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設計

中班科學活動設計玩沙教案

中班科學活動設計玩沙教案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學活動設計玩沙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科學活動設計玩沙教案1

設計思路:孩子對玩沙有著濃厚的興趣,每次經過沙池,都忍不住想要進去玩,有的孩子就是用腳碰一碰也覺得高興。讓孩子們在玩沙的過程中自然地瞭解沙的特性,透過自己的主動探索發現沙的新鮮玩法,這樣比在課堂上機械地講授要有意義得多,孩子記憶也深刻得多。同時,我班孩子對節奏樂很感興趣,於是,我們將認識沙的教學與自制樂器有機地融合在一起,讓幼兒在沙地裡自由探索,自主操作,使整個活動體現一種玩中學,學中樂的氛圍。

活動目標:

1.嘗試用不同的容器裝不同的沙子製作沙錘,在做做玩玩中瞭解沙有乾溼、粗細的區別。

2.透過自主操作活動,激發探索慾望,培養判斷、分析能力。

活動準備:

1.塑膠瓶、玻璃瓶、廣口瓶、緊口瓶、易拉罐、小紙杯

2.不同質地的紙、塑膠膜、橡皮筋、瓶蓋3.各種棍子、竹條、筷子、勺、篩子

活動過程:

一、提出問題

(一)出示一個沙錘:這是什麼?它為什麼會發出聲音?

(二)激發幼兒製作沙錘的興趣,問:你打算怎麼做?

二、自主探索

(一)請幼兒自選容器裝沙。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你用什麼東西裝沙?可以用什麼東西幫助你更方便地裝沙?

(二)怎麼才能不讓沙子掉出來呢?請幼兒尋找合適的物品給容器封口。

三、共同探究

(一)請幼兒比較自己和同伴所做沙錘的聲音。為什麼會有不同的聲音呢?

(二)老師分別取樣品帶領幼兒進行比較

1.對裝沙多少不同的兩個沙錘,猜一猜聲音會不會一樣?(沙的多少不同,聲音就不同)

2.容器相同、聲音不同。為什麼會不同?裡面的沙會有什麼不一樣呢?(引導幼兒觀察、比較乾溼沙和粗細沙的不同)

3.容器不同,它們的聲音會一樣嗎?哪一個更好聽?(裝沙的容器不同,聲音就不同)

四、再次探究請小朋友開動腦筋,想一想,做一做,使自己的沙錘發出的聲音更好聽。

五、自由表現幼兒拿著自制的沙錘隨著音樂邊唱歌邊打沙錘,體驗成功帶來的快樂。

活動自評:

1.從幼兒感興趣的活動入手,以遊戲的形式開展此次活動,符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

2.在活動過程中,老師能以參與者、引導者、支持者的角色出現,幫助幼兒在不斷髮現,不斷探索,不斷對比中瞭解沙的特性。

3.活動中老師能根據幼兒的需要適時地給予指導,使每個孩子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發展,個個都能享受到成功帶來的快樂。

4.活動過程中,教師作為幼兒遊戲合作者的角色體現不夠,幼兒自主探究和自由表現的時間和空間也不夠,在今後的教學中有待進一步調整和改進。

教研組評議:

1.該活動設計比較合理,整個過程體現了在玩中學、學中樂的教育思想,基本實現了預定的教育目標。

2.活動過程中,教師給予了幼兒較大的自由空間,幼兒基本處於一種自我學習、相互學習的狀態,隨時可以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和同伴、老師進行交流,這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是很難達到的。老師在整個活動過程中透過啟發式提問給予了幼兒支架式的幫助,讓幼兒在室外那種鬆散的狀態下緊緊圍繞課題的中心來進行活動,不散不亂。

3.建議教師在活動前增加一些玩沙的經驗。瞭解一些有關沙的知識,從而在活動中更好地透過自己的行動來感染幼兒,指導幼兒,師幼互動的效果會更好。

4.操作材料還應注意分類投放,活動後指導幼兒收拾整理好遊戲材料,養成幼兒做事有始有終的良好習慣。

活動反思:

本活動以發現教育為契機,為幼兒提供了充分的活動時間和空間,使幼兒的探索慾望得到滿足。培養了幼兒的求實精神,提高了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

中班科學活動設計玩沙教案2

活動目標:

讓幼兒感知沙子的特性,比較幹沙與溼沙的不同,學習用沙土造型,充分享受玩沙的樂趣。

活動準備:小鏟、小桶、篩子、模子、水等。 活動過程:

一、幹沙遊戲

1、讓幼兒在沙地裡自由自在地玩沙子。可以光著腳在沙子上走一走、跳一跳;可以用手摸一摸、抓一抓;可以用鏟子、小桶、篩子等玩具玩沙子。

教師啟發幼兒:在沙子上跳一跳,有什麼感覺?用腳踩過幹沙子後,看看留下的腳印什麼樣?用手捏一把幹沙子,試試能不能捏成一個球?用鏟子挖洞、挖井、造房子,試一試能不能成功?用篩子篩過的沙子什麼樣?摸一摸這些沙子有什麼感覺?

二、溼沙遊戲

1、在沙箱或沙池中噴灑適量的水,放上一些玩具和模型。讓幼兒自由地玩沙。教師可以引導幼兒: 用腳踩一踩,看看溼沙子上留下的腳印什麼樣?用手捏一捏,試試溼沙子能捏成球嗎?用容器、模子扣一扣,看看溼沙子能變成什麼樣? 用篩子篩一篩,仔細觀察會出現什麼現象?用小棍或手指在沙子上畫畫、按手印、按各種圖型印,比一比,誰的圖案最美?用溼沙子築長城、建城堡……比一比誰建的最牢固?誰造的最有趣?

