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假虎威的歷史典故
狐假虎威,是先秦時代漢族寓言故事。比喻仰仗或倚仗別人的權勢來欺壓、恐嚇人。那麼狐假虎威有什麼典故呢?下面給大家整理了狐假虎威的歷史典故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狐假虎威的歷史典故
戰國時代,當楚國最強盛的時候,楚宣王曾為了當時北方各國,都懼怕他的手下大將昭奚恤,而感到奇怪。因此他便問朝中大臣,這究竟是為什麼。
當時,有一位名叫江乙的大臣,便向他敘述了下面這段故事:
“從前在某個山洞中有一隻老虎,因為肚子餓了,便跑到外面尋覓食物。當他走到一片茂密的森林時,忽然看到前面有隻狐狸正在散步。他覺得這正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於是,便一躍身撲過去,毫不費力的將他擒過來。
可是當它張開嘴巴,正準備把那隻狐狸吃進肚子裡的時候,狡黠的狐狸突然說話了:‘哼!你不要以為自己是百獸之王,便敢將我吞食掉;你要知道,天地已經命令我為王中之王,無論誰吃了我,都將遭到天地極嚴厲的制裁與懲罰。’老虎聽了狐狸的話,半信半疑,可是,當它斜過頭去,看到狐狸那副傲慢鎮定的樣子,心裡不覺一驚。原先那股囂張的氣焰和盛氣凌人的態勢,竟不知何時已經消失了大半。雖然如此,他心中仍然在想:我因為是百獸之王,所以天底下任何野獸見了我都會害怕。而他,竟然是奉天帝之命來統治我們的!
這時,狐狸見老虎遲疑著不敢吃它,知道他對自己的那一番說詞已經有幾分相信了,於是便更加神氣十足的挺起胸膛,然後指著老虎的鼻子說:‘怎麼,難道你不相信我說的話嗎?那麼你現在就跟我來,走在我後面,看看所有野獸見了我,是不是都嚇的魂不附體,抱頭鼠竄。’老虎覺得這個主意不錯,便照著去做了。
於是,狐狸就大模大樣的在前面開路,而老虎則小心翼翼的在後面跟著。他們走沒多久,就隱約看見森林的深處,有許多小動物正在那兒爭相覓食,但是當它們發現走在狐狸後面的老虎時,不禁大驚失色,狂奔四散。
這時,狐狸很得意的掉過頭去看看老虎。老虎目睹這種情形,不禁也有一些心驚膽戰,但他並不知到野獸怕的是自己,而以為他們真是怕狐狸呢!
狡狐之計是得逞了,可是他的威勢完全是因為假借老虎,才能平著一時有利的形勢去威脅群獸而那可憐的老虎被人愚弄了,自己還不自知呢!
因此,北方人民之所以畏懼昭奚恤,完全是因為大王的兵全掌握在他的手裡,那也就是說,他們畏懼的其實是大王的權勢呀!”
從上面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知道,凡是藉著權威的勢力欺壓別人,或藉著職務上的權力作威作福的,都可以用“狐假虎威”來形容。
狐假虎威解析
[釋義] 假:假借;憑藉。狐狸藉著老虎的威風去嚇唬其他野獸。比喻憑藉別人的威勢來欺壓人。
[語出] 《戰國策·楚策一》:“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長百獸……子隨我後;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
[正音] 假;不能讀作“jià”。
[辨形] 狐;不能寫作“孤”;假;右邊不能寫作“段”。
[近義] 仗勢欺人 狗仗人勢
[反義] 獨步天下 獨擅勝場
[用法] 用作貶義。比喻憑藉別人的`威勢去欺壓或嚇唬人。一般作謂語、定語、賓語。
[結構] 主謂式。
[例句]
①他哥哥當還鄉團團長;他~仗著他哥哥的勢力;橫行鄉里;無惡不作。
②偽軍~;跟日本侵略者一起對我冀中根據地進行“掃蕩"。
[英譯] The fox borows the tiger's fierceness
狐假虎威造句
1、做人應該要獨立,不要做狐假虎威依附領導的事情。
2、自己有真才實學才是硬道理,光靠跟在領導身邊狐假虎威是沒有前途的。
3、這可惡的奸臣仗著國君的信任,就會狐假虎威欺壓忠臣。
4、仗著當地少數有錢人的勢力,狐假虎威!
5、小狗看到主人在身邊,馬上狐假虎威地對大狗叫起來。
6、我實在看不慣他那狐假虎威的醜態,恨不得給他一巴掌!
7、我們村裡有個惡棍,常常仗著主人的威勢,狐假虎威,魚肉百姓!
8、頭兒出來我都不怕,我還怕那些狐假虎威的小土匪?
9、他只是董事長身邊的司機,卻常狐假虎威地發號施令。
10、他也沒啥本事,只因為出身官家,便狐假虎威,為非作歹起來了。
11、他平日依仗著出身官家,狐假虎威,欺負他人。
12、社會提倡雷鋒,是人性的光輝,但我們也堅決抵制狐假虎威。
13、群眾最討厭那些狐假虎威的人。
14、平常這批人仗著老爺狐假虎威,如今老爺失勢,這批人當然成為過街老鼠了。
15、你何必怕他?他只不過是在狐假虎威,虛張聲勢罷了!
16、老師讓小紅做了課代表,小紅天天狐假虎威的嚇唬人。
17、今日給你點名分,你可別就狐假虎威,到處招搖惹事。
18、狐假虎威的領導看到我沒事做的樣子真是渾身難受啊
19、哼!他以為有個總經理岳父,就可以狐假虎威亂欺人?
20、不要只知道笑,狐假虎威學問大著呢!
21、班主任在批評我這次考試成績不及格的時候,狐假虎威的班長也跟著在旁邊數落我。
22、老師讓小明當個小組長,他就狐假虎威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