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傳統節日

三伏天熱嗎

三伏天熱嗎

7月13日是今年入伏第一天,這也意味著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將臨了,人們常說“熱在三伏”,那麼,三伏天為何最熱?

夏至是一年中白天最長,且陽光接近直射的日子,地表溼度較小,地面吸收的熱量晚上會散發一大部分,所以夏至不是最熱的。然而入伏之後,地表溼度變大,每天地面吸收的熱量較多,散發出來的熱量較少,地表層的熱量累積,所以一天比一天熱。進入中伏,地面積累的熱量達到最高值,天氣就最熱。加之夏季雨水較多,空氣溼度大,水的熱容量比干空氣要大得多,這也是三伏天悶熱的重要原因。在七八月份,副熱帶高壓加強,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壓內部的下沉氣流,使天氣晴朗少雲,有利於陽光照射,地面輻射增溫,天氣就更熱。

今日入伏8月22日出伏

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來了,這意味著接下來就要接受“烤”驗。7月13日“初伏”,7月23日“中伏”,8月12日“末伏”,8月22日“出伏”。今年的三伏天共40天,比去年多10天。

按照季節規律來說,三伏天是出現在小暑與立秋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悶熱的日子。伏即為潛伏的意思。“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邪”即所謂“六邪”(指“風、寒、暑、溼、燥、火”)中的暑邪。

入伏後,地表溼度變大,每天吸收的熱量多,散發的熱量少,地表層的熱量累積下來,所以一天比一天熱。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氣溼度大,水的熱容量比干空氣要大得多,這也是天氣悶熱的重要原因。七八月份副熱帶高壓加強,高壓內部的下沉氣流使天氣晴朗少雲,有利於陽光照射,地面輻射增溫,天氣就更熱。

“冷在三九,熱在三伏”,不僅是民間流傳下來的智慧,現代氣象統計也證實,每年的7月下旬至8月上旬,確實是最熱的一段時間。

為什麼今年三伏天多10天

按天氣學上的演算法,有些年份的三伏長30天,有些年份則有40天。而今年的三伏天“很不幸”就有40天。

溫州民俗專家金文平老師說,每年入伏的時間不固定,中伏的長短也不相同。按古老的演算法,可以用“夏至三庚”這4字口訣來表示入伏的日期,即從夏至後第3個“庚”日算起,初伏為10天,中伏為10天或20天,末伏為10天。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出現5個庚日則為20天。

今年的三伏比去年多了10天,不知道會多幾天的高溫、甚至幾天超高溫?按照之前市氣象臺的預測,今年夏天高溫天大約有10?15天,和去年差不多。其中,今年6月的高溫天已佔了一半。按照氣象專家的說法,40天三伏的夏天並不一定比有30天三伏的夏天熱。

金文平說,按溫州人的養生習俗,三伏天宜吃清淡且水份多的食物,比如水果、蔬菜等,但也有“冬吃蘿蔔,夏吃薑”之說。

另外,“古時在溫州,越到三伏天,打鐵師傅越忙。”金文平解釋說,這是因為夏日鐵在熔爐中拿出後不易冷卻,讓打鐵師傅有充分的時間敲打。這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趁熱打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