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機械立大功大班語言教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機械立大功大班語言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機械立大功大班語言教案1
設計思路:
一、選材:
《小機械立大功》這個繪本故事選自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優秀幼兒讀物系列,之所以選擇這個繪本故事,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與主題活動有著密不可分的契合點,可以在幼兒現有經驗之上拓展幼兒的經驗,為主題活動的開展進入更深層次的延伸;二是給幼兒一個語言能力上的挑戰,用連環畫式的繪本,編成一個完整的故事,是一次嘗試。
二、作品分析:
《小機械立大功》是一個以圖畫來說話的作品,作品中的圖畫非常生動活潑,初淺易懂,簡單的問句和答句告訴我們一個個妙招,其中包含了許多的認知因素——機械原理。繪本中以小矮人為線索,將簡單的而又被忽略的,我們平時認為很難給孩子講清楚的知識串起來,給孩子一個聯想世界,不斷地引起幼兒的求知慾望和好奇心,引導他們去觀察去發現去探索,從而形成新經驗,積累下來留存在腦海中,這就是文學作品給予的力量。
仔細閱讀分析作品,你就會發現這個作品中所包含的認知元素有很多,有對機械工具名稱的認識,它們有什麼用,還有對機械原理的簡單剖析。例如槓桿,滑輪,斜面等等。這些知識聽起來是很難的,孩子們會理解嗎?我認為在這個活動中,並不是要教孩子學會這些知識,讓他們瞭解到底什麼是槓桿原理,最重要的認知點是要將這些原理轉化為一個認知,就是讓孩子知道有許多事情都可以用機械工具來做,這樣就使得我們的工作更加省時省力方便,使我們的生活更加愜意更加美好。
作品以連環畫式的多幅圖畫來表現故事,而文字卻非常簡單,是用幾個問句和答句做了點睛之筆。這些問句和答句中沒有人物角色,沒有形象的動作描述,因此,根據大班下學期幼兒的語言能力,可以將此繪本故事編成一個完整的故事。這也是對幼兒語言能力的一個挑戰。
三、目標定位:
在分析作品的內涵價值之後,我將目標制定為1、透過閱讀了解一些簡單機械工具的名稱和用途,感受使用工具給人們帶來的省時省力和方便。2、理解圖意,嘗試完整講述故事,體驗小矮人克服困難獲得成功的快樂。從目標來看,本次活動是凸顯認知的,第一條目標指向的是社會常識,將作品的中心思想概括出來,第二條目標指向的是語言能力,同時整合了情感,也是活動中要隱性滲透的目標。相對於情感目標來說,活動中要隱性滲透的除了體驗成功的快樂之外,還有為人類的聰明才智感到自豪的情感。
四、過程設計:
本次活動的環節設計分為四個部分,首先以小機械工具為匯入,說說名稱和用途,激發幼兒回憶已有經驗,帶著問題去思考,引起幼兒的探索興趣。第二部分是看看說說解讀圖意,意圖是讓幼兒透過觀察瞭解故事中發生的事情,解決的方法,並且感受工具帶來的省時省力和方便,其中包含了幾個認知點,槓桿,斜面,輪軸,滑輪和螺旋。這裡的操作要點是不僅要讓幼兒看懂圖意,而且能夠用簡單的語句表達出來,這也是本次活動的難點所在。第三部分是自主閱讀完整講述,是讓幼兒邊看小書邊講故事,將前面一個環節中組織的語言完整地講述出來,這個環節作為整個活動的完整欣賞部分。最後以現代化的'機械工具作為活動延伸,激發幼兒更多的探索慾望,對周圍生活的更多的關注。
活動內容與要求:
1、透過閱讀了解一些簡單機械工具的名稱和用途,感受使用工具給人們帶來的省時省力和方便。
2、理解圖意,嘗試完整講述故事,體驗小矮人克服困難獲得成功的快樂。
3、運用已有生活經驗,根據畫面大膽想象、推測並表達自己對故事情節的理解。
4、引導幼兒細緻觀察畫面,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準備:
PPT課件;幼兒用書人手一本
活動流程:
介紹小工具——看看說說解讀圖意——自主閱讀完整講述——活動延伸活動過程:
(一)介紹小工具:
教師出示各種小工具圖片,說說名稱,引起幼兒猜測:它們能做什麼呢?
