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教育

讀《卡爾·威特的教育》有感

讀《卡爾·威特的教育》有感

讀《卡爾·威特的教育》有感1

卡爾·威特能取得這番驚人的成就,並不是由於他的天賦有多高超,恰恰相反,他出生後被認為是個有些痴呆的嬰兒,而是全依賴他父親教育有方,卡爾的父親把小卡爾長到14歲以前的教育寫成了一本書,這就是《卡爾·威特的教育》。書中詳細記載了卡爾的成長過程,以及自己教子的心得和獨闢蹊徑的教育方法。

愛爾維修曾經說過:如果所有的孩子都受到一樣的教育,那麼他們的命運就決定於其稟賦的多少。可是今天的孩子大都受的是非常不完全的教育,所以他們的稟賦連一半也沒發揮出來。卡爾·威特這段話告訴了我們:“孩子生下來的時候都一樣,僅僅由於環境。”人如同瓷器一樣,小時候就形成了他一生的雛形,幼兒時期好比製造瓷器的粘土,給予什麼樣的教育就會形成什麼樣的雛形。

老卡爾·威特在早期看卡爾·威特智力方面,抓住了兒子智力發展的最佳時期。在書中,老卡爾·威特闡述了自己是怎樣對待孩子的關鍵期的。一、孩子愛吃的食物才是最好的食物。德國有句諺語,意思是“人的性格取決於食物”。看來食物同人的性格是有關係的。二、保持孩子的健康心理。愉快是健康的關鍵,我們也一直在提倡“快樂教學”,使孩子們能在我們的呵護下能有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使孩子們不僅有一個愉快的心情,而且使幼兒養成正確的生活衛生習慣,也是健康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幼教之友《讀《卡爾·威特的教育》有感》。所以,經過營養和體能兩方面的精心培育,卡爾從出生時體弱多病的嬰兒長成了一個健康活潑的孩子。另外,為了儘早開發兒子的記憶力、想象力和創造力,卡爾的父親做了很多的事情,這些事情很瑣碎,小到一個詞彙的記憶,大到和大人一起交朋友,還有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他作為孩子成長的伴侶,陪伴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更重要的是,他從不輕視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他認為想象力的發展和培養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必要的。“凡是年幼時充分發展了想象力的人,當他遭到不幸時也會感到幸福。當他陷於貧困時也會感到快樂。所以說,世上最不幸的人就是不善於想象的人。”

老卡爾·威特教育兒子的真正目的,就是要為他開啟智慧的天窗,使他能夠敏銳的觀察到社會上的壞事,洞察出社會出的矛盾和缺陷,他認為,是不是神童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要具有同情心。為了能把他培養成為全面發展的人才,作為父母他們很少將兒子抱在懷裡,而是讓他隨便的爬,父母應該是孩子最早的老師,而不應該是他的保護神。當兒子不慎摔倒在地上時,在大多數的時間,他不會去扶起兒子,而是讓他自己站起來,孩子應該從這些小事中學會獨立的能力,應該讓孩子明白,他永遠不能依靠父母,要靠自己。

讀過這本書,讓我深刻地感覺到不僅僅是因為卡爾威特的聰明和天分,更多的還是卡爾威特的人格和品德,這是老卡爾威特最值得驕傲和自豪的。“神童”不僅僅是因為具有很高的智慧,有很高的學問,更重要的有各種良好的習慣,會與人友好相處,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真正的“神童”應該是快樂而健康的。一個人的童年其實很短暫,人的發展和超越都是在這短短的童年時期。

讀《卡爾·威特的教育》有感2

初讀這本書時,依照我的閱讀習慣先看了看這本被稱作“珍藏與哈佛大學的孤本”的原書說明。誠然,有著驚人成就的德國人小卡爾·威特是眾所周知的。對於他14歲就被授予的哲學博士學位和16歲獲得的法學博士學位,我一直以為這是他出生就帶有的天賦異稟造就的。然而看到了老卡爾·威特的敘述,“早產的小卡爾一生下來就四肢抽搐,呼吸急促”“在嬰兒時期反應遲鈍,顯得有點痴呆”,我不禁對老卡爾的一路育兒歷程產生了興趣。

