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廣告/媒體/文化/培訓/諮詢

虛假廣告要如何遏制

虛假廣告要如何遏制

作為虛假證券廣告索賠案獲賠第一案的當事人來說,陸女士無疑是幸運的。在杭州市西湖區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中,法院認定,陸女士依法獲得近30萬元的賠償。她給代理律師上海新望聞達律師事務所宋一欣發出的簡訊稱,“謝謝,是您救了我們一家!”

在收看某省電視臺影視娛樂頻道“財經線上”節目廣告後,由於輕信了廣告內容,短短几天時間,浙江股民陸女士向華天公司指定戶名為“李兵”賬戶匯款50餘萬元,虛假證券廣告的危害程度由此可見一斑。鑑於目前虛假證券廣告層出不窮,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相關人士利用網路、電視、廣播、報刊等媒體,透過虛假資訊誇大宣傳、承諾收益等手段,招攬客戶,誤導投資者。出於對相關媒體的信任,很多投資者上當受騙。

“股民因虛假證券廣告獲賠第一案,無疑具有標誌性的意義。”廣東威戈律師事務所劉國華律師表示,以往對此類案件打擊重點往往側重於刑事或者行政責任,導致股民民事權益的缺失。虛假資訊的廣告主、廣告的經營者和播出者往往免責,令股民的經濟損失無法挽回。很顯然,這種自上而下的'監管模式很難真正維護股民的合法權益。

河北功成律師事務所主任薛洪增也認為,該案是一起典型的虛假證券廣告引發的民事賠償案件。他表示,《廣告法》規定,廣告應當真實、合法,不得含有虛假的內容,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從事廣告活動,應當遵守法律法規,遵循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證券法》也明確規定,各種傳播媒介傳播證券市場資訊必須真實、客觀,禁止誤導;投資諮詢機構及其從業人員從事證券服務業務不得利用傳播媒介或透過其他方式提供、傳播虛假或者誤導投資者的資訊。本案中,三被告沒有按照《廣告法》和《證券法》的規定盡到法定審查義務,使得沒有營業執照,更沒有證券投資諮詢資格的華天公司委託製作、釋出欺詐廣告得以製作和釋出,誤導了投資者,並給投資者造成巨大損失,其主觀上存在明顯過錯,客觀行為與原告損害結果之間存在因果關係,故依法應判令其承擔賠償責任。

“該案同時告誡廣大傳播媒體,製作釋出廣告必須依法進行,不能貪圖經濟利益而怠忘法定義務和職責,否則不但會面臨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追究,還可能被眾多消費者或投資者提起民事索賠,到頭來得不償失。”薛洪增律師稱。

業內人士紛紛表示,因虛假證券廣告獲賠,將極大調動股民維權積極性。全國股民均有可能針對這些虛假證券廣告的經營和播出者發起訴訟,使違法者陷入“人民戰爭”的海洋。只要令其經濟付出慘重代價,才能真正遏制虛假證券廣告氾濫,起到淨化投資環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