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美食

大年三十什麼菜不能吃

大年三十什麼菜不能吃

平時的日子方方面面都很有講究了,人們時刻注意出行等小事,所以每逢過年過節便更加註重,尤其是過年的時候,這時不僅要注重出行,方方面面都要注意,在大年三十的晚上要吃些什麼,又或者不能吃什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年三十什麼菜不能吃,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魚,取年年有餘。

雞,取大吉大利。

豬手,來年多多抓錢,北方俗稱“抓撓”。

四喜丸子,南方叫紅燒獅子頭,四喜是取福祿財壽樣樣有喜。

餃子(北方地區),來年交好運。

年糕(南方地區),大概是年年高,八寶飯既是年糕的一種。

一般來說,年夜飯最少得八道菜,取雙數成席,不能出現單數,意在好事成雙。餃子,年糕都為主食,不算菜。一般北方主食也為兩道,一是餃子,二是豆包,吃蒸好的豆包取蒸蒸日上,如果豆包的面發的好,更是大吉大利,即來年一定發。

除了以上幾道必須的菜以外,其餘的菜式大都要與山珍海味靠上邊,比如北方年夜飯常見的山珍就是木耳、猴頭(泛指蘑菇)、黃花菜;海味北方一般都吃海參。另外,年夜飯絕對不能出現豆腐,豆腐意味著清貧,不吉利。

總之,年夜飯一定要討得好口彩,雖然是一種民俗,但也包含了漢文化中的某些禮數,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除夕為大除,即大年夜,是指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即春節前一天晚,因常在臘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稱該日為年三十。一年的最後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叫守歲。

今天東珠子就和大家討論一下大年三十的禁忌和注意事項,同時也祝大家2014年新春快樂,馬到成功!

“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迎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曆全年最後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辭舊迎新,消災祈福為目的。

我國的傳統習俗,除夕晚上,一家人一定要在大年除夕晚上共聚一起吃團年飯,又稱圍爐,起源於古人皆圍著爐子吃飯,不分長幼皆一起吃,在家的成員一定要等到全家到齊了才可動筷子,也要為未能回家吃團員飯的家人擺碗筷,寓意閤家團圓,幸福美滿。現在大家的生活和工作都很繁忙,但也應儘量抽出時間在過年的時候與家人團聚,好好的吃一頓年夜飯吧。

年夜飯尤為重要,而且年夜飯不要吃得太快,每樣菜最好都要吃一口,因含有吉祥意味,所以在年夜飯中是不可少的,如:芥菜要一根一根從頭吃到尾,預示年首才能長長久久;菜頭表示好、彩頭;全雞象徵全家福;吃魚丸、蝦丸、肉丸,乃指三元及第之意(即狀元、會元、解元)。餐桌上唯有魚不能吃,表示富裕和年年有餘之意。

如果你家中供奉神靈等,要記得在除夕的晚上二十三時上頭炷香,這是敬拜神靈,祈求期盼神靈在新的一年會保佑自己和家人行大運,吉祥如意,平安健康。

北京的除夕這一天更是忙碌,祭祖、接神、接灶。祭神拜祖的儀式一開始,整個北京城便淹沒在一片震耳欲聾的爆竹聲中。人們還在自己家院子裡,鋪上芝麻秸,全家人都去踩,叫"踩歲",取長命百歲的意義。除夕通宵燈火齊明,辭歲守歲。當新年的鐘聲敲響時,各家的餃子也下鍋了,人們盡情的娛樂。

除夕有很多的禁忌,如忌言鬼、死、殺等不吉字眼、忌打碎碗碟,忌惡聲謾語,忌隨地便溺,忌潑汙水、燈油於地等。人們在大年三十到來時,一面歡度佳節,喜慶豐收,一面洗澡更衣、打掃衛生,以驅疫病、除惡鬼。尤其是在年夜飯時,有更多的禁忌。如果長輩給晚輩添飯加菜,若吃飽了不想要,不能說“不要”,而是說“有了”;如果個別茶果吃完了,要說“吃興了”或“太多了”,而不是直接說“沒有了”。這些吉利話是民俗的“除夕功課”,大人要教孩子說,否則新年會不順。

年夜飯就餐前,必須要先要準備供品祭祀祖先。請祖靈之前,家庭成員和物品必須齊全,否則就是說人不團圓、財不完整。祖靈請來之後,供桌兩旁的座位,任何人不得佔用,意為不能與祖先爭座位;不得吵鬧,更不準罵人,否則就是對祖先不尊敬;不得把喝剩的茶水潑在地上,以免混淆了澆奠與潑水;大祭祖靈時,不得高呼小孩的名字,以免大門外無主鬼魂聽到後,對其不利。正式進餐時,非常忌諱別人來打擾的,特別忌諱有人來串門,因為這叫“踩年飯”,會使全家人不得安寧。

吃完年夜飯後,有除夕守歲的風俗。全家歡聚一堂,圍爐而坐,敘舊話新,暢談美好的祝願,寄希望於新的一年,因而通宵不眠。同時,要遵守一些守歲的禁忌,禁忌大聲喧譁,以免驚醒惡魔;禁忌照鏡子,以免見“惡魔”;禁忌將燈油潑地,倘若油味沖淡了酒味,“惡魔”便會醒來,導致禍害接踵而至。除夕是去舊迎新的時候,尤其是懼怕疫病與惡鬼。因此,人們的除夕禁忌,是源於傳統對年的特殊認識。除夕的禁忌極多,也極其重要,集中地體現了人們趨吉避凶、祈求平安、祈盼幸福的心理要求。

