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節的來歷解釋
寒食節的源頭,應為遠古時期人類的火崇拜。古人的生活離不開火,但是,火又往往給人類造成極大的災害,下面為大家分享了寒食節的來歷,一起來看看吧!
寒食節的來歷
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艱苦,跟隨他的介子推不惜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讓他充飢。後來,重耳回到晉國,做了國君(即晉文公〕,封賞有功之臣。唯獨介子推拒絕接受封賞。他帶母親隱居綿山,不肯出來。晉文公無計可施,只好放火燒山,逼其下山。誰知介子推母-子寧願被燒死也不肯出來。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綿山改名為介山,並修廟立碑。同時,還下令在介子推遇難的這一天,“寒食禁火”,舉國上下不許燒火煮食,只能吃乾糧和冷食。
古代的人們都非常崇敬介子推的氣節,“寒食禁火”的習俗,被後人流傳下來,形成了寒食節這個特殊的紀念節日。
民俗專家介紹說,漢代以前,寒食節禁火的時間較長,以一個月為期。整整一個月都吃冷食,對身體實在不利,漢代改為3天。
寒食節從晉國開始後,延續了不少年代,中間也有嚴禁寒食習俗的,如三國時期的曹操。但時間不長,“寒食禁火”之風又在民間自發興起。從先秦到南北朝時期,寒食節都被當作重大的節日。唐朝時也仍然被作為全國性的隆重節日,不少文人墨客都寫過關於寒食節的詩文。
專家表示,寒食節是在清明節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節的活動延續到清明,久而久之,人們便將寒食與清明合而為一。晚唐、宋以後,禁火冷食的習俗日趨淡化、消衰。到了元代,許多人基本上已不再沿用此習俗。明清時期,寒食節期間已經不再禁火,也不要求人們寒食了。
趙之珩說,寒食節禁火冷食的.習俗,連同寒食節本身,在我國大多數地區慢慢消失了。或者說寒食節成了清明節的一部分。但知道和了解這個節日,有助於人們挖掘我國傳統節日的文化和民俗內涵,非常有意義。
冬至後一百零五天謂之寒食,從前這天禁火,冷食,故又稱“冷節”、“禁菸節”。民間傳說寒食是為了紀念春秋時的介子推被火焚於綿山,晉文公下令禁火。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冷食習俗在山西首先流行。舊時寒食斷火,次日宮中有鑽木取新火的儀式,民間也多以柳條互相乞取新火。春分後十五天為清明,是郊遊的好日子。清明又是掃墳祭祖的日子,民間又稱為“鬼節”、“冥節”,與七月十五、十月一日總稱“三冥節”,有城隍出巡的儀式。寒食、清明本來是兩個節日,但山東民間大都把兩個節日合而為一。一般叫清明,少數地區叫寒食節,但過節卻是在清明這天。墾利地方自清明節前三日算起,稱“大寒食”、“二寒食”、“三寒食”,第四日為清明,人們於這四天內掃墓、踏青。鄄城以清明前一日為寒食節,又稱清明節為“鬼門關節”。掃墓是清明的一項主要活動。舊時,泰安的掃墓儀式比較隆重。男主人挑著四個小菜和水餃到祖墳,先將祭品供上,然後焚香燒紙,灑酒祭奠。招遠、即墨、臨朐、臨清等地掃墓時還要給墳墓添新土。據說,這是給祖先修屋,以防夏天雨大漏水,實質上是對祖先的懷念。多數地區是在清明這天掃墓,少數地區(如諸城)在寒食這天掃墓,而龍口、博興等地則在清明前四天掃墓。現在一般都在清明這天掃墓。清明節山東各地都插柳條、松枝,據說是紀念介子推。泰安家家戶戶插柳條,並給狗戴上柳條圈。民謠:“清明不插柳,死了變黃狗。”即墨則習慣戴松枝,寓意要象松柏一樣興旺。臨沂、諸城卻用柳條、松枝在牆壁等處輕輕抽打,邊打邊說:“一年一個清明節,楊柳單打青幫蠍,白天不準門前過,夜裡不準把人蜇。”清明踏青在山東極為普遍。臨朐、滕州的兒童一早就到村外踏青、放風箏。有的用柳條做成口哨吹,哨聲十分動聽。有的地方,兒童仰臉大口呼氣,據說可以洩內火。大部分地區都有打鞦韆的習慣,濰坊地區的鞦韆有三種:一種是直鞦韆(適合老年人玩),第二種是轉鞦韆,第三種是翻鞦韆。即墨比較重視清明節,這天人們一起床就換上節日服裝,特別是婦女,個個打扮得漂漂亮亮,到處串門,先看新媳婦坐寒食(新媳婦要象舉行婚禮那天一樣在炕上坐著),然後去打鞦韆。鞦韆甩得高,意味著生活過得好,所以大家都你爭我搶,興高采烈地打鞦韆。這一天,婦女玩得十分痛快,因此,當地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的說法。
