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金融/投資/銀行/保險/財會

藝術品投資現狀

藝術品投資現狀

藝術品抵押亂象何時休

近日一則關於某集團資產情況的微博被大量轉發。內容是說該集團所有者權益為290億元,其中包括董事局主席個人收藏的70幅字畫,評估價值35億元,也計入註冊資本和資本公積。之後就陸續有媒體報道此事。有媒體說,這估價35億元的字畫充入集團資產後,銀行和其他股東暫時還沒有什麼舉動,所以估計,這只是該主席的擺闊行為,並未給集團帶來什麼額外的實際利益。

估價35億元字畫計入集團資產只為擺闊?聽慣了為擺闊一擲千金,可還沒見過直接將自己家東西搬進自己公司裡擺闊的。是誰說他70幅字畫就值35億的?又是誰說這些字畫就可以當做白花花的銀子充進集團資產的呢?這個字畫作價入股的抵押行為到底為哪般?這背後的藝術品抵押問題,足以讓我們有理由心生疑慮了。

這家集團並不是一家上市公司,集團主席拿出估價35億元的字畫計入註冊資本的份額僅為0.42億元。只要其他股東同意,在財務上並無不妥。但這種大手筆的行為背後,不可能是為了畫蛇添足,商人心裡頭都有個算盤,從來都不幹賠本兒的買賣。筆者不禁想到一些陳年老賬。如2011年9月,商人謝根榮自制的“金縷玉衣”經幾位頂級專家鑑定,估價24億元。他藉此取得銀行信任,從北京建行的5家支行騙貸。不但為之前6.6億元的借貸做擔保,還獲得5000萬元貸款及4.5億元銀行承兌匯票。

70幅字畫作價入股這個事件,不能簡單地解讀為商人擺闊,其背後暴露出的當前國內藝術品抵押問題才是最值得關注的。

藝術品拍賣市場未受全球經濟低迷的影響

藝術品拍賣市場未受全球經濟低迷的影響

“每一場都拍得出乎意料的好,不少專場成交率起碼90%!”在香港佳士得拍賣現場,佳士得北京辦事處的負責人風風火火來到記者面前,還沒站穩就已經大聲“告捷”。4天來,香港佳士得在現當代藝術、中國書畫和珠寶上的總成交已逾20億港元。無怪乎佳士得首席執行長墨菲在昨日華爾街日報中文版的報道中稱:“我們沒有見到業務受全球經濟影響的跡象。”

當其他投資市場不濟之時,藝術品市場為何能一枝獨秀?

市場狀況:總體不如去年 好過預計

4月4日結束的香港蘇富比2012年春拍是中國2012年藝術品市場的“頭炮”。蘇富比此次拍賣推出中國瓷器及工藝品、中國書畫、當代亞洲藝術、20世紀中國藝術、現當代東南亞藝術、珠寶名錶及洋酒共13場專場拍賣,上拍3186件拍品,成交2780件,總成交率87.2%,總成交價達24.66億港元。與2011年春季相比,此次拍品的上拍量減少了551件,因此成交總額與2011年春拍的34.89億港元相比有29%的下降。

5月21日,中國嘉德2012春季拍賣會在北京收槌,中國書畫、瓷器傢俱工藝品、中國油畫及雕塑、古籍善本、鐘錶珠寶翡翠等專場的總成交額達21.41億元。

與2011年53億元的春拍成績相比,資料上確實出現較大調整,但主要源於拍品與去年相比,是有所減少的。

兩個“巨頭”完成春拍後,有行家在微博上戲稱,如果媒體僅從成交總額上說事,分析結果就會是中國藝術品市場“不行了”。

而事實上,身處市場一線的行家們對春拍卻重拾信心,不少靜觀其變的拍賣行向記者表示了自己的樂觀:“看來今年的總體情況是不如去年,但比去年秋拍後的預計好得太多了。” 特別是看到拍賣場上的精品依然有購買力支撐,令拍賣行老闆們都鬆了一口氣。去年秋拍見勢頭不妙而暫停了一季拍賣的安華白雲總經理張錦陽告訴記者:“去年秋拍肯定是虧,還是不要硬碰硬,今年情況轉好,我們當然要復出,全力以赴舉行春拍。”

