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讀書筆記

《目送》讀書筆記

《目送》讀書筆記15篇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何不寫一篇讀書筆記記錄下呢?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書筆記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目送》讀書筆記,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目送》讀書筆記1

細雨婆娑,老樹抽出新芽,枯木又開花,光陰讓四季走了一輪又輪,也讓父親眼角長出皺紋,讓母親挽起的青絲混雜了白髮。在光陰的故事裡,每個清晨都氤氳著母親煮早餐的溫柔,在時光堆砌的大房子裡,一磚一瓦都是父親堆砌的堅毅,在未來的圖騰裡,一筆一畫是我對父母的承諾。

曾經,我也像龍應檯筆下的兒子安德烈焦躁,孩子氣,任性,我有過無不及,當我學會站在父母的位置思考,去感受到父母對我那份深深的寵愛時父母卻已日漸老去,在生命的長河上將與我漸行漸遠直至生死兩隔。時間是一隻藏在黑暗中的溫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間,物走星移。我親愛的父親和母親滿懷期待目送著我在成長路上行走,蹣跚學步到穩步單車,咿呀學語到出口成章,黃髮垂髫到青絲及腰……我願時光是個善良的人,讓我有生之年能讓父母幸福,我願時光是個魔術師,能撫平父母臉上的皺紋讓白髮變烏絲,我願時光能慢一些。

無論過去多少年我依舊會記得大雨滂沱的那個夜晚母親撐著傘來接我,漆黑的夜幕裡,滴答的雨聲裡,母親微涼的手牽著我往家的方向走去。多少年後依舊記得父親厚實的手牽著我肉嘟嘟的小手走在傍晚的田埂,夕陽把我們一大一小的影子拉的很長很長……我站在記憶的這端看著往事裡的片段,目送著母親牽著長髮微溼的我穿過雨幕消失在黑夜中,目送著父親帶著小小的我在夕陽下越走越遠消失在地平線那邊……

《目送》讀書筆記2

整本書,是對時間的無言,對生命的目送。——龍應臺《目送》

在寂寞而困惑的青年少年時光,我希望可以碰到這樣的一本書:

它所展現的,正是眼前我們所經歷的生活。友誼,親情,愛情;生活,學習,娛樂。它最好不要說教意味太重,一定不要有閱讀障礙,內容應該簡潔卻有力,有著直指人心的力量。它當然不能太過簡單、空洞、荒誕、離奇,或者只是單純地講個故事,至少在我閱讀過程中或者閱讀過後,有一種隨時想要再開啟重新閱讀一遍的衝動。它讓你忍不住拿起筆,在深深觸動你的句子處來回咀嚼、反覆誦讀,然後謄寫在自己最寶貴的筆記上。它引起你的深深思索。

幸運的,在我高三那段晦澀的歲月,我遇到了這樣的書。

它在我三點一線的生活中,增添了一番色彩。在所有所有空閒的時光,都有它的陪伴,每每手指觸及到它,就有偌大的充實感和滿足感。把它放在枕邊,睡前翻幾遍,嘴角帶著笑意,安然進入甜甜的睡夢中。它是《目送》,一本散文,寫友誼,寫親情,寫失敗的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捨和決然的虛無,寫盡幽微,如燭光冷照山壁。它告訴我,要真正的注視一切,必須一個人走路。一個人走路,才是你和風景之間的單獨私會。行雲流水間,萬物映在眼裡。

讀《目送》,你能感悟到個人生命中最私密、最深埋、最不可言喻的“傷逝”與“舍”,一種刻苦銘心的痛。

作者如是說,“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或許,在作者與兒子,作者與父親三代人角色扮演中,在消逝的時光中,他們目送一個背影,看著另一人走下去。

在那段青澀的少年歲月,我的父母也只能看著我的背影,看著我獨自走下去。他們心裡冰雪般的透徹: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在那段迷茫困惑的時光裡,我只能一個人走。可是我知道,他們眼中的擔憂,他們眼中的不捨,他們眼中一逝而過的傷痛,縱然我看不到。

