書”獎學金,獎勵那些愛好讀書、讀“好書”多、引領讀書風尚的學生。15年來,幾百位獲獎的同學成為校園良好讀書氛圍的積極推動者。

推動學生熱愛讀書、勤于思考,有利於建設一個更加人文的大學。清華大學即將迎來105週年校慶,大家很快就會在清華園中看到一批露天安放的'新椅子,這些椅子都是清華校友捐贈的,每一把椅子都有一個故事,它們不僅承載著文化和傳統,更重要的是為同學提供了一個坐下來讀書的場所。我相信,在書香校園的環境中,我們的同學會透過讀書“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換成巨大享受的時刻”。

有閱讀更美好

朱永新: 全國政協副秘書長 民進中央副主席

前不久看到網友說的一句話:“不翻書,生活就會給你翻臉”,頗有感觸。是的,一個人的力量總是有限的,不讀書,就少了深度學習他人的機會,就會少了對生活的思考,少了生活的智慧與藝術,生活就會對我們“翻臉”。

讀書為什麼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閱讀能夠讓我們看到一個更加立體的世界。正如美國文化人類學者哈維蘭所說:“好的閱讀對於心靈就像優質的眼鏡對於眼睛一樣,它可以使你看到生活的細微之處”。我們看到的世界總是受到許多因素的制約,閱讀,就是幫助我們看世界的眼鏡,也是幫助我們看自己的鏡子。讀基辛格的新著,我們就理解了為什麼世界秩序“永遠需要剋制、力量和合法性三者間的微妙平衡”。讀弗洛伊德的著作,我們就發現了人其實有三個“我”:本我、自我與超我。走進偉大的著作,如與大師面對面,借他們的慧眼更好地發現世界的奧妙,這正是閱讀的魅力所在。

閱讀,能夠讓我們擁有生活的勇氣。白巖松前不久在與龍永圖對話時說:“讀書久了你總會信一些什麼,信一些什麼就有了敬,有了畏。”其實,“信”就是生活的勇氣,生活的信心,生活的信念。人是需要有信仰,有敬畏心的。讀書會讓人知道世界的深奧,會讓人明白自己的無知與渺小,會讓人產生敬畏之心。而敬畏之心是建立信仰的重要基礎。這一切不需要刻意而為,會在讀書中自然而然形成。我大學時,曾讀過日本醫學改革家德田虎雄的著作《產生奇蹟的行動哲學》。這本書讓我知道,理想是人前行的燈塔,而行動才能把理想變成現實。我發起的新教育實驗,之所以堅守理想主義與行動哲學,與這本書有著直接的關係。

如何透過閱讀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要選擇優秀著作。德國作家黑塞說“只有當書籍將人帶向生活、服務於生活、對生活有利的時候,它們才擁有了一種價值”。開卷即有益的時代已過去,在泥沙俱存、良莠難分的海量圖書面前,我們需要認真選擇值得閱讀的書。訣竅,就是選擇經過時間的洗滌依然熠熠生輝的書。

齊邦媛老人85歲時出版《巨流河》,她希望自己離開世界時仍是個讀書人的樣子。讀書人生最美的狀態,能夠把這個姿態和狀態定格多久,就擁有了多久的幸福與美好。

讀經典的書

曹文軒: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閱讀究竟有怎樣的意義?

以猶太人為例。猶太民族誕生了許多影響人類文明程序的人,貝多芬、馬克思、卓別林、畢加索、愛因斯坦……一個人口不多的民族,為什麼會取得如此成就?除了勤勞之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閱讀。

猶太人已將閱讀神聖化。他們不會把書櫃放在床的尾部,不能讓腳對著它,因為在他們看來,這是褻瀆,書櫃只能放在床頭的位置。小孩剛懂事時,父母就將《聖經》塗蜂蜜讓小孩去舔,讓孩子意識到書本是“甜”的,從出生起培養對書的親近感。

