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讀後感(精選3篇)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孫子兵法》讀後感(精選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孫子兵法》讀後感1
《孫子兵法》是一部經典的兵法著作,書中道“兵者,國之大事,逝世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是因為他在後世被使用被實踐,並且讓實踐者獲得成功。在《孫子兵法》出現過後的幾千年中,歷史歷經了多少場戰鬥,又有多少猛將銳兵借用《孫子兵法》中的戰略戰術大獲全勝。《孫子兵法》古人用之於戰,現代人亦可用之,用之於生活。
何為道?道乃明政。古時的戰鬥需要人力,更需要人心。君主該當同民眾一樣有必勝的目標,有保家衛國的理想,意志統一,共同生逝世。古之用兵需要有嚴明的政治,今之社會又何嘗不是如此。我們身處和平年代,沒有戰鬥,卻又災害。在大災大難面前,我們需要“道”的存在。這不禁又將我的記憶帶回那段苦楚的時光,那段自豪的時光。我們,經歷了雪災地震。但是種種不幸並沒有打到我們,我們的指示人和祖國國民團結一心,共同抗災的場景令人激動。這樣的高低一心不就是兵法中“道”最好的體現嗎?或許那段往事不堪回想,但是那段往事讓人難忘。
何為天,何為地?天乃天時,地乃地利。古時用兵作戰不僅要靠軍隊實力,除了之前所說“道”之所用帶來的人和之外,還需依靠天時地利。如若不是江面大霧瀰漫,或許諸葛亮便會因為自己定下的三天之內造十萬支軍箭的軍令狀而喪命了吧;如若不是東南風的吹拂,或許火燒赤壁中周瑜只會燒傷自己了吧;如若荊州不是軍事要地,又怎會成就其兵家必爭的美名呢。天時地利在戰時很首要,在現在的生活當中同樣很首要。為什麼商人會在情人節將玫瑰花精巧包裝然後賣出,為什麼大雨天總會有人撐著一把傘外出賣傘,為什麼經營者會挑選店面位置?這些不都是人們在生存和競爭中對天時地利理解過後的運用和實踐嗎?
何為將?將乃明將。戰時擁有一個賢明的大將是福,現在擁有一個賢明的指示人同樣是福。我們同樣期盼自己的指示富有才華,賞罰有信,對下屬關愛有加;我們也同樣期待著自己可以成為一個勇敢果斷受人尊重的指示。《孫子兵法》中的“將”奉告了我們指示之方,奉告了我們成功管理的法子。
何為法?法乃軍法。古時戰鬥中軍法嚴明是眾所周知的,只有擁有嚴明的紀律才會有嚴明的軍隊,只有嚴明的軍隊才會取得戰鬥的勝利。古之軍法,現之律法。在現代這樣一個法治社會,我們需要懂法更需要守法。只有在有規有矩的社會中,我們才幹夠自由發展,良好發展。試想一個沒有法律的國家將會是怎樣,那將會是沒有管制,沒有保護,沒有人權的雜亂世界。
《孫子兵法》是兵書,領導軍隊在戰鬥中獲得勝利;《孫子兵法》也是生存指南之書,指引我們在生活中走向成功。
《孫子兵法》讀後感2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這句話出自《孫子兵法》。《孫子兵法》為春秋時期孫武所著,被譽為“兵學經典”。唐王李世民說:“觀諸兵書,無出孫武。”日本松下電器創始人松下幸之助說:”《孫子兵法》是天下第一神靈,我們必須頂禮膜拜,認真背誦,靈活應用,公司才能發達。”兵法是謀略,謀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戰略,大智慧。《孫子兵法》無論是在軍事方面、商業方面、經濟方面還是其他各個方面,《孫子兵法》都起到極其重要的指導作用。
《孫子兵法》共13篇,分為《始計篇》、《作戰篇》、《謀攻篇》、《軍形篇》、《兵勢篇》、《虛實篇》、《軍爭篇》、《九變篇》、《行軍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和《用間篇》。在這之中,我認為“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是這其中最重要的主導思想,是孫子兵法的靈魂和核心。
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這句話出現在《謀攻篇》中,意為不動用武力,讓敵人的軍隊喪失戰鬥能力,從而使己方達到完勝的目的。在孫子看來,“不戰而屈人之兵”是作戰中最好的策略。常言道:“傷敵三千,自損八百”,戰爭本身就是損人傷己的事,訴諸武力,損耗極大,破壞也極大,不動武而用軍事威脅、經濟手段等都更有利於本國,當今大多數國家遇到糾紛也很少直接訴諸武力的。歷史上許多的戰役、戰鬥都是如此。
不使用武力,讓敵人的軍隊喪失戰鬥能力,從而使己方達到完勝的目的,這只是“不戰而屈人之兵”字面上的意思。以最小的代價,用最少的時間,花最少的精力,去得到最好的結果,以獲得最大的利益才是這句話的本意。
