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意義教學設計
課標與教材分析:
本課是青島版《比的意義》。是“比和比例”單元的起始課。教材在安排此內容時,分為三個階段:比的意義、比的各部分名稱、比與分數及除法的關係。《數學課程準標》指出:“數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 教材是從日常生活中的相除關係的例子中引出的,透過對具體例子的討論,明確了比的概念。比的概念實質是對兩個數量進行比較表示兩個數量間的倍比關係。任何相關聯的兩個數量的比都可以抽象為兩個數的比,比分為同類量的比和不同類量的比。
教材在介紹比的各部分名稱時提出了比值的意義,比值的意義和比與分數、除法的關係是本節課的教學要點,理解它們之間的關係,對今後學習比的其它知識和比例的知識具有重要意義。
比的意義是由除法發展而來的,與除法,分數既有聯絡又有區別。所以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理解比的意義,學會比的讀法和寫法,認識比的各部分名稱。 2、掌握求比值的方法,會正確求比值。
3、弄清比同除法、分數的關係,同時領悟事物之間相互聯絡的觀點。 技能目標:
1、能正確的求出比值。
2、透過小組合作學習,激發合作意識,培養學生分析、概括和自主學習的能力。並能運用新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情感態度目標:
1、透過教學比和分數、除法的關係,初步滲透事物是普遍聯絡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2、養成課前預習、課後複習、獨立思考和大膽質疑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理解比的意義及比與除法、分數的聯絡。 主要學習方法及教學策略分析:
本節課用創設情境法,從學生身邊熟悉身體結構提取教學素材,激發學生對新課的學習興趣。用身體中的頭部長和身長兩個數量比較成為教學的起點,逐步引出比的意義。比的各部分名稱的教學,採用讓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比與除法、分數的聯絡,採用學生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的方法。
設計理念:
新課程倡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起主導作用,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最大限度地引導學生參與教學的全過程。自學是學生參與學習的一種有效方法,《比的意義》一課概念不僅多而且也瑣碎,為了使學生更好的掌握本課內容,突破重難點,我主要採用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交流的方式進行,教師做好引導者和參與者的角色,讓學生在自學中體會、練習中感悟、討論中明理,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合作意識、分析概括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得到了培養和提高。
教學過程:
一、複習鋪墊。(多媒體出示)
1、填空。 速度=( )÷( ) 單價=( )÷( ) 工作效率=( )÷( ) 2、 除法與分數的關係
二、情境匯入。(出示第一張幻燈片) 1、創設情境 初步感知
師:課前老師讓大家測量了自己的身體各部分的長度,誰來說一說? 師:老師也查閱了趙凡的一些資料,我們來了解一下,好嗎? 多媒體出示課件(課本主題圖片) 同學們,你從圖中知道了哪些資訊?
根據這些資訊你能用算式表示趙凡同學的頭部與身長的關係嗎? 生:20÷160 、表示頭部長是身長的幾分之幾? 生:160-20 表示身長比頭部長多少釐米? 生:160÷20 表示身長是頭部長的多少倍?
師:除了用算式表示頭部長和身長的倍數關係和相差關係,還有一種方式也可以表示出頭部長與身長的關係,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這種表示數量之間關係的新方法——比 (板書:認識比)
2、藉助教材,感知概念
師:求趙凡頭部長是身長的幾分之幾用25÷160 還可以說趙凡頭部長與身長的比是25:60
身長時頭部長的幾倍還可以說身長與頭部長之比師160:25 師:同學們25:160和160:25這兩個比一樣嗎? 生:不一樣,25:160是頭部長與身體的`比 160:25 是身長與頭部長的比
師:兩個數量進行比較一定要弄清誰和誰比,誰在前,誰在後。不能顛倒位置,否則,比表示的意義就變了
師:你能不能試用比說說趙凡身體其他兩者之間的關係? 指名發言
師:剛才我們所說的比都是兩個長度的比,相比的兩個量都是同類的量,你還能舉出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嗎? 練習這樣的例子 3、探究不同類量的比
多媒體出示:趙凡3分鐘走了330米,趙凡的行走速度是多少? 問:速度可以怎樣求? 330÷3=
師:這時候我們可以用比來表示路程與時間的關係,可以說路程和時間的比是330:3 師:除了相同的量可以可以用比,不同類的量只要有相除關係就可以用比表示 所以我們把兩個數相除也叫做兩個數的比。 練習:用比表示練習 4、自主學習 交流成果
同學們開啟可本自學比的其他知識,交流學習成果。 小練習
5、探究比、除法、分數的關係 1、討論交流他們之間的關係 2、0可以是比的後項嗎? 3、比賽中的0 和比有關係嗎?
①比的前項、後項和比值分別相當於分數和除法算式中的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