從一開始老卡爾便大力誇讚自己的妻子,他說“我選擇了一個合格的女人為妻”。從懷孕到後來的教育,老卡爾一直和妻子共商共議,對小卡爾的教育他們始終保持一致的態度和相同的教育策略。這讓我想到了我們在日常工作中經常提到的三位一體,協商共進。對待一個小卡爾,他的父母尚且如此,作為幼師,三個老師在面臨一個班級三四十名幼兒,當然更應該相互約定,互相指導。雖然教師和保育員各有不同的分工,但我們都是作為一個“有能力對幼兒產生積極影響”的人,我們擁有同一個目標,那我們在行動上就要能夠互幫互助。老卡爾說,改造兒子從改造兒子的母親開始。我卻覺得,教育孩子應當從教育我們自身做起,也即是不斷地反思。作為一名青年教師,其實我對於幼兒保育方面的經驗還是比較缺乏的,在思想上也沒有那麼重視。現在所執教的小班幼兒的教育是比較偏重生活常規等方面的培養,然而我對於這個年齡段幼兒接觸更是少之又少。這方面,經過一次次的實踐體驗,我的搭班和保育員老師向我傳授了相當多的經驗。比如初入學那會兒,有一次我發現班級裡一個一直不愛說話的小姑娘坐在座位上一動不動,眼睛滿含淚水地呆呆地望著一處。我想這會兒孩子可能還是沒適應幼兒園生活,應該是想媽媽了吧!於是趕緊上前安慰。可這個小姑娘也不說話,也不鬧,對我的安慰更是一點兒回應也沒有。這時搭班老師注意到了我們,她看了看小姑娘的狀態忙對我說:“快帶她去廁所,看看是不是有需要。”領去廁所後,我帶著小姑娘回到教室,對著搭班豎起了大拇指。“你怎麼知道她要上廁所啊?”“我以前帶小班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有的小朋友憋尿久了,眼睛裡就會有淚水。”“啊,學到了,學到了!幸好你告訴我,不然尿溼了褲子可不好。”還有一次,一個小朋友撅著小屁股在盥洗室轉圈兒,我還以為是他在調皮呢!經過保育員老師的提

讀《卡爾·威特的教育》有感3

從公司圖書館那裡借到了《卡爾·威特的教育》書,看過後使我受益匪淺。卡爾·威特是19世紀德國的一個著名的天才。他八九歲時就能自由運用德語、法語、義大利語、拉丁語、英語和希臘語這六國語言;並且通曉動物學、植物學、物理學、化學,尤其擅長數學;9歲時他進入了哥廷根大學;年僅14歲就被授予哲學博士學位;16歲獲得法學博士學位,並被任命為柏林大學的法學教授;23歲他發表《但丁的誤解》一書,成為研究但丁的權威。這一切全賴他的父親早期教育有方。

老卡爾威特並不是什麼著名的教育家,卻有著獨特而鮮明的教育觀:“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賦。孩子最終成為天才還庸才,不取決於天賦的大小,關鍵決定於他從生下來到5、6歲時的教育。誠然,孩子的天賦是有差異的,但這種差異畢竟有限。在我看來,別說那些生下來就具備非凡稟賦的孩子,即使僅具備一般稟賦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能成為非凡的人。”老卡爾威特善於挖掘和運用各種有利於孩子健康發展的教育資源。“讓孩子從小學會正確思考”。日常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可以成為孩子學習的工具。甚至每次飯後的散步都成了孩子學習自然知識的好時光。老卡爾威特並不強迫孩子去死記硬背,而是在樂趣中讓孩子不知不覺的學到了知識。記憶尤深的是在讓孩子學習乘法規律時。他並不是讓孩子去背那些枯燥的乘法口訣,而是透過讓孩子數豆子的方法自己去總結出了乘法口訣。這種方法一則是孩子自己總結的規律自己記的格外的清楚,二來讓孩子明白好多規律定律並不是專家權威的專利,完全可以透過自己的努力探索去發現。老卡爾威特還透過自己的言傳身教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的學習習慣。

