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笏擊賊的歷史典故
奪笏擊賊:講述忠臣段秀實用笏板猛擊叛賊朱泚的頭顱,後被殺死的故事。後來,“奪笏擊賊”這一典故,用來形容忠臣為國誓死捐軀。今天就給大傢俱體分享一下奪笏擊賊的歷史典故,希望讀者喜歡。
奪笏擊賊
勢力相繼而起,終於發生了安史叛亂。前後歷時七年,才平定下去。唐朝從此由盛轉衰。
當時,唐朝統治者已無力扭轉藩鎮割據的形勢,皇帝委派的.節度使擁兵自重,他們在轄區內擴充軍隊,委派官吏,徵收賦稅,實力漸漸強大,所以他們覬覦更高權力。安史之亂後,藩鎮間或互相攻戰,或聯合反唐,小規模的叛亂不斷髮生。
盧龍節度使朱泚也蠢蠢欲反。在朱泚手下任司農卿的段秀實和好友劉海賓、姚令言等密商,準備殺了朱泚,阻止反叛。有一天,朱泚召段秀實、源休、姚令言、李忠臣、李子平等人緊急議事。段秀實就在朱泚身旁的位子上坐下。
朱泚見人到齊,就直入主題。當他提到準備謀反篡位時,段秀實遏制不住自己,立刻跳起身來,一把抓住源休的手腕,奪過他手裡的象牙笏,衝到朱泚面前,朝他臉上吐了一口唾沫,大罵道:“狂賊!我恨不得把你斬為萬段,豈能隨你謀反!”
段秀實用笏板猛擊朱泚的頭顱,朱泚忙用手臂攔擋,仍被笏板擊中額頭,頓時流血滿面,跌倒在地。
效忠朱泚的源休等人一時驚慌失措,不敢還擊。而劉海賓等忠於朝廷的將領由於事出突然,沒能趕來。
段秀實指著源休等說:“我不同你們謀反,為何不殺我?”
眾叛黨這才一擁而上,把段秀實殺害了。
不久,劉海賓、姚令言等均遭朱泚殺害。
後來,“奪笏擊賊”這一典故,用來形容忠臣為國誓死捐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