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設計

小學數學《分數的意義》教學設計

小學數學《分數的意義》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一)使學生理解分數的意義。

(二)使學生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和含義,知道一個分數的單位。

(三)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一)分數的意義、分數單位的意義。

(二)單位“1”的理解。

教學用具

投影片,教學圖片。

教學過程設計

(一)複習準備

1.口答下面各題:(2~4題用投影片)

(1)把一塊月餅平均分給兩位小朋友,每位小朋友得到這塊月餅的多少?

(2)用分數表示下面各圖中陰影部分。

(3)哪個分數表示圖中“(    )”部分?

2.教師:觀察上面(1)~(3)題的答案,都不是整數。人們在進行測量和計算的時候,往往得不到整數結果,這時就需要同一種新的數,即分數來表示。以前我們已經初步認識了分數,今天繼續研究分數。板書課題:分數的意義。

(二)學習新課

1.分數的意義。

(1)依次出示教材84頁第一組圖中的三幅圖。

①把糕點圖貼在黑板上,用彩條把它平均分成兩份。

教師:請觀察這幅圖,是什麼意思?

說一說把誰拿來分?怎樣分?分幾份?每份是多少?

②把正方形圖紙貼在黑板上。

教師:請說一說這幅圖是什麼意思?

(學生口答後補充板書)

引導學生說出:把正方形紙平均分4份,空白部分佔1份,陰影部

③貼出線段圖。

教師:我們把上面各題中平均分的一塊糕點,一張正方形紙,一米長的線段,都叫做單位“1”。

(2)投影出圖。教師:有4個蘋果,把它平均分4份,圖上如何表示?(學生在投影圖上用虛線表示。)

教師:①圖上表示把誰平均分?誰是單位“1”?②1個蘋果是這堆蘋果的多少?③3個蘋果是這堆蘋果的多少?(投影出題,學生討論。)

(因為蘋果的總數是單位“1”,把它平均分4份,1個蘋果是1份,是

投影出圖。

教師:有6只熊貓玩具,要平均分,可以怎樣分?誰做單位“1”?每份是多少?幾份是多少?

學生小組討論,然後彙報。教師根據學生口答,板書出:

教師:從上面這兩個例子可以看出,單位“1”不僅可以是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也可以是若干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如一堆蘋果,一批貨物,一個班的同學等等。總之,把誰平均分,誰就是單位“1”。

教師:單位“1”與自然數1有沒有區別?

學生討論後老師小結:自然數1是一個數,它只表示某一個具體事物,如一本書,一位同學,一支筆,一道數學題等,它是自然數的計數單位。而單位“1”不僅可以表示某一個具體的事物,還可以表示一堆,一群,一批等事物,它表示誰平均分的整體。

(3)教師:請同學們看看板書的這些分數,誰能說一說究竟什麼叫分數?

學生討論概括後老師板書:(或貼小黑板條)

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者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4)口答練習:(投影片)

什麼?各以什麼為單位“1”?

位“1”?

2.認識分子,分母和分數單位。

(1)請學生在板書的分數中任意選一個分數,指出它的分子、分母,並說明它們各表示什麼?

(2)教師板書分數,請學生說一說分子、分母,及各表示什麼?學生口答後教師板書:

教師:表示其中1份的數?

小黑板條:分數單位。)

練習:請說出下列分數的分數單位,並說出它含有幾個分數單位。

(三)鞏固反饋

1.課本86頁做一做1,2,請兩位同學填投影片,其餘同學填在書上。集體訂正。

2.課本86頁做一做(下)1,2,請兩位同學填投影片,其餘同學填在書上。集體訂正。

3.口答填空:(投影片)

4.教師分別取出2根,4根,10根粉筆,請同學分別說出它們的

教師彙總:單位“1”的數量不同,平均分成同樣多的份數後,其中每份數的多少就不相同。

(四)課堂總結與課後

1.分數的意義,分數單位的意義。

2.分子、分母各表示什麼。

3.作業:課本87頁練習十八,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