教師小結:剛才我們看到的都是一些簡單的小機械,它們都很有用。
森林裡的小矮人要做一件大事情,這些小機械能幫上忙嗎?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
(二)看看說說解讀圖意:
1、出示圖一:小矮人想幹什麼?。教案來、自:大;考吧幼、師網,遇到了什麼困難?怎麼辦呢?
2、出示圖二:小矮人想到了什麼辦法?
鋸子是怎麼回事?(出示鋸子的圖片,模仿拉鋸的動作)3、出示圖三:木頭又大又重,有什麼辦法讓它移動呢?
4、出示圖四:小矮人是怎麼做的?
教師小結:原來一根棍子加上一塊石頭就可以讓又大又重的木頭移動哦,這就是槓桿。
5、出示圖五:小矮人想把木頭般到樹樁上去,可是木頭好重哦,搬不動怎麼辦?
6、出示圖六:這個問題是怎麼解決的?
教師小結:用兩塊木板擱在樹樁上,斜斜的,就像小橋一樣,再把木頭推上去就省力多了。這就是斜面。
7、出示圖七:需要的木頭又多又重,抱著走好累哦,怎麼辦呢?用什麼辦法可以把木頭運到很遠的地方去呢?
8、出示圖八:有輪子的小車真好用,可以很輕鬆地一下子運很多木頭。小矮人很快就把木頭運完了。
活動反思:
這次期中開課的題材是科學類繪本,當拿到主題《小機械立大功》這個活動時,其實覺得自己駕馭不好,不像語言類繪本通俗並咬文嚼字地能聽得懂。科學類繪本有它的教學特性。再之相對機械一字總是和男教師的關聯比較大,覺得這個繪本不好上,也上不好。每一次嘗試都是一次挑戰,那就試試,發現問題才能再下次中改進,不管怎麼樣,努力了就好。
要上好課首先要透徹瞭解繪本要對文字進行解析,首先對繪本的本身進行剖析,這本繪本的知識容量非常大,就像專家馬老師說的那樣能派生出很多的活動(包括小組、個體、集體等等)一個集體活動裡我們到底需要讓孩子知道什麼?掌握什麼?關鍵點在哪裡?這都是課前的必要準備。所以前期對文字進行了詳細的瞭解和分析,並查閱資料。接下來就是活動的設計,第一層次:引題激發幼兒興趣,第二層次:認識瞭解各種器械的名稱及用途,第三層次延伸生活中的運用。
在實際教學活動中還是出現了我自己意料中發生的事情,
1、比如:整個活動點比較散,幼兒需要了解的容量太大了。其實切口不必太多,只要有一個重難點就行。本次活動的關鍵資訊是1、瞭解認識各種小機械,並瞭解它們在生活中的用途。2、觀察和理解左右兩幅畫面之間的關係。作為第一課時,孩子們掌握這一些,為第二課時做好經驗儲備。
2、對於孩子已有經驗的儲備缺乏,所以在引題環節中孩子們還是未能明白什麼是小機械。所以策略的應用猶如是為整個活動添磚加瓦,如果換一種方式:利用孩子的已有經驗來呈現可能能夠更好的為接下來的活動進行做上堅實的鋪墊如:可以利用孩子區域活動時活動的照片,這樣更能直觀的切入主題。孩子們能夠了解到原來他們在用的這些工具就是小機械,逐步把經驗轉移到需要解決的問題上。
3、自主閱讀的必要性。第二個環節我用PPT的形式與孩子一起再次閱讀繪本。
小機械立大功大班語言教案2
活動目標:
1、閱讀了解一些簡單機械工具的名稱和用途,感受使用工具給人們帶來的省時省力和方便。
2、理解圖意,嘗試完整講述故事,體驗小矮人克服困難獲得成功的快樂。
3、能自由發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4、能仔細傾聽,理解主要的情節。
活動準備:
PPT課件;幼兒用書人手一本
活動流程:
介紹小工具——看看說說解讀圖意——自主閱讀完整講述——活動延伸
活動過程:
(一)介紹小工具
教師出示各種小工具圖片,說說名稱,引起幼兒猜測:它們能做什麼呢?
教師小結:剛才我們看到的都是一些簡單的小機械,它們都很有用。
森林裡的小矮人要做一件大事情,這些小機械能幫上忙嗎?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
(二)看看說說解讀圖意
1、出示圖一:小矮人想幹什麼?遇到了什麼困難?怎麼辦呢?
2、出示圖二:小矮人想到了什麼辦法?
鋸子是怎麼回事?(出示鋸子的圖片,模仿拉鋸的動作)
3、出示圖三:木頭又大又重,有什麼辦法讓它移動呢?
