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口老齡化對養老保險基金的影響
多渠道籌資彌補養老保險缺口 應對中國人口老齡化
由《韓國保險報》和日本《保險每日新聞》共同主辦的第七屆亞洲保險論壇於3月28日在北京舉辦。北京大學教授鄭偉在會上分析了中國人口老齡化對養老保險基金的影響。他指出,中國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可持續問題極其嚴峻,按照中成本情景假設,到2048年將出現養老保險基金累積收不抵支,基金枯竭。單獨依賴財政投入來解決養老保險缺口不具可行性,除加大財政投入意外,還需考慮其他外部籌資渠道,如開徵新稅種(如高消費稅等)、國有資產變現、髮型社會保障彩票、劃轉全國社保基金方法等來彌補養老保險缺口。
鄭偉表示,養老保險基金指的是第一支柱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不包括第二、第三支柱,僅僅包括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這一塊。主要有四個方面的資料向大家彙報,第一個是在職退休人員比例,中國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裡頭大概是三個在職人員養一個退休人員,3:1的數值。到2030年會降到2:1,到2065年降到1:1。也就是說到2065年中國城鎮員工養老保險是一個在職養一個退休,這個比例和美國相比,是很不一樣的。美國目前的撫養比,在職和退休也是3:1,美國2030年代也是2:1,但是在2030年代之後他長期保持2:1穩定的態勢,但咱們是繼續往下降。正是因為人口老齡化的急劇變化導致了我們在後面這幾張表出現比較嚴峻的狀況。年度現金流的衡量是當年的基金收入和當年支出之間的關係,在這個裡頭我們會發現在2037年的時候,會首次出現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當年收入不抵當年支出,當年收支會出現負數。
第二個資料是累積收支,我們發現累積收支在2048年會出現整個基金的枯竭,就是假設不改革,照著目前的框架往下發展,2048年中國城鎮養老保險基金就會枯竭。第一階段我們聽到韓國的情況,也有本世紀四十年代出現基金枯竭的'問題,這和中國的情況還是挺像的。
第三個資料是綜合精算結餘,這是在考慮未來幾十年當中平均來說養老保險缺口有多少。我們重點看20112100年九十年中間中成本總體情況,是負的12%,這是什麼意思?如果考慮九十年期間平均基金的缺口年均是負的12%,這個意思就是說如果想讓基金達到平衡,或者把養老金替代降低12個百分點,或者把養老保險的繳費率提高12個百分點,這都不可能,現實當中不具備操作性,因為現在養老保障水平不高,而且繳費水平已經很高了。大家注意到這四個紅數字是由正變負,這實際上是看我們考察的期限的變化,如果只考慮25年,20112035年這25年時間根本不用發愁養老基金,它不但沒有缺口,還有結餘。
基於以上的分析,中國養老保險制度的可持續問題極其嚴峻,按照中成本假設2048年出現養老保險基金累積收不抵支,基金枯竭。2049年迎接建國一百週年,我想我們不應該希望這樣的成績單向建國一百週年彙報。不要幻想透過養老保險制度的自我調節來實現基金平衡,12%的缺口靠自我調節不可能實現。不能單獨依賴財政投入彌補養老保險缺口,如果這九十年想靠財政投入彌補缺口大約需要每年財政支出11%用於彌補持續九十年,這怎麼可能?國防以每年5%的比例支出,怎麼可能財政每年拿出11%彌補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需求,所以完全依靠財政投入彌補也不可行。除了外部籌資渠道之外,應當同時注重透過內部挖掘來彌補養老保險的缺口。中國養老保險制度一方面雖然形勢嚴峻,但並非無藥可醫。另一方面,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有時間視窗,改革時機稍縱即逝,12%的缺口起點從2011年開始算,如果往後延五年、十年,養老保險缺口就不是負的12%,就是負的13、15%了,越往後拖回扣拉得越大,所以等了過幾十年病入膏肓了再尋醫問藥那時候就沒有辦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