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傳統節日

三伏天啥時候開始

三伏天啥時候開始

2015三伏貼的時間

按規定,從“夏至”日開始算起的第3個“庚日”為入伏,並作為“頭伏”的第1天,第4個“庚日”定為“中伏”第一天;從“立秋”開始算起的第1個“庚日”為“末伏”的始日,第2個庚日定為出伏,即伏天結束。

注: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出現5個庚日時,中伏則為20天。2015年夏至與立秋之間是4個庚日,所以“三伏天”是30天。 2015年“夏至”是6月21日7時45分(農曆5月3日),“夏至”後的第3個“庚日”出現在7月18日,即這一天入伏為頭伏第一天。7月28日入“中伏”;“立秋”後第1個“庚日”為8月7日,這一天是“末伏”第一天。

具體時間是:

2015年7月13日~7月23日,為頭伏,10天。

2015年7月24日~8月4日,為中伏,10天。

2015年8月5日~8月15日,為三伏,10天(末伏)。

另:2015年陽曆6月21日,農曆5月14日。從這一天的凌晨7時45分開始,進入夏至節氣。

入伏 虛寒人群最適宜“冬病夏治”

7月13日就入伏了,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最難熬的日子,這個時期,卻也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時段,多家醫院近期都推出了冬病夏治門診。那麼,冬病夏治,到底能治哪些病?為什麼冬天發作的病,能在夏天得到很好的治療呢?

冬病夏治最適合虛寒病

冬病是指寒冷季節易於誘發的.疾病,如慢性哮喘、慢性鼻炎、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關節痛、虛寒型胃腸病、虛寒型婦科疾病等;所謂冬病夏治,就是針對冬天容易發生或加重的這些慢性疾病,透過夏天的一些特殊治療,以達到減輕或消除疾病的目的。

春夏養陽,即藉著天地之陽來補足人體之陽。冬病夏治,從頭伏開始,到末伏結束,貫穿整個三伏天,這期間也正是全年氣溫最高的時段。從陰陽角度看,也就是陽氣最盛之時。對於陽虛及虛寒性疾病,冬病夏治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為好發於冬季或冬季加重的冬病多屬陽虛及虛寒性疾病,在人體的內外部環境都處於陽氣充盛狀態的有利條件下,因勢利導採用溫熱灸的治療方法,祛除寒邪、蓄養陽氣、調節人體陰陽平衡,可以增強體質,提高患者自身的免疫力,有利於虛寒性疾病的康復。

當然,任何治療方法都不是全能的,這種治療也應該因人而異,一歲以下幼兒、孕婦和陰虛陽亢體質者並不適合。

冬病夏治也得對症下藥

據冶主任介紹,冬病夏治有多種治療方法,如艾灸、經絡灸療、火針療法等,中藥燻洗療法等,其中三伏天敷貼療法是應用最為常見的方法之一,利用敷貼法將藥物滲透入面板,刺激穴位,可起到疏通經絡,調節臟腑,溫陽利氣、祛散伏痰的功效。

“冬病夏治”雖然適應症廣泛,但也有很多講究,並非每個人、每種病都適合“冬病夏治”。一是熱症不宜“冬病夏治”,非虛寒性的疾病如痔瘡、溼疹、咳血、發燒、痰黃等或體質陽熱的人並不適合“冬病夏治”。陽熱體質的人面色多紅赤,怕熱喜冷,煩渴多汗,喜冷食,得病易發高熱,尿黃便秘,舌紅苔黃,脈數有力。二是最常見的敷貼也有禁忌人群。孕婦、肺結核患者、惡性腫瘤患者、過敏體質者、嚴重面板病者都不宜敷貼。

冶主任建議,市民在進行冬病夏治前,首先要讓醫生進行辯證分析,對症下藥才能顯效果。

錯過最佳貼敷日也可以補貼

市民劉小姐去年貼“三伏貼”的時候忘記了時間,錯過了第一貼,之後整個三伏貼治療都放棄了。但冶主任認為,“三伏貼”中的每一伏第一天是最佳貼敷時間,如果錯過當日,第二天可以補貼。貼敷治療一般為3年1個療程,但如果有特殊情況,比如夏天沒趕上貼敷,或中間有一兩次沒有貼也沒有關係,雖然中間有間隔會對療效有一定影響,但並不影響下一次貼敷。不過他也強調,沒有特殊情況,最好能堅持下來,這樣療效更明顯些。

李女士今年是第三年敷貼,她說自己都學會了,去醫院太麻煩,準備在網上買藥在家自己貼。對此,冶主任表示,天灸是依據病症貼敷到相關的穴位,如果自己貼可能會有誤差而影響療效,並不建議自己在家敷貼。

還要提醒的是,春夏養陽,無論是貼敷還是其它的冬病夏治方法,其間都要少吃生冷瓜果。夏天可乘涼,不可貪涼,少吹空調、電扇,才能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