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傳統節日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可是你知道這個讀書日是怎麼來的麼。以下是pincai小編精心整理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

"世界讀書日"全稱"世界圖書與版權日",又譯"世界圖書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972年向全世界發出“走向閱讀社會”的召喚,要求社會成員人人讀書,圖書成為生活的必需品,讀書成為每個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佈4月23日為“世界讀書日”,致力於向全世界推廣閱讀、出版和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

世界讀書日的起源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一位美麗的公主被惡龍困於深山。為了解救公主,勇士聖喬治隻身赴險,擊敗了惡龍,公主則贈予喬治一本書作為回報。從此,書便成了膽識和力量的象徵。這則流傳於歐洲中世紀的傳說,後來成為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地區“聖喬治日”的文化淵源之一。再後來的1995年,在西班牙的倡議之下,每年4月23日的“聖喬治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佈為“世界讀書日”。

也許很少有人知道,世界讀書日發源於一個如此浪漫而富有傳奇色彩的故事。如今每年的這一天,媒體都會不約而同地發聲。“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好書是偉大心靈的.寶貴血脈。”諸如此類的名人名言混雜著成功勵志學,喧囂在大街小巷。這一天也成為書商和出版界的狂歡節,數不清的腰封步調一致地合唱:要讀書!在如此莊嚴肅穆的包裹中,書籍幾乎被捧上了一座萬眾膜拜的神壇。

沒錯,書是要讀的。可現實中,書卻總是因為嚴肅厚重而顯得有些遙遠,或在塵封的書架上,或在積壓的庫房裡。反而每日親近的是手機螢幕和朋友圈。讀過了那麼多雞湯網文,卻依然啃不下一本好書這是眾多低頭族的真實寫照。如此看來,相比於反覆強調“為何”要讀書,讀屏時代的我們,恐怕更應掌握“如何”去讀書。

讀書自古即有法度。孔子強調學思結合,溫故知新。子思有“五之法”,謂“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朱子則有“三到”真言,謂“心到、眼到、口到”。古人讀書精細考究,但那時沒有網際網路的誘惑,聖賢一家獨大,倒也省事。相比之下,今人卻時時有被垃圾資訊和花哨影象“灌頂”的危險,如何自拔於噪聲盈耳之境,方是當務之急。

其實,早在20世紀30年代,海德格爾就預言了“世界影象時代”的降臨。尼葛洛龐帝也在《數字化生存》中指出“資訊爆炸”的時代圖景。一面是資訊之海的汪洋恣肆,一面是影象的巨大誘惑,有人憂心忡忡,書籍閱讀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果真如此嗎?其實換個角度看,媒介的多元化同時也意味著閱讀的無孔不入。譬如,過去正襟危坐才能讀的書,現在無論走著、坐著、站著、躺著,都不妨其可讀。同時,網際網路也是一把雙刃劍,既可以膚淺浮華,也可一擊連結廣闊深邃的閱讀世界。

技術的兩面性,反襯的正是人性的兩面。有人仇恨地咒罵技術進步,也有人理性地思索應對之策。《大英百科全書》的編輯指導艾德勒與範多倫就曾合寫過一本有意思的小書,名為《如何閱讀一本書》,裡邊將閱讀分為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借書中的概念來說,對於網路資訊既不能“閉目塞聽”,便應當祭出“檢視閱讀”的利器,主動篩選,披沙揀金,培養建立起適應新時代的閱讀習慣。

然而大海茫茫,憑何篩選?首先恐怕要正視那些被汙名化的網路短文章。“碎片化”作為網文的一大特徵,一直難以擺脫膚淺、速食的“汙名”。但“碎片”不等於“破爛”,正如一鱗半爪足以暗藏玄機,好的“碎片”能充當指標和嚮導,一擊中的,既激起求知的興致,也洞開書籍閱讀的大門。筆者以為,在浩如煙海的網路中篩選這樣的“吉光片羽”,應當是當代人閱讀的必備技能,正如19世紀的英國人習慣從大量報紙中跳讀篩選關鍵資訊一樣。

當我們從略讀中鎖定了興趣和書目,當注意力從碎片的海洋中抽離,貫注到自成一體、有始有終的書本上去,閱讀的重頭戲才真正登場。無論是通篇的細讀,還是圍繞同一主題的系統閱讀。都要求我們有明確的問題和目標。閱讀不是走馬觀花,也不是“猴子掰玉米”。漫不經心地瀏覽、三心二意地掃視,終究只是大眾傳媒時代的“快感式”消費。唯有實現從淺到深的過渡,與持之以恆的探索,才能步入閱讀的殿堂,領略閱讀的至境。

當然,迴歸書本也並非意味著沉浸於紙質時代的“懷舊病”,或是舊文人的“戀物癖”,究其根本,還是要講求閱讀的科學性和有效性。畢竟,對知識與智慧的上下求索,自古至今皆是閱讀的本質所在。只要這一本質不變,無論是讀圖、讀屏還是移動閱讀,都不能阻擋人們凝視深淵的眸子,與仰望星空的目光。

以上是小編整理的有關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相關內容,希望大家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