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教師

《與幼兒教師對話》讀後感

《與幼兒教師對話》讀後感

《與幼兒教師對話》讀後感1

閱讀《與幼兒教師對話》一書,撰寫一篇三千字的讀書報告,剛開始接到這個任務,唏噓不已,什麼讀後感可以洋洋灑灑寫上三千字?!但是,當我拿到這本書,開始認認真真的翻看時,才發現,原來作為新教師的我們有這麼多需要學習,需要領悟,需要改變的地方。

這本書的作者是麗蓮.凱茲博士,我想,教育學院的老師們選擇這位女博士的這本書作為我們新入職教師的必讀書籍,肯定是有一定用意的!麗蓮.凱茲博士是斯坦福大學教育學院兒童發展心理學博士,在教育方面的經驗非常豐富,曾經先後在七所美國知名大學教授過短期課程,並致力於著述工作,將她的經驗撰寫為文字和所有的幼教工作者分享,這本《與幼兒教師對話》就是她的幼教專業的經典之作。

還沒有翻開這本經典之作,我就看到了書的後頁上一個大大的問題:幼教工作是專業嗎?如果您是幼兒教師,您的答案會是什麼?之前,我確實沒有想過這個問題,高中畢業,進入寧波大學教師教育學院學前教育專業,畢業,順利取得教師資格證書,xx年8月正式進入寧波市第二幼兒園江廈園區進行工作。似乎一切都是順理成章的,我從來都沒有去想思考過,幼教工作到底是不是一門專業。現在想起,如果剛開始工作,有一個人問我這個問題,我給他的回答一定是肯定的!高中三年,大學兩年,我所學的都是如何成為一名幼兒教師,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應該學習的專業知識、鋼琴、舞蹈、聲樂等技能,……如何不能說幼兒教師不是專業呢?

但是,在翻看了這本書之後,我對幼教界所稱的“專業”又有了新的認識。近年來卻因為大家對於幼教人員極低的薪資、地位和權力,而開始辨別幼兒教育是否專業或承認幼兒教育是否專業。

“專業”有很多種定義,在本書中提到的貝克所著的《專業的本質》一書中告訴我們,“專業”這個詞可分為“科學”的和“一般通俗”的兩種用法。從通俗定義上來講,一般人對“專業”基本上是帶有敬意的,認為“專業”是對於一種道德上值得稱許的工作,具有一種特別崇高的精神與承諾,而且專業人員的社會地位高,收入豐盈。我想,這是比較現實的一個現象,本書中的作者也提到,她認為現在幼教界追求專業的冬季是起於這個通俗的“專業”定義,而非科學的定義。她也很直白的講到,在她遊歷各個國家,與很多國家的人接觸下來發現,在很多國家內,一般人認為兒童的年齡越小,其工作人員所需的訓練與必須具備的能力就越少,薪資福利也越低,工作環境也越差。雖然很多幼教工作者認為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在道德上非常值得稱許,但是,別人似乎不這麼認為。很多掛架都認為幼兒應該在家中由母親照顧,即使進入幼兒園就讀,大家也認為保教人員的工作就是代替有事情的母親照顧他們的幼兒而已。

在科學定義上,一個領域要被稱為“專業”,則必須符合八項條件:即社會必要性、利他、自主性、倫理規範、與服務物件間保持距離、行為的標準、長期的訓練、特殊的知識。

提到幼兒教育的必要性,雖然目前有一些證據對於幼兒教育的長期成效提出了令人鼓舞的結果,但是,這些結果還需要再做一些大規模的試驗研究後才能有定論。我們無法確切的說,劣質的幼年經驗是無法彌補的。而在“利他”這個條件上,作者認為幼兒教育的表現良好,沒有人會說幼兒教師忙於斂財或者從事光鮮亮麗的簡單工作。

“專業”所要求的服務理想與以服務物件對中心的精神似乎也是一般教師的明顯特徵。從準也的“自主性”來講,我們的服務物件有三個,即家長、兒童、社會。那些認為幼兒才是他們服務的主要物件的觀點是狹隘、有其缺點的。幼兒教育想要成為專業,就必須學習如何回應服務物件的要求與期望,尤其是當服務物件的要求與幼教的專業知識與判斷相違背或不相容時。從“倫理規範”來講,要形成一套幼兒教育人員的倫理規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幼教人員在工作中嚐嚐會遇到有關幼兒、家長、同事、僱主及社會的兩難困境,再以其為基礎發展出能協助幼教人員解決倫理困境與誘惑的倫理規範。從“與服務的物件保持距離”來說,要求從業人員能依據特定的知識與原則來解決問題與倫理困境,因此,從業人員與服務物件之間的關係,就應該具有理想的距離、適度的不關心或“疏離性的關注”等特質。

但是,這項專業條件不是要專業人員拒絕對服務物件有憐憫的感覺,而是要專業人員能以適當的角度來處理這類情感。強調“理想距離”,還希望能協助從業人員拒絕偏愛某些兒童或家長的誘惑,防止從業人員按個人的偏好或行動來對待服務物件。從“長期的訓練”這一點來看,專業的訓練應具有五點特徵。即:訓練的內容是有關特殊領域的,以確保受訓者習得複雜的知識與技術;訓練的過程艱辛、充滿壓力與緊張,並且要求認知上的優越。要進入專業,必須經過審慎的篩選程式,有些人會在過程中被淘汰;所有的專業都要求受訓者所精通的知識範疇,必須超過實際執業所需或受訓者本身認為必要的程度;負責提供專業訓練的機構,必須經過該專業成員監督的程式而獲得認可或取得訓練的執照;專業團體與訓練機構會提供其成員系統的與定期的在職訓練相關課程。從“特殊的知識”來講,我們很難為幼教界找出一套特殊的知識、列出特殊而可遵循的原則,發展出一套最佳專業行為的準則,作為專業行為的基礎。但我們可以列出我們認為重要值得的原則,以系統的方式來檢視那些原則。

以下是作者依據個人對於最佳專業行為的理解,希望幼教專業知識中能包括的原則:教學策略與課程營改進考慮學法與課程對兒童的當前價值與長期影響後;讓兒童從事一些互動性的活動,以及主動而非被動地進行活動;很多影響兒童發展與學習的經驗或因素,在適量的情況下效果最佳;幼兒教育的課程重點應該是協助幼兒對於自身的環境與經驗有更佳的理解;發展與學習具有迴圈性,當兒童具有某種行為模式時,別人對待他的方式會增強他的行為模式;學習的環境越開放、越不封閉、越不正式,老師越能獲得有關兒童學習發展的訊息,而老師知道的訊息越多,就越能採取適宜的教學策略,進行適宜的課程活動;適當的教學與課程會同時考慮知識、技能與氣質的學習,尤其是在“繼續學習”與“應用知識技巧”方面;兒童的年齡越小,教學策略要越多元化,課程要越有彈性。