這些細節都告訴我們閱讀與一個民族的偉大息息相關。所以,我們民族的偉大復興,必須從國民閱讀抓起。

遺憾的是,當下,儘管國家已反覆提倡閱讀的重要性,但許多成年人還是不愛讀書,你跟他探討閱讀的意義,卻無法將他從麻將桌上拉下來。當然,我們還是抱著希望,那就是,當成年人打麻將的時候,他們還能夠想起來,掉過頭對兒子大喝一聲,“看書去!”這就是我們的希望所在。

當我們探討閱讀意義的時候,還有一個問題同樣十分重要,那就是讀什麼書。現在出書的門檻很低,想寫書和想出版已經變得非常容易。另外,商業化的巨大利潤誘惑導致作家不能沉浸下來好好寫書、寫好書。我曾經說過,“商業利潤像一條狗一樣,攆得我們不停地往前跑,往金山跑、往銀山跑”。在這樣的環境中,我們就要冷靜地去探討和重檢視書的選擇。

對此,我常說三句話。一是,天下的書分為兩種,一種是用來給孩子打精神底子的,一種是打完精神底子之後再讀的。老師和家長們應該鼓勵孩子先讀那些打精神底子的書,那些書,是真正幫助孩子們奠定世界觀與人生觀的,是幫助孩子打好人生基礎的。二是,人有人脈,地有地脈,文有文脈。書也分為有文脈的書和沒有文脈的書。今天許多孩子手中的書是沒有文脈的。這些書對他們的成長和寫作都無益處。三是,書可以分為經典的和非經典的。托爾斯泰的書、魯迅的書、《紅樓夢》這些都是經典的。我不是說孩子只能讀經典著作,只是說要想打好閱讀的底子、打好人生的底子,就應該儘量讀經典的書。把這三個提示送給大家,希望為青少年閱讀提供借鑑。

建設書香國家

萬選蓉:中國關工委專家委員會委員 《漂亮媽媽》原型

閱讀會讓心靈得到滋潤。

我的父親是日本留學生,是一位著名的醫生。他不懂教育,但他懂得用最精華的文學作品來豐富我們。

我4歲以後,爸爸給我和兄弟姐妹請了一位家庭教師。老師姓趙,雲南大學歷史系學生。每到週六,趙老師都會受父親囑託給我們講世界名著,像《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一千零一夜》等。老師會選擇適合我們年齡段的故事來講。講到《醜小鴨的故事》,她會讓我們注意最後一句話:“大家都覺得它很美麗,都誇獎它,它害羞地低下了頭,但是一點兒也不驕傲。”在老師的引導下,我覺得這個醜小鴨真好,它脫離了醜陋之後仍然是那麼謙虛。我很喜歡這個童話,反覆看了很多遍。童年時的閱讀,也奠定了我一生熱愛文學的基礎。

如何給孩子選擇合適的讀物?兒童嚮往天真的、美妙的、正向的、善良的、神奇的,要用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來讓他們閱讀。如何培養孩子閱讀的興趣?我的竅門是讀經典。經典是不朽的,我們要讓孩子在適合的年齡段閱讀經典,從大家公認的優秀作品中汲取能量。就像我幫助我的兒子在小時候戰勝失聰的生理障礙,鼓勵他積極面對生活時,我會讓他去看《醜小鴨的故事》。讓他懂得,儘管是在苦難中長大,但不能停止對美好的嚮往與追求。

當然,閱讀是要分階段的,不同年齡段適合不同的書目。教育應該由淺入深、由簡入繁、由易到難,閱讀也要循序漸進。可以將粗讀和精讀結合起來。有些書粗讀就可以,有些很好的書要精讀、復讀、再讀。對兒童來說,“醜小鴨”這樣的書就要精讀,推敲箇中細節。為什麼要這麼寫?安徒生怎麼會寫出這麼美的鄉村?要鼓勵孩子認真琢磨。

我們常常講“書香門第”,意味著一個家庭有知識、有文化、有教養。我們更希望我們的國家也是書香國家,那將讓我們的孩子受益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