讀《(不)相信》,你能領悟到人生心靈旅程裡最大的關卡,是“相信”與“不相信”之間的困惑、猶豫和艱難的重新尋找。

《目送》讀書筆記3

龍應臺的《目送》是一部對親情和周邊人物的感悟散文。特別喜歡她寫的親情,抒情、真切、含蓄,併為之深深感動。《目送》是全書的首篇,描寫的是目送孩子的成長,目送父親的遠去。第二篇《雨兒》寫患老年痴呆症的年邁母親,母女情感真心實意,讓人感動,第三篇《十七歲》寫的是青春期兒子的“獨立”,還有《愛情》、《明白》、《胭脂》、《為誰》等等,這些都是寫父親的逝,寫母親的老,寫兒子的離,把個人生命中最私密、最深埋、最不可言喻的‘傷逝’和‘舍’”銘刻在心,訴諸文字,處處是感同深受的親情滋味,篇篇有讓人沉吟難忘的人生情景。

古人云:四十不惑。人過四十後,經歷過許多次的生老病死的場面,再讀《目送》這類親情散文,感悟很多,特別是《目送》中的:“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人在生命的路途中,很多時候都是這樣:平靜中透露著的哀痛,讓人不甘又無奈。永遠記得兒子在第一次拿到學習成績單時的情景,手拿獎狀,在人群中急切地尋找我地樣子,那時的我就是他的天;大學四年,每次打電話時,即便是在腳骨折臥床時,他的聲音是歡快的語調,第一句話永遠都是“媽媽,我很好!”我很感謝兒子的孝順,但心裡也明白,兒子長大了,能自己擔待所有的傷痛,對父母的依戀會越來越少,每每想到這,那種酸楚而又心存喜悅的無奈,瞬間會填滿我整個胸膛。讀《目送》會我又一次地感受到送父親走時的那種撕心裂肺的哀痛,也會想到了每次回家看母親時,母親那歡愉的目光和不停叨嘮的話語。

世間大小小起起落落的事,最後還是沉寂於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目送》所描寫的都是人們所經歷的,所以能引起人們的共鳴。讀《目送》總有想流淚的感覺,為逝去的或正在遠去的親情,挽留不住的是匆匆的生命腳步,能留下的就是記憶;讀《目送》懂得了對於生命,最好的態度不是挽留,而是珍惜;讀《目送》有些更深的感悟:再多的遺憾不捨都不過是生命的過程,我們只能往前走,用現在來填補過去的空白和傷口,帶著愛和釋懷與生命和解。

《目送》讀書筆記4

有些路啊,只能自己走;有些人啊,早晚會分離;而生命的大旅途中,註定了太多的相遇,分離,唯有淡然處之,註定的走下去,相遇不喜,分離不悲……

近來,我讀了龍應臺的《目送》,使我感觸頗深。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究竟是什麼?我們在出生後的第一聲啼哭中與父母相識,從此開始了自己人生的旅途,我們那時是依賴父母的,在孩子的眼裡,父母就是自己的一切。但是,很快我們也像“華安”一樣開始了新的生活,擁有自己的小學經歷,彷彿從那時我們與父母走了不同的路,越來越遠,我們剛上小學時,都會像那個小男孩一樣,在充滿陌生面孔的環境下,一步三回頭地走進了小學。這條沒有父母的路上,我們才開始是爬著前進,後來我們學會了走,在上初中的時候,面對父母的叮囑由小學的仔細聆聽變成了不耐煩,似乎想脫離父母,到了高中,我們在這條路上奔跑,我們眼中充滿了對未來世界的渴望,耳中充斥著流行音樂的喧囂,似乎我們與父母之間築起一道灰色的屏障。那可悲的屏障啊,生生的隔絕了兩代人。家,本是溫暖,沒有壓迫的地方。外面的世界固然荒涼,但是家卻可以更寒冷,孩子與父母之間的言語都指向學習,是那麼無奈。

也許只有我們有了兒女,甘心為他們嘔心瀝血時,我們才猛然想起那已垂垂老已的父母,而那時,我們沒有了時間和精力去時刻回報父母他們,是的,有些路,走著走著,暮然回首,他們依然在原地等你,只不過,太遠了,早已經回不去了。

那些與父母分離的路,也許有他人的相陪,但是我們最內疚的人卻沒有在自己左右,甚至曾經還如此厭惡,那又是多麼可悲。

但是,過去了就已經過去,它們已不可能再重來,唯有淡然處之,珍惜與父母相伴的時間,不留下遺憾,方能分離時不悲,媽媽曾說:“沒了我,你能照顧好你自己嗎?”那是一句玩笑話,但我卻沒有想過,十年後,二十年後,甚至五十年後,又會怎樣,我們那時都已年過花甲,那我們的父母呢?每一個人似乎都在失去後才懂得珍惜,而那已成為泡沫,我們又會多麼後悔而無奈。只是,改不掉的才叫記憶,後悔的事才會緬懷。

