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清明節的含義是什麼
2022年清明節的含義是什麼1
每到“清明”,家家戶戶的後代子孫就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鞭炮等到祖墳墓地,將食物供祭在祖先墓前,再將紙錢焚化,鳴炮祈禱。
清明節氣的含義是什麼
清明既是節氣又是節日,古時也叫三月節,有20xx多年曆史。
“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節後雨水增多,萬物由陰轉陽,吐故納新,一派春和景明之象。
在現代人眼裡,“清明”與掃墓祭奠的聯絡則更緊密。這是因為,清明節前一天是寒食節。
寒食相傳起於晉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後來,唐玄宗被這個故事感動,於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寒食上墓”,且列為當時“五禮”之一。
寒食與清明僅隔一天,為圖方面,人們乾脆決定在清明掃墓,到明清時,清明掃墓更為盛行。建國以後,人們也選擇在這天祭掃烈士墓,緬懷革命先輩。
清明節不能簡單地理解為“上墳燒紙”
冬去春來,草木萌生,人們到先人的墳墓,會親自察看墳墓是否因雨季來臨而塌陷,或被狐兔穿穴打洞。
在祭掃時,給墳墓剷除雜草,新增新土,供上祭品,燃香奠酒,焚燒紙錢及舉行簡單的祭祀儀式以表示對祖先的懷念。
為了避開清明掃墓的高峰,全國各大墓地已迎來提前掃墓祭祀的市民。無論是城市還是鄉野,凡是有墓地的地方,幾乎都可以看到因燒紙而產生的徐徐升起的幾縷青煙。
清明節與寒食節息息相關,起初受到寒食禁火的影響,紙錢是不焚燒的,而是掛在墓地的小樹上、竹竿上,或用石塊壓在墳墓邊。
後來,一般不再講究禁火,就以“燒包袱”的形式把“包袱”從陽世寄往“陰間”,此後才有燒紙的習俗。
斗轉星移,時間飛逝,轉眼已到環境堪憂、霧霾嚴重的當下。
雖然清明燒紙不僅容易引起火災、汙染空氣,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市容,可仍有不少人們仍保留著舊俗,甚至有的人還乾脆把清明節簡單理解為“上墳燒紙”。
清明節是傳統節假日,似乎按陰曆來推算其節日。然而清明節是陽曆演算法。
清明節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每逢清明節當天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節日活動主題。
那麼有不少人在網上問清明節為什麼是4號或5號?清明節怎麼算的?
在二十四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清明”作為節日是在唐朝才形成的。
清明節為什麼是4號或5號
清明在陽曆中的日期會在4月4日、4月5日和4月6日這三個日子中變動。
統計結果表明,在1582年採用現行公曆至2100年的518年中,清明在4月4日的為219年,4月5日的為281年,4月6日的最少只有18年。
節氣差異只會在3天內,那麼,為什麼清明會在陽曆中的4月4日-6日之間變動呢?
