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感悟範文
孩子的心靈是一方最純淨的沃土,孩子的世界是一個充滿了“真、善、美”的童話。 在與孩子相處的日子裡,曾發生了許許多多打動我心扉的故事。有一件事,至今想起來仍使我感到愧疚。那次,由於我對孩子缺乏瞭解和尊重,讓孩子的心靈受到了傷害。
那天是繪畫活動,開始部分後。他們都認真地開始了,可當我走到天天小朋友身邊的時候,看見他還沒有在畫老師講的東西,反而在聚精會神地畫著其他東西,於是我提醒他說:“天天,快畫吧?”邊說邊指指上面的範畫,等我巡迴一圈,第二次來到他身邊時,發現他仍在不停地畫著其他東西,整張紙畫得亂七八糟。“你怎麼回事?”我的語氣嚴厲起來,然而他並沒有知“錯”而改的意思,反而仰臉對我開心地一笑,指著他手中的畫象要對我說些什麼。這時的我只想讓他按照我的想法來做,根本沒有看到孩子眼裡的另一個世界,沒有看一眼他畫的是什麼,更沒有多想一下他為什麼那麼專心致志地畫著,而是非常氣憤地指責他。指責完我就轉身去輔導別的孩子,根本沒理睬天天眼中委屈的淚水。
下午離園時,天天的外婆來接他,他頭也不回,一聲不吭地走出活動室。當時,我很得意,覺得自己“勝利”了,心想,小孩子怎能不聽老師的`話,就在我得意到“半截”時,我的良知猛然發現:今天天天沒跟我說再見,也沒理我。高興中的我好象被誰當頭打了一棒,“勝利”的喜悅一下子跑到了九霄雲外,我問自己:為什麼天天今天和往常不一樣?為什麼走時不理我?難道我什麼地方傷害了他?帶著這種疑惑的心情我回到家。
夜深人靜,白天發生的一切又一幕幕的在我腦海裡浮現。他當時指著畫高興地要對我說些什麼呢?為什麼我不能耐心地聽他說完呢?我越想心裡越不好受,越想越覺得自己當時處理的方法過於簡單、粗暴,越想越覺得自己傷害了一顆童心。如果當時多一些耐心、關愛、理解,也許就不會傷害他的自尊心了。教育中如果沒有了情感、沒有了愛,那就像池塘裡沒有了水,這時,池塘也就不能稱為池塘,教育當然也就不能稱為教育了。
第二天,帶著深深的歉意和愧疚,我來到班上。平常早上來園時見了我總要問聲好的天天只瞟了我一眼,就快速坐到他的座位上去了。我趕緊拿起昨天的畫,來到天天的身邊對他說:“昨天都是老師不好,忘了聽你說畫得是什麼了。”說著順手把畫給了他。頓時,他的眼中又亮了起來。“天天,老師昨天批評了你,是老師不對,你能原諒老師嗎?”他點了點頭,“給老師說說你都畫了些什麼?”這時,天天清澈的眼裡充滿了亮晶晶的淚水,他指著他的畫說:“施老師你看,我畫的是那天晚上做的個夢,我夢見了我坐在彩雲上飄到了媽媽身邊,媽媽緊緊地抱著我,她說等這段日子忙完了一定回家看我,老師你看,媽媽還給我買了輛小汽車呢……”此時,看著神采飛揚的天天興奮地給我講著,我心酸酸的。
作為老師,怎能不理解孩子思念媽媽的感情世界呢?孩子想念遠在外地工作的媽媽,以致於做夢都夢見了回到媽媽的身邊。這純真的感情,難道不應該珍惜嗎?怎能採用簡單、粗暴、生硬的方法對待呢?
我對自己的教育行為進行了反思,如果孩子沒有按照你的意思在畫畫時,不能夠一味地指責孩子,而是要學會傾聽孩子,那樣才能夠真正地走進孩子的心靈,讓孩子永遠把你當作自己的最好的朋友。
事後,我覺得自己的道歉並沒有丟面子,反而增進了天天對我的尊重和了解。這件事對我觸動很大,我深深地感到,童心世界是個充滿愛的世界,走進這個世界就會被它的愛所打動,就會發自內心的愛這個世界,就會成為兒童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