4、出示圖四:小矮人是怎麼做的?
教師小結:原來一根棍子加上一塊石頭就可以讓又大又重的木頭移動哦,這就是槓桿。
5、出示圖五:小矮人想把木頭般到樹樁上去,可是木頭好重哦,搬不動怎麼辦?
6、出示圖六:這個問題是怎麼解決的?
教師小結:用兩塊木板擱在樹樁上,斜斜的,就像小橋一樣,再把木頭推上去就省力多了。這就是斜面。
7、出示圖七:需要的木頭又多又重,抱著走好累哦,怎麼辦呢?用什麼辦法可以把木頭運到很遠的地方去呢?
8、出示圖八:有輪子的小車真好用,可以很輕鬆地一下子運很多木頭。小矮人很快就把木頭運完了。
9、出示圖九:這個小矮人在幹什麼?他為什麼揹著木頭爬樹呢?樹太高了,木頭運不上去怎麼辦呢?
10、出示圖十:是什麼小機械讓小矮人把木頭運到樹上去了?用滑輪可以把木頭拉上樹。
我們幼兒園也有滑輪,想想看在哪裡見到過?(升旗的時候)
11、出示圖十一:小矮人要爬到樹上去,有什麼辦法?這個辦法方便嗎?那用什麼辦法可以方便又省力地到樹頂上去呢?
12、出示圖十二:是什麼辦法?這個辦法比繩子的辦法好嗎?好在哪裡?
教師小結:用木板繞著樹幹一圈一圈地往上走,就好像樓梯一樣,這個辦法叫螺旋。
13、出示圖十三:小矮人在樹頂上幹什麼大事呢?你從哪裡看出來的?
他們能成功嗎?為什麼?
教師小結:因為有了小機械工具的幫忙,還有小矮人之間的互相合作,所以這件大事一定能完成。
14、出示圖十四:樹屋完成了嗎?小矮人喜歡自己造的樹屋嗎?為什麼?
教師小結:樹屋可真好,住在上面很安全,而且可以看很遠的地方,小矮人們住在樹屋裡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
(三)自主閱讀完整講述
教師:剛才我們看的這個故事,名字就叫小機械立大功,桌子上有書,請你從第4頁開始看,一直看到第19頁,邊看邊講,等會講給大家聽。
1、幼兒自主閱讀,教師個別輔導。
2、請一個幼兒帶領大家邊看書邊聽故事。
(四)活動延伸
教師出示高樓圖片:小機械真有用,它們可以省時省力,讓操作變得很方便,有了機械工具的幫忙,小矮人造出了小樹屋,那麼我們現在的高樓大廈是怎麼造出來的呢?建築師使用了什麼機械呢?
出示現代機械圖片,說說名稱和用途。
教師結束語:肯定還有許許多多的機械工具等著我們去發現去發明,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教學反思:
從實施過程來看,第一部分幼兒的已有經驗比較豐富,說明生活當中幼兒與這些小工具是有接觸的,能知道幹什麼用的,卻不一定知道確切的名稱。第二部分的解讀圖意中,幼兒對匯入部分的工具印象很深刻,馬上就聯絡起來了,這裡表明這個環節的作用在於啟發幼兒的思路。透過解讀幼兒能用語言把過程與方法比較連貫清楚地表達出來,教師在小結中強調了槓桿、斜面、滑輪和螺旋這些名詞,同時還強調了簡單、省時省力,這是小機械工具的作用,這個部分中教師忘記了一個環節,在說滑輪的的時候,沒有聯絡實際,讓幼兒想想幼兒園裡也有滑輪,這樣可加深幼兒對滑輪的印象。第三部分完整講述前,教師沒有說故事的全稱。這部分中由於圖片較多,完整欣賞部分交給幼兒有些難度,沒有將小矮人的動作描述得很詳細,這是情有可原的,可改為教師敘述故事梗概,幼兒敘述故事中的重點動作部分。本次活動最成功的地方是在情感的隱性提升上,教師的一個提問,引發了幼兒對團結合作等意義的理解。第四部分的延伸讓幼兒發散了思維,從故事情節聯絡到了實際生活,選擇的這幾個接卸由小到大,功能各有所不同。整個活動時間較長,如果更加精煉緊湊一點的話會更讓人滿意。
小百科:機械是指機器與機構的總稱。機械就是能幫人們降低工作難度或省力的工具裝置,像筷子、掃帚以及鑷子一類的物品都可以被稱為機械,他們是簡單機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