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300字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一
今天我們去淄博影院看了一場名為《一個都不能少》的影片。
劇中講的是水泉鄉水泉小學高老師的媽媽病了,他要回家探望,於是便請了一位年僅12歲的魏敏芝做代課老師。高老師臨走前再三叮囑魏敏芝班裡的學生要一個都不能少。可是不久,張慧科因為家裡窮去城裡打工。魏老師就千里迢迢來到城裡找張慧科。最後在電視臺臺長的幫助下他終於找到了張慧科。
水泉小學的教室那麼破舊,文具那麼少,學生的家境又那麼貧寒。可是不管教室多麼破舊,文具多麼少,家境多麼貧寒,他們仍然堅持學習。我們現在的環境不知道比他們好多少倍,所以我們應該更加努力的學習。
劇中的魏老師對她的學生那麼好,我們的王老師對我們也不差。老師為了讓我們長大有出息,無時無刻的為我們辛勤的忙碌著。同學生病了,老師犧牲了自己的休息時間去看望同學,為同學補課。老師這樣關心我們,愛護我們。我們要以優異的成績報答老師。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二
星期五下午,我們老師利用二、三倆節課的時間看了“一個都不能少”這部電影。
電影的情節大概是這樣的:因為水泉鄉水泉小學的高老師有急事需要回家一個月,村長便用五十塊錢把年僅十三歲的小學畢業生魏敏芝給找了過來,讓她當一個月的代課老師。
高老師才走了一天倆天,就有學生開始闖禍了。班上最調皮的男孩子張惠科和別人的追打中把班上唯一的一盒新粉筆撞到地上,,魏老師讓他去撿,可他偏不撿,在倆人的亂踩中原來又長又白的粉筆變成了現在又黑又短的粉筆。經過這件時候,老師就不理他了。
後來,張惠科因為家裡的債主們上門討債了,而家裡有沒錢,他只好出去打工,魏老師為了找張惠科,從學校走了十幾里路去縣城。可到了縣城才發現他失蹤了,經過許多困難之後,她終於找回了張惠科,並被電視臺的一個節目專題報道,在好心人的幫助下,學生們都有了新文具、許多粉筆和許多錢。村長利用這些錢重新改了一所新學校,併名為希望小學。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三
今天,我看了《一個都不能少》這部影片,看了這部影片後,唯一想表達的情感就是:感動。為了學生的努力學習而感動,為了老師對學生的關愛而感動!
這部影片講述的是:水泉香水泉小學高老師的媽媽生病了,高老師要回家探望。可是,老師一走是給那些孩子上課呀,於是,便請了年僅十二歲的魏敏芝做水泉小學的代課老師。水泉鄉的條件很差,連村長都半年沒發工資了,而水泉小學的教學條件則更加糟糕了,連粉筆都屈指可數。
開學後不久,班級裡的張慧科就因為家裡窮,父母有臥病在床,沒辦法逃學只好去城裡打工。魏老師和同學們好不容易湊足了9塊錢使魏老師來到城裡。為了找到自己的學生,魏老師向電視臺的登記人員苦苦哀求,卻受盡了辱罵,但她並沒有放棄,而是不知疲倦地四處尋找。幾經輾轉,最後,在電視臺臺長的幫助下,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學生張慧科。我現在的環境與他們相比簡直是天堂與地獄之差,我應該好好珍惜,更加努力地去學習。
影片中的魏老師為了她的學生辛勤地操勞著,而現實中老師一樣關心著我們,愛護著我們。我們對老師一定要尊重!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四
這是部十分感人的電影,講的是:在一個很貧窮的村子裡,有一位叫魏敏芝的代課老師,她答應原來的老師,學生一個都不能少。結果,先後少了兩個學生。在自己帶的28名學生的幫助下,魏老師經過長途跋涉,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找到了那兩名學生的故事。
這個代課教師自己只有十三歲,比我們大不了多少,還只能算是個大孩子而已,但她倔強甚至固執地遵守著“一個都不能少”的承諾!農村的孩子也許不如城市的同齡人見多識廣,因而常被一些人認為:“不懂事兒”。但是,作為一個普通人,她對這份責任執著的追求,這是一種讓人敬佩的'精神和信念!這種精神和信念在現在的很多城市孩子和成人身上,是找不到的。
我為電影裡所展示的農村孩子上學的問題感到難過。魏敏芝老師是片中的主角,但我覺得還有另一個不是主角的“主角”——高老師。儘管影片裡高老師只在開始時,出現了不到十分鐘的時間,然而:辦公桌上精心用牛皮紙包好的教科書、臨時搭起的床鋪、學習委員張明仙的日記、魏敏芝因日記所受到的啟發、孩子們不離嘴邊的“高老師說的”...... 他的精神彷彿貫穿了整部電影。
魏老師的堅定,堅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同時,這部電影也讓我感受到了貧窮家庭的艱難和城市裡好心人的愛。我們能夠坐在整潔明亮的教室裡學習,已經算是十分幸運的了,所以,一定要珍惜這個機會,好好學習,遵守紀律。
所有的孩子應該都跟我們一樣,有在課堂裡接受教育的機會!——一個都不能少!這,也許是影片真正要告訴我們的,也是我們所有人需要付出努力和愛心去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