春拍整體現場氣氛很好

中國嘉德董事總裁王雁南表示:“這次春拍整體現場氣氛很好,各個門類都有可喜的表現,不少拍品大大超出估價而成交,這說明我們為準備此次春拍而所作出的調整和努力是成功的,對此我也感到很欣慰。藝術品市場仍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在行業的共同努力下,今年的藝術品市場仍將穩健前行。”

繼前兩場大拍告捷,香港佳士得春拍成績赫然,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佳士得首席執行長墨菲在香港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過去藝術品市場的週期性很強,現在則出現了一股反週期趨勢。”

26日,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的三場拍賣共取得6.3億港元的總成交額,在所有成交拍品中,60%的拍品成交價高於拍前最高估價,其中32件拍品成交價逾1000萬港元。

28日,“中國古代書畫”取得2.05億港元的成交額,成交率以專案計算達86%,以價值計算達91%,成為香港佳士得有史以來成交金額最高的一場中國古代書畫拍賣。

29日的“中國近現代畫”拍賣及“大音稀聲,大象無形”專場拍賣再創佳績,兩場的總成交額高達5.77億港元,兩場總成交率以專案計算達91%,以價值計算達93%。

市場分析:投資市場不如意 資金來捧藝術品

反映藝術作品市場走勢“梅摩藝術品指數”近日在報告中指出,5月份在紐約舉行的佳士得和蘇富比兩個夜場拍賣額的總和,達到令人吃驚的6.5億美元。

其中有17件作品擁有重複拍賣的記錄,它們的平均持有年限為13.3年,平均年均複合回報率高達13.4%,輕鬆擊敗標普500指數同期取得的6.1%的年均複合回報率。

除了一枝獨秀的藝術品市場,中國投資市場並不樂觀。近期股市表現極為不濟,總體來說上漲乏力,走勢進二退一。而房地產投資市場中,雖然各地政策出現微調跡象,但是投資市場依然被嚴格控制,投資環境暫時並不寬鬆。因此,不受政策因素影響的藝術品市場成為資金最主要的去向。

“梅摩藝術品指數”最新報告也提出,由於中國經濟增長帶來的財富增加,和過量的貨幣供給,中國經濟出現了流動性過剩的局面,流動性過剩推漲了中國藝術品的價格:“在2001~2011期間,中國當代藝術價格的年均複合增長是19.7%,輕鬆超過同期2.4%的年度通貨膨脹率。”

解析藝術品投資要素

雖然全球金融危機依然沒有消退跡象,但藝術品拍賣市場卻好戲連臺。蘇富比拍賣行定於5月2日在紐約市拍賣挪威表現主義畫家愛德華·蒙克的名作《吶喊》,估計成交價至少8000萬美元。這幅作品對於許多中國藝術愛好者來說,可謂耳熟能詳。因為早在1983年舉行的挪威蒙克繪畫展覽上,就展覽過類似的一幅作品。雖然對於絕大多數普通投資者來說,不可能參與拍賣,但從這幅作品上,卻可發現藝術品投資的幾大要素。

可流通量決定價格

對許多收藏者來說,對一件藏品首先關注的就是其存世量,只要相同藏品越少,其價值肯定越高,這固然沒有錯,但有時參考可以流通的數量無疑更有價值。蒙克共畫了4個版本的《吶喊》,其中兩幅收藏在蒙克博物館裡,一幅儲存在挪威國家美術館裡。此次拍賣的這幅則是來自於私人收藏,也是目前唯一可流通的版本。當其他類似的三件作品都位於頂級的博物館而不能流通時,此次拍賣的蒙克《吶喊》無疑更體現價值。

在我們熟知的中國藝術品市場上,這樣的情況也非常多,最為熟悉的就是元青花了。綜觀目前各大博物館,元青花並不少見,但真能流通的就很少了,特別是像2005年紐約佳士得拍出的那件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圖大罐,類似人物圖案的就更少了,最終拍出約2.3億元,並不意外。

學會分析作品價值

瞭解蒙克《吶喊》的價值,就需瞭解蒙克身世。蒙克5歲時母親死於肺病,13歲時姐姐也被肺病奪去生命,成年後父親和弟弟相繼離世,妹妹患有精神病。他自己也時常被精神分裂症折磨。蒙克說:“我一定要描繪有呼吸有感覺並在痛苦和愛情中生活的人們。”詩人布羅津維斯基認為其作品是“近代人類心靈的肖像”。蒙克在《吶喊》的草圖上曾這樣寫道:“只能是瘋子畫的。”他將那由尖叫所產生的極度內在焦慮,轉化為一種令人信服的抽象意象,將畫面上的情感表現幾乎推向了極致。

