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歷史

嶽麓版初一歷史第六單元同步練習

嶽麓版初一歷史第六單元同步練習

知識點是否能夠準確掌握,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地透過練習題來檢驗自己,下文為大家提供了嶽麓版初一歷史第六單元同步練習,大家可以透過做這些練習來檢驗一下自己。

嶽麓版初一歷史第六單元同步練習1

一、課堂訓練

1、遼、宋、夏、金時期的政治特點是()

A.地方軍閥割據B.南北政權對峙C.民族政權並立D.戰亂長期不息

2、岳飛《滿江紅怒髮衝冠》中有“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一句。這裡的“匈奴”指的是()

A女真統治者B匈奴統治者C契丹統治者D党項統治者

3、五代、遼、宋、西夏、金、元時期的政治形勢和民族關係的特點,與下面歷史時期最相似的是()

A.春秋 B.戰國 C.三國兩晉南北朝 D.隋唐

4、下列政權建立的先後順序是()

①北宋 ②契丹 ③西夏 ④金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①②④③

5、岳飛抗金取得的重大勝利有()

①東京保衛戰 ②收復建康③郾城之城 ④黃天蕩之戰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6、有關阿骨打事蹟的敘述哪項是不正確的()

A.12世紀初,起兵抗遼,取得勝利B.1115年在會寧稱帝,國號金

C.金朝建立初年,創制了女真文字D.1115年領兵俘天祚帝,滅遼朝

7、1141年宋金議和後,與南宋接壤的少數民族政權有()

①西夏②蒙古③大理④金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8、下列北宋發生事件按時間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遼天祚帝做了金軍的俘虜 ②阿骨打稱帝建立金政權

③金軍攻破北宋都城汴金 ④宋徽宗把帝位傳給宋欽宗

⑤金軍俘虜宋徽宗和宋欽宗北去

A②①③④⑤B①②④⑤③C④③⑤②①D②①④③⑤

9、金朝改革舊俗根本原因是( )

A為了適應對高度發展的農耕地區統轄與管理B金舊俗已不適用,應當完全拋棄

C金統治者認識到舊俗的弊端 D百姓開始反對舊俗

10、下列不是金朝變革女真習俗內容的是( )

A南遷至中原地區 B鼓勵女真和漢族通婚

C翻譯印刷大量中原典籍和佛經D仿照南宋改革官制

二、課堂回顧

18、材料分析

閱讀下列材料“檜……言飛孤軍不可久留,乞令班師。一日奉十二字金牌,飛憤惋泣下,東向拜曰:‘十年之功,廢於一旦。’”——《宋史》卷365

回答:

①秦檜“乞令班師”的真實目的是什麼?

②文中“十年之功”是指什麼?

③岳飛班師回朝後結果怎樣?

④假如你是岳飛你會班師回朝麼?為什麼?

19、問答題

“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天下便可太平。”(l)這句話是誰說的?(2)秦檜為什麼以“莫須有”的謀反罪殺害他?

三、課堂延

《滿江紅》

岳飛

伸怒髮衝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笑,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十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闋。

閱讀請回答

1、長久以來,岳飛作為民族英雄受到人們的稱頌和尊敬,岳飛抗金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大家認為該如何評價岳飛呢?他是不是一位民族英雄呢?

2、岳飛有沒有實現《滿江紅》中的願望?為什麼?

為大家整理的嶽麓版初一歷史第六單元同步練習,大家仔細品味了嗎?祝願大家在新的學期學習快樂。

嶽麓版初一歷史第六單元同步練習2

一、選擇題

1.歸納文景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出現的共同原因,正確是

①都是在國家統一,社會穩定時出現的 ②統治者都注意調整統治政策

③都在思想文化上實行高壓政策 ④都重視生產技術的改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唐朝國力強盛、經濟繁榮,在中國封建時代是空前的。下列唐朝統治者在位的先後順序應是( )

A..①⑤③④② B.①③⑤④② C.①⑤③②④ D.⑤①③④②

3. 不是發生在唐玄宗統治時期的事件有

A.鑑真東渡日本 B.玄奘西遊

C.南詔首領被封為雲南王 D.任用富於改革精神的姚崇當宰相

4. 在美國舊金山、紐約等地,人們把華僑、華人聚居的地方稱為“唐人街”,可見唐朝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唐玄宗統治前期,唐朝進入全盛時期,歷史上稱為

A.文景之治 B.貞觀之治 C.康乾盛世 D.開元盛世

5. 下列能夠準確概括隋唐時期歷史特徵的詞語是:( )

A.紛爭與變革 B.分裂與融合 C.繁榮與開放 D.交流與衝突

6. 唐代詩人杜甫在《憶昔》詩中寫道:“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該詩稱頌的“封建盛世”是

