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觀後感

《走路上學》觀後感

《走路上學》觀後感10篇

當品味完一部影視作品後,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走路上學》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走路上學》觀後感1

今天學校組織我們全校師生看了一部非常感人的電影,名字叫《走路上學》。

這部電影主要講了姐姐娜香和弟弟瓦娃溜索上學的感人故事。娜香和瓦娃住在美麗怒江邊,學校在江對岸,由於沒有橋,走山路又要幾個小時,所以娜香每天冒著生命危險溜索上學

弟弟很小,所以媽媽不給他溜索,說要等爸爸回來才可以溜。可是,爸爸遲遲沒有回來,弟弟是多麼渴望去對岸上學啊!有一天,瓦娃趁媽媽出去幹活時,偷偷溜索到對岸,去看看那所充滿歡聲笑語的學校。可是不巧,被深圳新派來的聶老師看見了,接著瓦娃快速的跑回家了。

有一次,老師來家訪時,把在學校看到瓦娃的那件事說了出來,結果媽媽十分生氣,姐姐也十分擔心。老師在學校看到孩子們寒冬也穿拖鞋,很心疼。所以送了對雨鞋給娜香,娜香看弟弟如此喜歡,便把雨鞋送給他,只要他不在溜索。第二天放學時,娜香去買鹽的時候看到了一對適合瓦娃的鞋子,他剛拿起來,接著又把鞋子放下了,因為她手中只有剩下的1元錢。聶老師經過小賣部時,剛好看到這一幕。於是,她便不假思索的把鞋子買了下來,讓娜香帶回去送給瓦娃。興高采烈的娜香,帶著滿心歡喜溜索回家了。可溜到一半的時候,新買的鞋子從娜香的書包裡掉了出來,娜香一急,便從溜索翻了下來。瓦娃知道這個訊息傷心極了,未曾說過一句話。有一天,聶老師

決定到家裡去輔導瓦娃。於是,瓦娃帶老師看了他自己畫的畫。那是一座美麗的橋,橋下滔滔的江水,橋上是姐弟兩個手牽手快樂得上學……六個月後,橋終於建好了。

看了這部電影,我感受很深:他們每天上學要冒著生命危險溜索卻未曾抱怨一句。我們現在可以坐車上學,還抱怨著,抱怨那。他們在寒冬就只能穿拖鞋,而我們見到破了一點點的鞋子,就要扔掉。自己不喜歡吃的東西就不吃。我想起了我糟蹋書的畫面。鞋子,書,筆,食物對他們是多麼重要,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生活,好好學習。娜香為了知識,為了本領付出了生命的代價,而我們只需要坐在教室裡認真的聽課。

我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走路上學》觀後感2

講述了生活在怒江邊上的小姐弟倆姐姐叫娜香.弟弟叫瓦娃,姐姐為了到對面去上學,而不得不每天命懸一線、溜索過江。弟弟嚮往上學卻因溜索的危險而被呆在家裡。後來姐姐因弟弟的新鞋而墜落江中,弟弟從此沉默寡言,直到政府修建了一座新橋,他才得以“走路上學”。

走路上學,在常人眼中看起來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對於怒江邊的小學

生而言,卻是難以實現的夢想。在怒江的對面,散落著幾戶人家。一直以來,小學生每天都靠一根尼龍繩、一個自制的滑輪,從鋼索上滑過日夜奔騰的怒江,去對面的學校開始一天的學習。

其中瓦娃的爸爸外出打工,奶奶病在床上,媽媽要照顧一家老小和田裡的農活,姐弟倆沒有玩伴,陪伴他們的只有一條叫明明的狗。姐姐每天溜索過江上學,弟弟望眼欲穿等待姐姐歸來。因為常有人掉落湍急江中,或溜索受傷,所以媽媽堅決不讓瓦娃過江,買鹽打醬油的事情,也都由姐姐承擔。但調皮的弟弟暗中學習溜索,幾次過江爬在牆外看其他小夥伴唸書,玩遊戲。