“目送”這一詞,對於我們根本體現不到這詞的痛楚,我們似乎永遠站在被目送的角度,也許當我們目送自己兒女時,才會體現到當時我們父母的感覺。你靜靜的看著,那個人,默默的走遠,人潮漸漸向他湧去,但在千萬中你依然可以找到他,直至消失,消失在時間的盡頭……

曾經,我看過一篇文章,講述了一位剛下班的女孩在母親的千萬央求下,為母親買一份麵包,麵包店十分擁擠,當顧客們在焦急等待中議論起為自家的誰買蛋糕時,那女孩小聲說為自己媽媽買時,全店都寂靜了,排隊的人紛紛讓她先買,,她說:“馬上快到了,我再等一等吧!”有人卻說:“你的媽媽卻等了二十多年了。”是的,也許僅是一件為母親買蛋糕的小事,她卻等了二十多年,時多麼可笑而心酸。他們為了柴米油鹽計較了一輩子,卻唯獨忘記了自己。

淡然獨之,並非是讓你什麼都不在意,而是在擁有時學會珍惜,為自己不留遺憾,多為父母做點事吧,別讓他們等太久,他們等不起。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但我們更應堅定的走下去。

有些路,只能自己走,但請不要忘記了自己的父母在等你。

《目送》讀書筆記5

它由一幅幅畫卷組成,一幅幅我們所經歷的生活畫卷,有真切卻又牽掛的友誼,有溫暖卻又傷逝的親情,有失敗的脆弱,有分別時的纏綿不捨。它沒有太重的說教意味,內容應該簡潔卻有力,卻有著直指人心的力量。它的文字時而鋒利,時而溫婉,時而脆弱,時而感傷,時而樸實,時而華麗,卻總是,如此的動人。這就是龍應臺的《目送》,讀她的文字,如同冬日寒風中依然挺立的小草,讓凜冽的天氣裡多了幾分生氣,如同山間叮叮咚咚流過的小溪,甘爽清涼,沁人心脾。

《目送》收錄了七十三篇散文,寫了父親的逝世,母親的老去,兒子的成長單飛,朋友親人的離散牽掛,兄弟的重逢攜手等等。《目送》是《目送》的開篇點題之作。她說:“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從中可以感悟到人生命中最私密、最深埋、最不可言喻的“傷逝”與“舍”,一種刻苦銘心的痛。同時從中我們也可以體會到作為子女的我們總是要離開父母,獨立成長。這條路上的艱辛,只有自己懂;這條路上的風景,也只有自己欣賞才能會心一笑,這條路上的果實,只有自己採摘才更覺得甘美,這條路的盡頭,也只有在別人最後的目送中,自己走。正如龍應臺在《山路》中說的:“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是啊,人生就像一條從寬闊的平原通往森林的路。在平原中,人們結伴而行,一路嬉鬧追打;一旦進入森林,因為草叢和荊棘的阻攔,所以各人專心走個人的路,尋找個人的方向。父母可以一時幫你,但是不能一世幫你,我們往森林裡越走越深,被家庭羈絆,被責任捆綁,被自己的野心套牢,我們需要的是自己的披荊斬棘。

《(不)相信》,如她所說,人們現在面對的最大關卡,是“相信”與“不相信”之間的困惑、猶豫,和艱難的重新尋找。曾經相信的這些價值觀包括國家、歷史、文明、正義、理想主義者、愛情和永恆,可說全是生命裡很厚重、又很核心的價值觀。然而在這現代,各種價值觀混亂的時候,眾人皆惶惶然想要確定一些東西,卻又信不下去。因為一切,不論是國家、歷史、正義等,都是人在下定義。但人性軟弱,價值觀會因勢搖擺,國的定義有問題,歷史有一半是編造,人的愚昧和野蠻不因文明的進展而消失,理想主義者無法全身而退,愛情走形,甚至地球也會被毀滅每個人。但是我們的信仰可以不變,曾經相信,曾經不相信,重要的是我們今日此刻也仍舊在尋找相信。

《目送》讀書筆記6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的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必追。——《目送》

正值人生的大好春光,有大筆的時間可供揮霍和享受,重頭來過。有那麼一群人嚴厲地指責你,不厭其煩地勸阻你,苦口婆心地教育你,在你看來,荒誕,不可理喻,甚至充斥著可笑。你躲,他找;你逃,他追。你對他們的任何一句話都聽不下去,他們太煩了,太嘮叨了,你覺得他們是錯的,他們的言談舉止,令你面上無光。你討厭他們。