老卡爾威特讀書的時候儘量讓孩子看到,在孩子的潛意識中培養孩子的學習意識。這本書方方面面透露著老卡爾威特那種與孩子平等,站在孩子角度去理解孩子的態度。有一次,老威特發現小卡爾悶悶不樂,細心的'他問孩子發生了什麼事,小卡爾告訴他別的孩子嘲笑他只是學習好,而身體很弱的事情。老威特迅速的捕捉到這次小的事情後的意義,他不但教育孩子如何去自信的生活,如何去面對別人對你的評價,而且也引導孩子去鍛鍊身體,透過自己的努力去擺脫自己的弱點。讀過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啟示就是,父母的知識和認識對孩子向哪方面發展,培養成一個什麼樣的孩子,做一個什麼樣的人,是非常關鍵的。一個人的童年很短暫的,人的發展和超越都是在這短短的童年時期,作為一名教師和孩子的家長,應該瞭解兒童期教育的重要性,從現在開始就應該更新自己的觀念,朝著對孩子負責的方面努力!這不要僅僅是一句空話,要時時落實在我們的行動中,讓這一理念成為我們教育活動的準繩,讓我們的孩子受益。不錯哦

好習慣是從小養成的,小學階段是養成好習慣的關鍵時期,所以我覺得無論是老師還是父母,都應該重視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這些學習習慣養成了,不僅對學習有幫助,而且會終生受用。所以,既然立足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從現在開始就應該更新自己的觀念,朝著對孩子負責的方面努力!

讀《卡爾·威特的教育》有感4

《卡爾·威特的教育》一書,我已經看了兩遍。之所以這樣,完全是因為裡面那位爸爸——卡爾·威特的教育方法,給我的感觸和震撼太大了。

卡爾·威特是19世紀德國的一個著名的天才,他八歲是就能自由運用德語、法語、義大利語、拉丁語、英語和希臘語這六國語言;並且通曉動物學、植物學、物理學、化學,尤其擅長數學;10歲時他進入了哥廷根大學;年僅14歲就被授予哲學博士學位;16歲獲得法學博士學位,並被任命為柏林大學的法學教授;23歲成為研究但丁的權威……

卡爾·威特能取得這番驚人的成就,並不是由於他的天賦有多高——恰恰相反,他出生後被認為是個有些痴呆的嬰兒,之所以能成功,全是依賴他父親教育有方。此書就是卡爾的父親把小卡爾0到14歲的教育記錄整理而成。書中詳細記錄了卡爾·威特的成長過程,以及自己教子的心得和獨闢蹊徑的教育方法。

體會一:“在遊戲中體驗人生”

在我們現在的教育理念中越來越重視遊戲的重要性,遊戲在幼兒園的各項活動中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這些還是近些年的事,而老卡爾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提出了“在遊戲中體驗人生”的觀點,更值得一提的是在與孩子的遊戲中,他總是鼓勵兒子根據自己的體驗和理解來扮演角色,注重對小卡爾創造力的培養,為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他親手創造與遊戲相適應的環境和氣氛,而在遊戲中,他也只是做適當的指導“有時候,我會為他做些示範來提示他的表演,但從不要求他一定要照著我的方向去做,因為這樣回減少給他想象和創造的機會”

體會二:“教兒子怎樣用錢”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的父母大多是無條件地滿足孩子的花錢要求,過分放縱孩子的物質慾望,這隻能助長孩子的一些陋習,當他們成年後靠自己有限的收入生活時,一旦需要作出影響自己經濟境況的重要決定,就顯得手足無措,既缺乏能力也缺乏心理上的應變力,所以我認為有必要培養孩子的理財能力,而如何來培養孩子的理財能力呢?正當我為此困惑的時候,老卡爾為我提供了線索,提出了他的目標:“我之所以給卡爾錢,主要是讓他從小就學會怎樣計劃使用他的錢,並且讓他了解勞動與報酬之間的內在聯絡”,然後闡述了他的具體做法,真是受益頗多。

