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何時立秋2015
今日何時立秋?
2015年立秋時間:8月8日 04:01:23,農曆 2015年六月(小)廿四
2016年立秋時間:8月7日 09:52:58,農曆 2016年七月(小)初五
2017年立秋時間:8月7日 15:39:58,農曆 2017年六月(小)十六
2018年立秋時間:8月7日 21:30:34,農曆 2018年六月(小)廿六
2019年立秋時間:8月8日 03:12:57,農曆 2019年七月(小)初八
2020年立秋時間:8月7日 09:06:03,農曆 2020年六月(小)十八
2021年立秋時間:8月7日 14:53:48,農曆 2021年六月(小)廿九
2022年立秋時間:8月7日 20:28:57,農曆 2022年七月(小)初十
2023年立秋時間:8月8日 02:22:41,農曆 2023年六月(大)廿三
2024年立秋時間:8月7日 08:09:01,農曆 2024年七月(大)初四
2025年立秋時間:8月7日 13:51:19,農曆 2025年六月(大)十四
2026年立秋時間:8月7日 19:42:26,農曆 2026年六月(大)廿五
2027年立秋時間:8月8日 01:26:27,農曆 2027年七月(大)初七
2028年立秋時間:8月7日 07:20:50,農曆 2028年六月(大)十七
2029年立秋時間:8月7日 13:11:22,農曆 2029年六月(大)廿八
2030年立秋時間:8月7日 18:46:56,農曆 2030年七月(大)初九
2031年立秋時間:8月8日 00:42:31,農曆 2031年六月(大)廿一
2032年立秋時間:8月7日 06:32:16,農曆 2032年七月(大)初二
2033年立秋時間:8月7日 12:15:17,農曆 2033年七月(大)十三
2034年立秋時間:8月7日 18:08:37,農曆 2034年六月(小)廿三
立秋養生:立秋飲食之禁忌
俗話說: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立秋進補十分必要。但進補不可亂補,應特別注意。立秋養生該如何進步?立秋吃什麼不能吃什麼,一起來看。
忌虛實不分
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不是虛症病人不宜用補藥,虛症又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之分,對症服藥才能補益身體,否則適得其反,會傷害身體。保健養生雖然不像治病那樣嚴格區別,但起碼應把用膳物件分為偏寒偏熱兩大類。偏寒者畏寒喜熱,手足不溫,口淡涎多,大便溏,小便清長,舌質淡脈沉細。偏熱者,則手足心熱,口乾,口苦,口臭,大便乾結,小便短赤,舌質紅,脈數。若不辨寒熱妄投藥膳,容易導致“火上加油”。
忌多多益善
任何補藥費用過量都有害。認為“多吃補藥,有病治病,無病強身”是不科學的。如過量服用參茸類補品,會引起腹脹、不思飲食;過服維生素C,可致噁心、嘔吐和腹瀉。
忌重“進”輕“出”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家庭天天有葷腥,餐餐大油膩,這些食物代謝後產生的酸性有毒物質,需及時排出,而生活節奏的加快,又使不少人排便無規律甚至便秘。故養生專家近年來提出一種關注“負營養”的.保健新觀念,即重視人體廢物的排出,減少“腸毒”的滯留與吸收,提倡在進補的同時,亦應重視排便的及時和通暢。
忌恆“補”不變
有些人喜歡按自己口味,轉服某一種補品,繼而又從多年不變發展成“偏食”、“嗜食”,這對健康是不利的。因為藥物和食物既有保健治療作用,亦有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會影響體內的營養平衡。尤其是老年人,不但個臟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減退,需要全面地系統地加以調理,而且不同的季節,對保健藥物和食物也有不同的需求。因此,根據不同情況予以調整是十分必要的,不能恆補不變,一補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