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創業

中國企業500強隱憂:賺錢能力僅為美企三分之一

中國企業500強隱憂:賺錢能力僅為美企三分之一

核心提示:2014年中國企業500強榜單表明,中國企業依然大而不強,不光國際品牌缺失,在賺錢水平上,僅相當於美國企業的1/3.,且明顯落後於英國。

21世紀經濟報道 在前不久甘肅武威舉行的河西走廊有機葡萄酒節上,與會專家紛紛

相關公司股票走勢

中國銀行2.68-0.01-0.37%

指出,中國葡萄酒沒有一個世界級品牌,而中國其實有完全可和波爾多媲美的產區。

其實,不光是葡萄酒行業,2013年福布斯全球品牌100強出爐,無一中國品牌。全球最大的品牌諮詢公司Tnterbrand釋出的《2013年度全球最有價值品牌年度報告》,也無中國企業榮光。

國際知名品牌,不光能提高企業盈利水平,更是國家競爭力的體現。但遺憾的是,本月初,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聯合釋出的2014年中國企業500強榜單表明,中國企業依然大而不強,不光國際品牌缺失,在賺錢水平上,僅相當於美國企業的1/3.,且明顯落後於英國。

中國企業大而不強

“中國大企業的盈利能力確實非常令人擔憂。”由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課題組撰寫的《2014年中國大企業發展的趨勢、問題和建議》(下稱《建議》)中,如是指出。

對照2014年世界500強,儘管中國上榜企業的數量相當於美國的71.88%,卻只實現了相當於美國企業營業收入的66.23%,而中國企業所創造的淨利潤僅相當於美國企業的37.51%。

從利潤率的角度來看,2014年世界500強中,美國企業的平均利潤率為9.33%,中國企業的這一項為5.1%。受沉重人員壓力影響,中國企業500強的人均利潤長期以來明顯落後於美國,中國為1.24萬元,僅相當於美國的30%。

與其他主要經濟體比,中國企業的盈利能力雖然高於日本、德國和法國,但明顯低於英國。

中國上榜企業的虧損面明顯大於美國企業。在發生虧損的49家2014年世界500強企業中,將近1/3的虧損企業來自中國。

平均研發投入連續三年下滑

中國大企業廣受批評的關鍵癥結是自主創新能力不強,核心技術受制於人,導致利潤率不高。

長期以來,我國很多關鍵基礎材料、核心基礎零部件依賴進口。目前,我國高階晶片和通用晶片對外依存度超過95%,幾乎全部高檔液壓件、密封件和發動機要依靠進口,使得這些行業淪為組裝加工業,導致產品附加值較低。國產風電機組傳動齒輪保修期僅2年,而國外產品壽命一般在20年以上,軸承和對接螺栓等全部從國外進口。高階機械裝備主軸承平均壽命約300小時,僅相當於美國上世紀60年代的1%,且故障頻發。

但2014年中國企業500強榜單表明,這些企業的平均研發投入佔銷售收入1.25%,已連續第三年下滑。去年,上榜的420家企業共投入研發資金5934.8億元,同比增長了7%,遠低於同期營業收入和利潤增速。

與不重視創新投入相仿,我國企業參與技術創新成果轉化的動力也顯不足。《建議》指出,中國的科技成果轉化率僅為10%,遠低於發達國家40%的水平。

金融為實體經濟輸血功能不足

儘管中國企業的整體盈利水平不如美國,但中國銀行業的利潤表現卻尤為突出。

16家銀行瓜分了中國企業500強一半的利潤。而入圍2014年世界500強的.55家銀行,合計也只貢獻了全部世界500強淨利潤的20%,入圍2014年美國500強的銀行,利潤只貢獻了美國500強淨利潤的10%。

中國金融機構與實體經濟之間利潤率的差異明顯大於美國和日本。況且,中國上榜企業中的金融機構的高利潤率是在實體經濟整體近乎微利的情況下實現。 《建議》指出,這可能在很大程度上間接反映了我國金融機構對實體經濟的利潤的侵蝕。

課題組分析認為,就金融機構與實體經濟利潤率關係而言,美國的雙高模式與日本的雙低模式可能是適合的,類似於中國的金融偏高、實體嚴重偏低的模式,不利於金融為實體經濟輸血造血功能的實現。

放低自身增長目標

課題組認為,在國際國內市場需求增長明顯放緩,繼續追求高速增長既不現實,也不可能。我國大企業應主動調低對宏觀經濟增速的預期,放低自身增長目標,避免因追求過高增長速度而進一步加大庫存與產能過剩壓力。

在2014年世界500強上榜企業行業分佈中,中國企業明顯佔優勢的行業分佈是採礦與生產、金屬產品、工程與建築、能源、貿易,都是典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產業結構的低階形態特徵突出。

中國企業聯合會指出,企業應該轉而追求“實現實實在在沒有水分的增長”,更多關注綠色環保、增長質量,實現企業體制增效與可持續發展。企業必須把創新放在國家發展全域性的核心位置來通盤考慮,透過創新來降低成本,提升產品附加值,增強產品競爭力,從而提高盈利能力。

中國企業家協會也提出,大企業應強化品牌意識,加大品牌投入。

[中國企業500強隱憂:賺錢能力僅為美企三分之一]相關文章:

1.中國企業500強隱憂:賺錢能力僅為美企三分之一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