就拿上課來說吧,假如我上課的時候認真聽老師講課,即使下課和放學再怎麼玩,我還是能從容應對老師佈置的作業和考試,因為我已經在課堂上把老師所講的都消化吸收了。我只花出了很少的時間,卻得到了最大的學習效果,這才是“善之善者也”。相反,如果我上課時不聽講,就算下課和放學再怎麼翻書,再怎麼補課,花再多的努力,都不如上課認真聽講的效率高,付出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卻達不到滿意的學習效果,這就不能算是“善之善者”,也就違背了“不戰而屈人之兵”的道理。這也是“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的一種體現。
“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這句話,不僅在軍事上十分有用,商業、經濟或者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它的用處。就像英國皇家空軍元帥約翰·斯萊瑟所說的,孫武的.思想有驚人之處——把一些詞句稍加變換,他的箴言好像是昨天剛寫出來的。兵法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戰略,大智慧。希望我們都能銘記孫子的“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這句話,以最少的時間,最小的代價,最少的精力,得到最大的利益,最好的結果。
《孫子兵法》讀後感3
孫子在開篇即提出了作戰取勝的五個重要因素。“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道”指的是好的出兵理由,使民心傾向你這邊。道是為了得民心,做到上下同欲。“天”、“地”強調作戰的天時、地利條件。“將”說的是領導者的策略、領導能力。“法”強調法規紀律。
“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者不勝”。在古代,將領只要熟知上面五點作戰的時候就可以取得勝利。從目前看,一個企業能取得成功也與以上五點有密切的聯絡。不管是制度法令、領導者能力、還是市場經營策略及員工支援配合,都與企業經營成敗息息相關。
有這麼一句話“一流的企業是企業文化管人、二流的企業是企業制度管人、三流的企業是人管人。”由此可見一個成功企業的企業文化置關重要。一個優秀的企業,就是要創造一種能夠使企業全體員工衷心認同的核心價值觀念和使命感、一個能夠促進員工奮發向上的心理環境、一個能夠確保企業經營業績的不斷提高、一個能夠積極地推動組織變革和發展的企業文化。只有在這種企業文化下,員工才能樹立積極的工作價值觀,才能真正感受到成功的樂趣,才能體會出個人的責任感和重要性,也才能表現出敬業敬職的精神。公司才能真正被員工所熱愛。
在商戰中要勝過對手,企業管理者就應該在“經營策略(道)、”“經濟環境(天)”、“競爭態勢(地)”、“管理人員(將)”、“規章制度(法)”五個方面佔有主動權。商戰中的“道”,是指企業奉行的正確的經營策略,有了策略及戰略規劃,企業理念,形象以及型別,企業產品才能夠打入市場,深入人心。
商戰中的“天”,就是市場狀況,消費趨勢。現今由於消費市場的轉變,商品往往淪於價格戰,在這樣情況下,經營者如何另劈蹊徑,是首要面對的課題。
商戰中的“地”,指的是市場環境,包括很多因素比如地緣地理的、政策的環境等。企業藉助“地利”,才能降低成本,拓展市場,提高產品的競爭力。
商戰中的“法”是指企業的制度。企業中,各環節只有合理的規章制度組織起來,才能形成高效的生產力。
商戰中的“將”是指企業的領導者。領導者必備的條件:機智通變、真誠守信、關愛部屬、勇敢果決、管理嚴格。作為企業的靈魂人物,企業家的人格魅力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對內,與員工精誠合作,共同致力於企業振興的紐帶;對外,塑造企業卓越形象。
企業管理者應把握商場上的商機,調整人員的組織架構,讓合適的人才在合適的位置上,掌握好機會,發揮出作用。企業的決策者一定要做周密的計劃,對市場競爭中可能出現的種種情況做出不同的估計和安排,也就是說,要打有準備之仗。面對日益複雜、變化加劇的外部環境,面對公司內更高的員工要求,一個年度開始時,企業要制定本年度的戰略,對人員需求、培訓、績效考評、薪酬管理等做好規劃、未雨綢繆,就可以從容應付未來的發展變化。如果什麼都不準備在當今高速運轉的市場環境中,勢必淘汰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