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三隻白鶴》教學設計
《三隻白鶴》的故事裡第一、二隻白鶴就像刻舟人,以移動的物體做標記,所以第一二隻白鶴是永遠找不到自己藏的大魚的,但第三隻白鶴卻能找回自己的大魚。下面由小編給大家整理關於《三隻白鶴》教學設計,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關於《三隻白鶴》教學設計篇1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7個生字和9個詞語。認識4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哪隻白鶴能找到魚,並懂得其中的原因。教育學生遇事要動腦筋,注意事物的變化。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指導朗讀,進行識字教學,知道三隻白鶴各以什麼做標誌記住魚的地方。
難點是弄明白為什麼只有第三隻白鶴能找到魚。
課前準備
1.教學掛圖,分別畫有“三隻白鶴、太陽、白雲”的貼上圖。
2.生字生詞卡片。
3.朗讀課文的錄音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看圖匯入新課
指白鶴圖提問:小朋友們,這是什麼動物白鶴腿細細長長的,嘴尖尖長長的,它這樣子最有利於捉魚了。這節課我們要來學習一篇有關白鶴的課文。教師板書課題:三隻白鶴。
二、初讀課文
1.聽課文錄音。
2.學生自由、輕聲地朗讀課文,注意讀注字音,讀通課文。
3.指名分段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不添字,不丟字。要注意長句子中間的停頓,讀完對照要求進行評議、改進。
三、再讀課文
1.以問引讀,學習第一段。
(1)什麼時候,三隻白鶴在幹什麼學生讀第一句。
(2)他們——學生接讀第二句。
學習生字“飽、埋”。“飽”是形聲字,“埋”是會意字。根據字的特點幫助學生記字形。看看第一幅掛圖,練習朗讀第二句。
(3)連起來練習朗讀第一段。
2.三隻白鶴分別用什麼標記來記住埋魚的`地點呢
(1)自由朗讀第二段。
(2)指名三位同學一人讀一句,教師板書:第一隻太陽底下第二隻白雲下面第三隻柳樹旁邊。板書生字“第、底、旁”時,讓學生留心看老師怎麼寫,學生跟著書空
(3)出示與書上第一幅插圖內容相似只少了三隻白鶴的掛圖,利用活動的“白鶴”圖,分別演示它們記住的標記。
3.第二天,三隻白鶴按照自己記住的標記去找魚了,誰能找到呢
(1)學生自己讀讀三、四段課文,同座位討論討論:哪隻白鶴能找到埋在地裡的大魚為什麼
(2)大家交流討論。
(3)教師利用活動掛圖幫助理解:
①出示只有背景內容的掛圖,利用活動的太陽圖,演示“剛剛升起”,注意貼的位置與原先位置不同。
②利用活動白鶴演示“朝太陽飛去”。點明此時太陽下的土地已經不是埋魚的地方了。
③貼上活動的“白雲”圖(與原先位置不同),利用活動“白鶴”演示“朝白雲飛去”。點明此時白雲下的土地也已經不是埋魚的地方了。
④利用活動“白鶴”演示“飛到河邊,落在大柳樹旁邊”。得出結論:第三隻白鶴能找到埋在地裡的大魚。因為柳樹長在土裡,在短時間內是不會移動的。
4.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朗讀課文
二、複習生字,指導識字、寫字。
1.開火車讀生字卡片。
2.學生自己分析,大家交流記字方法。
3.指導寫字。“第”的竹字頭約佔田字格的四分之一,下面的“弓”要寫得扁寬些。“底”不要漏寫,最後一筆“點”。“起”的“捺”要長需舒展,托住上邊的“已”。
三、課堂練習
1.完成練習3。先比較每組字的異同,再自己組詞,口頭交流,然後寫下來。
2.完成練習4。先讓學生自己完成填空,現進行交流、訂正。
四、擴充套件練習
課後收集童話或寓言故事,召開一次故事會。
關於《三隻白鶴》教學設計篇2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哪隻白鶴找到了魚,懂得另外兩隻白鶴找不到魚的原因。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詞語和重點句子。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三隻白鶴之間發生了一個什麼有趣的故事?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2、檢查生字的讀音情況。
3、指名讀課文並思考,本文共有幾個自然段,各主要寫了什麼?
三、細讀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本自然段,這段共有幾句話?
(2)第一句話寫了什麼?
(3)第二句話告訴了我們什麼?
(4)三隻白鶴把吃剩下的一條大魚埋在了會地方?
(5)這一段先講了什麼,後講了什麼?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學生自讀課文並思考,這一段共有幾句話,各講了什麼?
(2)三隻白鶴各找了什麼事物不記住埋魚的地點?
(3)啟發學生思考,哪隻白鶴的辦法好?
3、學習第三自然段。
(1)指名讀本自然段並說出本段共有幾句話。
(2)指名讀第一句並思考,這句話告訴了我們什麼?
(3)第二天他們醒來後是怎樣去找大魚的?
(4)三隻白鶴為什麼分別朝著太陽、天空、和河邊的大柳樹飛去?
(5)指導學生朗讀本段。
4、學習第四段。
學生自讀後,思考:
(1)哪隻白鶴找到大魚?另外兩隻白鶴為什麼找不到大魚?
(2)找不到大魚的兩隻白鶴會怎麼想?又會怎麼做?
(3)這三隻白鶴中哪隻最聰明?為什麼?
5、學生統讀全文後,師生總結。
四、再讀課文,要求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思考:透過三文的學習,你明白了什麼?
五、識記字形,指導學生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