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端午節的習俗
家鄉端午節的習俗一
有關這傳統的節日,有很多種說法。在此我只想說我家鄉的端午節。
自從我能跟在哥哥,姐姐後面跑開始到離家工作幾乎每個端午節都是在村子西北的最高的沙丘上過的。
有很多年,我爺爺都黎明前就挑過來無根水,又上山採回艾蒿草放在窗臺上,夾在門把後,還夾在我們姐弟幾個的耳朵上。這過節的氣氛就是在這艾草的淡淡清香中瀰漫開來。無需任何華麗的語言,滿是對兒孫健康,幸福的祝福。
有時我爺一給我夾上我就能醒過來,而有時卻是聞到那艾蒿的陣陣清香後慢慢才從睡夢裡醒來。不管咋醒這天早晨沒喝無根水以前是不能說話的。平時嘰嘰喳喳鬧個不停的我們幾個這天都很乖的,喝完無根水,象徵性的用無根水洗洗臉,下一個程式該分雞蛋了。雞蛋是我媽或我姑起早煮好的,但得分好。那時雞蛋不是天天有,不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大哥是男孩,爺爺奶奶總分給他十個,而我們姐妹幾個能分到六道八個。每每這時看我撅嘴奶奶也能偷偷的多給我一兩個,還不忘在我後腦勺上輕輕拍一下。
我們揣好分得的雞蛋,叫上左鄰右舍的小朋友很早就出發。必須在日出前爬到北沙丘的最頂端,然後回頭再看日出。五月末六月初的家鄉已綠成一片,每家每戶的孩子,還有鄰村的都從四面八方往這趕。
男孩們領著小狗,吹著口哨從我們身邊呼嘯而過,看誰能第一個爬到最高呢。往上爬時不穿鞋的,網上褲腿就上,有時還倒滾回去。每爬上一個小山丘拿出雞蛋相互磕一下誰的現碎現吃她的雞蛋,所以分雞蛋時都挑紅皮兒的小一些的。
登上最高處的都很自豪的跟下面的揮手,喊叫,就這樣邊吃雞蛋邊上。四五個人扯著手唱著歌上,春風伴著歡笑飛舞,春日迎著我們升起。北沙丘的每一粒沙子也都歡快地在震動。
等瘋累了,玩夠後,滿身是沙子的我們回到家時,香噴噴的韭菜臥雞蛋,還有我媽烙的蕎麵餅已經擺好了。
家鄉端午節的習俗二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進入農曆五月,家鄉便拉開了端午節的序幕。五月初五的早上,家家戶戶都開始忙碌起來,除了做各式各樣的'香包之外,還包品種繁多的粽子。
媽媽最會包粽子了。包的粽子有鹹有甜,有葷有素,還有桂圓餡兒的、五香味兒的,等等。我對肉粽子不感興趣,卻對素粽子情有獨鍾,裡面不僅有大大的棗子,還有花生和芝麻。媽媽包的粽子總是大大的,糯米的濃香裡裹著甜甜的棗子,那真叫一吃一個爽!咬一口,含在嘴裡慢慢地嚼一嚼,真是越嚼越香!
說起端午節,不得不說屈原。汨羅江邊,屈原大夫的內心充滿無奈。楚懷王昏庸無能,屈原眼睜睜看著國土被侵略,大好河山毀於一旦,他感到昔日的楚國不復存在,於是絕望地在汨羅江邊輕輕一躍,就此殉國。人們為了紀念屈原,盪舟江河上,此後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擔心魚蝦會吃掉屈原的身體,紛紛將米團投入水中,後來就演變成了吃粽子的習俗。
家鄉的端午節還有許多有趣的活動,如賽龍舟、飲雄黃酒、吃煮雞蛋和在家門前插菖蒲等,真是不勝列舉,樂趣無窮。
年年都有端午節,我對端午節的感受也隨著年齡的增長,每年都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