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化學反應的限度評課稿

化學反應的限度評課稿

陳老師這一節課的課題是“化學反應的限度”,主要內容為“可逆反應”和“化學平衡狀態”。在簡短而又精煉的匯入之後,老師用同樣的方式處理了以上兩個內容,即老師先給學生一段時間,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課本,然後對學生進行提問,接著老師進行精講點撥。最後老師給出大約10分鐘的時間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

陳老師今天就從全方位展示了一節新課程下較成功的公開課。

一、從教師教學基本功上分析

教學基本功是教師上好課的'一個重要方面:

首先,這節課條理性強,教態自然,情緒飽滿,節奏準確,語速適中,講解透徹,講課從容不迫,富於啟發性。陳老師設計了許多小的問題,引領著學生亦步亦趨的緊跟老師的思路,因此學生思路非常順暢,接受情況良好,基本上沒有什麼障礙,真正做到了小坡度密臺階。

二是授課過程思路清晰明瞭,富於邏輯性。每講解一個知識點,都是先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教材,然後精講點撥。因此學生有充足的時間感知教材,有充足的時間思考問題,所以學生髮言積極,參與度很高,課堂氣氛很活躍。

三是教師能熟練運用多媒體等教具,實驗操作成功熟練,實驗現象明顯,極大地引起了學生對於學習化學的興趣。考慮到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和概括能力還不是很強,教師對教材進行了處理,增加了一些演示實驗,讓學生透過預測、觀察、對比、分析、歸納、得出結論。

二、從教學目標和設計上分析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它的正確制訂和達成,是衡量課好壞的主要尺度。現在的教學目標體系是由“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三個維度組成,體現了新課程“以學生髮展為本”的價值追求。如何正確理解這三個目標之間的關係,也就成了如何準確把握教學目標,如何正確地評價課堂教學的關鍵了。

陳老師就準確地把握了這點。透過英國工廠加高煙囪事例引入,然後在教學設計上緊扣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感受到的問題展開,透過現實與現有知識不一致,使學生在矛盾衝突中,加強了質疑,更全身心地投入了新課的各個環節中。

此後的教學過程中,他也不斷地體現著“從生活走進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這個想法。組織學生自行預習新課內容,做到有的放矢;透過影片播放和生活的經驗,並創設了幾個不同的實驗情境,學生一邊興致勃勃地預測實驗結果,一邊仔細觀察實驗現象。教師一邊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一邊有序地做著實驗。隨著實驗的進行,引導學生思索並歸納有關知識,培養了學生從多方面思考問題,認識事物的習慣。

三、從教學程式上分析

這節課分配了適當的時間讓學生閱讀、思考、回答、總結等教學環節,教師也從學生即時的反饋中調整教學步調,作到教學預設性和生成性的和諧統一。

整堂課中圍繞重點和難點,教學思路設計層次清晰,結構安排緊湊合理。縱向聯絡學生已有知識,橫向聯絡前後專題內容,做到了承前起後,環環相扣,過渡自然,時間分配合理,密度適中,效率高。

四、從教學效果上分析

看課堂教學效果是評價課堂教學的重要依據。本課從提出問題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後又誘使學生提出新的問題,從問題開始,最後又以問題結束,體現了一種全新的以問題為主鏈的課堂學習模式,教學效率高,學生思維活躍,氣氛熱烈,雙邊活動較多。大部分學生參與了課堂教學中的思考過程。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不僅學生的化學知識與技能,還包括解決問題的能力、思考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都得到了發展。此外,學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有進步。有效利用45分鐘,學生學得輕鬆愉快,積極性高,當堂問題當堂解決,學生負擔合理。

陳老師的課沒有明顯的不足,提一點建議:課堂活動模式是否可以嘗試改為:創設情境→探究活動→分析問題→探究加深→掌握新知

如先提供實驗現象開始新的學習,學生們馬上充滿了好奇,然後教師就順水推舟的告訴學生要探究的主題。教師提供有關實驗材料,學生先分組討論,擬訂實驗方案,然後利用實驗探究。教師參與其中,加以有效地引導、啟發。學生實驗完畢後,各小組彙報實驗研究情況,小組間互相交流,從而理解化學反應的限度原理。最後教師設計問題情景讓學生分析實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