在讀完這本書之後,我才發現,以前一直認為“專業”的我們,其實離“專業”還有很遠的距離。在我們所處的領域,很難讓我們得到可靠的資料。當一個領域所奠定的資料越鬆動,就越容易出現不同的意識形態,造成我們往往在缺乏證據的情況下強力推行某種教學法。專業的倫理規範提醒著我們,要時刻保持開放的心胸,閱讀所有可得到的相關證據,而且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哪些立場是基於證據、哪些是基於個人的經驗,哪些是出於個人的意識形態……或許只有當我們很清楚自己的立足點時,我們才能增加社會大眾對這些觀點的瞭解,獲得他們的支援,讓我們能致力於改善我們對兒童的教育。

作為新教師的我們距離“專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幼兒教育距離“專業”也有一段很長的路。還處於“求生階段”的我,在這一年裡面,面對孩子、家長,還有很多很多的不足。但我知道,在接下來的幾年裡面,我一定要努力度過“強化階段”,順利達到“求新階段”,努力向“成熟階段”發展!“經驗是最好的老師”,在實際工作中,爭取從工作經驗中學到該學的,並廣泛閱讀相關書籍,觀看名師講課,全面利用身邊可利用的資源,得到應得的工作經驗,行“專業”事,做“專業”人,為更好、更快地成為一名“專業”的幼教工作者奠定紮實的基礎!

《與幼兒教師對話》讀後感2

一直不喜歡讀專業書,因為覺得這種書的理論層次太高,對於一線教師的我一直不敢高攀,於是看這一本書的日期就一拖再拖的推遲到了現在。最近終於能夠靜下心來讀美國伊利諾斯州立大學榮譽教授麗蓮.凱茲博士的《與幼兒教師對話》一書,作者關於兒童發展與教育、教師專業發展等的許多觀點與建議,讓我受益匪淺。凱茲博士是國際著名的兒童教育專家,從事幼兒教育、教師成長研究多年,對兒童發展與教育、幼兒教師的專業成長乃至學前教育事業發展具有豐富、獨到的認識。在閱讀的過程中,我時刻感受到教授豐富的教育經驗和思考,不停地聯絡到自己的現實教育,不斷地享受著她對教育的對策建議與教育智慧。我們能夠感受到,本書的很多觀點並不是“寫”出來的,而是“實踐”與“思悟”出來的。在凱茲教授的書中,充滿獨到而精闢的觀點和見解,沒有華麗的辭藻,但在其樸實、流暢的語言中,我們時刻能感受到的是貫穿始終的她個人的獨特的學術品質!

作為幼兒教師的我們最熟悉“觀察為先”這一詞,只要碰到同行交流,總是掛上首先要觀察孩子這一句。可觀察到底從何處入手,如何觀察?我想大都都是隨自己的心境和意願,很多都是隨意的,然而凱茲教授為觀察做了清晰地闡述,文中這樣記錄著。

觀察幼兒,瞭解幼兒的所感、所思、所為,是實施教育的前提。根據幼兒教育的特質,學會觀察幼兒更是幼兒教師一項重要的技能。觀察什麼,針對一個兒童或一個現象,觀察需要持續多久,這是我們首先遇到的問題。書中分別陳述了以下11項觀察指標:睡覺習慣、飲食習慣、大小便習慣、情緒的變化、遊戲的變化、好奇、對權威的反應、友誼、興趣、自發的情感、享受生命中美好的事物。成人可以根據這些方面觀察到的現象,對兒童的發展是否正常作出評估。至於觀察的時間,書中這樣陳述:“對於3歲的兒童,需要先觀察他們在這些指標上的行為3周,提供充足的行為樣本,作為以後評價的標準;4歲兒童則需要4周左右的觀察期,5歲的兒童則再加上一週的觀察時間……成人可以按此公式計算收集行為樣本的時間。”

看著凱茲教授對於觀察的要求,心中慚愧,作為老教師的我沒有學會觀察,聯絡平時的工作,雖然也重視在生活、學習、遊戲中對幼兒的觀察,但觀察的內容不夠廣泛,觀察持續的時間也沒有達到過這樣的標準,更是從未這麼系統地觀察、分析與記錄過。觀察往往是處於一種無意識和下意識狀態,能看到多少是多少,真正有意識、有系統的觀察很少。

讀過此書,我更加明白只有如此詳細與持久的觀察,才能真正地瞭解一個兒童,這是需要我在以後的工作中努力去實踐的。觀察幼兒是我們做為幼兒教師必須具備的教育技能,也是幼兒教師必須履行的一項教育職責。只有學會觀察才能“因材施教”,所以我們要用觀察來了解孩子內心的需要,按每個個體的差異和其所能接受教育的能力,而給予得當的指導。一位偉人曾經說過:“對於人的眼睛來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這正是對觀察做的最精闢的詮釋。我們作為一名幼兒老師,其實只要在生活中做一個有心人,善於觀察每一個孩子,一定能從平凡的世界中發現不平凡的事和物。

讀著此書,我還深刻地認識到要做一個專業的幼教工作者,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所謂“專業”,應該有這樣三個特點:在工作上運用高階縝密的知識;依據該知識做判斷;採用專業行為的準則。如果我要做一名專業的幼兒教師,我還不斷學習,需要對教育物件的瞭解,需要有選擇教育內容的慧眼,需要對教育方式的辨析,需要應對來自各方的壓力……但不管怎樣,我還要在專業成長之路上邁好每一步,學習將是伴我成長的最好夥伴。

《與幼兒教師對話》讀後感3

在這學期,我們組織看一本書《與幼兒教師對話——邁向專業成長之路》,當我翻開《與幼兒教師對話》這本書時,看到裡面密密麻麻的字就很反感,可是在細細品讀時,卻意猶未盡,與我們的教育密切相關,而且讓我不斷對自己的教育工作進行反思、質疑。