這樣的分析,在一些抽象作品中顯得尤為重要。在今年香港蘇富比春拍中,將推出一件趙無極的《桃花源》,此特殊的畫面構成,可追溯至其作品《向亨利·馬蒂斯致敬》。趙無極曾說,此幅作品起源於對馬蒂斯《科利尤爾的法式窗子》的崇敬,瞭解了這個背景知識,無疑可對這樣的構圖方式有更加全面的瞭解。

特殊之處值得關注

即將拍賣的蒙克名畫《吶喊》,是4幅中色彩最亮麗的,也是唯一一幅畫框被一併描畫並題上了落日時漫步的詩句:I felt a whiff of Melancholy——I stood / Still, deathly tired。這也是這幅畫作的靈感之源。此外,在這幅畫中,背景中的一個人彎下身試圖觀看城市景觀,這也和其他3幅畫作不同。

對這種特殊之處分析,非常必要。像即將出現在春拍中的陳逸飛作品《獨坐》,為歐洲重要私人藏家購自紐約馬勃洛畫廊。雖以寫實為本體,但陳逸飛在創作上追求突破,不斷挑戰自己超出惟妙惟肖的寫實框架。在此作中,他融入了電影特寫鏡頭與變形視角,描繪獨坐的年輕女子與其所處的環境,試圖透過戲劇性鋪排與張力詮釋主角人物深不可測的心境與生命寂寥,超越了寫實根基,給予人更大心靈觸動。該作品出版注錄完整,與畫家以往作品不同,因而更值得關注。

藝術品投資收藏如何選擇潛力股

藝術市場正經歷前所未有的猛烈衝擊,雖然我們很難斷定當代市場的活躍對於藝術家的創作是好還是壞,但如何權衡學術和市場,正是目前很多年輕藝術家所面臨的兩難。對此日本當代藝術鬼才村上隆大聲地說出了現今藝術市場中最現實的問題,他對藝術品的評判標準是:能否經得起拍賣市場等流通市場的考驗,作品出現在流通市場時,可否創造數十倍、數百倍的價值。

這對收藏者而言也是一種啟發,目前正值中國第二代當代藝術家崛起之時,他們的成長性與投資價值非常值得關注。選定一個收藏物件的時候,除了看作品本身,還要看這個藝術家本身是否有繼續發展的空間,看他的市場號召力。

藝術與市場雙軌並行

趙利平:近幾年許老師的雕塑作品每年都有15%-30%的增幅,要維繫這樣的市場號召力,是否需要做一系列的推廣活動?你每一次展覽都非常特別,比如首創在公交站亭和高速公路打海報,這次《翡之隨想》又辦得跟車展一樣,不知道一次成功的辦展對你的市場推動有多大?

許鴻飛:我每一次的展覽,包括海報、畫冊的設計,都匯聚了很多朋友的集體智慧。我想既然辦展覽,就應該讓多一些人知道。好像這次《翡之隨想》,藝術品本身已經是最高檔的奢侈品,而翡翠又是一種比較名貴的寶石,一件翡翠雕塑的價值,都可以買幾部豪車了,所以辦成車展或是珠寶展的規格都不為過。展覽辦得好,作品有人喜歡、有市場價值,才能形成良性的迴圈,即市場回報我們,我們再回報給社會。事實上,市場也是一直推動著藝術家的發展,藝術家的發展離不開市場的認可。

徐錦熹:我覺得辦展覽最重要的是突出藝術家本身和作品,如果可以讓作品跟觀看的人溝通,那就是最棒的。如果藝術家沒有上進心、不勤快,那麼他也沒什麼作品可出;如果他有作品,但是總是想著要賺錢,作品可能不會發展得很好,因為推動力不同。藝術家必須要有自己的看法,而且不會輕易動搖自己的想法,但又樂意傾聽朋友的意見。

宋偉光:在當下的消費時代,一個藝術家的成功,更需要藝術與市場的雙軌並行,兩者維繫在一個平衡點上。市場的作用就在於利用藝術家的藝術傳播,因為當下的藝術語境,早已遠離了廟堂性的文化崇拜,進入到文化消費的領域。許院長的這種藝術態度,就是在文化—消費—市場之間磨合出的藝術價值、藝術真誠。說到底,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藝術品價值的,是市場價值。特別是現當代文化藝術,市場價值就是決定其藝術價值的參照系。