2、討論:幹沙子與溼沙子有什麼不同?(附著圖片讓幼兒比較)

三、小實驗

讓幼兒比較沙子和泥土的含水量。

讓他們感知了解泥土的特徵,透過摸、壓等方法,區別不同的土質,觀察他們的顏色,感知柔軟度。拓展孩子的探索空間,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

1.看一看、摸一摸、抓一抓。(沙子粗粗的,有點磨手。泥土軟軟的,黏黏的)。

2.同樣多的水倒進去試試看。(沙子裡的水多,泥土裡的水少)。

3.讓幼兒自己說哪個是沙子哪個是泥土。

活動延伸:

讓幼兒去公園沙堆上玩耍,用沙子蓋小房子等.

中班科學活動設計玩沙教案3

活動目標:

1、過幼兒的實踐操作,感知和探索沙的特點。

2、透過玩沙給幼兒帶來愉快的情感體驗,培養幼兒建構能力。

3、培養幼兒合作、交往的良好品質和科學探索精神。

活動準備:

1、盛水的杯子每人一個,圍裙每人一條,小棒若干。

2、活動前檢查沙坑安全及衛生。

活動過程:

1、感覺遊戲

帶領幼兒到室外脫下鞋襪在水泥地上跑一跑、跳一跳,說說是什麼感覺?(很硬,腳踩上去不舒服,摔在地上很疼。)

請幼兒再到沙坑裡跑一跑、跳一跳,說說是什麼感覺?(很軟,很舒服,摔倒了都不會疼。)

與幼兒共同討論得出結論:沙很軟。

2、發現遊戲

①讓幼兒用手玩一玩幹沙,鼓勵幼兒自己去探索、自己去感知,看看有什麼發現: (沙很輕,不用費勁兒就可以拿起來。沙會跑,它會從手指縫裡掉下去,說明它很細。沙沒有味道。幹沙不能粘在一起……)

②發給幼兒每人一個杯子,讓幼兒到水池裡取水,自由活動。鼓勵幼兒將新發現告訴老師和小朋友。

(把一杯水全倒進沙裡,水倒得太多,就能看見沙的上面有很多水,水上面還有幾粒沙浮在上面。把水慢慢地倒進沙裡,水就不見了。把沙放進杯子裡,沙不會溶解。沙變溼了可以捏東西……)

師生共同總結沙的特點。

3、建構遊戲

引導[1][2]下一頁 幼兒運用小棒進行建構遊戲(也可用小棒在沙上面畫畫)對自己在沙坑周圍獲取材料進行活動的幼兒加以肯定。

4、欣賞遊戲

共同欣賞每位幼兒的作品,給每位幼兒以肯定和鼓勵。

5、收拾、整理材料

活動延伸:

請幼兒回家後,看看什麼地方有沙,它們是用來幹什麼的。次日告訴老師和小朋友,一起說說沙的.用途。

活動點評:

本活動以發現教育為契機,為幼兒提供了充分的活動時間和空間,使幼兒的探索慾望得到滿足。培養了幼兒的求實精神,提高了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

中班科學活動設計玩沙教案4

活動目標:

1、 能對泥土和沙子進行觀察比較,探索發現泥土和沙子的特性和差異。

2、 能運用泥土和沙子的特性進行塑造活動。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較大泥塊、泥土、沙子、篩子、習慣、小木錘、水桶、抹布。

材料準備:比較記

錄表

活動過程:

1、談話活動,激發興趣

引導語:瞧瞧,我給你們帶來了什麼?這些沙子和泥塊有什麼不一樣呢?今天我還給你們準備了一些工具,請你們抓一抓、吹一吹、篩一篩、敲一敲,發現它們不一樣的地方。

2、操作探索、比較、記錄泥土和沙子的不同

出示操作的記錄表,引導幼兒瞭解探索的內容。

引導語:誰硬?誰飛得快?誰落得快?誰散得快?請你在相應的格子裡畫“√”。 引導幼兒操作探索:

(1)抓一抓,看看誰硬,感受沙子的顆粒狀

(2)吹一吹,看看誰飛得快,體驗沙子輕的特點

(3)篩一篩,看看誰落得快,感受沙子細小的特點。

(4)敲一敲,看看誰散得快,體驗泥土鬆軟的特點。

組織幼兒在完成操作後進行集體交流

3、探索泥土和沙子加水後的變化

引導幼兒用水把沙和泥塊澆溼,觀察它們遇水後的變化:

捏一捏,體驗溼沙和溼泥的可塑性

攪一攪,透過觀察和攪拌體驗沙不溶於水喝泥易溶於水的特點。

重點探索:泥土新增多少水更適合進行捏合?

4、小結:幹沙輕,不易捏合,溼沙重,易捏合。沙子不溶於水。泥土吸入水後會變軟,易溶於水。

5、遊戲“我是小小創意家”

組織幼兒分組創作造型,體驗溼泥和溼沙的造型美。

活動反思:

為了更好地讓幼兒感知沙子和泥土的不同,第一次試驗時建議選用較大的泥塊。活動應多多提醒幼兒注意安全,不揚沙。如果這樣的活動有家長陪同活動的整體效果會更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