作者在第二章《自尊VS自戀》中寫到:“培養幼兒的自尊”通常都會被列為幼兒教育的主要目標之一。幼兒教育中各種不同的課程與教學模式並存,雖然他們主張不同的目標與教學方法,但是大家似乎都認同,協助幼兒對自己感覺良好是一個很重要的目標。

對幼小的兒童而言,自尊可能不是從評價自己的行為是否符合外在的標準而來,而是可能來自於是否深深地感覺到被有特殊意義的人所愛、所接受、所重視。

當幼兒脫離了幼兒階段,外在社會開始對愛與接受加入一些新的標準與條件。如果兒童早期所建立大膽被愛與被接受的感覺足夠穩定,那麼當他面對嚴厲的拒絕或責罵時,便不會過度的沮喪或自我貶低。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會逐漸內化社會所外加的標準,使之成為評價個人自尊的標準。

我現在在教小班,班中大多數孩子是獨生子女,在家幾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轉,都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是小皇帝,在家裡父母對孩子表現的標準較低,看到孩子能吃能睡,健健康康就很滿足了。可到幼兒園裡,有那麼多孩子在一起,再加上老師對孩子的要求和家中不同,使得以前在家一直讓父母認為乖的孩子在幼兒園裡並不是表現出色。

如我班中爍涵小朋友,在一次畫桃花的美術活動中,我要求孩子們用一個手指蘸顏料,而且不要蘸太多,但我發現爍涵一隻手上的五個手指都蘸有顏料,當我要教她時,只見爍涵一個勁的踹大氣,然後就開始眼淚汪汪了,像這樣的孩子自尊心很強,可能在家父母認為她很能幹,時常表揚她,然而當她遇到批評時就承受不了。還有一個佳雯的女孩子,平時調皮好動,在家佳雯媽媽經常對做錯事的佳雯進行批評,而且有時還要打她,以至於佳雯在幼兒園做錯事情後問她原因時,佳雯總是默默無語,有時我們說竟好話她也無動於衷,對於這些孩子,我們老師有時真的束手無策,但在這本書中讓我瞭解到:由於幼兒來自各個不同的背景、能力、文化,為增強幼兒的自尊,老師應該提供他們更多樣化的人際情境。這樣一來,幼兒就能經歷很多不同的人際情境,由此增強他們的自尊,也增加他們處理、應對人際情境的能力。

當兒童被尊重時,自尊最可能發展。當對兒童有特殊意義的承認及同伴尊重兒童,詢問兒童的意見與喜好、提供機會讓兒童真正決定對自己有重要意義的事情及選擇自己在意的東西時,就傳達了對兒童的尊重。成人應該以尊重的態度徵詢幼兒對於活動與事情的意見、看法與喜好,並應加以慎重的考慮。

自尊無法從直接教導或勸告兒童“覺得自己很好”中獲得,比較可行的方法是幫助兒童處理所面臨的負面反饋,但是反饋要適量、明確且能充分地提供資訊,才能增強兒童的自尊。

總之,教師只有具備了心得教育觀念,掌握了科學的教育方法,擁有了超前的教育意識,才能把幼兒培養承適應未來社會的具有自尊的人。

《與幼兒教師對話》讀後感4

一次機緣巧合,無意中讀到了這本書,覺得對自己的幼兒園教師生涯很有感觸。書中作者關於兒童發展與教育、教師專業發展等的許多觀點與建議,讓我受益匪淺。這本書是由美國斯坦福大學教育學院兒童發展心理學博士——麗蓮?凱茲教授寫的。書中對我們現在習以為常的一些教育現狀或教學方法進行了深入的解析,書中的每一章、每一節、每一個例子都是凱茲博士所親身經歷和看到的真實問題所寫,在閱讀的過程中引發了我心中的共鳴,讓我的心常常有觸動、有檢討、有反思、有爭辯,在檢討與反思之後,又有收穫的喜悅。

聯絡自己的工作,在我們的工作中時有發生,更可悲的是我們竟絲毫沒有覺察自己行為的不當,甚至還沾沾自喜於活動的創意。在課程實施過程中,我們已開始從關注群體轉向關注個體,運用多元智慧理論來評價孩子,認為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要欣賞孩子的獨特之處。但究竟如何有價值地去欣賞、欣賞孩子的哪些品質,思考真是不多。

我相信就像我一樣,不同的人在不同階段閱讀凱茲博士的文章,會有不同的感受與收穫。對於在學的學子,即使"照單全收"也會有所收穫:對於在職的老師,書裡的每一章、每一節、每一個例子都是凱茲博士看到幼教現場的一些問題有感而發所寫的,因此應該能引起共鳴,也可促進自己重新審視這些切身的問題。我每一次總會比前一次多一些感受、多一些思考。有時偶爾停頓—下,思考一下書中提出的問題或見解,進行思想或實踐上的思辨,再繼續閱讀、思考,這樣才是真正地與大師"對話",才能從中受益,也更能體會凱茲博士這位大師的用心!只有不斷的學習,不斷的修養自己的內涵,使自己具有一點學有所想,做有所思,思有所悟,才能有所收穫,有所進步!

我的收穫是:

要讓自己的行為邁向專業化,首先需要找出自己在工作中所遭遇的困難,然後尋找處理困難的方法。專業的幼兒教師在處理問題的方法時要結合專業知識,當面對問題時,首先需要作出價值判斷,而判斷的依據就是該事件是否能針對幼兒當時的心理、認知水平,對某方面能力起到促進發展的作用,這就涉及到專業知識。作為專業的幼兒教師,當遇到某些突發事件時,應該首先考慮到:此事可以讓幼兒獲得些什麼?教師對事件中的幼兒所做的診斷是什麼?專業的幼兒教師在處理幼兒間的糾紛時,首先便應該以雙方幼兒最大及最長遠的利益作為判斷的標準。老師是孩子心目中可以依賴的權威者,處理問題要公正,考慮雙方幼兒的利益。每個人的權利都會受到保護,每個人的需求都會受到重視,在維持正義的同時又維護雙方學習及發展的權利。另外,教師要站得高些,目光放得遠些為幼兒終身發展打基礎。所以,當我在今後碰到類似事件時,我不會急於停止紛爭,充當"滅火器",而是最大限度的挖掘教育價值,促進幼兒長期的發展與學習。

要成為一名專業的幼兒教師,其成長的道路是曲折艱難的,也是值得我們去思考和努力的,對於我這個新手教師而言更要嚴格要求自己,不斷促進自身的專業成長,努力成為一名專業的幼兒教師。與麗蓮﹒凱茲的"對話",讓我收穫很多,讓我更加反思了自己的教育教學方法,以及自己作為一名幼兒教師的素質和要求,讓自己更堅定信念,努力朝專業成長之路邁進。