你向人生的大道邁步走,他們站在大道的另一段無可奈何:因為,你向他們擺手:不必追。

恰巧,這就是我。

恰巧,在我人生最迷茫的這段日子,我碰到了它——《目送》。父親的離去,母親的失憶,兒子的叛逆,她焦頭爛額,卻讓我看到了一個母親最真實的後悔,心疼和關心。她並沒有強行說教,她只是把她人生中犯的錯誤心平氣和地寫了下來,僅此而已。

很平凡的調子,就像生活的細水長流,一首淺淺的歌,悲喜都看不出來了,過去了,便過去了吧。並沒有刻意地論述什麼,也沒有空喊口號,叫人一定要做到什麼。只是默默的,默默的……時間似乎停住了,那一刻,給了我無限的思考天地,我並沒有執意去領悟什麼,只是緩緩地,緩緩地……然後,我發現自己做錯了,不過,現在還來得及,於是,我笑了。

我做錯了,我錯解了他們的關心,我對他們不屑一顧,大吼大叫,我和他們唱反調。我後悔了,我回去了,我趕上了,然後受益終生。

你會發現,他們強逼著你做的事情,十有八九都對你有益。這所有不中聽的話語,都幫到了你大忙,孩子,他們只是盡他們所能,想讓你不走他們之前走過的彎路,少吃點苦頭哇。於是你大驚而折返,長吁一口,他們還在,他們依然關心著你,你並沒有遲到,也並沒有來不及,你趕上了親情這趟列車——它還在等著你。

我不再那樣做了,那樣會傷他們的心。我應該關心他們,他們付出太多太多了,我希望他們的臉上能擺託生活壓力所帶來的陰影,充滿向日葵樣的美好。

我知道,我終究還是會站在目送的街頭望著你們離去,可是,那時,我定不會後悔和失望,滿滿的愛意充溢在心裡,因為,這是我們的緣分,下輩子,我們依然會重逢在一起,共迎風雨!

《目送》讀書筆記7

母親,一路伴隨著我們成長,一直默默的付出,給我們無私的愛,處處關照著我們。從小把我們拉扯大,不斷的培養我們,直到我們擁有了另一半,還是處處為我們操心著,不求回報。母愛是偉大的,不可比擬的。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隨著我們自己漸漸長大,父母的容顏也在慢慢的增加皺紋。當我們迫於生活的壓力,離家的日子越來越多,回家的時間越來越少。我們經營著自己的生活,在我們身後的父母可能每次都是目送我們離家,我想他們的心裡是飽含著心酸與無奈的。

凡是出於愛的急切都是可以原諒的。

我們在工作中及生活中總是會接觸到各式各樣的人,我們要面對很多的來自人群的對我們提出的問題,不管是單位領導的,閨蜜的,家人朋友的,我們有時候會應接不暇,但是我相信就像作者所說的一切出於愛的急切都是可以原諒的,雖然有時我們也會感到心煩。其實從另一個方面講,我們是幸福的,我們被關愛著,疼愛著。

一個人走路,才是你和風景之間的單獨私會

當我們總是急匆匆的走過時,其實我們錯過了很多風景,一個人的時候不妨放慢步調,細細觀察身邊的一草一木一花,也許心情會變得很暢快,可以靜靜的賞風景。

《目送》讀書筆記8

當我翻開《目送》,其中的《跌倒》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龍應臺透過報紙上一個中學生因為受不了考試的壓力,而選擇了自殺的報道,得到了許多感慨。

“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只教我們如何去追求卓越,從砍櫻桃樹的華盛頓、懸樑刺股的孫敬、蘇秦到平地起樓的比爾·蓋茨,都是成功的典範。即使是談到失敗,目的只是要你絕地反攻,再度出人頭地,譬如越王勾踐臥薪嚐膽,洗雪恥辱,譬如哪個戰敗的國王看見蜘蛛如何結網,不屈不撓。”

這段話明確的指出現在的教育的漏洞所在:告訴了孩子如何成為卓越的人,卻不曾告訴他們那些卓越的人背後的辛酸;告訴了他們卓越的人成功的經歷,卻不曾告訴孩子怎樣去面對挫折;告訴了孩子表面的美好,卻不曾告訴他們生活並不是一帆風順。

