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歷史

高中歷史必修二第二單元第7課試卷

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二第二單元第7課試卷

一、單選題

1880年,招貼畫在英國街頭幾乎隨處可見。當時的倫教就有150名張貼工,他們每週要貼大約九萬張海報.在法國.巴黎的街道與牆壁幾乎成了海報藝術的畫廊,各式各樣的商品廣告在填補城市的每個空白處,從戲劇.歌舞表演到腳踏車.香水.菸草以及餅乾.1881年,巴黎市政府頒佈了-條法令,規定海報必須在指定的區域內張貼,而且上面必須有政府公章表明已交“張貼費”。這說明

A、英國和法國是世界上廣告業發展最快的國家

B、近代工業的發展推動政府的政策調整

C、政府限制和干預新興行業發展的現象開始出現

D、第二次工業革命導致廣告業的無序發展,影響了城市的形象

大型電視專題片《大國崛起》中認為,“近五百年來,真正意義上擁有過世界霸權的只有三個國家;即荷蘭、英國和美國。這三個國家對市場經濟進行了接力棒式的創新和發展。”英國對市場經濟的創新發展主要表現在( )

A、國家實行獎勵對外貿易的政策

B、創立一系列現代金融和商業制度

C、推行自由貿易,逐步確立自由市場經濟模式

D、加強政府幹預,開創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模式

《貿易打造的世界》一書中說:“17、18世紀時,英國的紡織業靠著差不多100%關稅的保護,避免了廉價的印度紡織品的`進口衝擊。直到成為全世界生產效率最高的國家,英國才拆掉這些壁壘。即使在19世紀末自由貿易的鼎盛期,印度作為英國殖民地,仍然是自由貿易的禁區,多種工業品的市場基本上只准英國人插足。”材料旨在說明

A、英國始終固守貿易保護主義政策

B、工業革命瓦解了英國的貿易壁壘

C、英國的貿易政策取決於國家利益

D、英國與印度之間不平等貿易關係

某論文把巴拿馬運河開通、印度向英國出口棉花、華工赴美參與修建鐵路、法國向俄國輸出資本等史實作為重要論據。該文章論證的主題最有可能是

A、工業革命在歐洲的擴散

B、英國經濟的崛起

C、東方逐漸從屬於西方

D、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

1815年英國議會頒行“穀物法”,規定只有在小麥價格超過每夸特(計量單位)80先令(貨幣單位)時,才准許進口穀物(現實中小麥價格一般在50-60先令之間),到1846年英國議會又宣佈廢除“穀物法”。導致這一變化的原因是

A、工業革命的完成

B、國際市場穀物價格的低廉

C、經濟危機的爆發

D、重商主義的推行

1829年,卡萊爾在《愛丁堡評論》中指出:“在各個方面,有血有肉的工匠都被趕出他的作坊,讓位給一個速度更快的、沒有生命的工匠。梭子從織工的手指間掉落,落入穿梭更快的鐵指當中。”材料反映出( )

A、紡織業生產方式發生改變 B、英國紡織業日益走向衰落

C、紡織工匠的技能日益落後 D、蒸汽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閱讀下表,分析推動這一時期英國城市人口比例變化的原因是( )

總人口(萬人)

城市人口(萬人)

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例(%)

1600年

411

33.5

8.25

1700年

506

85

17.0

1750年

577

121.5

21.0

A.商業革命推動 B.海上霸權地位的確立

C.工業革命興起 D.圈地運動的進行

“女工的工作時間如此之長,而且還要站立操作機器,所以在招募女工的時候,工廠都要求女工是天足。就有一次,因為那女孩是小腳,而把她辭退。”對材料解讀正確的是

A.生產力發展推動移風易俗 B.工廠苛待女工性別歧視嚴重

C.工業發展革除了纏足陋習 D.近代紡織業得到了普遍發展

下表為1800~1900年歐洲和中國在世界製造業產量中的所佔份額(%)。 以下相關解讀,合理

的是

A.產業革命是歐洲超越中國的主因

B.自然經濟解體導致中國份額減少

C.歐中額差最大化的“砝碼”是英國製造

D.內憂外患百年中國經濟持續衰退

1625年,運往歐洲的棉布為22.15萬匹,到17世紀末,這項貿易直線上升,棉織品不僅比毛織品輕,而且便宜……這是一種銷售範圍很廣、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帶動一場工業革命。該材料主要說明了

A.產業調整導致工業革命

B.市場需求刺激工業革命

C.遠洋貿易促進工業革命

D.資本積累推動工業革命

二、非選擇題

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的大工業消滅了各國以往自然形成的閉關自守的狀態,“首次開創了世界歷史”。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工業革命的第一階段持續到19世紀中葉,包括棉紡織工業、採礦業、冶金業的機械化和蒸汽機的發明及其在工業和運輸業中的運用。第二階段從19世紀下半葉開始,……科學在其發展伊始對工業沒有產生什麼影響,但它卻逐漸成為所有大工業生產的一個組成部分。

——斯塔夫裡阿諾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19世紀最後30年和20世紀初,世界市場的擴大使這一時期的世界貿易獲得了巨大的發展。英國的貿易壟斷地位被打破,世界貿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此外,這一時期原料和工業製成品的世界貿易額呈現出均衡發展的趨勢。工業發達國家與初級產品生產國家之間的國際分工以及世界各國間的相互依賴程度都加強了。

——據吳於廑、齊世榮《世界史·近代史》(下)

請回答:

(1)據材料一,概括第一次工業革命促使人類生產發生的主要變化,並結合所學知識舉例說明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主要特點。

(2)運用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論證馬克思提出的觀點。(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邏輯嚴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