催淚之1:所有的孩子們,不管冬夏,都穿塑膠拖鞋。在1月的寒冷季節裡,他們依然快活地玩遊戲,深圳支教女教師看到這一幕,心痛如割,感人的一幕出現在深圳支教女教師將孩子們安排在泥牆上坐下,一個一個用尺子量他們的泥腳板的大小……姐姐娜香漂亮的紅雨鞋,令弟弟瓦娃愛不釋手,一雙鞋子的歸屬問題,尤其是弟弟在姐姐過江之前,用衣袖給姐姐擦腳穿鞋的一幕,極為感人。

催淚之2:全劇最震撼一幕。我們雖然可以猜得到姐姐肯定要出事,但電影沒有表現母親和老師在出事後的呼天搶地。湍急的怒江依然在流淌,只是母親徹底呆傻了……隨後配上的電影音樂,極富雲南民族特色,一詠三嘆,像在招魂,又像在送行,令我們泣不成聲。

催淚之3:弟弟瓦娃,受姐姐事情的打擊徹底變成了呆人。終於能過江上學了,卻在不經意看到姐姐掉落在江裡的紅雨鞋被衝到了岩石上,他再一次發瘋,玩命地衝向了那雙紅雨鞋,觀眾無不為之動容。

催淚之4:茅草屋的院廊上,弟弟瓦娃幾個月沒說一句話,用粉筆畫下了一座漂亮的橋樑。橋樑上,姐姐領著弟弟歡快地走在上學的路上……

《走路上學》觀後感3

鞋,這樣生活的必需品,家家都有。拖鞋、皮鞋、皮靴、布鞋、運動鞋……各式各樣的鞋,在商店的櫥窗裡,五彩繽紛,光鮮誘人。我們按照各自的喜好去買;各自的尺碼去買;天氣的冷暖去買。

可是,在雲南怒江邊的那一群孩子們,卻幾乎沒有對鞋子模樣的印象,整天踏著一雙白色拖鞋,就連寒冷的嚴冬季節,也是如此。城裡來的老師們看了都不忍心:自己一個成年人都帶著圍巾、穿著毛衣、踏著皮靴;一個十歲不到的孩子怎能踏著拖鞋走路?

當第一雙鞋被遞到瓦娃手裡,他便愛不釋手,彷彿一顆鑽石,價值連城。但那在我們看來,不過是攤上的小貨,至於價格,更是“小菜一碟”,幾秒鐘的事情:拿包、付錢、拎鞋、走人。可對他們來說,這似乎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奢望。當鏡頭瞄準女教師的皮靴與孩子們一雙雙赤裸的小腳時,我震撼了!

生活在怒江旁的他們,是多麼地執著。為了學習,他們每天都冒著生命危險溜索過河,到達河對岸破舊不堪的學校上學。而所謂的上學,只是讀讀唐詩,學學簡單的數學而已,根本談不上規範化。放學回家,更是要做成堆的家務,承擔著他們這個年齡不該承受的負擔。母親則更是累,更是苦,無暇旁顧孩子的學習與生活。

天啊,生活是多麼地諷刺!一邊是深圳的我們,想要什麼幾乎全可以得到滿足,以至於過生日時,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禮物,因為都有;而另一邊,卻是那群怒江邊的孩子們,對於他們來說,就連我們日常生活再普通不過的一件事情,也需要拿生命來作賭注。

每個人的命運都不同,那麼,我們一出生便得到了屬於自己的命運:一個生活在中國經濟特區——深圳的,衣食無憂的孩子。相比他們的生活,我們真的是好到沒法形容:天冷了,會有暖氣;平時如果想去看場電影,坐在私家車裡,幾分鐘就到了影院。

既然我們已經擁有,為何不好好珍惜呢?

《走路上學》觀後感4

就在最近,我去看了一部教育片《走路上學》!我聽說這是一部非常有意義的電影,時長90分,我來給大家說一下它的大致內容吧!