而這樣的孩子,遇到挫折便退縮,從來不去努力,總認為不用努力,勝利的果實就會獲得。於是他們大部分時間都在怨天尤人,卻不是透過努力去自己獲得,認為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

我覺得家庭、學校、社會,應該更多的教育我們如何去跌倒的有尊嚴、如何面對挫折,而不只告訴我們這些太過美好的事物。

《目送》讀書筆記9

這是龍應臺在她最近出版的一部書《目送》中的一段。龍應臺,這支亞洲最犀利的一支筆,也會有最柔軟和難以言盡的時候。在此之前我讀過她的《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都是用盡了深沉和喜悅的筆鋒,寫盡了一個母親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點滴驚歎和感慨。而《目送》卻是思考著生與死的人生大問題,在寫父親的逝去、母親的垂老、兒子的遠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進的同時還寫失意、失敗、脆弱和放手,這是一本生死筆記,深邃、憂傷、美麗。

其實,《目送》只是這本書中的開篇。開頭作者是寫自己在孩子第一天上學時看著他慢慢地一步一回頭地走進校門,消失在自己的視野中;再到孩子十六歲時在機場目送他離開;當孩子慢慢地不再粘著父母,不再願意和父母齊頭並進的時候,這個做母親的人,慢慢地獨自咀嚼著這份落寞,慢慢地眼前出現了另一個背影,這個背影也是落寞的。在被淚水溼潤而模糊了的視線裡,我們都看到了那個背影,是被長大了的我們無意時怠慢了的父母的背影。他們從不打攪我們,總是在離我們十步之遙的地方緩慢前行,是為了看我們是否安全,是確保我們在無助的時候能第一個出現在我們的面前,是在看到我們歡樂時他們也能偷著樂……是的,養兒方知父母恩。在我們目送著孩子遠離了自己的視野時,才知道這樣的滋味父母已經嘗過了很多遍。

於是,我讀到了那段驚心動魄的話。一下子,眼淚就像決堤了一樣再也不能收住。我一遍一遍地讀著這段話,那“不必追”三個字狠狠地刺痛著我的眼睛。孩子所去的方向是燦爛的未來,而那個背影要去的地方卻是無盡的黑暗。我知道,花開總有花落的時候,但,真到了那天,情何以堪?熟悉的老屋卻沒有了最親的人,庭前花開卻失去了駐足欣賞的人,你的喜悅再也無人分享,世界上再也不會有人知道你額前的傷疤出自何時來自何處,你,可以這樣想象嗎?

感謝龍應臺的.《目送》,讓我們下定決心再對父母好一點,再好一點。窮盡我所有,愛他們,因為我們是爸媽最親愛最疼愛的孩子!

《目送》讀書筆記10

“所謂的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目送》

在弟弟上小學的第一天,“我”無比準確地盯著自己孩子的背影,弟弟也不停地回頭,眼神中訴說著不捨;弟弟十六歲去美國做交換生,與“我”在機場告別,“我”固執地看著他的背影,可是他卻從未回眸。

我想著自己便是龍應檯筆下的華安。回想自己第一天上學時的場景,那時候的記憶已然不清,不知是否也有一個一直注視著我的背影的眼眸,而這個眼眸值得我們去千百次回首。

龍應臺說:“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這時的龍應臺內心是痛的吧。那時的華安不再是小時候那個依戀父母,走幾步一回首的小孩子了。他長大了麼,如果是長大了,為何感受不到身後那熾熱的目光呢?不是說母子連心麼?為何當母親的眼神漸漸黯淡下去時,卻感受不到一點心痛呢?

對於龍應檯筆下的《目送》,我們又能懂得多少?那種屬於父母的眷戀與無奈,也許還要等到我們真正身為人父人母時才能真正體會罷,畢竟人生不是紙上談兵,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在生活中,誰又能知道自己到底錯過了多少滿懷期待的眼神?只期待我們能早些發現,至少,要在它們消失前發現,因為總有一天,他們會離開,去往另一個世界,正如文中寫道的:“火葬場的爐門前,棺木是一隻沉重而又巨大的抽屜,緩緩往前滑行。沒有想到可以站得這麼近,距離爐門也不過五米。雨絲被風吹斜,飄進長廊內。我掠開雨溼了前額的頭髮,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記得這最後一次的目送。”去回應父母那些不捨,充滿擔憂的目光,而不是讓那些目光進入了深邃的黑洞,沒有出口,也沒有退路,最後變成朦朧的淚眼。