《與幼兒教師對話》讀後感5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是由美國斯坦福大學教育學院兒童發展心理學博士麗蓮?凱茲教授寫的《與幼兒教師對話——邁向專業成長之路》,透過文字和我們分享她的經驗、觀察與看法。她希望我們能借肋閱讀與思考,仔細聆聽她的見解,得到專業上的啟迪,邁向專業的成長之路。書中對我們現在習以為常的一些教育現狀或教學方法進行了深入的解析,讓我收穫頗多。

麗蓮?凱茲認為幼兒理想發展的第一要素是幼兒需要安全感。所謂安全感是指在心理上感覺自己與別人有“依附關係”,感覺自己有所屬。“被愛”和“被需要”並不一定使人產生安全感,安全感必須建立在被愛者感受到這份感情,感受到被需要,感受到自己的特別,而且這份愛還必須是適量的,重點是在兒童“感受到”被愛與被需要,而不是兒童被愛與被需要。而在

家長和兒童之間、老師和兒童之間都存在著這樣的悖論。

在家長和兒童之間從與家長的不斷接觸中發現,現在的家長常常重視自己的感受:生活上我給了孩子什麼,我給孩子創造了什麼條件,我注重培養孩子什麼,我……而從來沒有問一問孩子的感受,觀察一下孩子的反應,思考孩子需要什麼。於是造成了“關懷強迫”、“非常態教育”等非正常狀態。孩子還不會自理的時候,父母無微不至地照顧,可是孩子漸漸大了,會走路、會說話了,上了幼兒園了,父母還是呵護得像捧在手裡的燭火,他們覺得孩子就應該接受這種照顧,如果有一天,孩子忽然不用他們幫著做什麼,這些父母就會覺得失落。還有的部分知識分子家庭,讓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的教育包圍孩子:走在路上的時候“你看,那是什麼字?”,遊玩的時候“這是什麼樹?”,吃飯的時候“番茄裡面有什麼營養素?”,睡覺的時候“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家長們將“情境教育法”運用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生活中,任何一個情景、任何一個地方,都成為他們教育孩子的現場。家長對孩子照顧得非常周到,生活、思想、學習,家長無處不在,表面上是愛護關心孩子,其實是對孩子依賴自己有一定的依賴。這時候我們沒有去想一想孩子的感受,她感受到你的愛了嗎?你的愛是否適量?有沒有給孩子帶來壓力?當然有的家長也開始問“你覺得開心嗎?”,但常常這樣的提問只是形式上的,許多孩子並不完全會總結我這一天是開心還是不開心,他往往與具體的事件聯絡起來,而有的時候甚至想不到具體的事件,於是對家長的問題會不知所云,常常胡亂應答。而家長在自己的問題中滿足了,他不再讓自己去用心的觀察孩子,體會孩子的心是否如說的那樣。孩子短於表達,但情緒通常會在生活中體現,而這時家長已經在忙乎著自己的事情。望著孩子的眼睛,常常會看見空洞、無神;看著孩子的眼睛,常常會看見懷疑、委屈;看著孩子的眼睛,常常會看見不被理解的無奈,缺少真正愛的心靈。

在老師和兒童之間由於越來越多的業務,促使老師在進步,促使老師在不斷的要求自己。由傳統的師上生下的觀念到今天的師生平等對待老師走過了漫長的路。老師的確在改變自己,給予了孩子更多的愛,老師面臨來自各個方面的督促:自我的、家長的、上級的、社會的。我將自我放在第一位,是因為老師的職業責任感告訴老師自己必須進步,否則適應不了時代的發展。於是我們在生活中會看見:某某孩子依偎在老師的身上;某某孩子被老師摟抱在懷裡;某某孩子被老師特別關照;某某孩子的錯誤被匆匆忽略;孩子耳邊充滿了鼓勵和表揚……老師還沒有深刻理解:當你懷抱某個孩子的時候,還有那麼多的孩子等著你去愛;當你關照某個孩子的時候,還有那麼多的孩子等著你來教育;當你靠緊孩子的時候,你是否能客觀評價你的孩子;當你只是利用表揚作為教育手段的時候,你是否發現它們已失去了應有的效果……老師所給予兒童的安全感是幼兒相信成人對自己有一種真誠而強烈的反應,而不是空心的溫和。是的,老師給予孩子的愛是更加理性的、公平的、真實的、由衷的。其實我們知道,孩子在自己真正努力的時候,他們也渴望這個努力被別人所發現,所賞識,所讚揚。我們要給孩子一個具體的實在的鼓勵和表揚的理由,讓孩子正確的、客觀的認識自己,賞識自己。當我們感受到孩子的進步時,就給予真誠的欣賞;當我們體會到孩子的錯誤時,就給予嚴肅的愛意的批評。當這些開始的時候,讓我們再來看看孩子的眼神,再來感受孩子的情緒,再來體會孩子的心情,看看他們是否感受到了你那份真正、真誠的愛。

《與幼兒教師對話》讀後感6

暑假空閒時,讀了國際著名的兒童教育專家麗蓮·凱茲博士的《與幼兒教師對話——邁向專業成長之路》一書,感觸頗深。《與幼兒教師對話》這本書,具有以下突出的特點:首先,充滿獨到而精闢的觀點和見解。關於兒童發展的精闢論述、關於適宜性幼兒教育的獨特觀點、對教師專業發展的深刻闡述。

其次,隨處可見基於實踐的理論闡述和基於理論的實踐反思。我們能夠感受到,本書的很多觀點並不是“寫”出來的,而是“實踐”與“思悟”出來的。

再次,滲透著對幼教問題的理性審視與對兒童發展和幼教事業高度關注的氣質和精神。無論在探討兒童發展、幼兒教育的目標、內容,幼教的專業化、幼教機構的評價,還是教師角色、教師與兒童關子、專業幼兒教師的行為、教師的專業成長等問題時凱茲教授時刻向我們展示著她對這些問題的省思、檢視與理性把握。在凱茲教授的書中,沒有華麗的辭藻,但在其樸實、流暢的語言中,我們時刻能感受到的是貫穿始終的她個人的獨特的學術品質!並感受到了幼兒教師的成長過程是漫長而艱辛的,只有不斷充實自身,不斷更新觀念,才能適應新時代學前教育的要求。

在書中,麗蓮.凱茲博士深刻地闡述了關於兒童發展與教育、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等的觀點和思想,充滿了關於幼兒教育與教師成長的專業智慧,以及她對於兒童發展與教育的理論和時間的深入把握。其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本書第十一章中談到的:專業幼兒教師的行為。

文中講了這樣一個案例:一位老師帶著20位四歲的幼兒在戶外活動,因為只有兩輛小三輪腳踏車,幼兒便常為“該誰騎”而爭吵不休。這一天,一位叫寶寶的小男孩跑到老師面前抗議道:“小莉不讓我騎三輪車!”這時老師應如何反映呢?她說一位專業的幼兒教師整個判斷思考及反應的過程,牽涉到三個相互關聯的問題:

1、此情境可以教導幼兒什麼?

