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當代大學生就業職業生涯規劃
2015年當代大學生就業職業生涯規劃
處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我們這些大學生不僅需要一個好的知識水平,一個正確的職業生涯規劃也是必不可少的。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一生能夠過的十分精彩,因此都應該有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特別是對於大學生而言,就業規劃對職業生涯的發展有著及其重要的意義。職業生涯規劃的意義在於尋找適合自身發展需要的職業,實現個體與職業的匹配,體現個體價值的最大化。我們應該承認並正確對待我們在職業興趣培養和職業生涯教育方面的不足和差距。為了彌補這一差距,切實做好我國大學生就業的指導工作,可以從個體和社會兩方面著手。
要有一個成功的職業生涯規劃,要有正確的前提明確的目標,職業理想在人的職業生涯中其者領導和指南的作用。進行自我評估是職業生涯規劃的首要條件。主要包括個人的需要,興趣,性格以及個人氣質等,以確定什麼職業比較適合自己。每個大學生對自身都要有一個客觀、全面的瞭解,擺正自己的位子,相信自己的實力。現在有很多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時候,在用人單位面前缺乏勇氣,對比較有把握的事情總是不能大膽接受,尤其是對一些自己嚮往的高職,高薪的單位缺少競爭的勇氣,從而喪失理想的就業機會。清楚自己的優勢與特長,劣勢與不足,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只有這樣才能贏得競爭優勢。為此,我們首先要準確的評估自己掌握的知識和技能;
其次要善於剖析自己的個性特徵,這是職業生涯規劃的基礎。高學歷並不等於高的就業能力,用人單位人才高消費,學生和家長盲目追求高學歷,誤以為高學歷等於高的工作能力。事實上,知識是頭腦中的經驗系統。能力是與活動要求相符合並影響活動效果的個性心理特徵的綜合,是個體固定下來的概括的心理活動系統。二者的發展並不一致,知識與就業能力、學歷與就業能力之間不能劃等號。
高等教育是學術性、專業性教育,既可以是學術性的專業教育,也可以是職業性的專業教育。我國高校長期以來形成了過分偏重學術性專業教育的特點,因此這種教育下的高校畢業生更容易出現知識與能力發展的不平衡。就業需要的是相關的職業素質和能力。將所學知識轉化為職業能力,這些顯然是相當一部分一心只讀聖賢書的畢業生所缺乏的。因此我們必須要給自己一個正確的定位。
然後是組織和環境的分析。而且還要進行生涯機會評估以及生涯目標的確定,然後制定行動方案,把目標轉化為具體的的方案和措施。許多人在大學時代就已經形成了對未來職業的一種預期,然而他們往往忽視了對個體年齡和發展的.考慮,就業目標定位過高,過於理想化。近幾年,不少畢業生在職業選擇中一直強調大單位、大城市和高收入,甚至為了這些不惜放棄個人的專業特長,不顧個人的性格和職業興趣。同樣,對於那些存有“這山望著那山高”心理的學生,也是職業目標不確定的一種表現。盲目的攀高追求與選擇不僅影響個人目前的就業,同樣會對個體以後的職業發展造成不利的影響。每一個人都應該知道自己在現在和將來要做什麼。對於職業目標的確定,需要根據不同時期的特點,根據自身的專業特點、工作能力、興趣愛好等分階段制定。在此我們可以借鑑美國職業指導專家霍蘭德所創的職業性向測驗,他把個性型別分為現實型、研究型、藝術型、社會型、企業型和常規型六種型別,任何一種環境大體上都可以歸屬於其一種或幾種型別的組合。透過類似的職業性向測驗我們能夠更好的實現個性與職業之間的匹配。
職業生涯規劃和發展是一個複雜的、持續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單憑個人的經驗是很難實現目標的。我們知道,職業生涯發展是一個不可逆轉的過程,對於每一個人來說,生命都是有限的,職業選擇的每一個步驟都與個人的年齡聯絡在一起。因此,在這過程中,藉助職業諮詢的智力和經驗優勢,為個體職業生涯規劃提供建設性的建議,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至少是少走彎路。學校在建立職業諮詢機構時應該注意到這類機構必須由一批具有廣博的人力資源開發和管理理論,並精通各種科學測評手段的專家和實際工作者組成。另一方面,學校應該在大學生大學生涯開始之際就開設有關職業生涯規劃和發展的課程,從理論上讓每一個大學生都懂得應該為什麼,並且如何去規劃和發展自身的職業生涯。科學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是每一個大學生就業的必要工作,也是每一個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過程中的必然要求。
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是今後就業的一個支點,我們都需要利用這個支點作為今後面向社會的一個彈簧,利用它讓我們跳的更高,飛的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