鞭炮起源於古代的爆竹。爆竹也叫“爆仗”、“炮仗”,唐代時寫作“爆竿”,南方各地又稱之為“紙炮”、“響炮”。如果把許多單個的'爆竹聯結成串,則叫作“鞭炮”、“響鞭”、“鞭”。

放爆竹,作為以往的一種風俗,過年是一定要放爆竹的,雖然現在由於各方面的原因相對來說會少些,但相信大家都有感覺,如果過大年不放鞭炮就會覺得少點什麼,所以這是春節一道必不可少的程式,當然大家在燃放的時候要多多注意安全。

過去放爆竹有很多講究。大年初一早上一開門的時候或出去拜年的時候要放“開門爆竹”,又叫“開財門”,一般放一掛鞭炮。若未放開門爆竹就出門去,視為不祥。除夕年三十晚上祭完祖宗和已去世的父母之後,全家關上門吃團年(團圓)飯,放關門爆竹,一般放一至三掛鞭炮,然後閤家圍坐談笑、吃雜食、守歲到半夜或天明。

鞭炮的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南朝梁代宗懍《荊楚歲時記》記載:“正月一日,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惡鬼。”意思是說,人們在正月初一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把竹子放在火裡燒,竹子在火中的爆裂聲能夠趕走怪獸惡鬼。

為什麼過春節有放鞭炮的習俗呢?相傳古時候,有一種叫做“年”的兇猛怪獸,每到臘月三十,便竄村挨戶,覓食人肉,殘害生靈。有一個臘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個村莊,適逢兩個牧童在比賽牛鞭子,“年”忽聞半空中響起了啪啪的鞭聲,嚇得望風而逃。它竄到另一個村莊,又迎頭望到了一家門口曬著件大紅衣裳,它不知其為何物,嚇得趕緊掉頭逃跑。後來它又來到了一個村莊,朝一戶人家門裡一瞧,只見裡面燈火輝煌,刺得它頭昏眼花,只好又夾著尾巴溜了。人們由此摸準了“年”有怕響,怕紅,怕光的弱點,便想到許多抵禦它的方法,於是放鞭炮就逐漸演化成今天過年時的風俗。

過年北方人吃餃子,南方人吃年糕,這在中國源遠流長。北京至今也有句名諺:好吃不過餃子。餃子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歷代曾叫牢丸、水角、餛飩、餑餑等。後來怎麼叫餃子呢?餃的原名叫“角”,“粉角”即用麵粉做的角,“水角”指用水煮的角,因北方人發音角與餃相似,後、來就唸成“餃”子了。

北方為何要在年三十晚上吃餃子呢?一是取其諧音,“更歲交子”,在半夜舊歲剛過已交新年子時吃它,喻辭舊迎新。二是取其吉形,因餃子酷似元寶,喻國泰民富,“招財進寶”。因此,餃子老少咸宜,貴賤無分。京城民間更是“無家不餃子”,以求來年五穀豐登,新年平安吉祥。

南方多數地區過年有吃年糕的習俗。雖然現代我國年糕已有南式北式兩派,但如同月餅一樣,北式失於粗糙,口味遜遠。南式年糕又以蘇州、廣東和寧波為最佳,味有鹹甜淡,烹有煮炸炒,細而不軟,味中有味,加之多種配料烹法,真乃中華一大美食。蘇州年糕有兩千多年曆史,馳譽南洋歐美不衰,這裡面還有一個典故。蘇州古城在春秋時代為吳國國都。吳王闔閭命伍子胥築城,建成後吳王大喜,稱為"闔閭大城",大宴眾將群臣慶功。惟有伍子胥悶悶不樂,他料吳王驕奢不防備越王勾踐和范蠡,國家遲早將亡。回營後他密囑身邊隨從說:"吾死後,如國家遭難,民飢無食,可往相門熕罩萘個主要城門之一牫竅戮虻厝尺得食。"果如所料,伍子胥後來遭誣陷身亡,吳國被越軍橫掃而滅。這時都城斷糧,餓殍遍野。隨從們突然想到了伍子胥生前的囑咐,便帶領百姓前往相門拆城掘地,這才發現原來相門的城磚不是泥土做的,而是用糯米磨成粉做成的。從此,蘇州人民為了紀念並銘記伍子胥的功績與忠烈,就在春節這一天家家吃年糕,一直流傳到全國各地,並且流傳到今天。

過春節,我國很多地區都有講究吃年糕。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意寓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春節吃的食物大部分是節前準備好的,北方人大多吃饅頭。南方是頭幾天淘米,名叫“萬年糧米”,意思是年年有餘糧。年糕也是漢族過新年的必備食物。做年糕的穀物有多種,各地作法不盡相同。其中以江南的水磨黏糕最為著名。北方則吃白糕或黃米黏糕,西南少數民族習慣吃糯米粑粑。

北方年糕有蒸、炸兩種,均為甜味;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和湯煮諸法,味道甜鹹皆有。據說最早年糕是為年夜祭神、歲朝供祖先所用,後來才成為春節食品。年糕不僅是一種節日美食,而且歲歲為人們帶來新的希望和進步。正如清末的一首詩中所云:“人心多好高,諧聲制食品,義取年勝年,籍以祈歲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