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歷史

高一歷史必修二知識點歸納

高一歷史必修二知識點歸納合集8篇

漫長的學習生涯中,大家都背過不少知識點,肯定對知識點非常熟悉吧!知識點是知識中的最小單位,最具體的內容,有時候也叫“考點”。你知道哪些知識點是真正對我們有幫助的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一歷史必修二知識點歸納,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一歷史必修二知識點歸納1

1、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程序

(1)工業革命的開始——珍妮機的問世(英國工業革命最早發生在棉紡織業)

(2)瓦特改良蒸汽機解決動力問題,人類社會進入“蒸汽時代”

2、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影響

(1)歐美資產階級確立對世界的統治。

(2)工業革命在客觀上也傳播了先進的思想和生產方式,促使世介面貌發生了變化

(3)工業革命還引起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結構的變革,產生了兩個對立的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

(4)第一次工業革命促使了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時間:19世紀中後期)

3、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主要成就:

電力的廣泛應用:1866年德國人西門子研製發電機成功;內燃機的創制和使用:汽車和飛機;化工技術的發展;鋼鐵等傳統工業的進步。

4、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

壟斷組織的出現(是資本主義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其產生的根本原因是生產和資本的高度集中);世界市場的最終形成。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最終建立。(19世紀末20世紀初)

5、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比較

在交通領域:第一次工業革命出現火車、輪船,第二次工業革命出現了汽車和飛機

在社會結構:第一次工業革命產生了兩個對立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第二次工業革命產生了壟斷組織。

在世界市場:第一次工業革命促使世界市場初步形成,第二次工業革命促使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6、世界市場的形成過程

新航路開闢:世界市場的雛形開始出現;殖民擴張:世界市場拓展

第一次工業革命:世界市場初步形成;第二次工業革命: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高一歷史必修二知識點歸納2

1、儒家思想的演變歷程:

春秋晚期孔子創立儒家學派;戰國時期孟子、荀子加以總結改造,成為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秦朝時受到沉重打擊;西漢時,董仲舒糅合道家、法家、陰陽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改造儒家思想,適應了加強中央集權、鞏固國家統一、維護封建_治的需要。漢武帝採納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建議,興辦太學,打破了由貴族官僚世代為官的規矩。儒家思想成為歷代統治者推崇的正統思想,逐漸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宋朝時用佛道思想解釋儒家義理,發展成理學,程朱理學適應了統治階級的政治需要,成為南宋後居於統治地位的官方哲學,有力地維護了封建_治。明朝後期的李贄挑戰了正統思想;明清之際,以個性解放為核心,反映社會需要的早期啟蒙思想滋長。明末清初進步思想家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批判繼承傳統儒學,促使我國傳統文化重新煥發了生機,對後世產生了巨大影響。

黃宗羲等人不是新興資產階級的思想家。

2、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對中國社會、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影響深遠,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也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世界文明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儒家思想有助於提高個人道德修養,促進社會和諧發展,有利於維護世界和平,推動人類社會進步。

3、西方人文精神發展的歷程:

起源: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的智者學派;復興(興起):14—16世紀的文藝復興;

發展:16世紀的宗教改革;成熟:17—18世紀的啟蒙運動。

智者學派強調“人是萬物的尺度”,充分肯定人的尊嚴和,體現了希臘文化人文主義的本質。蘇格拉底不是智者學派的代表,他關注人的_德,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萬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識”,他使哲學真正成為一門研究“人”的學問。

文藝復興是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思想文化運動。本質是以人文主義衝擊宗教神權的束縛,解放了人們的思想。

宗教改革是一場在宗教外衣掩飾下發動的反對羅馬神權統治的社會政治思想運動。打破對羅馬教會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文主義得到進一步的傳播和發展。(沒有將人們從宗教迷信中解放出來。)

文藝復興的核心是人文主義,要求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崇尚理性和科學,但理性不是當時的主流思想。反對天主教會的神權思想束縛,但仍然信仰宗教。

啟蒙運動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學的鬥爭推進到反對封建_度、建立資產階級“理性王國”、按照資產階級利益建構政治制度的高度。