清明節除了是傳統祭祖掃墓節日,還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節不是按農曆來算了,確切地說是按太陽黃經來算的。而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來劃分的。
視太陽從春分點(黃經零度,此刻太陽垂直照射赤道)出發,每前進15度為一個節氣;執行一週又回到春分點,為一回歸年,合360度,因此分為24個節氣。一般都是上一年的冬至過了108天就是清明,太陽到達黃經15度時,清明就開始了。
節氣的日期在陽曆中是相對固定的,如立春總是在陽曆的2月3日至5日之間。
但在農曆中,節氣的日期卻不大好確定,再以立春為例,它最早可在上一年的農曆12月15日,最晚可在正月15日。
而清明則是在陽曆中一般都在4月4至6月之間,卻不能以確定的陰曆日期為準。今年的清明就是在4月4號。
清明節氣起源是什麼
清明——含有天氣晴朗、空氣清新明潔、逐漸轉暖、草木繁茂之意。公曆每年大約4月5日為清明。
清明節的名稱與此時天氣物侯的特點有關。
西漢時期的《淮南子·天文訓》中說:“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
“清明風”即清爽明淨之風。
《歲時百問》則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雖然作為節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為時序標誌的清明節氣早已被古人所認識,漢代已有了明確的記載。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
2022年清明節的含義是什麼2
清明節的含義是什麼
清明既是節氣又是節日,古時也叫三月節,有兩千多年曆史。“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節後雨水增多,萬物由陰轉陽,吐故納新,一派春和景明之象。在現代人眼裡,“清明”與掃墓祭奠的聯絡則更緊密。這是因為,清明節前一天是寒食節。寒食相傳起於晉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後來,唐玄宗被這個故事感動,於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寒食上墓”,且列為當時“五禮”之一。寒食與清明僅隔一天,為圖方面,人們乾脆決定在清明掃墓,到明清時,清明掃墓更為盛行。新中國成立後,人們也選擇在這天祭掃烈士墓,緬懷革命先輩。
“年年祭掃先人墓,處處猶存長者風。”歷來有掃墓的習慣,每到“清明”,家家戶戶的後代子孫就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鞭炮等到祖墳墓地,將食物供祭在祖先墓前,再將紙錢焚化,鳴炮祈禱,為墳墓培上新土,栽幾株鮮花或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還必須在墓前吃掉酒食才回家。
年年清明都逢雨,那雨像漫天飛舞的淚花!也習慣了在清明節看雨、淋雨;如果哪一年破例遇上個大睛天,心,總覺得這個節不圓滿,有些殘缺。也許,也只有這樣的情與景,才能給逝去的靈魂一絲慰藉吧!
逝者已去不可追,請君珍惜眼前人。清明墓碑前,無限的感傷將被抒發,祭祀者的淚珠將串成一段段溼漉的回憶,暖春的微風抹不淨傷感人的眼睛。人生漫長的旅途不會停歇,宗脈的延續是一串加粗的省略號,老人的白髮便是清明節最醒目的問號,孝順與贍養是唯一正確的選擇,是炎黃子孫對清明的最佳詮釋。讓孝敬之心日日在,堅持善待自己的父母與老人,在暖春四月的某個清明,立於拂起萬千愁緒的細風中,才不至於面對死氣沉沉的墓碑,空餘幽幽的哀嘆和無邊的自責,揹負一團心冷在風裡哀號盤旋。
清明節文化內涵
“清明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它不僅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人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的紐帶,更是一個遠足踏青、親近自然、催護新生的春季儀式。”中國社科院民俗學博士施愛東說。
作為清明節重要節日內容的祭祀、踏青等習俗則主要來源於寒食節和上巳節。寒食節與古人對於自然的認識相關。在中國,寒食之後重生新火就是一種辭舊迎新的過渡儀式,透露的是季節交替的資訊,象徵著新季節、新希望、新生命、新迴圈的開始。後來則有了“感恩”意味,更強調對“過去”的懷念和感謝。