卡爾·威特的教育還有許多獨道之處,如“我教兒子另一種智慧”、“磨練兒子的心理承受力” ……

雖然卡爾·威特只是德國一個偏僻小山村的牧師,但他在教育兒子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才智決不亞於專業的教育工作者,他說“我要盡到做父親的責任,盡我的能力給他最好的教育”,而作為正從事著幼教工作的我想說的是“我要盡到做教師的責任,盡我的能力給孩子們最好的教育”。

讀《卡爾·威特的教育》有感5

讀了《卡爾·威特的教育》這本書,給了我很大的啟示,使我明白了一個什麼樣人就會教育出什麼樣的孩子。讀過這本書後使我受益匪淺。雖然,這本書重點講的是卡爾的父親是怎麼樣培養孩子的,但是,對我們幼兒園教師來說是一樣的,在學校我們是孩子的家長,孩子的大部分幼兒時光都在幼兒園裡度過的。我們應該擔負起做父母的責任,因為既然選擇了這份職業,就有責任讓我們的每一個孩子都得到全面的發展,這是每個孩子的權利,也是我們每一個教師的義務。

卡爾·威特是19世紀德國的一個著名的天才。在很小是時就已經精通了好幾個國家的語言,不到10歲就進入了大學,之後又取得了驚人的成就,他並不是由於他的智商有多高——恰恰相反,他出生後被認為是個有些痴呆的嬰兒,但是他的父親並沒有放棄,反而教育有方。卡爾的父親把小卡爾長到14歲以前的教育寫成了一本書,這就是《卡爾·威特的教育》,書中詳細地記載了卡爾的成長過程,以及自己教子的心得和獨特的教育方法。

看了他的書,我深感內疚,我覺得我並沒有做好一個教育者所具備的基本的素質。下面從幾方面來說:

一、要尊重孩子。就算是小孩子也應當要像尊重成年人一樣來尊重他們,把他們當做成年人一樣來對待。應當對孩子進行嚴格教育,但嚴格的程度以不能傷害孩子的自尊心為標準。要是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傷害,那麼就會導致非常可怕的結果。一個原本能夠取得很大成就,堅強好學的孩子,就是因為沒有了自尊心很快變成懦夫無賴。要是家長總是將孩子當成不良行為的人來對待,那麼這個孩子就可能真的會成為具有不良行為的壞人。孩子在家長的壓制下逐漸地推動了做人的信心,因此自尊心也就隨之消失了。孩子的自尊心很重要,因此在對卡爾進行嚴格教育的過程中,他始終非常重視不管在任何情形下都不能傷害他的自尊心,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都不能傷害到他的自尊心。卡爾·威特教育注重的是家庭育,尤其是父母對孩子的影響,這也是現在有些家庭所忽視的。所以透過跟家長們的接觸,也給了我很大的感觸,與卡爾·威特的教育也形成了天大的差別。

二、在遊戲中體驗生活。在我們現在的教育理念中越來越重視遊戲的重要性,遊戲在幼兒園的各項活動中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這些還是近幾年的事,而老卡爾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提出了“在遊戲中體驗人生”的觀點,更值得一提的是在與孩子的遊戲中,他總是鼓勵兒子根據自己的體驗和理解來扮演角色,注重對小卡爾創造力的培養,為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他親手創造與遊戲相適應的環境和氣氛,而在遊戲中,他也只是做適當的指導“有時候,我會為他做些示範來提示他的表演,但從不要求他一定要照著我的方向去做,因為這樣會減少給他想象和創造的機會”與他相比,我更是無比慚愧,儘管班裡的孩子不是我的親生孩子,但我想他們已經快佔據了我所有的上班時間,他們的快樂也是我的欣慰。

三、把孩子培養成高尚情趣的人。他在書中說:“沒有任何藝術的生活,就如同荒野一樣。我認為,為了使孩子的一生幸福,生活豐富多彩,父母有義務使他們具有文學和藝術的修養。有人認為,我培養孩子繪畫、音樂、文學方面的興趣是為了想在人前炫耀,這是他們對我的極大誤解。我從來不想把兒培養成某一方面的天才,也從來沒有把他的才能向別人過分地流露。我只是想讓兒子能夠成為一個接受完美的人,只是想讓他的一生在充滿情趣和幸福之中度過,僅此而已。”做為家長能考慮到這麼多,又那麼細的,還真不少,但他做到了。

