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名藝術家簡介
清代紫砂名家邵大亨:德藝雙馨一代名匠
邵大亨,清代嘉道年間宜興上岸人,生卒年不詳,約在1831-1874年。
邵大亨是近代紫砂大師顧景舟最為推崇的紫砂歷史名家,並多次對其作品發出由衷的讚歎。邵大亨壯年就辭世,傳世作品寥寥,但多為精品,主要有“龍頭一捆竹”,“掇只壺”,“仿古壺”,“魚華龍壺”等,無不精美絕倫,堪稱傳世之作。
邵大亨性情孤僻清高,非值其睏乏之時,一壺千金亦不可得。民間傳說,他是個麻子,從不隨波逐流依附權勢。對人生的嚴謹態度,鑄就了邵大亨其人其藝,近代工藝美術大師顧景舟對其十分推崇,認為清嘉,道以後五百年中,無有超過者。
邵大亨作品技藝已臻完美,大有“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之氣概,因為對於他的傳器的辨識就不難了。細觀邵大亨之作,真可謂增一釐則胖,去一釐則瘦,所有部件搭配,都顯示出飽滿的精氣神來,後世即有仿製也難以達到他的那種氣韻。凡大亨壺一入眼,便給人以大度不凡的感覺,形如其名,確為“大亨”也!
清代紫砂名家--陳曼生
代表作:蔓生十八式
陳曼生,本名陳鴻壽(1768-1822),清浙江錢塘(今餘杭)人,名鴻壽,字子恭,號曼生,一號種榆道人,曼公,曼龔,夾谷亭長,胥溪漁隱等,擅長古文辭,精於雕琢,以書法篆刻成名,其文學、書畫、篆刻樣樣精通,才氣過人。。
嘉慶二十一年(1816)左右,任溧 陽縣宰,好紫砂工藝,自繪紫砂壺十八圖樣,請楊彭年及楊之弟妹並邵二泉等制壺,自在壺上刻銘,稱‘曼生壺’。有的壺銘由其門客及僚屬江聽香、高爽泉、郭頻 迦、查梅史等代書和代刻,凡此均署雙款,即除有曼生款外,並有頻迦等款。著有《種榆仙館集》《桑連理館集》等。
自幼鍾愛紫砂壺的曼生,一見到那溫雅古樸的紫砂壺,他就怦然心動、愛不釋手。經常是在暮色蒼茫時分,避開了官場上那種對等的接風應酬,鑽進窯頭小屋,與一幫身份不符的人在一起喝酒品茶,交流玩壺與制壺心得,其實,在那樣漫長的寒夜,曼生捧一把暖心慰懷的紫砂老壺,伴著純香馥郁的茗茶,天高海闊、品壺論藝;卻常常在內心深處苦苦思念著心愛的人。自古茶不離壺,壺則以紫砂為上,醒詩魂,解酒困;添畫韻,增書香。這些都是茶與壺賜給中國文人的獨特撫慰。曼生這一時期的書畫作品,都透著一股淒涼與滄桑,或許也正是他內心的傷感無法排解的一種表達。
陳曼生不愛金銀而痴迷紫砂,說到底不僅僅是在壺中尋求某種精神與情感寄託,而是釋放自己的才情與感悟。才能得以使曼生壺充滿了情感與靈氣,一把小小的壺裡,融會了儒、道、佛家思想的精華,融進了陳曼生一生的情感與文采。然天佑其靈,亦或曼生本就因紫砂而生,亦或紫砂因曼生而來,誰是誰非,我佛無說,也就是在陳曼生做溧陽縣令的時候,因喜好紫砂壺而結識了當時制壺高手楊彭年,二人相談甚歡,一見如故,或許是巧合,陪伴著曼生度過無數漫漫長夜的小紫砂壺竟然就是彭年所制。(此傳說之三)從而也更加使得曼生對於松梅的思念更加深切,而紫砂壺成為曼生借物抒懷以解情思之苦悶之最愛,因而或許真是命運的安排,讓曼生融入多種情感於紫砂壺,從而設計創造出有鮮活生命的千古佳作——文人曼生壺,從而讓陳曼生成為萬人仰慕的古今紫砂第一人——壺之尊聖陳曼生。
楊彭年-清代陶藝家
楊彭年,字二泉,號大鵬,清嘉慶、道光年間(1796-1850)制宜興紫砂壺名藝人,浙江省桐鄉人。善制茗壺,有的渾樸雅緻,有的精巧玲瓏,且善配泥色。首創捏嘴不用模子和掇暗嘴之工藝,雖隨意製成,亦有天然之致, 世稱“彭年壺”,對後世影響頗大。