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取新火踏青出遊。唐代之前,寒食與清明是兩個前後相繼但主題不同的節日,前者懷舊悼亡,後者求新護生;一陰一陽,一息一生,二者有著密切的配合關係。禁火是為了出火,祭亡是為了佑生,這就是寒食與清明的內在文化關聯。唐玄宗時,朝廷曾以政令的形式將民間掃墓的風俗固定在清明節前的寒食節,由於寒食與清明在時間上緊密相連,寒食節俗很早就與清明發生關聯,掃墓也由寒食順延到了清明。
入宋之後,清明和寒食逐漸合而為一,清明將寒食節中的.祭祀習俗收歸名下。同時,上巳節“上巳春嬉”的節俗也被合併到了清明節。到了明清以後,上巳節退出了節日系統,寒食節也已基本消亡。春季只剩一個清明節。
“清明節是幾乎所有春季節日的綜合與昇華,清明節俗也就具有了更加豐富的文化內涵。”施愛東說。與其他傳統大節不一樣,清明節是融合了“節氣”與“節俗”的綜合節日。清明從節氣上正排在春分之後,此時天氣回暖,到處生機勃勃,人們遠足踏青,親近自然,可謂順應天時,有助於吸納大自然純陽之氣,驅散積鬱寒氣和抑鬱心情,有益於身心健康。
唐代開始,寒食與清明並列放假,不同年號分別有四至七天的假期。宋代是生活日趨都市化的時代,也是民俗向娛樂方向發展的時代。為了讓人們能夠在清明掃墓、踏青,特地規定太學放假三日,武學放假一日。《清明上河圖》描繪的就是當時盛世清明圖景。
清明掃墓與踏青,本來是兩個不同的文化主題,宋以後慢慢融為一體,並不斷地被賦予肯定的文化意義。人們把祭祀先人與中華民族重視孝道、慎終追遠的民族性格直接聯絡起來,認為清明節俗體現了中國人感恩、不忘本的道德意識。其文化意義類似西方感恩節。清明節祭祖掃墓、追念先人功德的活動,與中國文化深層的祖先崇拜、孝的文化之間有著深刻的關係,而這種文化正是中國社會幾千年來得以和諧穩定發展的支柱,有助於在古人與今人、前人與後人之間建立和諧的代際關係,進而促進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係,這也是清明節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民間根基。
施愛東介紹,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生活的演進,清明節較早出現了由神聖祭祀向世俗娛樂轉化的趨向,清明祭墓成為踏青春遊的假日時光。因柳樹為春季應時嘉木,插柳與戴柳也是清明特有的風習時尚。民國時期,插柳日還曾一度成為“植樹節”。但不管如何衍變,追悼與祭祀是中國人過清明的最重要內容。
“無論從起源還是從其流變中,我們可以歸納出清明節的兩個象徵意義,一是‘感恩紀念’,二是‘催護新生’。”
清明祭祀形式有哪些
清明祭祀
從祭祀的空間形式上看,祭祀可以分為廟祭、壇祭、祠祭、家祭、望祭、墓祭。清明節最主要的祭祀方式還是墓祭,即到埋葬親人或者祖先遺體或骨灰的墳墓前進行祭祀。
在傳統農耕社會,作為一年之首的春祭具有很重要的意義。很多宗族觀念強的地區從二月春分起就開始掃墓祭祖,最遲掃到清明結束;在掃墓之前,全族的成年男丁要在祠堂舉行祭祖儀式;祭祖結束後,還會按照家族的支、房掃祭各家墳墓。祠堂祭往往是大規模的祭掃儀式,動鋼是全族乃至全襯出動。傳統上祭祖的主要內容包括族人焚香、叩頭、供祭品。主祭人當眾朗誦格式、內容比較固定的祝文等。而且,按照《周禮·春官宗伯》中記載的古老傳統:“以飲食之禮親宗族兄弟。”洞堂祭一般以全族聚餐或者分豬肉的方式結尾,或稱為“吃清明”。
家祭
家祭,又稱寢祭,就是在家裡放置神主進行的祭祀。家祭主要的祭祀物件為兩代以內去世的先人,如祖父母或者父母。舉行家祭往往是因為家庭結構相對簡單,或者離開祖墓太遠的緣故。《清嘉錄》卷三有云:“人無貧富,皆祭其先,俗呼過節,凡節皆然。蓋土俏,家祭以清明、七月半、十月朔為鬼節。
望家山祭
一種登上高山,望著祖墓所在的方向,將紙錢撤向空中。宋莊季裕《雞肋篇》捲上:“寒食上冢,亦不設香火。紙錢掛於塋樹。其去鄉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於空中,謂之掰錢。而京師四方因緣拜掃,遂設酒饌(zhuan,飯食),攜家春遊。”
第二種就是在水邊祭祀:祭者望著祖墓所在的那個方向設祭,希望祭者的思念,沿著水路,送達到家鄉的祖墓。唐王建《寒食行》所謂“遠人無墳水頭祭,還引婦姑望鄉拜”,就描繪了這一情景。
不受地理空間限制的“望祭”在現代社會更有特別的意義。隨著華人在全球的分佈越來越廣,望家山而祭也成為異國華人的宗族認同方法,如僑居在火奴魯魯的中國人,經常去朝向祖先故土的海濱焚燒紙供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