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發展計劃
職業發展計劃,顧名思義,是對自己或他人未來職業生涯中,如何發展的大致計劃。下面聘才網小編為大家帶來有關職業發展計劃的範文,以供大家參考。
新教師職業生涯規劃
新的學年開始了,又一批新教師走上了講臺。新教師有激情,有闖勁,創新開拓意識很強,如果得到科學、專業的引領,其成長速度會是相當可喜的。
“教師到底應該教什麼?”“我該怎麼辦?為什麼我怎麼都教不會他們?!”“當教師這麼累,我的快樂在哪裡?”……
這是不少新教師上崗後對教師職業發出的感嘆!其實,做老師容易,做個“有心的老師”不容易。如果新教師上崗後不久精神就開始枯竭,那麼其職業發展就會停滯。因此,新教師要保持自己良好的適應新崗位的能力,必須對自己的工作有一個持續的職業發展規劃。
一、規劃“適應階段”
新教師參加工作的第一年,是拜師學習與模仿階段:新教師要逐漸熟悉備課、上課、輔導、批改作業、考試測驗等教學常規性工作,多觀看優秀教師的典型課例,不斷地把教學知識轉化為教學能力,並逐漸認同教師的職業責任,實現由師範生向教師角色轉變。
二、規劃“基本功階段”
新教師工作到第三年左右,是練就教學基本功階段:一是教師的“二字一話一機”(粉筆字、鋼筆字、普通話、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等一般基本功;二是備課、上課、批改、輔導、測驗等常規基本功;三是處理重點、難點等課堂教學基本功;四是分析和了解學生、管理學生能力的基本功。至此,新教師具備了獨立的教育實踐能力,成為勝任學科教學的教師。
三、規劃“形成經驗和技能階段”
教師工作到第五年左右,是形成經驗和技能階段:教師開始認同教師的職業價值,逐步樹立現代教育觀念,研習名師、特級教師的教學技巧和教學風格,結合個人的教學實際情況,從語言風格到課堂結構、設計思路等進行創造性的改革,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學設計、教法和學法指導等教學方式,構建了自身教學經驗體系。
四、規劃“教師成長的徘徊階段”
教師工作到第五至八年間,是教師成長的“徘徊階段”:教師在教學業績上提高不明顯,出現心理學所說的“高原現象”,許多教師滿足於自己的那點經驗和技能,也就此裹足不前。
教師要想突破成長的“高原期”:一要明確專業成長“著力點”加強教學技能技巧的`訓練,走出教學藝術缺乏的“高原期”;二要找到專業成長“生長點”重視教育教學技術的運用,走出教學技術缺乏的“高原期”;三要探求專業成長“發展點”繼續教育要終身化,走出專業知識缺乏的“高原期”;四要尋求專業成長“契合點”培養合作意識,走出單打獨鬥的團體精神缺乏的“高原期”;五要確立專業成長“支撐點”參加教育科研活動,走出教學自我診斷缺乏的“高原期”。
五、規劃“教師成名階段”
教師工作到第8至12年左右,是教師“成名”階段:少數越過“高原期”的教師,用現代教育理論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並對學科教學有獨特見解,形成了自己的教學特色和風格,成為學科教育專家。
這階段教師的工作特點有兩個:一是教學在批判中。教師在教育教學忙碌與寧靜中開展自身對話,在教育反思中不斷接受理智的批判,在實踐中不斷接受理論的提升;二是教學在研究中。教師在不斷的學習與研究過程中拓展內涵,增長專業能力,提高專業水平。
六、規劃“教師成家”階段”
教師工作到第12年以後的一段時間,是教師“成家”階段:教師不滿足於在教育教學方面已有的建樹,始終“咬定青山不放鬆”,繼續走教科研之路,並把研究的觸角伸到教書育人的各個方面。這階段教師的工作特點是教師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因他們豐富的學識、靈動的智慧、激情與活力而成為充滿底氣、靈氣和大氣的立體課堂,使教學更成為教育。因此“成家階段”的教師,在理論上,對教育有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在實踐上,在做好“經師”的同時,更注重做好“人師”,形成自成一體的教學流派。