在一個離城市非常遙遠的山區,住著一個姐妹兩,他們的媽媽,還有奶奶,姐姐每天上學都要過一條非常寬的江,因為這裡沒有橋,姐姐只能滑溜索過去,每天這樣返來返去,姐姐自然成了滑溜索的高手,過了幾天一個深圳老師來了,她非常不滿意孩子們

在這大冬天穿拖鞋,於是就召集了幾個朋友,給山區捐款,買了好多雙雨鞋,看到這裡,我真的很感動 大哭 ,是啊,要是我們全中國的人民每人捐一塊錢,就共有13億元!這樣也就可以幫助山區孩子解決他們生活的問題,接受教育問題??——在看過姐姐第一次滑索後,弟弟的夢想就是滑溜索,聽說姐姐學校裡有許多好玩的,他有好幾次偷偷過江,被媽媽發現了,差點被打斷腿,原來媽媽也溜過索,差點摔下江裡,這溜索是多麼危險啊!為什麼就不能建點橋呢,為什麼不能保證山區孩子的安全呢?再發了雨鞋之後,弟弟非常想要姐姐的那雙雨鞋,姐姐為此給他買了一雙更加漂亮的球鞋,可是在回來的路上,溜索過於生鏽,而導致半路斷線,姐姐沒抓好,摔進江裡 淚奔。過了六個月,政府最終在這裡建了第一座橋,弟弟終於可以上學了,但是弟弟經過那一次打擊,而沉默不語,什麼事也不幹,就當我們等待弟弟的做法時,電影就此結束了。

看了以後我在想:我們每天上學都有校車接送,中午回家吃飯也有大魚大肉,晚上回來寫完作業就扔下書包,跑出去瘋玩。在週末,我們也可以睡懶覺,隨意的玩,甚至可以出去休閒度假,我們的生活跟山區孩子真是有天壤之別,我們在休閒的同時,有沒有想過那些山區的孩子?我們可以為他做最小的一件事,也可以為他做一件大事,無論如何,我們只要幫助了他們,就會使他們生活變得美好起來!

《走路上學》觀後感5

今天,我觀看了一部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走路上學》,看完之後,感觸良多。

電影發生在雲南福貢縣馬吉鄉,主角瓦娃是一個七歲的傈僳族的孩子,奶奶因病臥床不起,爸爸外出打工,媽媽獨自一人要照顧一家老小,還要打理田裡和家裡的大小事情。他除了姐姐娜香之外,只有一條叫明明的狗陪著他玩。

瓦娃羨慕姐姐能夠溜索過江去讀書,但因媽媽一次不明原因而差點墜江,從此,便不讓瓦娃溜索,媽媽要瓦娃等外出的爸爸回來後一起陪同瓦娃才能溜索,可瓦娃不聽卻悄悄地溜到了江對面,他來到學校多次偷看被聶老師發現,一次家訪,媽媽得知後大發脾氣,瓦娃答應媽媽,只要把姐姐得到的紅雨鞋給他,他就不再溜索。第二天,懂事的瓦娃又把這雙鞋給了姐姐。後來,娜香又得到了一雙新鞋。急著給瓦娃送去,卻一時失手而墜入江中,活生生給淹死了,生不見人,死不見屍,娃娃從此不再說話。

幾個月後的一天裡,一坐愛心橋建成了,瓦娃踏上了橋彷彿看見了他和姐姐,在初春裡,兩人一起走向那座通往希望的橋。

瓦娃七歲,一個多麼美好的年齡,卻被困在一寸之地,無法看到大千世界,他的姐姐娜香為了上學,每天都靠一根尼龍繩、一個自制的滑輪,從200米的鋼索上滑過日夜奔騰的怒江,去對面的學校開始一天的學習。每天都要冒著生命危險,生死一線,一個疏忽就能讓她失去生命,她太喜歡讀書了,但她離開了這個世界,娜香為了讀書得到知識,付出了生命的代價。而瓦娃是幸運的,因為世界各地的人們都伸出來一雙雙手,獻出了他們的愛心,建起了一座橋,讓那裡的孩子終於能夠走路上學了,也許一座橋對於別人來說彷彿只是一件小事,但是對於那群渴望讀書,渴望得到知識的滋潤的孩子,卻如大雪中的碳火,沙漠中的甘露。但願能有更多這樣的希望之橋,讓那些人處在貧困邊緣的孩子得到物質的滿足,心靈的慰箱,讓娜香的故事不再發生,讓千千萬萬的瓦娃能無憂無慮地舉著童年的紅風車,快樂地學習和成長……