啟蒙運動中提出的學說有:“天賦人權”、“人民主權”、“社會契約論”“三權分立”學說。

伏爾泰是法國啟蒙運動領袖。孟德斯鳩的學說否定了封建_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資產階級有關國家和法的理論基礎,成為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則。

盧梭認為人類不平等的根源是財產的私有,但他不反對私有制。

伏爾泰和孟德斯鳩都提倡君主立憲,孟德斯鳩不是首倡分權之人,思想最為激進的是盧梭。

法國啟蒙思想家主張用理性取代_愚昧,建立自由平等的理想社會;要求獲得人的徹底解放,進一步弘揚了人文精神。

德國的康德總結了啟蒙思想,提出要自由也要自律。

啟蒙運動對法國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動員,但沒有對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產生影響。

4、中國古代科技曾長期世界。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農耕經濟的繁榮,為發明創造提供了根本保障,也為科技的使用與傳播創造了條件。四大發明推動了歐洲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的轉型,推動了人類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

5、中國古代的文學藝術具有多元一體、多民族融合、吸收外來文明成果、雅俗共賞的特徵,從不同側面反映了不同歷史時期的社會風尚、時代風貌和作者心聲。它們是中華民族奉獻給世界文化寶庫的瑰寶。

高一歷史必修二知識點歸納3

血與火的征服與掠奪

1、17世紀荷蘭壟斷了世界航運業,成為世界上的“海上馬車伕”。

原因:

(1)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

(2)經濟條件:資本主義經濟發達

(3)對外貿易發達

(4)政治上:共和國的成立

(5)外因:西班牙的衰落

2、英國成為“日不落”帝國

1588年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

英荷戰爭(16世紀中期):導火線:英國議會頒佈《航海條例》英國奪取了荷蘭在北美的殖民地(如紐約)

荷蘭戰敗說明:商業資本不敵日益發展的工業資本。

英法“七年戰爭”(1756——1763)英國獲得法屬北美殖民地,確立在印度優勢。

法國戰敗說明:先進的資本主義制度必然戰勝落後的封建制度。

高一歷史必修二知識點歸納4

資本主義一體化趨勢(世界市場完全形成):

◆含義:

(1)區域性性的交流發展為全球性的溝通;

(2)分散的、區域性性的世界變成互動的、連成一體的世界;

(3)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形成(即世界市場完全形成)。

◆形成的根本原因: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開展。

(1)交通工具的變革,使遠端運輸變得更為廣泛、安全、便捷。

(2)電信工具的創新加速了商業資訊的傳播與交流,使人們的跨時空聯絡日趨頻繁和便利。

(3)第二次工業革命後,資本主義國家的對外擴張,使世界各地的生產、流通和消費更為緊密地聯結在一起,人類朝著世界一體化的程序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形成的標誌:

19世紀末20世紀初,全世界基本完成了以資本主義市場為框架,以國際貿易和殖民主義為手段,以物資和物種交流、人口遷徙與種族融合、各種文化交流與撞擊,各種社會形態的衝突與選擇為主要內容的一體化過程,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形成。

◆世界一體化趨勢的影響

(1)積極方面:它是一種歷史的進步。

①極大促進了世界農業經濟的發展;

②推進了國際勞動分工向廣度和深度發展,提高生產的社會化程度。資本主義國家成為世界貿易和國際分工的受益者。

③促進了全球性文化交流的擴大。

(2)消極方面:

①拉大了東西方世界的經濟發展差距並導致亞非拉美人民反帝反封建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漲;

②列強之間矛盾和衝突加劇,最終引發大規模的世界戰爭。

[小結]近代以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過程:

①15世紀末新航路開闢後,世界開始走向聯絡,世界市場雛形初現;

②工業革命後,資本主義列強全球擴張,到19世紀中期,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

③第二次工業革命後,資本主義列強瓜分世界,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完全形成。

④20世紀90年代,經濟全球化掀起了。

高一歷史必修二知識點歸納5

海禁、閉關鎖國政策

①時間:明清時期

②原因:

a、明初為防患倭寇;

b、清初為對付東南沿海的抗清鬥爭;

c、清政府認為無需同外國進行貿易;

③評價

a、妨礙了海外市場的開拓,抑制了資本的原始積累,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

b、隔絕了中國與外界的聯絡,使中國落後於世界潮流

第三單元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與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