好吧,不必追,我們有再多的遺憾和不捨都不過是生命的過程,我們只能往前走,用現在的好去填補過去的空白與傷口,帶著真摯的愛閱讀人生。

《目送》讀書筆記11

《目送》這本書的封面是大塊大塊深深淺淺的綠,這是大自然的顏色。時間在流逝,物是人非,只有足下的這片土地沒有變。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即使重來一次也決然不會一模一樣,然而,大千世界裡大家的人生裡我們都曾扮演過一樣的角色,比如人家的孩子,比如人家的父母。

那是一種怎樣微妙的變化,似乎有些東西像註定般輪迴,某個場景排山倒海地從記憶深處浮現,只是我們的角色悄然發生了轉變。

從文字的描述上,龍應臺的母親曾經是一個愛美、非常活潑開朗的女人,即便到了年老的時候也是如此,然而歲月還是沒有任何的優待,她像無數老人一樣逐漸忘記了很多事情,丟掉了很多過去,包括女兒。

安德烈的那些心理,龍應臺有過,她的父親也有過,你有過,你父母有過,你將來的孩子也會有。人生是連續的,變化是逐漸的,我們是不知道的。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張士豪變成了體育老師,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孟克柔變成了她媽媽,我們不知道我們什麼時候會變化。

“油米柴鹽一肩挑的母親,在她成為母親之前,也是個躲在書房裡的大小姐吧。”總有一天,我們會變成別人的爸爸媽媽,我們會變成別人爸爸媽媽的爸爸媽媽,那時的我們會是怎樣的呢?

這本書讀起來很舒服,印得挺漂亮的,看的時候是不是放下,陷入回憶與思考。其實,沒有一個內容或者觀點是全新的,但這絲毫無損它的價值。除了那僅有的思想家或者哲學家,大多數的你我都在經歷差不多的生活思考差不多的東西,然而有些東西我們卻不法如此清晰地表述出來,我們任由它在腦海裡浮現消失,然後忘記我們曾想過什麼。

所以在這本書裡,我看到的是一顆悲憫生活的心,只有熱愛,才能體會。但更重要的,我看到龍應臺女士的視野和文筆。文筆不是一種可以輕易模仿的東西,它建築在你的視野和你對生活汲取的養分上,這是一種平淡但充滿魅力的美麗。

書中的很多想法內容很多的你我都能書寫出來,但是那樣的角度和敘述方式卻是我們不可及的。過去的一個多月,當我被忙碌的生活壓得喘不過氣無暇看我喜歡的書時,我很明顯地發現自己的厭惡,我厭惡自己寫出東西的不凝練和索然無味,我厭惡自己困於生活卻在離生活越來越遠。

個人與他人的關係,個人與社會的關係,個人與環境的關係,城市與城市的關係,歷史與當下的關係,這本書思考的東西很多也很散。

孟買的鐵軌、金門的地雷、寮國的孩子。如果說這個世界太大,我們無力去全心疼愛,那麼在這麼的一霎那,當我們想起那些,那屍體上的乾淨雪白的布,那隨時都可能爆開的炸彈,那站在沙上石上凝望的大眼睛,我們是否會有那樣地一絲顫抖。

“你能想象比‘被物質撐得過飽後的漠然’更貧乏的存在狀態嗎?”我只知道,“全球有兩萬六千人因為誤觸地雷而死亡,大地裡還有一億一千萬枚地雷等著被‘誤觸’。”領袖們多麼偉大也好,歌頌民主強大也好,我只希望,大地上的人們能如本書裡《幸福》所描繪的那樣。當人們內心安定生活過得去,何必去在意所謂的主權所謂的侵佔,世界本就一家,誰都沒有權利剝奪他人的幸福去成全你所謂的夢想。

這片綠濃得化不開,誠願大家一切都好,一起解開這個世界的綁起的結。

《目送》讀書筆記12

我在車站等車,身旁是一對等著過馬路的母子。母親在起步的一瞬間握住兒子的手,兒子卻不動,轉頭看她,眉一皺,正要說什麼,不料他此刻的神情被母親盡收眼底,兒子轉過頭,撇撇嘴,輕輕把手從母親手中掙脫,大步向前。母親的身軀一怔,隨即上前。我看到的是,她眸中掩不住的失落。目送著他們的背影,思緒紛飛。