我的職業藍圖
前言:在今天這個人才競爭的時代,職業生涯規劃開始成為就業爭奪戰中的另一重要利器。對於每一個人而言,職業生命是有限的,如果不進行有效的規劃,勢必會造成時間和精力的浪費。作為當代的大學生,若是一臉茫然踏入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怎能使自己佔有一席之地?因此,我試著為自己擬定一份職業生涯規劃。有目標才有動力和方向。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在認清自己的現狀的基礎上,認真規劃一下自己的職業生涯。
知己篇:
A:個人基本資料
1、個人愛好:讀書、跑步、聽廣播、上網
2、個人優勢盤點:人緣好,考慮問題比較全面深刻,知難而進,喜歡挑戰自我,樂意接受他人批評
3、個人劣勢盤點:交際不夠主動,自信不足,臨時發揮能力不強
4、經歷:假期去打工受益匪淺,參加社會活動開闊了眼界
B:進行人才測試前心目中的最理想職業
1、電子工程師 2、商人 3、企業管理人員
C:職業傾向測試結果:適合做工程師
分析:每個人的性格都是多樣化的,無論多好的測試也無法全面地進行概括,僅僅一套測試來解釋歸納人的全貌,總會顯得單薄。但測試是深入客觀地瞭解自己或他人的一扇門,這個測試對於我的職業規劃有很大的參考價值。我將努力發揮最大的潛能,去實現自己的願望,實現人生的最大的價值。
綜上所述,我努力的方向是工程師
知彼篇:
1、 當前社會就業形勢:當前的兩難境地
用人單位:用人難---好用的人才不多,可用人才嚴重缺乏。
畢業學生:就業難---好工作難找
2、 用人單位的苦惱
A、我們不知道畢業生能幹什麼,所以在選擇時很困難。人人都把自己說得很好
B、名校生對待遇與職位要求高,令我們無所適從,因為並不清楚他們對企業的真正價值
3、 畢業生的處境
教育部提供的統計數字顯示,2003年我國大學畢業生超過212萬人,2004年達到280萬人。在2005年,應屆大學畢業生達到340萬人。隨著大學畢業生人數的急劇增加, 大學畢業生就業難也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
有關部門的統計顯示,目前每年社會新增就業機會大約為700萬至800萬個,而每年大學畢業生人數則大約在300萬左右。就這一數字而言,大學畢業生理應有比較大的就業空間。
總結可知:目前並不是沒有崗位,而是畢業的素質並不完全符合用人單位的要求,所以要想來找到一個滿意的職業,關鍵是提高自身的素質與水平。對自己的缺點及時改正,優點要儘量發揮,在將來的職場中必有你的一席之地。
人生職業總體規劃藍圖:
20歲~30歲:主要從事技術的工作,比如電子工程師,首先滿足生活的需要,完成資本的積累,回報的父母親養育之恩。
30歲~40歲:與本單位職員和交易的客戶之間形成良好的人際關係,機會成熟,建立自己的企業。爭取更多的人際支援,進一步加深與客戶間的感情和關係,使自己的公司處在良好發展的軌道上,盈利可能比較少,但是一定要堅持生存下去。
40歲~50歲:要形成自己的企業文化,充分挖掘企業職員的潛能,使企業蒸蒸日上,引領業內潮流。
50歲~70歲:把自己的企業打出全國門,推向全世界,為中國贏得驕傲。也要考慮企業的多元化經營,企業的人才任用要任人唯賢,後繼者的選擇要經過多方面的測試,為長遠企劃做出展望。然後與子孫頤養天年,不再計較得與失,最好能有一本書出版,教育後人。
後記:計劃趕不上變化,我的職業規劃可能與實際行動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我盡力按照自己所規劃的方向奮然前行,也希望所有的有志青年和我一起努力,共同進步,交上人生滿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