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設計

一年級數學下冊《估一估量一量》教學設計

一年級數學下冊《估一估量一量》教學設計範文(精選3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教學設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一年級數學下冊《估一估量一量》教學設計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年級數學下冊《估一估量一量》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能選用適當的單位表示長度,會用測量工具進行測量。

2、能估計身邊物體的長度,初步形成估計意識,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3、增強同學們的合作意識和探究意識。

教學重難點:

1、透過引導學生估計身邊物體的長度,再動手實際量一量,進一步學會使用測

2、量工具和選用適當的長度單位,從而培養應用意識。

教學過程:

一、創設激疑

1、前面我們學習了哪些長度單位?它們之間有什麼關係?

① 長度單位:米(m)、釐米(㎝)

② 1米=100釐米 1m=100㎝

2、今天,米和釐米又來找我們做朋友,想了解同學們對它們倆掌握和應用的情況,看你能不能正確的應用米和釐米來估一估、量一量身邊的物體。比如說:黑板的長、桌子的高等

二、互動解疑

1、黑板的長是多少?

①估一估

2米、3米、5米……

②量一量,誰估計得更準確

③分組測量,彙報結果

2、說一說是怎樣測量的。

3、測量時要注意些什麼?

測量時尺子不夠長,量完一次就做一個句號,數數量了幾次,還剩多少,最後得出結果。

三、啟思導疑

1、量自己的身高、步長

①先估計,然後同桌合作量一量。

②交流討論

2、完成試一試

①先估測

②再量一量

③最後填出具體的數值。

四、實踐應用

1、在○裡填上“<”、“>”或“=”。

①25釐米○ 2米 ②100釐米○1米

③51釐米○49釐米 ④98釐米○89釐米

⑤1釐米○1米 ⑥10釐米○1米

⑦33釐米○3米 ⑧6米○600釐米

2、填一填。

①1米=( )釐米 ②12米+7米=( )米

③13釐米+8釐米=( )釐米

④2米+45釐米=( )米( )釐米

⑤量比較短的物體,可以用( )做單位。

⑥量比較長的物體,可以用( )做單位。

五、總結評價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板書設計:

估一估 量一量

先估計 再測量

不夠整米,剩餘部分用釐米做單位。

一年級數學下冊《估一估量一量》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

教材第30、31題實踐活動“估一估”。

教學目標:

使學生初步學會在生活裡進行估計的一般方法;培養學生估計的意識和初步能力,以及分析、推理的思維能力。

教學準備:

樹葉的圖片(見課本),大一些的杯子和1千克水。

教學過程:

一、準備鋪墊

1、出示一摞本子:告訴學生,這麼一摞本子有20本。

2、出示另一摞本子(2個20本),先請學生估一估,這一摞本子大約有多少本?你是怎麼想的?

3、告訴學生:第2摞的本數是第1摞的2倍,你知道第2摞到底有幾本嗎?

4、再給第2摞加上摞(40本)請學生估計現在第2摞大約有多少本本子?你又是怎樣想的?

二、教學新課

1、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估一估”。

2、估計書的本數。

(1)談話:老師想請你們估計一下我校圖書室的圖書,你們有什麼辦法?

(2)小組討論交流。

(3)在交流的基礎上進行指導小結:可以先數出一排書的本數,再估計出一個書架上書的本數。再估出圖書館裡的書的本數。

(4)學生分組到圖書室進行估計。

(5)彙報估計情況

3、出示樹葉第一幅圖。讓學生說說可以怎樣估計圖裡大約有多少片樹葉。

(1)學生組織討論。

(2)交流:可以先數出一個框裡的樹葉數,再估計整幅圖大約有多少片樹葉。

(3)學生獨立數數、估計。

4、出示樹葉第二幅圖。

(1)要估計這幅圖裡的樹葉的片數,你準備怎麼估計?

(2)小組討論怎樣來估計。

(3)學生估計樹葉。

(4)交流估計的方法。

5、出示樹葉的第三幅圖。

讓學生分組討論可以怎樣估計有多少片樹葉。各小組討論交流並彙報估計結果。然後全班彙報交流估計的結果和方法。

6、教學第3題。

(1)老師出示1千克水,倒在一個大的量杯裡。讓學生觀察這一千克水在量杯中所佔的位置,然後估計一下這一隻量杯大約可以裝多少千克水?

(2)老師出示一桶水,請學生估計一下這一桶水大約有幾千克?是怎樣估計出來的?