卡爾·威特的教育還有許多獨道之處,如“我教兒子另一種智慧”、“磨練兒子的心理承受力”……

讀了這本書,我獲得最大的啟示是教育孩子要有正確的方法,要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和良好的行為習慣,要開發孩子的智力,引導孩子對周圍事物的興趣,養成勤于思考、善於思考的習慣。培養孩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鼓勵孩子敢於向成人提問,作為老師,我們不是百科全書,也無需變成百科全書,只要把問題的思考和解決的方法和步驟展現在孩子面前。明確告訴孩子你不懂或不清楚,但可以一起查書,上網或者請專家。在引導孩子查書找資料、向別人請教的過程中,孩子學到的不僅僅是知識,同時培養了孩子對讀書的好奇心、發現問題的恆心、解決問題的自信心。雖然卡爾·威特只是德國一個偏僻小山村的牧師,但他在教育兒子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才智決不亞於專業的教育工作者,他說“我要盡到做父親的責任,盡我的能力給他最好的教育”,而作為正從事著幼教工作的我想說的是“我要盡到做教師的責任,盡我的能力給孩子們最好的教育”。

讀《卡爾·威特的教育》有感6

醒,原來他也是有如廁需要的。在保育員老師的指導下,又成功避免了一次尷尬。在一日日的帶班、相處中,我學習到了這樣那樣的經驗,當然要迅速把它記到腦海裡,不斷地反思,不斷地補充,以後再面臨類似的狀況,可就不會手足無措了。

老卡爾的書中還有許多值得我學習的教育方法,但最深有體會的卻是真實經歷過教育實踐後再反觀的教育方法,它更能發人深省。這裡我要說的,就是書中第十三章提到的“如何培養孩子的各種良好習慣”。其實我們都瞭解,在幼兒園階段我們的目標也是專注於培養孩子的各種學習習慣、提高他們的學習品質。比如,我在組織學習活動時,一直致力於培養孩子能夠認真傾聽、不插嘴的好習慣。有一次,班級裡在開展語言活動《胖熊吹氣球》。在我提出“胖熊會把氣球給哪個小動物”的問題後,孩子們積極踴躍地舉手回答了這個問題。當然,孩子們的想法很棒,我也進行了肯定。但當我們繼續進行到下一個環節後,卻聽到坐在一旁的毛毛在和坐在左邊的裕琳、坐在右邊的茗茗一直說悄悄話。我當即進行了阻止,“毛毛,學本領的時候要認真,不能講悄悄話知道嗎?”毛毛被我嚴肅的表情嚇住了,她慢慢地點點頭說“知道了”。但是我關注到,毛毛在後面的活動中雖然沒再說過悄悄話,卻一直沒精打采的。這顯然不是我想要的。聯想到老卡爾在小卡爾學習走神時的舉動,我在自由活動時找來了毛毛聊天。“毛毛,今天學本領時為什麼講悄悄話呀?”毛毛耷拉著腦袋說,“老師我錯了。”我拉著毛毛的手繼續問道:“沒關係,跟老師說說你在說什麼悄悄話,我也想聽聽呢!”毛毛看著我的眼睛,慢慢說道:“我家也有彩色氣球,我想送給小朋友們。”“哦,原來是這樣啊!那很棒啊,你和胖熊一樣懂得分享!但是如果等認真學完本領再告訴他們,或者舉手告訴老師你的想法就更棒了!”毛毛聽完笑眯了眼睛,“老師我知道了!老師你喜歡氣球麼?我也送你一個!”就這樣,在愉快的談話氛圍中,我成功挽回了孩子一顆差點被我傷害的心。我們致力於培養孩子各種好習慣的初衷是好的,但是,選對方式才能讓孩子在這方面具有更強的主動性。找到癥結所在,用一個巧妙的方式,那麼一切事情都變得順其自然了。

以上就是我在閱讀《卡爾·威特的教育》後的些許感悟,相信在以後更多的實踐中我們都會慢慢體會到不同的教育方式所帶來的不一樣的效果。也許我們也能在多種經歷後發現屬於我們的特別的教育方式,讓我們為之共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