趙利平:但現在一些藝術家卻避談市場,一味強調純學術,好像害怕市場沾染了學術的純潔性。又有一些藝術家一味找市場,認為有錢就能買到知名度、學術地位以及其他藝術所需的一切。

宋偉光:宣傳和傳播有一個前提,就是軟實力。這種軟實力也是一種脆弱的實力,就好像一個商標一樣,是一種權利,要善加保護、善加宣傳、善加推廣,然後這個商標才能成為一個強有力的品牌。宣傳的目的,是要為作品增色。我覺得藝術家應該一手抓學術,一手抓市場,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學術作為先鋒部隊,市場作為後備軍。很多的藝術家只抓了學術,最後學術得不到傳播最終被淹沒。另外一種藝術家一味抓市場,作品沒有說服力,商標的軟實力得不到很好的保護,因此最終也失去了市場。

這一點早在19世紀西方的藝術市場中就開始呈現了,羅丹的成功也正是市場體制下的成功。如果把市場價值上升到形而上的層面來認識的話,它也含有精神市場的因素,即話語權,它是社會價值的認可,最終往往還是以貨幣形式體現的。藝術觀念的轉型必然牽扯到當下的社會語境,藝術走向市場是社會意識形態的反映,藝術家不能迴避它。

藝術品投資收藏如何選擇潛力股

趙利平:目前正值中國第二代當代藝術家崛起之時,他們的成長性與投資價值非常值得關注。現在我們知道,選定一個收藏物件的時候,除了看作品本身,還要看這個藝術家本身是否有繼續發展的空間,看他的市場號召力怎麼樣。

徐錦熹:我們畫廊的藏家大部分都是在當地有實力的人,他們都是透過一些藝術中心、廣場的展覽,看到作品,進而慢慢地瞭解一名藝術家。香港人就是這樣,可能文化修養不是很深,但是遇到一種新鮮事物,就會學習,學習到某種程度之後,才會動手去做、去購買。成熟的收藏家,都是一些真正愛好藝術的人,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是因為看到某位藝術家的作品市場走勢好才來購買的。

許鴻飛:很多藏家都願意收藏有個性的作品,創造性是一個藝術家的價值體現。其次,就是看藝術家本身是否有發展前景。我剛創作“肥女人”的時候,有很多人說這不是主流,是另類,是邊緣,但現在主流明顯已經接受了“肥女人”。所以收藏家和藝術家一樣,都需要具備前瞻性的眼光。

徐錦熹:因為我本身是學金融專業的,所以平常跟別人聊天經常都會談及股票、樓房等話題。但在我談起藝術的時候,我會拒絕跟股票扯在一起談,因為真正購買藝術品的人最終是想要得到一種趣味,一種享受。所以我在推廣一件藝術品的時候,介紹的是藝術家本身的名望、能力,談跟他在一起的感受。這就如同我們考察一隻“股票”,最終談論的都是它背後管理層的能力、誠信等。現在香港的藏家,有相當一部分人,在購買藝術品的同時,都會主動了解藝術家的故事。

宋偉光:國外還有畫廊專門為藝術家拍紀錄片,研究藝術家的生平、價值取向、藝術成因等,以這些東西來作為他的學術支撐。

趙利平:總結一下,藝術品投資收藏如何選擇“潛力股”?

宋偉光:首先,所選藝術家應該小有名氣。其次,這名藝術家應該獲過有代表性的獎,或有作品被重要機構所收藏。第三,他還應該是圈子裡比較活躍的人物,在學術和市場上都應該有所表現。這三項準則,不但適用於雕塑界,也同時適用於其他的藝術領域。收藏藝術品,不一定著眼於名家的作品,現在有一些青年人的作品也具有比較高的藝術價值,不能為了趨利而收藏,因為收藏說到底,應該是一種文化行為。

緬甸公盤“賭石”

翡翠做雕塑材料

趙利平:許老師本週舉辦的《翡之隨想》雕塑作品展,我在現場聽得最多的一個字就是“哇”,估計大家都沒想到,許老師會捨得啟用翡翠這麼昂貴的石材作為雕塑材料。我們知道,幾乎每一兩年,你都會做一次雕塑展,而每次雕塑展,你對作品及其展覽形式都有一個嚴格的要求,就是要有不同,能出新,好像之前去連南在山野間的展覽,還有前年亞運會期間和美國黑人雕塑家阿比奧拉·阿基杜拉德的《對話》雕塑展,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你對自己到底是怎麼要求的?