三、教學“試一試”

按課本上內容依次組織小組討論,學生彙報估計的問題、結果和方法。

1、估計一下,我們學校大約有多少名學生?

2、再語文書上任意找一頁,估計一下這一頁大約有多少個字?

四、課堂小結

1、這節課學習了什麼?你學到了什麼?

2、你還能估計出其他一些物體的個數嗎?

一年級數學下冊《估一估量一量》教學設計3

一、教學目標

1、能選用適當的單位表示長度。

2、能估計身邊物體的長度,會使用測量工具進行測量。

二、教學過程

(一)室內活動

師:請同學們伸開兩臂,比一比1米有多長。

(學生站起來比劃,教師拿著米尺到學生中巡視,發現誤差大的進行糾正。)

師:有一些長了,再往回縮一點兒,就正好是1米了。

(教師走到幾位學生面前,邊用米尺驗證,邊進行指導。)

師:下面請同學們估計一下你們的桌子大約有多長?把估計的'結果告訴同桌,然後你們倆一起量一量,看誰估得準?(學生活動)

活動結束後,學生開始彙報。

生1:我們量的結果是1米20釐米。

師:那你們倆誰估得準?

生1:我們倆都估得一樣。

師:那你們倆估的是多少呢?

生1:我們倆估的是1米90釐米。班裡的桌子是1米,這張桌子比班裡的桌子稍微大一點兒,然後我們估的就是1米90釐米。

師:你們能根據班裡桌子的長度來進行估計,想法很好。不過,這張桌子比班裡的桌子長一些,而不是長很多,估計得再少一些就更好了。

師:誰再來說一說你們量的結果是多少?

生2:我們量的結果是120釐米。

師:請把你估計的方法給同學們介紹一下,好嗎?

生2:我是先比劃出1米,然後再比劃出1拃是10釐米,一量是2拃,就是120釐米。

師:你的方法真不錯,你能夠藉助身體中的尺子來進行估計,這是一種很好的估計方法。

師:下面我想請同學們評價一下,在剛才的活動中,你的同桌表現得怎麼樣?

生3:我覺得我的同桌表現得非常好。

師:他哪兒表現得好?

生3:因為他用拃量了這張桌子的長度。

師:也就是他能借助拃來進行估計,還有呢?

生3:還有他量完以後就坐好了。

師:看來,他還是一個遵守紀律的孩子。

師:你認為他的表現怎麼樣?

(教師指著生3的同桌問。)

生4:他的表現也很好。

師:好在哪兒?

生4:他參照我的數字增大一些,結果他比我估得準。

(二)室外活動

活動一:測步長。

教師提前給每組發放一份記錄單:

師:步長指什麼?(腳尖到腳尖或腳後跟到腳後跟的距離。)

強調:步長是平時走一步的長度,不要刻意邁大步。

師:我們先來進行量步長的活動,每組的4個同學提前分好工,在活動之前想一想,用什麼辦法估得最準?先估一估,然後再量一量,並填寫表格。

(學生開始活動。)

師:哪個小組願意把你們活動的過程彙報給大家?

小組1:1號是××,他估計的是50釐米,測量也是50釐米;2號是××,他估計的是50釐米,測量的是57釐米……

師:你們組誰估計得最準?請給大家介紹一下,你是怎麼估計的?

生5:我就是邁步畫完線後,用拃量的。

師:你一拃有多長?

生5:我一拃長10釐米,5拃就是50釐米。

生6:我是用鉛筆盒估的,鉛筆盒的長是21釐米。

師:你一步大概有幾個鉛筆盒長?

生6:大概有3個鉛筆盒長。

師:你們能夠藉助工具來估計真是太好了。

生7:××邁了一步,我就想我的個子比他高,就應該邁得比他多一點兒。

師:我們又跟你學到了一種很好的估計方法。

活動二:測立定跳遠。

說明:立定跳遠指腳尖到腳後跟的距離(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始活動)。

填寫表格。

活動三:在操場上任選一種物體,測量其長度或高度。

說明:測量的長度要在可測量範圍內。

任選一種物體得長度(高度)

師:下面請每個小 組從操場上任意選一個物體,先估一估,再量一量它的長度或高度,比一比,看誰估計得最準。

(四人一組開始活動。)

師:請同學們說一說,你們小組選的是什麼?是怎樣估計的?

師:透過剛才的合作和交流,你們有什麼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