2、老師對事件中的幼兒所做的診斷是什麼?

3、課程與管理上應如何處理?讀到這裡,我不禁放下書本,思索著……這樣的案例在我們的一日活動中再熟悉不過了,而我們,平時又是怎樣來處理的呢?

處理的同時關注到了哪些因素呢?在文中麗蓮.凱茲博士就談到了專業的幼兒教師在處理時應關注:此情境可以教導幼兒什麼:社交技巧,老師可以利用這個事件鼓勵幼兒發展社交技巧,社交知識,氣質培養。社交技巧,如輪流、協調、克服困難等處世技能,其中談到了讓孩子學習語言技巧(明確的詞句對話技巧);社交知識,如社交認知,正義觀念,旁觀幼兒的理解與技巧的學習;氣質的培養如同情心及助人的氣質,實驗的氣質,避免抱怨及搬弄是非。

可見,老師在遇到類似的情況時,應該把重點放在教導幼兒解決問題的技能和策略上。在這一章節中,麗蓮.凱茲博士以一個幼兒園裡經常發生的事件來說明專業人員與未受過專業訓練人員不同的處理方式。專業人員的反映應該是運用可靠的專業知識及見解來判斷,著眼於兒童長遠的發展利益,而未受過專業訓練的人員的反應大多視當時的情況,以在最短時間內來解決事情的方法來決定行為與反應,而不是以兒童長期的利益未目標。文中描述了一些幼兒教師所使用的專業行為,為兒童發展與學習盡最大努力。

在工作中我們時常面臨這樣的事情:在遊戲中,幼兒常常會為一件玩具或者某個角色而爭吵。反思自己平時在處理這些我們都認為的“小事”時,自己的反應處理方式是一名專業人員該做的嗎,恐怕我們常常會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比如手頭正好忙碌著,比如小朋友本來就有許多麻煩事……這些所謂的原因,使我們常常會出現許多非專業人員的處理方式,比如“說教”,比如“追究原因”等等,而每每這時,我們都還沒意識到這些方式的不妥,也許,在這些我們通常都認為的“小事”上,很少會去考慮孩子的長遠發展上。反覆讀了這一章節的內容,讓我有了新的的認識,現在我看了此書,知道自己其實可以利用這件事情鼓勵幼兒發展社會技巧,如:輪流、協調、克服困難等出世技能,這些才是對我們的孩子終身發展有利的。

我覺得,一本好書,更何況是一本非情節性的理論性較強的書,粗略地瀏覽一遍,是不能很好地去解讀它的精髓的,需要我們反覆地閱讀反覆地領會才能真正有所收穫。這一次,我只是在網上粗略地看了一遍,而不能說是真正地讀懂了它。我想,手頭若是放一本的話,我們便可以隨時地翻閱,遇到問題時,把它作為我們的導師,請教於它,必定會有更多的收穫。

《與幼兒教師對話》讀後感7

讀《與幼兒教師對話——邁向專業成長之路》這本書猶如經歷了一次思想交流與碰撞的美妙旅程,旅途中感受與領略著作者個人的獨特的學術氣質與專業精神。每讀一章,彷彿將我帶入了一個又一個思維的驛站,豐富、深刻、精闢而獨到的對學前教育事業發展的觀點、見解、思考……以新的視角促使我重新審視目前的工作。以下重點就“幼教老師的成長”與“幼兒教育是專業嗎?”等章節的內容,結合自身研訓員工作,圍繞“幼兒教師的專業發展與研訓員工作”談談我的體會與思考:

一、 本書中關於教師專業發展的深刻詮釋

首先,關於幼兒教師專業行為的闡述引發我對目前幼兒教師行為專業的關注。書中的一則關於處理孩子爭搶三輪車的案例成為我反覆品味並運用於新教師培訓的經典案例。作者用專業的視角進行的縝密分析、深刻思考,引起我關於教師行為專業性的關注。目前,本區幼兒教師在工作中能否“運用高階縝密的知識,依據該知識作出判斷並採用專業的行為準則”成為我關注的重點。

其次,關於幼兒教師專業發展階段性的觀點促使我反思自身的發展階段。對

於教師專業發展階段性的觀點闡述了處於不同階段的教師有獨特的需求與要完成的工作。由此,聯想起93年剛參到幼兒園工作時,正處於“求生階段”的我時常會擔心“今天孩子不要出什麼安全問題”,有時甚至早上醒來會害怕上班,害怕進活動室與孩子在一起……當經歷一年的實習工作後漸漸由習慣變得熟練起來,一些點滴的經驗幫助我計劃每天的工作。這時的我時常會因為“孩子經常來告狀怎麼辦?”等具體的問題而煩惱,反應出“強化階段”一些明顯的特點與需求。隨著進入“求新階段”,在各方面開始成熟的我透過承擔眾多的公開活動、評優活動給予了更多實踐、反思、交流的機會,從中不斷創造使用教材、創新教學方法。一線工作七年之後,進入區教師進修學院工作的我成為了一名幼教教研員,在總結自身一線工作經驗的基礎上不斷加強理論的充實,並思考“教師的專業水平如何提高”等問題。由此,反思我自身的發展階段,更深刻地感受與體會了作者關於幼兒教師專業發展階段性的觀點。同時,作為一名研訓員,如何針對不同發展階段的教師給予有效的支援與幫助將引發我更多的思考。

二、 思考研訓員工作與幼兒教師的專業發展

目前在課程改革的大潮中,研訓人員太多的習慣失衡了:面對幾十、幾百名教師講解教材、大綱的習慣;在聽課後把我們的想法一股腦兒給予教師的習慣;在幾十所基層幼兒園中忙於奔波的習慣;只關注教學不關注教師的習慣……因此,面臨教師專業發展的新要求,研訓人員接受著嚴峻的挑戰,教學思想、經驗、工作方式,甚至地位受到了巨大的衝擊。