許鴻飛:挑戰自己,更挑戰雕塑藝術的限制。每一次展覽結束,都會有人來問我下一次的展覽會是怎麼樣的,其實我跟大家一樣,都是很期待的。同樣的、重複的展覽,一般我都不想再展。一個藝術家應該不停地有新東西出來,有新的想法,才能帶動起周邊的藝術氛圍。

趙利平:我知道你為了這次展覽前後4次到緬甸公盤競拍翡翠原石,是怎麼想到啟用這麼昂貴的翡翠來當雕塑材料的?

許鴻飛:當時我的老友林耐拿了一塊翡翠,想讓我幫忙做一件作品,在此之前我還真不知道翡翠能有這麼大的料,所以就來了興趣,一幫朋友直接殺去緬甸。但去了緬甸才知道,要想得到一塊上乘的翡翠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這個全球最大的翡翠原石交易市場,翡翠一擺出來就被上千雙眼睛盯住,“賭石”的競標方式太激烈了。剛開始我一點經驗都沒有,以為在原價的基礎上加價十倍應該沒問題吧,沒想到別人下了百倍的價都有,所以第一次沒買成,第二次才賭到石頭,但買的石頭都不理想。直到去年,我專門帶上玉器專家實地考察,在翡翠拍賣前精確地計算看中的翡翠的平均價值,然後在這個參考值的基礎上,再進行心理價位的評估,最終才買到了原石。

雕塑一做出來,我就發現,翡翠跟肥女人簡直絕配,翡翠的溫潤將肥女人的珠圓玉潤表現得淋漓盡致。還有一點很奇妙,翡翠雕塑跟青銅等常見材料的雕塑不同的是,作品沒完工前,誰也不知道最後的效果怎麼樣,作品一旦完工,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每次都有意外的驚喜,而且每件作品都是唯一的。

藝術品投資能否跑贏通脹

中國藝術品市場的興起源於2004年,7年間,中國藝術品拍賣的成交總額已經是2004年的8倍之多,藝術品收藏投資的年回報率為26%,文物、古玩年升值率達到20%。從中國統計部門公佈的年度通脹率來看,藝術品收藏投資仍然是重要的有效規避通脹的投資產品。

然而,這個市場從一開始就先天不足。一級市場發育不健全,針對藝術品交易相關的法律體系遲遲未見完善。對藝術市場的監管一直尷尬地缺席,這已經涉及整個體系,比如藝術品基金,從資金募集,藝術品真偽辨別、價值評估、購買、基金管理,風險控制,盈利核算、退出方式各個環節都缺乏監管。如果不立即完善國家的相關法律體系,就可能會形成大量的炒作、欺詐、非法集資等現象,應該加強監管,進一步健全市場體系結構。

藝術品投資需要資金、需要經驗、需要眼光,只有敏銳捕捉到了好的作品,才可能是保值增值的“硬通貨”,這其中的玄機,不僅僅是低買高賣這麼簡單。藝術品投資很複雜,贗品劣作風險、儲存運輸風險和審美轉變風險都可能導致一次失敗的投資……

跑贏通脹?

國內藝術品投資跑贏通脹了嗎?這個問題一直存在爭議。“2011年上半年梅摩中國現當代藝術品指數也上漲了13.3%,不僅高於6.5%的普通居民CPI,也高於7.73%的富豪消費品CPI。藝術品的附加值極高,決定了藝術品資產市場具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抵抗通貨膨脹的資產收益率。中國藝術品市場的興起源於2004年,7年間,中國藝術品拍賣的成交總額已經是2004年的8倍之多,藝術品收藏投資的年回報率為26%,文物、古玩年升值率達到20%。從中國統計部門公佈的年度通脹率來看,藝術品收藏投資仍然是重要的有效規避通脹的投資產品。”某藝術基金合夥人王燕認為,中國藝術品投資是近7年來最有效的資產配置方式。藝術品投資將日益成為尋求貨幣避險和資產增值的投資者熱衷的優質渠道,從而吸引更多財富湧入藝術品投資市場。