清嘉慶年間制砂壺名藝人,生卒不詳。荊溪人,一說浙江桐鄉人,弟寶年、妹鳳年,均為當時制壺名藝人,善於配泥,所制茗壺,玉色晶瑩,氣韻溫雅,渾樸玲瓏,具天然之趣,藝林視為珍品,當時常為溧陽知縣陳鴻壽製作《曼生壺》,歷來為鑑賞家所珍愛,現有《鍾式壺》藏於上海博物館。
他善制茗壺,渾樸雅緻,首創捏嘴不用模子和掇暗嘴之工藝,雖隨意製成,亦有天然之致,他善銘刻、工隸書,追求金石味。
陳鳴遠-清代陶藝家
陳鳴遠字鳴遠,號鶴峰,又號石霞山人,壺隱,清康熙年間宜興紫砂名藝人,是幾百年來壺藝和精品成就很高的名手。
代表作品: 甜瓜壺,原名南瓜壺。主要成就: 所製茶具、雅玩,精美絕倫。制壺技藝精湛全面,又勇於開拓創新。他仿製的爵、觚、鼎等古彝器,工藝精,品位高,古趣盎然。所制茗壺造型多種多樣,特別善於自然型類砂壺的製作,作品有瓜形壺、蓮子壺、束柴三友壺、松段壺、梅乾壺、蠶桑壺等均極具自然生趣,把自然型壺在明人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向藝術化的高度。這些壺式不僅是他的傑出創造,而且成為砂壺工藝上的歷史性造型,為後來的制壺家們廣泛沿用。
他多才多藝,還製作了許多案頭陳設的`清供雅玩和文房用具,像生的菱角、扁豆、花生、玉蜀黍、鶿菇、栗子、藕片 作品、荸薺、核桃、白果等等,無不精妙,把果蔬的自然生態,表現的淋漓盡致,惟妙惟肖,再配以契合果蔬肌理的泥色,給人以活生生鮮靈靈的審美感受,令人拍案叫絕。
傳世鳴遠作品除仿古諸器外,著名的有:甜瓜壺,原名南瓜壺,是鳴遠的一件代表作,壺身鐫有“仿得東陵式,盛來雪孔香”詩句,刻款楷書“鳴遠”,鈐“陳鳴遠”陽文篆書方印,今藏南京博物院。四足壺,壺身銘“且飲且讀,不過滿腹”,今藏上海博物館。旋渦紋瓜形壺,今藏香港茶具文物館。蓮子壺,壺身銘“資爾清德,煩暑鹹滌,君子友之,以永朝夕。”今藏蘇州市文物商店。松段壺,今藏宜興陶瓷陳列館。調殺蠶桑壺,今藏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還有筍型水盂,也是鳴遠的代表作品,今藏南京博物院。其他還有一批清供雅玩,由國內外文搏機構及私家收藏。
他還開創了壺體鐫刻詩銘作裝飾,署款以刻名和印章並用,把中國陳鳴遠作品傳統繪畫書法的裝飾藝術和書款方式,引入了砂壺的製作工藝,使原來光素無華的壺體增添了許多雋永的裝飾情趣,也使砂壺更具有了濃厚的書卷氣,再加之詩銘、書款的書法雅健娟秀,富有晉唐筆意,從而把壺藝、品茗和文人的風雅情致融為一體,極大的提高了砂壺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價值,成為真正的藝術品進入了藝術殿堂,這是陳鳴遠在壺藝發展史上建立的卓越功勳。
楊鳳年-清代陶藝家
清嘉慶年間制壺名藝人,荊溪人,一說浙江桐鄉人,楊彭年之妹。構思巧妙,浮雕精美,可與其兄媲美,是歷來公認最有名望的制砂壺女藝人,傳世作品較多,所制《風捲葵壺》造型典雅,製作工巧,用名貴的天青泥製成,紫檀色中微泛藍,精美內含,溫潤如玉。《竹段壺》呈紫色,沉著穩重,壺體為毛竹段形,嘴、蓋、把,均以竹枝、竹葉裝飾,比例勻稱,疏密合度,工藝精巧,為壺中佳品,現藏於宜興陶瓷博物館。
翟英韶-清代陶藝家
(約1796-1839)字子治,初號“月壺”後又改為翟甫,又號老冶、升春。喜紫砂藝術,嘗自制,號壺工。有請鄧奎到宜興監造,其精者,則自制銘文,或繪刻梅竹,時人稱為“三絕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