影片結束我哭了,為娜香悲慘的命運而哭,為生命的不公而哭,也為這個世界的大美和大愛而感動。但願能有越來越多的人擺脫這片苦海,站在這個世界,擁有屬於他們的快樂。

《走路上學》觀後感6

本日,我看觀了一部依據真人真事改編的片子 《 走路上學》,觀完之後,感觸良多。

片子發生在雲南福貢縣馬吉鄉,主角瓦娃是一個七歲來自傈僳少數民族的孩子,奶奶因病臥床不起,爸爸外出打工,媽媽獨自一人要照顧一家老小,還要打理田裡和家裡的大小事情。他除了姐姐娜香之外,只有一條叫明明的狗陪著他玩。

瓦娃羨慕姐姐可以或許溜索過江去唸書,但因媽媽一次不明原因而差點墜江,從此,便不讓瓦娃溜索,媽媽要瓦娃等外出的爸爸回來後一起陪同瓦娃能力溜索,可瓦娃不聽卻悄悄地溜到了江對面,他來到學校多次偷觀被聶先生髮明,一次家訪,媽媽得知後大發脾氣,瓦娃准許媽媽,只要把姐姐獲得的紅雨鞋給他,他就不再溜索。第二天,懂事的瓦娃又把這雙鞋給了姐姐。後來,娜香又獲得了一雙新鞋。急著給瓦娃送去,卻一時失手而墜入江中,活生生給淹死了,生不見人,死不見屍,娃娃從此不再說話。

幾個月後的一天裡,一坐愛心橋建成了,瓦娃踏上了橋彷彿觀見了他和姐姐,在初春裡,兩人一起走向那座通往希望的橋。

瓦娃七歲,一個多麼美好的年齡,卻被困在一寸之地,無法觀到大千世界,他的姐姐娜香為了上學,每天都靠一根尼龍繩、一個自制的滑輪,從200米的鋼索上滑過日夜奔跑的怒江,去對面的學校開始一天的學習。每天都要冒著生命危險,存亡一線,一個忽略就能讓她失去生命,她太喜歡唸書了,但她離開了這個世界,娜香為了唸書獲得知識,支付了生命的價值。而瓦娃是幸運的,因為世界各地的人們都伸出來一雙雙手,獻出了他們的愛心,建起了一座橋,讓那裡的孩子終於可以或許走路上學了,大概一座橋對付別人來說彷彿只是一件小事,然則對付那群盼望唸書,盼望獲得知識的滋潤的孩子,卻如大雪中的碳火,戈壁中的甘露。但願能有更多這樣的希望之橋,讓那些人處在貧困邊緣的孩子獲得物質的滿足,心靈的慰箱,讓娜香的故事不再發生,讓千千萬萬的瓦娃能高枕無憂地舉著童年的紅風車,愉快地學習和發展……

影片停止我哭了,為娜香淒涼的命運而哭,為生命的不公而哭,也為這個世界的大美和大愛而衝動。但願能有越來越多的人開脫這片苦海,站在這個世界,擁有屬於他們的愉快。

《走路上學》觀後感7

看過《走路上學》這部電影后,我深受感動,那一幕幕感人的畫面觸動著我的心靈。

《走路上學》裡面有這樣一個情節,小姑娘娜香為了保護弟弟的新鞋,在翻身去抓鞋的時候,娜香被那來勢兇猛的怒江給吞噬了。從此,離開了人世。

看到這裡時我的心不禁顫了一下,淚水不斷的湧出,是的,對於我們來講一雙鞋子並不稀奇,但對於山區的窮孩子來說,是多麼的珍貴,因為他們無論是春夏秋冬,腳上永遠是那雙破舊的涼鞋,當從深圳來支教的聶老師問校長:“孩子不冷嗎”,校長回答說:“他們都已經習慣了”。當聶老師為孩子們募捐到新鞋的.時候,孩子們如珍寶,娜香就是為了這雙來之不易的新鞋而獻出生命。

看到這一幕幕感人的畫面,我的內心被震撼著,生活在大城市的我們,條件優越、交通便利、不愁吃、不愁穿。有時走一點路也不想,打車上學,甚至父母煮的飯菜、買的衣服、鞋等不稱心,還責問父母不會買東西,強烈要求在買,山區裡的孩子們沒天天不亮就走路上學,而且溜索很危險,常年是那兩件洗的發白的衣服和四季不變的涼鞋,與他們相比之下,我們真是太幸運了,但我們卻身在福中不知福,吃要好的、要穿名牌、要喝飲料、住要高檔,不比學習,而講物質,不講節約、而講奢侈。