在國內藝術品投資的專業機構中,藝術基金信託是這兩年來發展最快的一支。“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10.41%!”當有人質疑藝術品投資的有效性時,業內給出了預期年化收益率10.41%的回答。今年以來國內共有17款藝術品信託發行,募集資金規模預計可達21.35億元。10.41%的投資收益率被譽為可以媲美房地產信託。不過,另一種觀點卻認為,國內藝術品信託風險巨大,而且風險已經到了爆發的'臨界點。

藝術基金如何順利退出

受國家宏觀政策的調控的影響,大量投資者的熱錢進入到藝術品投資領域,這中間,既有機構投資大鱷的身影,也有社會自然人和中小主體參與。社會對藝術品投資甚至是投機的高度關注和紛紛進入,使得這個市場充滿了機會和風險。律師熊永文告訴記者:“有些藝術品信託的風險很大。一些質押物的真假都值得商榷,作品、古玩的贗品、仿品都影響產品市場價值的主體。另外,有一些根本沒有相關從業經驗的藏家在操盤,他們買東西全憑感覺和經驗,何時買、買什麼、何時賣、如何避險都憑感覺。還有一些年輕的經理人團隊根本不懂藝術,他們相信買什麼投資標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進行資金運作,這對作品對藝術家對市場都沒有益處。藝術品投資有相當的技術難度,不論是藝術家及其作品的甄選、作品真偽的鑑定,還是對升值潛力把控和投資風險的規避等,對於非專業人士來說都是極其複雜和困難的。”

在今年春拍之前,就有業內人士預測,春拍將是很多藝術品基金獲取投資收益與實現順利退出的重要時間視窗。然而不幸的是,今年春拍的市場表現疲軟:藝術品上拍數量、成交數量均下降四五成,不少名家都出現“賣不動”的現象。

“藝術品投資最大的風險就是能否順利變現。目前國內藝術基金還需要建立多元的藝術品退出機制和體系。”王燕告訴記者,“目前藝術品交易的主要渠道還是拍賣,但基金公司顯然不能做拍賣。在退出機制和體系上,應該首先從源頭梳理起,扶持一級市場的發展,對於博物館、畫廊、古玩店等給予更多關注,讓中青年畫家、大眾作家、藝術品甚至工藝品、有特色的古玩等進入社會更廣泛的市場;其次,藝術品產權交易等方式也為信託產品退出提供了一個有效途徑。對於以拍賣作為藝術品退出的重要機構強化監管和責任;再次,強化對藝術品市場的保障體系的建設,包括保險、擔保、物流、評價、鑑定、定價、銀行等,必須具體化制定政策和方案,建立健全相關的法規配套,以有利於藝術品退出的良好市場配套。”

誰掌握了藝術市場的話語權

大量資本湧入國內藝術市場催生了“天價藝術品”,資本掌握定價權和話語權對藝術市場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甚至有觀點認為,收藏藝術品的資金背景在近兩年內發生了結構性的變化,這種變化並不是社會審美的變化,而是社會主流資金流向群體和結構的變化。也就是說藝術品市場已經被集中資金的癖好所替代,而非藝術本身的評判觀點。

“資本掌握定價權和話語權,而不是藝術品本身的審美形成相應的價值,從短期來看,有利於資本的投資及收益保障,但從長期看,也將損害包括資本在內的藝術家和藝術品權利人的利益,這一點,資本在將來也會看到。資本所代表的逐利本色,與藝術家創作和藝術品本身的藝術性互相脫節,且未被糾正,那麼這種產品的價格也將無以為繼。”王燕說。

“即便是現階段,藝術市場金融化也對一級市場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王燕告訴記者,“簡單說,畫廊的生存環境將會越來越困難,因為,現在的機構投資者鎖定優質的藝術家和作品後,畫廊等一級市場的主體的藝術品來源將越來越困難,逼迫畫廊等一級市場主體在藝術品和銷售物件上降低層次和尋找新的方向。”