不知從何時起,自己也像那個兒子一樣,不屑父母遞過來的關心。一件外衣是“不冷,拿走拿走”,一杯牛奶是“難喝,不要”,一隻關懷的手,也是不著痕跡地掙開。即使是一個關切的眼神,一句詢問的話語,也總是以無所謂的視線,不耐煩的神情擋回。

也不知從何時起,那個捧著書跑來跑去問東問西的身影被時光沖淡,支離破碎,漸漸清晰的是一個人翻書上網尋求答案的背影。也不再是那個在商店裡一手拿一個顏色的髮夾,歡快地跑到母親身旁詢問哪個漂亮的孩子,在母親給出建議後,仍然猶豫地左看看,右摸摸,狠不下心,抬起一張哭喪的臉請求“媽媽,我選不好,兩個都要行不行?”而是習慣一個人作出抉擇,再一個人承受。也不像兒時受了委屈跑到父親懷中大聲哭泣並且尋求安慰,而是一個人辯解,一個人反擊。

《目送》中的孩子告別母親,一個人踏上那條每個人必經的道路。在告別的時候,母親目送著孩子漸行漸遠的背影,站在斑駁小路的這一端,看著背影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眼睛裡流露的風霜是歲月留下的痕跡。她捨不得孩子去受苦,去接受歲月的洗禮。母親太懂得這條路上的艱辛,當年的她也向往過,義無反顧過,然而也跌倒過,流淚過,但,不後悔。如今她只能放手,讓孩子自己走,因為——這條路上的艱辛,只有自己懂;這條路上的風景,也只有自己欣賞才能會心一笑,這條路上的果實,只有自己採摘才更覺得甘美,這條路的盡頭,也只有在別人最後的目送中,自己走。

但是,倘若一個人在分岔路口徘徊,在泥濘的土地上摔倒時,有一個人為你指明方向,向你伸出援手,那是何其幸運啊。跟一個志同道合的人,在這條路最險峻的地段,互相扶持,互相勉勵,並肩作戰,時刻充滿鬥志;在越過高山,穿過森林,看到勝利曙光時,對酒當歌,一醉方休,分享喜悅。倘若真的遇到這樣的人,就跟他結伴而行吧,畢竟一個人的旅途太過孤獨寂寞,而這條路的盡頭,又是那麼遙不可及。

《目送》讀書筆記13

《目送》中的龍應臺在兩個身份間遊走,向左是作為父母的女兒,目送“前一代”的老去。向右是作為子女的母親,目送“下一代”的青春。曾經的你就是現在的我,以後的我也將是現在的你。龍應臺以自己的經歷告訴我們要化解橫梗在三代人之間的衝突或矛盾,不僅需要善孝,也應該更多地嘗試去尊重家人。

作者的父親“八十歲人,每天開車出去買菜,看朋友,幫兒子跑腿”,還興沖沖計劃著帶老伴環島遊,但老人開車頗出事故,讓兒女們害怕得只能沒收他的車子,老人把“鑰匙和行車執照放在一個大信封裡,用舌頭舔一下,封死”,兒女們滿足地鬆了一口氣,慶幸以後打車出門總安全了,不知道的是“一輩子節儉、捨不得叫出租車的他,從此不再出門。”作者的母親愛美一生,七十歲時還想去隆鼻,八十歲時女兒鼓勵她去買雙鞋,老人指著一雙俏麗的高跟鞋,女兒勸阻說有跟會跌倒,老人又拿起一雙“尖尖的鑲著金邊的鞋頭”,女兒轉手挑了一雙平底圓頭軟墊的鞋,老人沒了興致。我們常以為父母老了,背佝僂、牙不能咬、腳不能走、車不能開、高跟鞋不能穿,都是理所當然,恰如當年父母在面對我們青春叛逆期時那樣的模樣,以自己之心度親人之腹,用溫柔封堵正是合理的訴求,一切,還堂而皇之冠之以“愛”的名義。而所有讓父母們“繳械”的理直氣壯,在聽到身作醫者兄弟“回想起來,他的急遽退化,是從我們不讓他開車之後開始的。”的診斷後土崩瓦解。父母,不能因為“老”,而失去必須的注視與尊重。