A.文景之治 B.開皇之治 C.貞觀之治 D.開元盛世

7. 唐朝政局可用下圖表示,圖中的“?”處應為

A.唐太宗統治前期 B.唐太宗統治後期

C.唐玄宗統治前期 D.唐玄宗統治後期

8.唐玄宗統治前期,政治清時經濟空前繁榮,唐朝進入全盛時期。歷史上稱之為

A.“文景之治” B.“開皇之治” C.“貞觀之治” D.“開元盛世”

9.圖名叫《唐玄宗走馬任姚崇》,從中能直接體現唐玄宗

A.任用賢才

B.重視地方吏治

C.重視發展生產

D.提倡節儉

10.下面為我國某一朝代的戶數統計示意圖,從中我們不能得到的資訊是( )

A.這是有關唐朝前期的戶數統計示意圖

B.唐朝前期統治者實行輕徭薄賦的政策

C.展示了唐太宗、武則天和唐玄宗時期的社會狀況

D.唐朝前期的社會經濟從總體上看是向前發展的

11.唐代詩人陸龜以“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來形容素雅潤的唐代某種瓷器,你知道這是對下列哪種瓷器的由衷讚美嗎?()

A.唐三彩 B.白瓷 C.青瓷 D.景德鎮瓷器

12.如圖城市平面圖反映的是()

A.漢朝都城長安 B.唐朝都城長安 C.隋朝都城長安 D.北宋都城東京

13.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前期在治理國家方面的.共同點是()

A.輕徭薄賦 B.減輕刑法 C.重視人才 D.善於納諫

14.唐朝時,人們創造了一種新的灌溉工具,它可隨水流自行轉動,把水從低處汲到高處,你知道這種灌溉工具是什麼嗎?()

A.曲轅犁 B.筒車 C.翻車 D.水排

15.教材“動腦筋”中,介紹了阿拉伯商人在廣州看到了“唐朝官員穿了五件絲綢衣服,顯露出胸前有粒黑痣”的故事,說明()

A.唐朝官員接見外商時不拘儀表 B.唐朝官員黑痣過於明顯突出

C.唐朝官員故意顯示自己富有 D.唐朝絲織品質量十分精良

二、材料解析題

16.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材料二: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

(1)以上材料與哪一項制度有關?這種制度形成於什麼朝代?完善於什麼朝代?什麼時候被廢除?

(2)對這項制度的完善作出貢獻的帝王有哪三位?

(3)唐朝時最重要的科目是什麼?獲得第一名的叫什麼?

(4)唐玄宗時,新科進士主要考什麼內容?

(5)這一制度有什麼樣的影響?

17.唐朝,一個不築長城的統一王朝,她有開拓創新的氣魄,更包容世界的豪邁。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稟俱豐實。九州道路無豺狼,遠行不勞吉日出。--唐?杜甫《憶昔》

(1)材料一中的唐詩描寫了唐朝開元時期繁榮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當時的統治者是誰?這一盛世局面的出現與他採取的哪些措施有關?

材料二

(2)農業工具的創新極大地促進了生產的發展材料二中唐朝出現的兩種新農具分別有何作用?

材料三 水國寒消春日長,燕鶯催促花枝忙。風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鋰。--唐?周匡物《及第謠》

(3)材料三中的唐詩體現了我國古代史上哪種選官制度?唐太宗和武則天對這一制度的完善分別作出了怎樣的貢獻?

18.江南經濟的發展是古代中國的一道亮麗風景線。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經過自東吳以來至南朝劉宋時期二百餘年南北人民的共同開發,三吳地區的生產發展已經趕上並區域性地超過了北方,並在實際上形成了我國的一個新的經濟中心——江南經濟區。

(1)根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江南經濟區”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第3課盛唐的社會景象練習答案

1.B 2.A 3.B 4.D 5.C 6.D 7.C 8.D 9.A 10.B 11.C 12.B 13.C 14.B 15.D

16.(1)科舉制度;隋朝;唐朝;清朝末年.

(2)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

(3)進士科、明經科; 狀元.

(4)詩賦.

(5)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識的讀書人有機會進入各級政府任職;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士人用功讀書的風氣盛行;促進了文學藝術的發展,尤其因為進士科重視考詩賦,大大有利於唐詩的繁榮.

17. (1)唐玄宗(李隆基).措施:任用賢臣;重視地方吏治;提倡節儉.(答出兩點即可)

(2)耕作;灌溉.

(3)科舉制度;唐太宗:擴大國學規模;武則天:創立了殿試和武舉.

18. (1)北方人口南遷,帶來人力和先進的技術;江南相對安定;江南自然資源豐富和自然條件優越。

(2)江南河; 大大促進了我國南北經濟的交流; 為便利南糧北運。

(3)唐朝; 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

(4)水稻在宋朝躍居糧食產量的首位,太湖流域、蘇州、湖州是重要糧倉;棉花種植由兩廣、福建擴充套件到長江流域; 我國經濟重心從北方逐漸向南方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