同學們,我們要學習山區裡的孩子,要學習山區孩子們那吃苦耐勞的精神,要學習山區孩子那團結和睦的風格。

我們不但要向他們學習,更需要一顆溫暖的愛心,去幫助他們,讓他們也像我們一樣幸福快樂的成長。現在,我也呼籲大家伸出你們援助的手,去幫助生活在貧困山區的孩子。

不是有這樣一句歌詞:“只要大家都獻出一點愛心,世界的明天會更美好。”同學們,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少買一件名牌衣服,少喝一瓶飲料,為那些需要幫助的人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

《走路上學》觀後感8

這是一場關於夢想、關於未來、關於教育、關於友愛的電影。正如張老師說的:“這部影片你絕對看不到廉價的搞笑,也看不到眼花繚亂的武打,只有久違的感動!”沒錯,走出電影院,我才真正感受到這種感覺!

這部電影發生在怒江邊,講述的是一對姐弟倆的故事。弟弟叫瓦娃,姐姐叫娜香。瓦娃對姐姐每天能和小夥伴一起溜索過江去上學非常羨慕。每當跟媽媽提起時,媽媽總是擔心瓦娃太年幼、溜索太危險,而堅持要等爸爸回來帶著瓦娃才能溜索上學。可是,瓦娃知道:在城市打工的爸爸遲遲不回。終於,瓦娃抵擋不住對岸的“誘惑”,獨自偷偷的溜索過江。他看到了期待已久的學校,心中欣喜萬分。沒想到瓦娃溜索過江的秘密居然被家訪的老師“戳破”了。最終,竟是老師送來的雨鞋把瓦娃留在家中。瓦娃答應:有了這雙鞋,他就不再溜索!第二天一早,懂事的瓦娃還是把雨鞋還給了姐姐。日子就這樣平靜地過著……

看完這部電影,我覺得姐姐娜香特別愛弟弟:什麼都讓著弟弟;媽媽打弟弟也上前阻擋;就連自己的生命也是為弟弟而付出的……這點我覺得特別佩服娜香,想想自己又特別慚愧:平時我沒有盡到一個做堂姐的責任就算了,居然還欺負堂弟。我覺得自己要認識錯誤,要像娜香學習。

同時,我也覺得弟弟瓦娃特別疼愛姐姐,也特別聰明:他沒有上過學,卻能幫助姐姐解決難題;還幫姐姐擦腳,穿鞋……我覺得姐姐真幸福!

看完這部電影,使我深深的認識到山區孩子們的艱苦生活。他們渴望學習,渴望能夠走路上學,這對一般人來說是很平常的,而他們卻那麼難於得到!我們天天坐車上學如果都還覺得不滿足,那世界上還有誰比我們更幸福的呢?

所以,我提議:從現在開始,讓我們節約每一角、每一分錢,一起來幫助更多像瓦娃和娜香一樣的孩子實現走路上學的夢想!

《走路上學》觀後感9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去電影院觀看一部名叫《走路上學》的影片. 它主要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主人公,瓦娃和他姐姐娜香,在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的貧困山區生活.娜香每天上、下學,都要從急匆匆的河水上面滑索回家,那是非常危險的.之後,來了一位深圳的自願者,她是聶老師,教山區的孩子們讀書.同學們在冬天裡沒有鞋子穿,就穿拖鞋,聶老師發現後,將朋友們捐助的第一批貨物――鞋子、襪子和書包,便發給大家每人一件物品.看到瓦娃那麼羨慕,娜香非常想給伊娃買一雙鞋子,但要16.5元,於是老師幫娜香買下來,送給瓦娃,娜香很開心,滑索回家了.中途鞋子掉出了一半,娜香想去救鞋子,可是滑索鬆了,娜香掉進河裡摔死了……政府為了能讓孩子們走路上學,就修了一座橋,實現了瓦娃和大家盼望已久的夢想―...於是老師幫娜香買下來,就穿拖鞋;他們非常的……他們有著說不完的優點,在寒冷的冬天裡能忍受寒冷穿拖鞋來上課,聶老師發現後.