由此,在面對課程改革中幾乎處於與廣大教師同一起跑線的研訓人員該如何應對,何去何從?研訓工作理念與方式如何創新以滿足課程改革、學校發展、教師發展的需要?透過《與幼兒教師對話——邁向專業成長之路》一書的閱讀,給我不少啟示與幫助。

(一)反思關於目前對教研(研訓)員工作的評論

1、功不可沒說

①鄒尚智編著的《校本教研指導》一書中提到,教研員在教育教學改革中功不可沒,隨著我國政治、經濟的發展,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教育教學工作經歷了一個形成規範與不斷創新的發展過程。當今,我國教研室已發展成一個集研究、指導、服務等多種職能於一體的教學業務與管理機構。在我國基礎教育發展水平普遍較低的情況下,教師素質不高,教研員的確為我國的基礎教育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作出了不可抹殺的成績,如,改革開放以來,教研員在建立正常的教學秩序,執行國家課程計劃和教學大綱,加強教學業務管理,組織教育改革實驗,開展教學研究和指導,總結推廣教學經驗,提高教師業務能力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2、發展滯後說

隨著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推進,教研工作仍沿用傳統的一些理念與做法,有些專家認為教研員目前的狀態已滯後於課改發展的需要。教學研究以考試為中心

——考試研究衝擊教研;工作內容行政化——把教研員當成教育局的“機動部

隊”、“秘書班子”;教研方式“教練化”——教研員手把手地指導教師設計教案、教學方式,教師成為推行者、實踐者;教學研究憑經驗——缺少學習、事務繁忙等,依靠多年經驗只作為教學研究工作的組織者、管理者;教學研究功能異化——目標模糊,出現“兩張皮”現象,“形式主義”的做法等等。以上這些成為教研員工作的弊端,影響課改工作的程序、教師的專業發展,顯然教研員自身發展滯後。

3、效益未顯說

網上看到這樣一篇評論“教師培訓=睡覺+鍛鍊?”,文中對目前某些教師培訓的現狀提出了批評:某工作第一年的新教師參加學校安排的教師培訓,原本高興地去卻是滿懷失望地回來。只因為作為新教師本想學習的如何面對學生,如何安排教學步驟,如何把握課堂……等眾多問題均無從解答卻被培訓者將大學學過的課程重新又講了一遍而代替,而且因為培訓時間有限遠沒有大學老師講的細緻與深入。於是,騎車鍛鍊、到地兒休息、上課睡覺就成為其參加培訓的全部內容,而培訓者所講的並非其所需要的。之後,該教師起初為每週犧牲半天時間而憤憤不平的心態逐漸為了學分、為了職稱而 “平和”,一學期過去,鍛鍊+睡覺=一張值6學分的紙。而該教師再也不願參加類似的培訓活動,原因很簡單,因為他認為教師培訓不能提供最新的教育資訊動態,不如上網;不能解決教師在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問題,不如請教身邊有經驗的老師……這樣效益何在?

②高振千在《新課程培訓的效益》一文中提出,有多少教研員在腳踏實地地幹工作?有多少教研員自己已經學深學透新課程理念?有多少教研員具備新課程實踐經驗?……不少人懷疑我們中國特色的龐大的教研員隊伍的作用,主張取消教研員。

(二)從以上三種對教研員工作的不同評論來看,作如下的分析:

教研員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業務領域專業人員,其作用與職能無法取代。

正如功不可沒說中的觀點提到的,在一定的時期教研員發揮的作用是一線教師或是高校研究人員所不能完成的。其既有專家的理論水平又有教師的一線經驗;既有領導的管理才能又有崇高的人格魅力。所以,教研員獨特的作用是其得以在中國教育領域生存與發展的重要原因,其特殊作用與職能無法取代。教研員在目前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只有不斷學習、轉變、發展,以適應當前教育發展、教師發展的需要,否則將被淘汰。

教研員的定位應是重新設計,應基於研、訓之間的課堂教學實踐直面基層廣大教師群體,並有助於提高他們的教師專業化水平,能夠引領基層學校的“校本培訓”,逐步形成學習型組織。體現以下六種不同層面的角色:

角色一:研訓員應是研究者。首先,①由新課程的詮釋者轉變為課堂與教學理論的研究者。在新課程中應不斷自我思考、審視、反省、判斷、分析、概括、總結,研究課程,尤其是課程實施中的實際問題。將問題研究與課題研究相結合,將預設研究與生成研究相結合,將人文研究與專業研究相結合,研究教材、教育理論,研究幼兒、教師……以教研、科研並舉的思路開展活動,用科研的方法指導教研的行為,借鑑科研的科學性、嚴謹性、前瞻性等來開展研訓工作。其次,②由共性化課程的規範者轉變為個性化課程的催生者。

角色二:研訓員應是指導者。③由教師教學水平的鑑定者轉變為教師專業化自主發展的促進者。首先,要重構研訓員與教師間的新型關係,變自上而下的鑑定式為教師雙向互動、平等交流的探討式,以真正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其次,要更教學評價的新操作要領,變一課定論式為更多關注教師課堂教育教學實踐的全程的發展。

角色三:研訓員應是培訓者。由單一枯燥、傳統的培訓轉變為物件更具多元性,工作更具層次性,內容更具廣泛性,形式更具多樣性的培訓。改變以往傳統的培訓模式,採納促進與教師互動的培訓模式,加強彼此的交流、瞭解教師的需要,做好課程理論與教師實踐間的橋樑工作。

角色四:研訓員應是管理者。由自上而下的集權式管理轉變為放權式的無為

管理。應瞭解各園所教學管理並參與與推動園所的教學工作,包括:開設課程情況,教材使用情況,對課程管理情況,教學常規管理情況,教研活動開展情況,青年教師與新教師的培養情況等。將管理成為一種無為管理,為園所教師提供發展與創造的空間,鬆綁放權,創設一個寬鬆的管理環境。

角色五:研訓員應是服務者。由封閉式轉變為開放式、全程式的服務。應為教師專業化發展提供全方位支援與服務,創設條件、提供機會,為教師的交流、展現搭建平臺,並且提供資源,順應第一線教師的需要。

