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美術《蟲蟲大聚會》評課稿
美術教學,於我來說,是個門外漢。上個星期,有幸聽了吳老師執教的四年級美術上冊中的《蟲蟲大聚會》一課 。昆蟲是學生在自然界最常見的生物。學生對昆蟲的品種、形態也都較為熟悉。用紙工創作在以前的教材中也學到過。但本課強調了用合、剪、添三類技法進行昆蟲的製作。
對學生來來說熟悉的事物卻未必容易表達,所以,在新課一開始,吳老師先讓學生介紹自己收集到的跟昆蟲有關的知識。然後讓學生欣賞昆蟲的`有關圖片,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它們的樣子,顏色和特點。接著吳老師讓學生看看昆蟲在畫家的筆下是什麼樣子的?吳老師透過展現形態萬千的昆蟲例項,讓學生感應,認知,培育了學生的欣賞能力,空間思維概念和求異思維能力。透過讓學生看看、說說,從情境教學入手激發學生對昆蟲的認知樂趣,從而讓更多的昆蟲的形象映入學生的腦海,有利於他們進行昆蟲的製作。
在新授部分,吳老師從製作完成的昆蟲展現、讓學生透過欣賞七星瓢蟲,觀察它是怎麼做的?指名學生向大家介紹。在學生一下子說不清楚時,甚至讓學生拆開來看一下。然後依次介紹蝸牛、蝴蝶和甲蟲的做法。這樣的介紹條理清晰,並且加強了學生研究的樂趣。
為了讓昆蟲的製作變得簡單,吳老師還讓學生上臺演示,她出示一張長方形的紙頭,提問:你有什麼辦法把這張紙變成毛毛蟲?當學生想出用合疊的方法之後,接著問:這樣的形狀還適合作什麼?教師在學生演示摺紙法的過程中,巧妙的發現學生在具體制作中可能存在的困難,並加以強調,提醒,指導學生把握合、剪、添的基本要求。
接下去就是學生用合疊法,並用添畫、拼貼等方法制作自己喜歡的昆蟲。可以獨立完成,也可以同桌合作。把選擇的權利還給學生。
整堂課學生反應熱烈,學習積極性很高。從學生的作業情況來看,這是一節比較正規,成功的美術課。但如果,老師在讓學生自己製作昆蟲的時候,能投影出自己已經制作好的昆蟲摺紙成品,或許學生自己製作昆蟲摺紙的難度還會降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