▲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

①原因: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

②表現

a、自然經濟逐漸解體

b、近代企業的誕生(洋務運動)c、民族資本主義的誕生( 19c60、70d)

高一歷史必修二知識點歸納6

1、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及世界經濟關係格局呈現的特點、趨勢產生的原因和趨勢之間的關係

(1)趨勢:經濟區域集團化和經濟全球化。特點:世界經濟格局多極化。

(2)主要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生產力大大提高。

(3)關係:

①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是經濟全球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②經濟區域集團化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經驗和條件,並加強了全球經濟的依賴關係;③經濟區域集團化一定程度上又阻礙了經濟全球化;④總之,兩者之間主要是相互促進、相互依賴、並行發展。

2、歐洲走向聯合的原因

第一,漸入“黃金時代”的歐洲人民從慘痛的歷史教訓與嚴酷現實中不約而同地得出這樣的結論:為了使歐洲擺脫血腥衝突的威脅,緩和民族仇恨,防止歷史悲劇的重演,必須重新組織歐洲的.經濟、社會與政治生活。

第二,二戰後,美國、蘇聯勢力在歐洲的影響急劇擴大,歐洲各國的政治和經濟地位下降,只有聯合,才能重新樹立歐洲的新形象。

第三,隨著科技和生產的發展,國際競爭越來越激烈,而西歐地區國家林立,存在著國內市場狹小和生產資源短缺的問題,只有走向聯合,才能做到優勢互補,才能有利於各國的共同發展。

第四,歐洲有著共同的文化遺產和心理認同感。

高一歷史必修二知識點歸納7

一、土地制度演變:原始社會:土地公有制——奴隸社會的土地國有制-----封建社會的土地私有制

二、重農抑商

1、首倡“重農抑商”政策的是:戰國時期秦國商鞅變法。

2、積極作用:保護農業生產和小農經濟,促進農業經濟發展;封建社會初期鞏固新興地主政權。

消極後果:強化自然經濟,阻礙工商業發展,阻礙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

三、“海禁”含義:嚴禁國人出海,限制外商來華。清朝在廣州設立十三行統一管理。

影響:妨礙海外市場的開拓,抑制資本的原始積累,阻礙資本主義萌芽的滋長;使中國與世隔絕,沒能及時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知識和生產技術以發展生產力,使中國逐漸落後於世界潮流。(但在某種程度上保護了國家的安全。)

高一歷史必修二知識點歸納8

1、簡述鴉片戰爭後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和近代民族工業興起的史實,認識近代中國資本主義產生的歷史背景。(9課)

(1)自然經濟的解體——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的原因之一

①背景:封建的自給自足為特徵的自然經濟在中國佔統治地位。

②原因: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勢力的入侵

③影響: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奠定了基礎

(2)洋務運動——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的原因之一

①背景:面臨內憂外患

②重要目的:利用西方先進技術,維護清朝封建統治。

③時間:19世紀60-90年代

④口號:“師夷長技以自強”

⑤代表人物:中央:奕訢,地方: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

⑥活動:A、前期興辦軍事工業(以“自強”為旗號)B、後期興辦民用工業(以“求富”為旗號)C籌劃海防D創辦新式學堂

⑦失敗標誌: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中國戰敗

⑧積極作用:A、引進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一些近代科學技術,培養了一批科技人員和技術工人。B、在客觀上既刺激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又對外國經濟勢力擴張起了一定抵制作用。C、對本國封建經濟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2、瞭解民國初期民族工業發展的主要史實,探討影響中國資本主義發展的主要因素、(10課)

(1)民國初期民族工業出現短暫春天

①原因:A、辛亥革命為民族工業的發展掃清了一些障礙B、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獎勵發展實業C、群眾性的反帝愛國鬥爭和實業救國的影響D、一戰期間,歐洲列強暫時放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客觀上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有利的外部條件。

②主要表現:A、各種發展實業的團體紛紛湧現,出現了興辦實業的浪潮。B、紡織業和麵粉業發展最快,重工業也有一定的增長

(2)影響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因素

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帝國主義的侵略、壓迫是阻礙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的主要原因。

②此外,還受到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