面對兒子長大後的疏離,最犀利的一支筆也有難以言說的時候。和兒子劍橋散步,興奮地指給兒子看牛頓蘋果樹的後代,兒子卻一個快步衝出五步之遙,“拜託,媽,不要指,不要指,跟你出來實在太尷尬了。你簡直就像個沒見過世界的五歲的小孩”;和兒子在同一所大學,但“即使同路,他也不願搭我的車”,“即使同畫,他戴上耳機——只有一個人能聽的音樂”;過馬路時想牽兒子的手,兒子說“我已經十八歲了,你真的應該剋制一下要牽我的手過街的反射衝動”。這些畫面是否很是熟悉,因為倒退幾十年,同樣的事我們一件件都對我們的父母做過,我們也曾嫌棄過父母的無微不至的關心與束縛,也曾看不慣東、想不通西,也曾一心向外、獨立飛翔。因此,在有限彼此擁有的時間內,無需因“下一代”特定時期的共通行為而落寞和酸楚,學會尊重這本屬於青春的肆意,因為尊重他們,就是尊重曾經的自己。或許,若干年後,那時的他們也會像現在的我們一樣發現,其實父母過街時伸過來的手,肥肥短短厚厚,很暖很暖。

《目送》讀書筆記14

細雨婆娑,老樹抽出新芽,枯木又開花,光陰讓四季走了一輪又輪,也讓父親眼角長出皺紋,讓母親挽起的青絲混雜了白髮。在光陰的故事裡,每個清晨都氤氳著母親煮早餐的溫柔,在時光堆砌的大房子裡,一磚一瓦都

是父親堆砌的堅毅,在未來的圖騰裡,一筆一畫是我對父母的承諾。曾經,我也像龍應檯筆下的兒子安德烈焦躁,孩子氣,任性,我有過無不及,當我學會站在父母的位置思考,去感受到父母對我那份深深的寵愛時父母卻已日漸老去,在生命的長河上將與我漸行漸遠直至生死兩隔。時間是一隻藏在黑暗中的溫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間,物走星移。我親愛的父親和母親滿懷期待目送著我在成長路上行走,蹣跚學步到穩步單車,咿呀學語到出口成章,黃髮垂髫到青絲及腰……我願時光是個善良的人,讓我有生之年能讓父母幸福,我願時光是個魔術師,能撫平父母臉上的皺紋讓白髮變烏絲,我願時光能慢一些。

無論過去多少年我依舊會記得大雨滂沱的那個夜晚母親撐著傘來接我,漆黑的夜幕裡,滴答的雨聲裡,母親微涼的手牽著我往家的方向走去。多少年後依舊記得父親厚實的手牽著我肉嘟嘟的小手走在傍晚的田埂,夕陽把

我們一大一小的影子拉的很長很長……我站在記憶的這端看著往事裡的片段,目送著母親牽著長髮微溼的我穿過雨幕消失在黑夜中,目送著父親帶著小小的我在夕陽下越走越遠消失在地平線那邊……

《目送》讀書筆記15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她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的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題記

一直很喜歡龍應臺的文章,以前看過一篇《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你怎麼能夠不生氣呢?你怎麼還有良心躲在角落裡做"沉默的大多數"?你以為你是好人,但是就因為你不生氣、你忍耐、你退讓,所以攤販把你的家搞得像個破落大雜院,所以臺北的交通一切烏煙瘴氣,所以淡水河是條爛腸子;就是因為你不講話、不罵人、不表示意見,所以你疼愛的娃娃每天吃著、喝著、呼吸著化學毒素,你還在夢想他大學畢業的那一天:你忘了,幾年前在南部有許多孕婦,懷胎九月中,她們也閉著眼夢想孩子長大的那一天。卻沒想到吃了滴滴純淨的沙拉油,孩子生下來是瞎的、黑的!”她的文筆讓我震撼,那些慷慨激昂的文字,似乎是在控訴,其中也包含了一種心痛。一直以來都以為她是犀利的,只是我讀書太少。

《目送》中有太多包含神情的文字,以溫柔筆觸描寫親子間的親密互動。父女母子,親情的線。書裡有她的父母,她的孩子。身為父母與子女雙重身份的她逐漸明瞭人世中親情的牽絆,不僅是當下的感動,亦是漸行漸遠的必經路程。不禁想起一句話,父母都是上輩子欠了子女的債,這輩子來還的,很心酸。有多少孩子,到最後的時刻才會真切的懂得“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悲涼?

我只想,好好的愛你們我的爸媽。這麼久了,現在才發現你們是那麼的容易滿足。一條資訊,一個電話,都會讓你們開心很久。是我以前做的不夠好。

只想,今生,不要留有對親情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