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設計

淺析設計的網際網路思維

淺析設計的網際網路思維

【摘 要】網際網路的出現和發展,人類進入了大資料的新時代。在大資料時代背景下,分析設計的網際網路思維,運用辯證的思維分析其中的利弊,予以總結,並推測設計的網際網路思維在未來的發展。

【關鍵詞】設計 網際網路思維 大資料

1 大資料時代

隨著科技的發展,網際網路的出現,資訊豐富極大化,流動速度加快。同時隨著智慧手機以及可佩戴計算裝置的出現,我們的行為、位置、甚至身體生理基數等每一點變化都成為了可被記錄和分析的資料。以此為基礎,“反饋設計”的新的設計模式開始形成。設計發展時至今日,已經形成為了一個,“資料收集-資料反饋-資料聯通”的迴圈鏈條。根據使用者需求,設計出新產品,再根據使用者體驗的資料資訊進行改進更新。在這個龐大的資料庫裡,透過資料分析再獲取新的資料,從而改進更新。這樣的一個迴圈鏈條在以下幾個例子中都有充分體現。

2 設計的網際網路思維--利

設計的網際網路思維的有利面,可以從設計的網際網路思維的價值體現來看,設計的網際網路思維使設計更具有聯絡性、互動性、相容性,從而使設計走向更民主化。

設計的網際網路思維更具聯絡性。小米手機的設計為例,小米手機的'設計搭建了一個“資料收集-資料反饋-資料聯通”的設計迴圈系統。這個系統根據使用者的需求,研製出了一款專為老人設計的老人模式來看,先設計出這個老人模式,然後將這個手機的模式釋出在XX、論壇上,網民透過微博、微信、論壇等渠道將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和各種需求發給小米的設計研發部,根據這些網民反饋回來的資訊,設計研發部再對系統進行改進更新。從而數以萬計的網民就成了小米研發和設計的外援團,小米的系統功能根據不同的需求,每週都會更新系統,而這些新系統的設計和研發大多是來至網民。而今小米手機被稱為“活”的手機,隨時根據自己需求變更。在小米手機的設計過程,有一條無形的紐帶,將使用者、設計師和企業,緊密地聯絡在一起,形成一個強大的鏈條,設計師根據客戶需求設計,使用者反饋資訊,再根據反饋資訊改進更新設計,從而增強了內部溝通。

設計的網際網路思維更具互動性,加強了使用者溝通,使設計更民主化。在傳統設計中,設計品和人之間的關係比較單一,而設計的網際網路思維就加強了人與設計品間的互動。特別是當今社會的非物質設計,網路軟體系統的設計,比如說小米手機所用的MIUI手機作業系統的研發和設計,是50萬發燒友參與設計研發的,大部分的創意改進都是來至網友。這種使用者參與設計不僅在非物質設計中有,在物質設計中也是屢見不鮮,ZARA和HM的服裝設計,設計師根據客戶的試穿率和購買資料做分析,從而進行修改設計,使設計更好地貼近客戶。

設計的網際網路思維更具相容性。這是一個大資料時代,所涵蓋的資料不是單向度的,而是多維度的,從而使設計品所承載的功能也是多維度的。海爾空調的環形出風口的設計專案,這個專案的設計研發一年就完成了,主要歸功於搭建了“全球研發資源整合平臺”形成了一個數據庫鏈條,其中包含了10萬個知名高校、專家、學者、科研機構,涉及電子、資訊、生物、動力等諸多領域。海爾只需將自己的科研設計需求放在這個平臺上,就可以坐等科研資源找上門。將難題放入這個平臺,只需要一週的時間就有世界上等級的資源和海爾進行互動,這樣海爾就和世界上頂級的研發設計團隊結合,這樣世界就是一個大的研發設計部。除此之外,在這個資料鏈條下的產品,所相容和所涵蓋的的功能也是多維度的。

3 設計的網際網路思維--弊

設計的網際網路思維,加強了消費者與產品的溝通和互動,使設計進一步走向民主化,這就呈現出來一個“人人都是設計師”的狀態。這樣設計師和消費者之間的界限,變得越來越模糊,設計師身份逐漸走向融合,設計師成為了一個整理消費者需求資料的資料整理員,而消費者的需求,意見和建議成為設計和研發產品的主要引領來源,呈現出來消費者至上的狀態。設計走向民主化的同時,也走向了庸俗化,大部分消費者的需求和審美,是趨於平庸化的。

結語

從辯證的思維來看設計的網際網路思維,有其利弊,設計的網際網路思維更具互動性、聯絡性、相容性,同時也更加的民主化;但從縮短了消費者和設計師距離,界限逐漸模糊來,以消費者至上的設計,是更趨向於平庸化的,同時對設計師的專業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資料發展的核心動力來源於人類測量、記錄和分析世界的渴望。

在當今大資料到來的時代,設計的網際網路思維,將會呈現出兩種狀態:其一,設計師逐漸轉向資料整理員身份,沒有設計師存在,設計品都是由消費者決定。其二,超冷門的,將會在大資料平臺上發揮到極致,會呈現出“超人的設計師”,整個會出現這樣的兩極分化狀態。

參考文獻

[2]約翰?加爾佈雷思.《豐裕的社會》[M].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05.

[3][美]凱文?凱利.《技術元素》[M].電子工業出版社,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