我覺得.同學們在冬天裡沒有鞋子穿,瓦娃和他姐姐娜香,送給瓦娃,便發給大家每人一件物品,可是他們能堅持下來,娜香很開心,那是非常危險的,娜香非常想給伊娃買一雙鞋子,她是聶老師,只要機會在面前他們就不會放棄,來了一位深圳的自願者今天.中途鞋子掉出了一半.娜香每天上;他們非常的勇敢,但是他們的有著遠大的理想,娜香掉進河裡摔死了……政府為了能讓孩子們走路上學,將朋友們捐助的第一批貨物――鞋子.看到瓦娃那麼羨慕,他們雖然是貧困山區的孩子,娜香想去救鞋子、下學,實現了瓦娃和大家盼望已久的夢想――走路上學,都要從急匆匆的河水上面滑索回家,但要16,說明他們有我們需要學習的地方,我和媽媽一起去電影院觀看一部名叫《走路上學》的影片:主人公,教山區的孩子們讀書,等待著被實現,當天學習的內容有些聽幾遍就記下來了,在山清水秀;他們非常懂得珍惜,雖然非常的貧窮、鳥語花香的貧困山區生活.之後.5元、襪子和書包;他們非常的聰明,滑索回家了,可是滑索鬆了,就修了一座橋.

《走路上學》觀後感10

看完電影《走路上學》,我沒有像許許多多的飽含同情心的人們一樣眼淚亂飛,我也沒有覺得主人公的生活有多麼的可憐,請讀者先不要罵我,靜心下來看完再批判也不遲。

電影根據一個真實的故事改編,故事的主人公是生活在雲南怒江邊上的傈僳族姐弟倆—娜香和瓦娃,姐姐為了到對面去上學,不得不每天溜索過江。弟弟嚮往上學卻因溜索的危險而被呆在家裡。後來姐姐溜索弟弟送新鞋,途中鞋子差點跌落江中,姐姐反身抓鞋子失手跌入滔滔的江水中,再也沒有回來,弟弟瓦娃從此沉默無語,陷入了深深的思念中。直到後來在愛心人士的捐助下,政府修建了一座新橋,瓦娃終於可以走路去上學了。

看完電影,我的心裡充滿了羨慕,我震撼於怒江兩岸綺麗的風光,我震撼于娜香與瓦娃那種可以換命的姐弟情誼。我渴望有一份那樣的愛,渴望有一個哥哥姐姐或者一個弟弟妹妹,而不是像現在那麼孤單,我渴望在那種淳樸、真摯的生活裡純淨著自己靈魂。

世界是紛繁多姿的,每一個人都有每一個人的經歷,每一個人都有每一個人的精彩。我認為一直生活在幸福中的人不懂什麼是真正的幸福,一個永遠成功的人不會懂得什麼叫真正的成功。

或許有很多人認為娜香和瓦娃值得同情,讓人可憐,我不這樣認為。至少他們能守候在自己的故鄉,守候那些山山水水,守候那一份牽掛和付出。而我們,我們這些移民遷徙的孩子甚至不知道自己的故鄉在哪裡,像一片沒有根的浮萍,在人海中漂浮著;我們這些獨生子女,沒有了兄弟姐妹,有的沒有姨媽舅舅,沒有叔叔伯伯,就這樣成長著。回到祖居地我們成了外鄉人,生活在廣東我們成了北方人。我們的父母輩在艱難中奮鬥,而我們在無奈中孤單著。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原始的就是最美的。不要苛求世界為你改變,也不要輕易的去改變世界。

到底誰裝典了誰的夢?到底誰同情了誰的眼淚?到底誰羨慕了誰的幸福?到底誰苦了誰的生活?到底誰錯過了誰的錯?

如果可以,我寧願選擇出生在大樓山下,那裡有著自己的祖先和族類,那裡說著先輩們的語言,那裡有著雞犬相聞,你來我往的村落。

到底誰收留了誰?到底誰愛了誰?到底誰又欠了誰?一個人看著鏡子,忍不住問:“whocare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