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設計

《畫楊桃》教學設計

《畫楊桃》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我們應該怎麼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畫楊桃》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目標預設

1、學會本課5個生字,能工整、規範、美觀地書寫;透過查字典或聯絡上下文理解“教誨”、“受用”、“想當然”等詞語的意思,並能在生活實踐中學著運用。

2、透過學生在自主學習、探究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大膽質疑,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要尊重事實、實事求是的道理,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所不同,從中受到科學思想的薰陶。

3、帶著自己的獨特感受,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把課文片段的內容加以複述。

學習重難點

1、重點:理解重點詞句,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難點:理解課文內容,明白老師透過練習畫楊桃的這件事所說的道理。

課前準備

本課重點段及楊桃的不同角度的樣子的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匯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透過學習,基本上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了,我們還知道了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麼。下面誰來說說課文都講了些什麼?

指名回答,教師作簡要小結。

二、引導學習課文第二段

導:是的,課文講的就是一次美術課上畫楊桃引發的事情。課文第2—18小節就寫了畫楊桃的事情,我們先來看看。

(一)請同學們認認真真、仔仔細細地讀課文,要求:

1、用筆勾畫課文當中你認為最值得琢磨的地方,寫一寫自己的體會。

2、提提自己真正不懂的問題。

(二)彙報交流。

1、說說自己讀懂的地方。(根據學生所談,教師適當點撥,引導學習相關的詞語,再讀讀有關章節等)

2、提提自己真正不懂的問題。

預計涉及課文內容理解方面的有——(請學生在黑板上寫問題,抓住關鍵詞語)

我是怎麼畫楊桃的?

老師的神情為什麼變得嚴肅?後來為什麼又和顏悅色了?

什麼是審視?老師為什麼要審視?

同學們有什麼變化?

(三)深究

1、選擇一個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參加小組討論。

2、彙報:透過探討,你們解決了哪些問題?彙報時可綜合小組意見,也可是個人看法。

(1)重點抓住學生的變化。

“不像!”“不……像。”

“像五角星!”“像……五……角星。”

聯絡上下文讀這兩組句子。

分別體會到了什麼?學生討論、交流。

為什麼同學們的態度會發生變化呢?

(2)結合理解“我是怎樣畫楊桃”課件展示:從不同角度去看楊桃的不同樣子。(或出示楊桃實物讓學生仔細觀察,體會角度不同,看到的樣子也不同。)

①我的座位是前排靠邊的地方,在我那裡看,楊桃的確像個五角星。

②我怎樣畫楊桃,出示句子。

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

指名讀,體會到了什麼?

學生談。(可以想象我當時是如何觀察,如何落筆的。)

相機引進學習課文第一段,體會父親的話的含義。

導:剛才我們同學都說到了作者畫楊桃的事情,的確作者是在父親的影響下認真畫的,下面請同學們再次讀讀課文,找出文中“父親”的話。

出示“父親”的話。

他對我要求很嚴,經常叮囑我:“你看見一件什麼東西,是什麼樣的,就畫成什麼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

指名讀“父親”的`話,父親的話怎麼理解?

是圓的就xx,是方的就xx,不要把圓的畫成xx,也不要把方的畫成xx,否則就是xx。

練讀父親的話,指名讀讀,評議。(注意抓住提示語,讀出父親的嚴肅、語重心長)

(3)結合理解老師的神情。透過剛才的學習,現在同學們肯定知道老師的神情為什麼變的嚴肅的原因了。

a、憑想當然說“我”畫得不像;

b、沒弄清事實真相就取笑人;

c、老師從“我”的角度去看楊桃,知道就像五角星。

(4)讀好同學當時說的話,讀出難過、內疚、慚愧。指名讀,比讀,齊讀。

(5)小結,不同的標點可以表達不同的意思,這就是中國語言文字的魅力。

(6)課件出示老師的話。

提起楊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楊桃的樣子也就不一樣,有時候看起來真像個五角星。因此,當我們看見別人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時候,不要忙著發笑,要看看人家是從什麼角度看的。我們應該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麼樣的就畫成什麼樣。