“資本和權力掌握藝術市場的話語權,會衍生出一系列問題,更應該加強監管增加交易的透明度。”律師熊永文說:“目前,針對藝術品交易相關的法律體系還遠遠沒有完善,包括符合藝術品市場特點的拍賣法、保險法、期貨法、證券法、基金管理法等等,都需要逐步完善。對藝術品交易的法律保障,也基本上是空白。其次,最大的問題就是監管的缺席,這已經涉及整個體系,比如藝術品基金,從資金募集,藝術品真偽辨別、價值評估、購買、基金管理,風險控制,盈利核算、退出方式各個環節都缺乏監管。如果不立即完善國家的相關法律體系,就可能會形成大量的炒作、欺詐、非法集資等現象,應該加強監管,進一步健全市場體系結構。”

藝術品份額化: 不明朗的未來

5月中旬,位於寧波的中升文化藝術品交易服務有限公司(業內俗稱寧波中升文交所)和上海文化產權交易所(以下簡稱上海文交所)先後舉辦文化藝術品資產化、金融化論壇,期翼以此為此後各自將要開展的文化藝術品產權交易服務而鋪路。這兩間準備開鑼的新興文交所先後舉辦論壇,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文交所同行前來,這其中包括已經正式營業的深圳文交所和湖南文交所的主管人員。

面臨《國務院關於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切實防範金融風險的決定》和《關於貫徹落實國務院決定加強文化產權交易和藝術品交易管理的意見》,文交所的主持者們都顯得有些彷徨。有人認為這兩份檔案對文交所所持的態度是激勵和支援,而另一些人認為這些檔案中更多強調的是整頓。

相比近兩年出現的那些曾經被熱炒,但又相繼遭遇整頓命運的第一批文交所,最新出現的中升文交所和上海文交所,因其新的價值評估體系,似乎讓人看到這個新生行業發展的第二個生命週期,但更多的人依然認為文交所的發展仍處在冰河時期,何時能破冰前行,還是未知數。

個人認為,金融、投資界人士意圖介入藝術品市場,從而出現了藝術品資產化、金融化的嘗試。藝術品市場首先是一個市場的概念,這個特定市場的核心是供求,表象是買賣,物件是藝術品。在對市場的研究中,藝術品被轉化為商品,市場的發展對藝術品這種商品的發展起到促進還是阻礙作用,不是經濟學的概念。藝術品的產生取決於它的製作者,即藝術家。藝術品的優劣並非市場決定,而是由他的生產者藝術家決定。

市場的主力是資本,資本牟利的需求出現了藝術品資產化,金融化的概念。文交所為資本的逐利本質提供了新的平臺,其產生是一種必然。國內藝術品一級市場的薄弱和二級市場的腐化激生了文交所的產生。資本和投資人期待一個更透明,交易規則更清晰的平臺出現,文交所恰好適應了這一需求。文交所的另一大作用是大幅度地提高了藝術品的流通性。作為投資物件,藝術品的流通性差是阻礙其市場快速發展的瓶頸。文交所份額化降低了投資門檻,在文交所上市的藝術品,其流通性將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文交所對其交易頻率的限制,藝術品的流通性從不可預測轉變為一定範圍內可控。

目前,經過國家引導和政策調控,各地文交所在不同領域進行了新的嘗試。從初期的單純藝術品證券化的做法,擴充套件到目前對文化專案,文化企業的融資功能。如深圳天祿琳琅文化公司推出的“大唐玄機圖”電影收益權投資專案,北京文交所“野山參”投資權專案,湖南文交所“黑茶”資產包的上市專案,以及正在醞釀階段的寧波中升文交所的“海南國家文化創意基地實驗區”資產組合專案等等文交所的職能範圍擴大至促進和發展文化產業的目的。

與此同時,近期拍賣市場的理性迴歸,藝術基金的觀望心態,預示著市場新格局孵化期的開始。寧波中升文交所舉辦的“文化藝術品資產化、金融化論壇”上,業內專家們就文化藝術品透過資產組合確權、價值評估、保險、完善交易規則和退出機制等一系列問題作出了討論。這代表了當前文交所的總體思路和發展方向,能更好杜絕類證券化行徑的發生,使藝術品金融化更加有效、合理、健康地發展。

文交所的健康發展很大程度上也取決於其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純金融人才的主導容易使交易脫離文化的本質,而使文化專案發展成為單純的金融理財產品。市場急需大量的藝術金融複合型人才。

投資人對藝術品市場的鐘情其實並非只是看重其盈利性。作為一種有效的“激情投資”,藝術品在其保值和分散風險的投資功能外,更多的是能夠帶給收藏者美的享受,而不止是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