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節日教學設計範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藉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那麼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國傳統節日教學設計範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學目標:
1、瞭解春節、清明節、端午節等中國傳統節日的起源、習俗以及過節時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
2、透過春節,使學生深刻地認識和領會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3、明確不同的節日有不同的文化。
4、培養學生珍視和熱愛生活、樂於與他人分享快樂的情感。
教學重點:
瞭解我國傳統節日的起源、風俗等,感受我國傳統節日深厚的文化底蘊。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對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熱愛之情。
教學過程:
一、聽關鍵詞,猜節日
1、談話:同學們,你們喜歡過節嗎?
2、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幾個有關節日的關鍵詞,就請大家來猜猜是什麼節日,在哪一天過節?
放鞭炮,拿紅包 (春節 正月初一)
祭祖、掃墓(清明 4月3日—5日)
吃粽子,賽龍舟,(端午節五月初五)
吃月餅,賞圓月 (中秋節八月十五)
師:像這些在我們中華民族的土地上延續了幾千年的歷史,併成為中華民族象徵的節日,我們把它們叫做中國的傳統節日。板書課題:中國的傳統節日
師:上課前,老師請大家去收集中國傳統的節日,除了螢幕上的四個傳統節日,你還知道哪些中國的傳統節日,它們分別在哪一天過?
師:在學生回答後再出示其餘的幾個傳統節日,問:從日期上看看,你發現了什麼?
小結:對呀,中國的傳統節日多數都是按農曆來過的,只有清明是按公曆來過的,它是二十四個節氣中的一個。早在唐朝就有詩人寫下了《清明》這一首詩(引:清明時節……)
二、走進春節。
1、在這些傳統節日中,最隆重最喜慶的`是哪一個節日?
2、春節的濃濃年味至今還讓我們回味無窮,你能說說春節有哪些主要活動嗎? (同桌討論後交流)
(1)吃年夜飯,看春節聯歡晚會。
(2)走親戚。師:是呀,從年初一開始,人們就忙著走親拜友,互相祝福,分享過年的快樂。
(3)壓歲錢。師:你們知道它的來歷嗎?
“歲”與“邪祟”的“祟”同音,長輩們希望能壓住邪祟,希望孩子在新的一年裡,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4)貼“倒福”、春聯、窗花、年畫。(師:福字怎麼貼?為什麼要倒貼?除了貼福,還會貼什麼?老師這裡也有一幅春聯,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引導春聯的讀法。
(5)放煙花鞭炮。節日的禮花綻放在空中,多美!老師從網上搜集了不少煙花的照片,想看嗎?)
(6)掛中國結(出示中國結)同學們,紅紅的中國結是用一根紅絲線纏繞而成的,喜氣的中國結讓一脈相承的中華民族洋溢著喜慶,團結,象徵著世界華人心連心。(掛在黑板上面)
小結:
對於我們小孩子來說,最開的心莫過於收到長輩的紅包了。今天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了幾個紅包,不過裡面不是壓歲錢,卻同樣是老師對同學們的祝福。想不想得到老師的紅包?
要得到紅包也不難,老師這裡針對春節設計了四關,只要你能闖出一關就能得到老師的紅包,大家有信心嗎?好,先祝大家馬到成功!
3.闖關活動
第一關:年的故事 誰來闖關?
第二關:背一幅春聯或一首春節的詩。
第三關:說出一首和春節有關的歌,並唱出一句。
第四關:設計一句春節的祝福語
師:同學們,老師祝賀你們順利過關,為了獎勵大家,老師也要送大家一首好聽的歌《恭喜恭喜》,會唱的同學一起唱,不會唱的拍起自己的手來!
三、交流其他傳統節日。
師:每當節日來臨,我們都會以各種各樣的方式來歡慶節日,透過這些節日,我們學到了很多知識,得到了很多快樂。現在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選擇春節以外的一個傳統節日,交流並記錄你們對它的瞭解。
1.小組交流
2.全班交流:請問你們小組討論的是哪一個節日,在討論中你們知道了什麼。還有哪個小組也討論了這個節日,有沒有要補充的嗎?
根據學生彙報出示相關內容
端午節
1、請學生介紹當地過端午節的習俗。(吃帶黃的五種食品、小孩額頭上畫王字、胸戴香包、門上掛艾草菖蒲等習俗,以用來避邪、祈求吉祥平安和驅蟲……)
2、介紹端午節的由來。
師:偉大詩人已離我們遠去了,但他留給我們的是什麼呢?(愛國主義精神)
2、吃粽子師:介紹嘉興的粽子五芳齋
3、賽龍舟師:我們一起來觀看一段賽龍舟的影片。
師:賽龍舟還賽出了什麼精神?(團結合作、拼搏、力爭上游……)
今年的5月28—29日可到嘉興觀看全國性的賽龍舟比賽,親自感受激動人心的場面。
清明節
1、請學生介紹當地過清明節的習俗(祭祖、上墳、吃青糰子)
回憶今年的清明節還除了祭自己先輩外還祭了哪些人?
課件出示本班中的學生網上祭英烈,獻花、留言、瀏覽革命紀念館和參觀烈士陵園照片。師: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過清明節已不僅僅是祭自己的祖先,還要祭革命先烈及為人民利益而獻身的英雄,並且可以利用網路來祭奠。
2、介紹清明節的由來
學生根據自己收集到的資料交流元宵節(欣賞各種花燈)、中秋節、重陽節……
課堂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中國的傳統節日,學到了很多知識。隨著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許多外國節日也進入了我們的生活,所以在我們的身邊,又產生了許多節日,下節課我們將繼續暢遊節日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