(7)老師的話說得多好啊!誰來讀一讀?能談談你的理解嗎?

a、同一事物從不同角度去看就有所不同;(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b、要尊重事實,實事求是。

(8)指導讀。老師的教誨同樣是語重心長的,誰能把這個語氣表達出來?先自己練一練,看看那些地方應該重讀,體會體會。a、抽讀評價;b、男女同學分雖競爭賽讀。

(9)引導,課件出示父親的話和老師的話,明白其中相似之處。總結歸納,板書:是什麼樣,畫什麼樣。

三、提升

1、同學們說得很好,確實,在父親和老師的影響下,作者最終成長為一個作家。讓我們來看看他的情況。

岑桑,生於1926年,筆名岑桑、端木橋,廣東順德人,我國當代著名作家。1949年畢業於中山大學社會學系。1950年參加工作,1985年當選中國作家協會廣東分會副主席。1942年開始發表作品。196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散文集《當你還是一朵花》、《在大海那邊》、《岑桑散文選》,詩集《眼睛和橄欖》等20餘種。評論集《美的追尋》獲第二屆廣東魯迅文學獎,《岑桑作品選》獲首屆冰心兒童圖書獎等。

岑桑說:“多年來,我一直腳踏實地,實事求是地做人、做事,這是從小時候老師、父親對我的教誨。幾十年來在文學上我自己留下的卻只有幾行腳印,那些淺淺的腳印為時間隨著時間的流逝,便將不留半點痕跡了。”

2、讀了這段文字材料,你又有什麼體會?(學生談)

3、看來小時侯父親和老師的教誨對作者岑桑的一生產生了多大的影響,真的使他一生受用。讓我們再好好地來讀讀課文中老師、父親的那段話。(課件出示)

4、同學們,透過大家充分地考慮、討論,我們真是深有啟發,讓我們拿起筆把我們心裡的想法寫下來,作為我們的格言。(有困難的同學可以摘錄課文中的語言作為格言)

(1)學生寫話。

(2)集體交流。

四、延伸。課外閱讀《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眼睛》。

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眼睛

一個人要使有很強烈的成功願望,除了奮鬥之外,得不停息地去思考,忍受內心的煉獄和折磨,能夠從灰燼中站起來,反敗為勝。

我走到今天這一步,並不是我念書念得有多好,雖然書我也念得不錯,但我認為,事業的成功是應該首先歸因於一個人心理上的自我觀察和文化感受。

我喜歡從人的本原心理上去思考問題,這樣能不斷地醫治自己心靈上的創傷,在內心深處做一個勇敢者,做一個成功的人,最後就會有許多機會向你走來。

學會觀照內心,獨立思考,經常體會自己本原的東西是什麼,學會以第三隻眼睛看自己,透過每件事情來了解內心。

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一個人想獲得成功,首先要相信自己。世間的道理沒有任何規矩可言,沒有成套的既定的說法。也許某種既定的說法是對的,但未必適合你,一定要傾聽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

你也許目前是弱小的,對某些事情內心感到很恐懼、很不安,沒有信心,你會聽到別人對你的評論和批評,但你必須告訴自己:你自己對你才是最重要的,相信你自己,一切從自己出發,這樣你才能不斷設計出一條適合你自己的道路。

從具體操作上來講,你必需多參加各種活動,不止是念書。在參加社會實踐的過程中觀察自己內心的成長,做一個內心成功的人、內心的勇敢者,消除誤區。

與任何人的交往都是你成長的部分,你要加大你每天事情發生的頻率。必須牢記,重要的是去做,只有做才能帶來某種真實,如果只是在思想裡打轉,你就永遠跳不出自己潛意識的圈子。

讓事情發生,讓單位時間裡事情的發生頻率加大,這樣,機會就會加大。這裡面,做是最重要的,再從做裡悟出很多道理來。在做的時候同時想。只有在做的時候,你的潛意識才會最大限度地來吸收你做時的感悟,這也是一個重要思想,一種務實傳統。(選編時有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