寒食節,老北京“寒食十三絕
1、買一包,饒一包之薑絲排叉
又稱薑汁排叉,聽名字就明白了,這裡必然有姜啊,但是也正因為這道料,沒人不愛,本身過油後的香脆就已然擋不住了,再過了遍蜜,一口下去,酥脆香甜,吃完了簡直沒朋友了。不光如此,它還有潤脾醒胃、增進食慾的功效,也許正因為如此,它不僅是北京傳統名稱,也是滿族茶菜的重要品種,您要饞了,“南來順”的薑絲排叉最有名,麻利兒嚐嚐去。
2、明晃晃金手鐲之焦圈
別說焦圈就是咱們小老百姓的吃食,蘇大詩人為此專門作詩一首“纖手搓成玉數尋,碧油煎出嫩黃深,夜來春睡無輕重,壓褊佳人纏臂金。”這可是傳說中我國第一首產品廣告詩。說是廣告也罷,但是像金手鐲般的吃食,明晃晃的俘獲了男女老少的心,甭管就豆汁,還是夾燒餅,就好這口。它特有的做法,一般十天半個月不愛壞,關鍵是酥脆不皮,但是高油高熱量,還是適可而止哈。
3、慈禧也好這口之豌豆黃
這道點心不僅是傳統名吃,也是咱北京人必吃春味。原料簡單的只有豌豆和白糖,幹豌豆要糗得恰如其分,而整個過程也是講究恰到好處,過稀而無法成形,過幹則沒有細膩的表層,簡單的做法,卻需要極大的耐心,才能凝結成糕。入口滿是豌豆的清香氣,一抿即化,細膩冰涼的口感,真是如含春風。當然,最好吃的還是仿膳飯莊所制。
4、嘎嘣脆之螺絲轉兒
螺絲轉兒可是老北京的一種傳統麵食,是清末宮廷"御膳房"的點心師傅孫德山首創。螺絲轉兒外皮是一根根極細的面絲,一碰即酥,極品則是絲勻、不亂、底正、色澤棕黃,吃下去質地是鬆軟的,但是表皮卻一定幹香酥脆,一口下去,味道久久在口腔裡不肯散去。早先小吃店常把當天售不完的螺螄轉兒,用微火烤乾水分再賣,烤乾了叫“幹迸兒”,兩個味道,不信您試試。
5、饞哭你之饊子麻花
饊子麻花,這可是清真名小吃之首,又名為“環餅”、“寒具”。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谷部》中曾記載:“寒具即食饊也,以糯粉和麵,入少鹽,牽索紐捻成環釧形,……入口即碎脆如凌雪”,由此可見饊子麻花的古老。要說饞哭你,決不誇張,香甜可口的口感,入口酥脆,完全聽不了的節奏,雖然好吃,但是熱量偏高,還是控制用量。
6、消失的美食之硬麵餑餑
這道吃食在市面上已經不常見了,它就是似燒餅大小的混糖戧面火燒,面非常有咬勁,入口微甜,且口留餘香,用手一掰會掉渣。《食品雜詠》中稱:"餑餑沿街運巧腔,餘音嘹亮透燈窗,居然硬麵傳清夜,驚破鴛鴦夢一雙。由此可見它是北京小吃中夜間供應的一種麵食,已逐漸失傳了。
7、觸控北京之奶油炸糕
奶油炸糕,這個基本無人不知曉,不太規則的圓形,外表金黃,在過去可是招待上賓的主食。奶油炸糕吃起來,必帶白糖,整個口感醇香,第一口下去,感覺軟滑濃郁,而外皮的焦脆,讓你欲罷不能。
8、酥脆掉渣之芝麻醬燒餅
芝麻醬燒餅,這可是家常小吃,但是又是讓人無法放棄的,甭管早飯還是涮鍋,都少不了它的身影。最重要的是,芝麻醬燒餅中所含芝麻不僅可以降低膽固醇,防止各種面板炎症,還有養血之功效。但是愛上它的理由卻是,它香酥的口感,入口之後層次分明而且鬆軟可口,絕對齒頰留香。
9、老少通殺之薩其馬
梁實秋老先生在《滿漢細點》中,表達了他薩其馬、花糕、藤蘿餅、缸爐等點心的深情。而薩其馬是滿族的傳統小吃,在滿語中原意是"狗奶蘸糖"。先將是將麵條炸熟後,再用糖混合後,切成小塊。就這麼一塊色澤米黃的點心,老少都愛,口感酥鬆綿軟,香甜的味道吃出了兒時的感覺。
10、此窩窩不是彼窩窩之艾窩窩
明萬曆年間內監劉若愚的《酌中志》 中說:“以糯米夾芝麻為涼糕, 丸而餡之為窩窩, 即古之‘不落夾’ 是也。 ”一句話就能看出艾窩窩的歷史久遠,而且是顏值與味道齊飛的點心,色澤雪白的小球,因為以糯米為主要原料,質地粘軟,香甜的味道留存舌尖。
11、名字裡有驢素食之驢打滾
提起北京小吃,最先想到就是驢打滾。用糯米夾餡捲成的長卷,因卷下鋪黃豆麵,吃時將長卷滾上豆麵,那樣子頗似驢兒打滾而得名。糯米的柔軟和豆餡的香甜完美融合,入口綿軟,割捨不下的味道。
12、咬耳朵,愛耳朵之糖耳朵
糖耳朵,,又稱蜜麻花,因成形後似人的耳朵而得名,曾有“耳朵竟堪作食耶?常偕伴侶蜜麻花,勞聲借問誰家好,遙指前邊某二巴”,這樣的廣告語來宣傳 。糖耳朵的質地綿潤鬆軟,甜蜜可口,也是備受歡迎的北京小吃。
13、心頭好之糖火燒
糖火燒,已有300多年曆史了,從河北傳入北京。因其用缸作成爐子,將燒餅生坯直接貼在缸壁上烤熟而得名。而它的香甜味厚,綿軟不粘,酥脆可口,是多少老北京人的心頭好。則以大順齋的糖火燒最為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