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文化

紅山文化中的墓葬習俗與文化

關於紅山文化中的墓葬習俗與文化

紅山文化墓葬

氏族墓地選擇在高山上,墓地內部分割槽,區內分行,墓室結構為土坑豎穴或洞穴,有墓前用火燒墓坑的習俗,單人仰身屈肢葬男女和葬,男性墓多隨葬生產工具。並有束髮、佩帶項環和臂環的習俗。

小河沿型別與紅山後型別雖未發現明確的地層疊壓情況,但兩者之間在文化內涵上有明顯的時代早晚和承襲關係。值得注意的是,小河沿型別石器中細石器加工更為精緻,圓弧骨柄石刃刀更為普遍實用,反映出生產技術較紅山後型別更為進步。小河沿型別早期陶器與紅山後型別承襲關係比較清楚,均有泥質紅陶和彩陶,小河沿型別的泥質紅陶斂口缽、夾砂灰陶式深腹罐、雙耳雙口連通壺以及平行斜線的彩陶花紋、刻劃紋等,都有脫胎於紅山後型別的跡象。泥質灰、黑陶增加,但卻不見壓印“之”字紋,而被細繩紋及菱形回字紋所代替。其它如鏤空豆、尊等多種器類的出現,彩陶圖案的幾何化,表明製陶業有了新發展。

小河沿型別出現了雙間房址和男女合葬的習俗,說明當時已進入原始公社解體階段,在社會發展階段上,表現出較紅山後型別進步。在時代上應是介於紅山文化和夏家店下層文化之間的遺存,是由紅山後型別直接發展演變的型別。

小河沿文化之後,這裡是夏家店下層文化分佈的'中心區,在敖漢旗南臺地曾發現小河沿型別晚期文化層被夏家店下層文化早期房址打破的地層關係,一些文化因素已開夏家店下層文化的先河,如磨光泥質黑陶增多,朱繪和彩繪出現,繩紋興起,折腹器、大敞口淺盤細柄豆、大平底盆、鏤空圈足器等都具有紅山文化時期的特徵。這樣,由於小河沿型別的發展,填補了紅山後型別和夏家店下層文化之間的空白,它們已基本可以銜接起來,從此,距今四千年前,西遼河、大淩河流域已進入青銅時代。

夏家店下層文化的形成過程與去向如何,前者涉及到它與紅山文化的關係,後者則涉及到它與燕文化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