角色六:研訓員應是學習者。為了適應教育發展的需要,自身必須不斷學習,如新課程理念,教育現代資訊科技,現代教育管理思想等,使自己站的`高才能看得遠。

總之,《與幼兒教師對話——邁向專業成長之路》將成為我日後工作中的好夥伴,也希望在每一次的閱讀中不斷有新的體驗、新的收穫。

《與幼兒教師對話》讀後感8

暑假裡我讀了一本《與幼兒教師對話------邁向專業成長之路》,當我翻開這本書時,看到裡面密密麻麻的字有點反感,可是在細細品讀時,卻意猶未盡,與我們的教育密切相關,而且讓我不斷對自己的教育工作進行反思、質疑。

作者在第二章《自尊VS自戀》中寫到:“培養幼兒的自尊”通常都會被列為幼兒教育的主要目標之一。幼兒教育中各種不同的課程與教學模式並存,雖然他們主張不同的目標與教學方法,但是大家似乎都認同,協助幼兒對自己感覺良好是一個很重要的目標。

對幼小的兒童而言,自尊可能不是從評價自己的行為是否符合外在的標準而來,而是可能來自於是否深深地感覺到被有特殊意義的人所愛、所接受、所重視。

當幼兒脫離了幼兒階段,外在社會開始對愛與接受加入一些新的標準與條件。如果兒童早期所建立大膽被愛與被接受的感覺足夠穩定,那麼當他面對嚴厲的拒絕或責罵時,便不會過度的沮喪或自我貶低。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會逐漸內化社會所外加的標準,使之成為評價個人自尊的標準。

小班,班中大多數孩子是獨生子女,在家幾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轉,都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是小皇帝,在家裡父母對孩子表現的標準較低,看到孩子能吃能睡,健健康康就很滿足了。可到幼兒園裡,有那麼多孩子在一起,再加上老師對孩子的要求和家中不同,使得以前在家一直讓父母認為乖的孩子在幼兒園裡並不是表現出色。

記得我班中有一個小朋友,在一次使用漿糊的活動中,我要求孩子們用一個手指蘸漿糊,而且不要蘸太多,但我發現麟麟一隻手上的五個手指都蘸有漿糊,當我要教他時,只見他一個勁的踹大氣,然後就開始眼淚汪汪了,像這樣的孩子自尊心很強,可能在家父母認為他很能幹,時常表揚他,然而當他遇到批評時就承受不了。還有一個女孩子,平時調皮好動,在家媽媽經常對做錯事的她進行批評,而且有時還要用棒打她,以至於她在幼兒園做錯事情後問她原因時,總是默默無語,有時我們說盡好話她也無動於衷,對於這些孩子,我們老師有時真的束手無策,但在這本書中讓我瞭解到:由於幼兒來自各個不同的背景、能力、文化,為增強幼兒的自尊,老師應該提供他們更多樣化的人際情境。這樣一來,幼兒就能經歷很多不同的人際情境,由此增強他們的自尊,也增加他們處理、應對人際情境的能力。

當兒童被尊重時,自尊最可能發展。當對兒童有特殊意義的承認及同伴尊重兒童,詢問兒童的意見與喜好、提供機會讓兒童真正決定對自己有重要意義的事情及選擇自己在意的東西時,就傳達了對兒童的尊重。成人應該以尊重的態度徵詢幼兒對於活動與事情的意見、看法與喜好,並應加以慎重的考慮。

自尊無法從直接教導或勸告兒童“覺得自己很好”中獲得,比較可行的方法是幫助兒童處理所面臨的負面反饋,但是反饋要適量(而不過量)、明確且能充分地提供資訊(而非範範地讚美或討好),才能增強兒童的自尊。

總之,教師只有具備了心得教育觀念,掌握了科學的教育方法,擁有了超前的教育意識,才能把幼兒培養成適應未來社會的具有自尊的人。

《與幼兒教師對話》讀後感9

近階段一直在讀麗蓮·凱茲博士的《與幼兒教師對話》一書,不愧是國際著名的兒童教育專家,畢竟從事兒童教育、教師成長研究多年,對兒童發展與教育、幼兒教師的專業成長乃至學前教育事業發展具有豐富、深刻、獨到的認識。

書中分上下二篇,上篇為“幼兒與幼兒教育”,下篇為“幼兒教育議題”共十六章。無論在探討兒童發展、幼兒教育的目標、內容、幼教的專業化、幼教機構的評價,還是教師角色、教師與兒童關係、專業幼兒教師的行為、教師的專業成長等問題時,凱茲博士時刻向我們展示著她對這些問題的省思、檢視與理性的把握。譬如兒童自尊的培養是教師和家長都關心的一件事,但是目前用來培養自尊的做法實際上是在養成兒童將注意力集中在自己,以及關注別人如何看待自己,而不利於培養幼兒適宜、積極的自尊。她多次指出“自尊無法從直接教導或勸告兒童覺得自己很好中獲得”,教師應該“幫助兒童處理所面臨的負面反饋、挫折及失敗”,只有在適量的、明確且充分的正面反饋中才有助於增強兒童的自尊。這些觀點既反映著凱茲博士所秉持的客觀、審慎的態度,批判與反思的理性以及她對問題的辨證的把握,也體現了她科學的態度和嚴謹的學風,彰顯她獨特的學術品格和精神。使人領略到一種作為研究者的竟社和境界,一種在幼教領域中孜孜耕耘的勤奮態度,滋養與凸現著研究的內在價值與魅力。

讀了凱茲博士的書,在感受到她豐富的教育經驗和理論成果的時候,同時深深感受到自己是多麼的渺小與無知,在幼教的海洋中我只是個涉世未深的孩子,我想,只有不斷的學習,不斷的修養自己的內涵,使自己具有一點學有所想,做有所依,思有所悟,才能做一個真正優秀的幼兒教師.,才能擔負起幼教的重任。

《與幼兒教師對話》讀後感10

自參加完省骨幹教師培訓回到家鄉,我對鮑老師推薦給我們的書非常喜歡,也一直在讀麗蓮·凱茲博士的《與幼兒教師對話——邁向專業成長之路》一書,麗蓮·凱茲博士不愧是國際著名的兒童教育專家,畢竟從事兒童教育、教師成長研究多年,對兒童發展與教育、幼兒教師的專業成長乃至學前教育事業發展具有豐富、深刻、獨到的認識。   簡單的讀了序,我便開始了'我的第一章——幼兒發展的需求',從這裡讓我知道了幼兒理想發展的六個基本要素:幼兒需要有安全感、幼兒需要適度的自我肯定、幼兒需要體會生命的價值與意義、幼兒需要成人協助他們理解生活經驗、幼兒需要與有'權威'的成人一起成長學習、幼兒需要有成人或兄妹作為學習榜樣。簡短的幾頁字讓我明白:

我們所教育與照顧的每一位幼兒,其幸福與世界上其他幼兒的幸福是密不可分的。去照顧與愛護別人的孩子不應該只是為了一些現實的理由,而是我們本來就應該這樣做,因為這是我們的責任。看完了第二章'自尊VS自戀'。真是讓我大開眼見,讓我知道所謂的自尊指的是評價自己後所衍生出來的感覺,而自戀指的則是專注於自己及別人如何看待自己的心態。而從麗蓮凱茲教授舉的例子來看,讓我明白自尊和自戀會影響著孩子的健康的成長。在接下去的第三章到第八章讓我學到了很多以後在教育教學方面的知識。如:如何解決或應對所謂的'問題行為',我們不能光從外表的行為來看,而是要考慮問題行為和原因。而在處理問題行為的時候,我們必須瞭解其原因,然後對症下藥,才是適當的治療方法。也讓我知道在教學中要學什麼?什麼時候學好?如何學最好?這讓我這個剛剛從事幼教工作者受益非淺。

麗蓮。凱茲認為幼兒理想發展的第一要素是幼兒需要安全感。所謂安全感是指在心理上感覺自己與別人有'依附關係',感覺自己有所屬。'被愛'和'被需要'並不一定使人產生安全感,安全感必須建立在被愛者感受到這份感情,感受到被需要,感受到自己的特別,而且這份愛還必須是適量的,重點是在兒童'感受到'被愛與被需要,而不是兒童被愛與被需要。而在家長和兒童之間、老師和兒童之間都存在著這樣的悖論。

在家長和兒童之間 從與家長的不斷接觸中發現,現在的家長常常重視自己的感受:生活上我給了孩子什麼,我給孩子創造了什麼條件,我注重培養孩子什麼,我……而從來沒有問一問孩子的感受,觀察一下孩子的反應,思考孩子需要什麼。於是造成了'關懷強迫'、'非常態教育'等非正常狀態。孩子還不會自理的時候,父母無微不至地照顧,可是孩子漸漸大了,會走路、會說話了,上了幼兒園了,父母還是呵護得像捧在手裡的燭火,他們覺得孩子就應該接受這種照顧,如果有一天,孩子忽然不用他們幫著做什麼,這些父母就會覺得失落。還有的部分知識分子家庭,讓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的教育包圍孩子:走在路上的時候'你看,那是什麼字?',遊玩的時候'這是什麼樹?',吃飯的時候'番茄裡面有什麼營養素?',睡覺的時候'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家長們將'情境教育法'運用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生活中,任何一個情景、任何一個地方,都成為他們教育孩子的現場。家長對孩子照顧得非常周到,生活、思想、學習,家長無處不在,表面上是愛護關心孩子,其實是對孩子依賴自己有一定的依賴。這時候我們沒有去想一想孩子的感受,她感受到你的愛了嗎?你的愛是否適量?有沒有給孩子帶來壓力?當然有的家長也開始問'你覺得開心嗎?',但常常這樣的提問只是形式上的,許多孩子並不完全會總結我這一天是開心還是不開心,他往往與具體的事件聯絡起來,而有的時候甚至想不到具體的事件,於是對家長的問題會不知所云,常常胡亂應答。

而家長在自己的問題中滿足了,他不再讓自己去用心的觀察孩子,體會孩子的心是否如說的那樣。孩子短於表達,但情緒通常會在生活中體現,而這時家長已經在忙乎著自己的事情。望著孩子的眼睛,常常會看見空洞、無神;看著孩子的眼睛,常常會看見懷疑、委屈;看著孩子的眼睛,常常會看見不被理解的無奈,缺少真正愛的心靈。   在老師和兒童之間 由於越來越多的業務,促使老師在進步,促使老師在不斷的要求自己。由傳統的師上生下的觀念到今天的師生平等對待老師走過了漫長的路。老師的確在改變自己,給予了孩子更多的愛,老師面臨來自各個方面的督促:自我的、家長的、上級的、社會的。我將自我放在第一位,是因為老師的職業責任感告訴老師自己必須進步,否則適應不了時代的發展。

於是我們在生活中會看見:某某孩子依偎在老師的身上;某某孩子被老師摟抱在懷裡;某某孩子被老師特別關照;某某孩子的錯誤被匆匆忽略;孩子耳邊充滿了鼓勵和表揚……老師還沒有深刻理解:當你懷抱某個孩子的時候,還有那麼多的孩子等著你去愛;當你關照某個孩子的時候,還有那麼多的孩子等著你來教育;當你靠緊孩子的時候,你是否能客觀評價你的孩子;當你只是利用表揚作為教育手段的時候,你是否發現它們已失去了應有的效果……老師所給予兒童的安全感是幼兒相信成人對自己有一種真誠而強烈的反應,而不是空心的溫和。是的,老師給予孩子的愛是更加理性的、公平的、真實的、由衷的。

其實我們知道,孩子在自己真正努力的時候,他們也渴望這個努力被別人所發現,所賞識,所讚揚。我們要給孩子一個具體的實在的鼓勵和表揚的理由,讓孩子正確的、客觀的認識自己,賞識自己。當我們感受到孩子的進步時,就給予真誠的欣賞;當我們體會到孩子的錯誤時,就給予嚴肅的愛意的批評。當這些開始的時候,讓我們再來看看孩子的眼神,再來感受孩子的情緒,再來體會孩子的心情,看看他們是否感受到了你那份真正、真誠的愛。

最後,與大家重溫書中的一段話:'我們所教育與照顧的每一位幼兒,其幸福與世界上其他幼兒的幸福是密不可分的。當我們的幼兒需要動生命攸關的大手術時,開刀的醫生是別人的孩子;當我們的孩子受到攻擊時,犯罪的是別人的孩子。因此,只有當其他幼兒的幸福受到保障時,才能保障我們孩子的幸福。去照顧與愛護別人的孩子不應該只是為了一些現實的理由,而是我們本來就應該這樣做,因為這麼做是對的。'我相信,透過我們的努力,我們能從保障孩子的幸福中,得到專業的發展,享受到教師職業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