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資產財務處理要點
第一節生物資產概述
一、生物資產的特徵
(一)生物資產是有生命的動物或植物
有生命的動物和植物具有能夠進行生物轉化的能力。生物轉化,指導致生物資產質量或者數量發生變化的生長、蛻化、生產和繁殖的過程。
將生物資產定義為“有生命的動物和植物”,意味著一旦原有動植物停止其生命活動就不再是“生物資產”。
(二)生物資產與農業生產密切相關
農業生產活動正對的是有生命的生物資產,而農產品加工活動針對的是收穫後的農產品。
二、生物資產的分類
(一)消耗性生物資產
消耗性生物資產,是指為出售而持有的、或在將來收穫為農產品的生物資產。消耗性生物資產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存貨的特性,應當作為存貨在資產負債表中列報。
(二)生產性生物資產
生產性生物資產,是指為產出農產品、提供勞務或出租等目的而持有的生物資產。
生產性生物資產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固定資產的特徵。
生產性生物資產可劃分為未成熟和成熟,前者指尚未達到預定生產經營目的、還不能夠多年連續穩定產出農產品、提供勞務或出租的生產性生物資產,後者則指已經達到預定生產經營目的'的生產性生物資產。
(三)公益性生物資產
公益性生物資產,是指以防護、環境保護為主要目的的生物資產。
第二節生物資產的初始計量
一、外購的生物資產
外購生物資產的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運輸費、保險費以及可直接歸屬於購買該資產的其他支出。
DR:消耗性生物資產/生產性生物資產/公益性生物資產
CR:銀行存款等
二、自行繁殖、營造的生物資產
(一)自行繁殖、營造的消耗性生物資產
一般原則是按照自行繁殖或營造(即培育)過程中發生的必要支出確定,既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其他直接費用,也包括應分攤的間接費用。
1.不同種類消耗性生物資產的成本構成
(1)自行栽培的大田作物和蔬菜的成本,包括在收穫前耗用的種子、肥料、農藥等材料費、人工費和應分攤的間接費用等必要支出。
(2)自行營造的林木類消耗性生物資產的成本,包括鬱閉前發生的造林費、撫育費、營林設施費、良種試驗費、調查設計費和應分攤的間接費用等必要支出。
(3)自行繁殖的育肥畜的成本,包括出售前發生的飼料費、人工費和應分攤的間接費用等必要支出。
(4)水產養殖的動物和植物的成本,包括在出售或入庫前耗用的苗木、飼料、肥料等材料費、人工費和應分攤間接費用等必要支出。
2.林木類消耗性生物資產成本確定的特殊問題
(1)鬱閉及鬱閉度的概念
鬱閉,通常是指一塊林地上的林木的樹幹、樹冠生長達到一定標準,林木存活率達到一定的技術規程要求。鬱閉通常指林木類消耗性資產的鬱閉度達到0.20以上(含0.20)。鬱閉度是指森林中喬木樹冠遮蔽地面的程度,它是反映林分密度的指標,以林地樹冠垂直投影面積與林地面積之比表示,以十分數表示,完全覆蓋地面為1。
企業應當結合歷史資料和自身實際情況,確定林木類消耗性生物資產的鬱閉度及是否達到鬱閉。各類林木類消耗性生物資產的鬱閉度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
(2)林木類消耗性生物資產鬱閉前的相關支出應予以資本化,鬱閉後的相關支出計入當期費用。
(二)自行繁殖、營造的生產性生物資產
達到預定生產經營目的是區分生產性生物資產成熟和未成熟的分界點,同時也是判斷其相關費用停止資本化的時點,是區分其是否具備生產能力,從而是否計提折舊的分界點。
如生物資產未來用途不確定,應當先作為消耗性生物資產核算和管理,待確定用途後,再按照用途轉換進行處理。
達到預定生產經營目的之前:
DR:生產性生物資產——未成熟生產性生物資產
CR:原材料/應付職工薪酬等
達到預定生產經營目的時:
DR:生產性生物資產——成熟生產性生物資產
CR:生產性生物資產——未成熟生產性生物資產
如有減值,同時結轉。
(三)自行營造的公益性生物資產
林木類公益性生物資產鬱閉前的相關支出應予以資本化,鬱閉後的相關支出計入當期費用。
三、天然起源的生物資產
僅在企業有確鑿證據表明能夠擁有或控制該生物資產,才能予以確認。按名義金額1元人民幣確定成本。
DR:消耗性生物資產/生產性生物資產/公益性生物資產
CR:營業外收入
四、生物資產相關的後續支出
(一)生物資產鬱閉或達到預定生產經營目的之後的管護費用
生物資產鬱閉或達到預定生產經營目的之後的管護費用,應當予以費用化。DR:管理費用
CR:銀行存款等
(二)林木類生物資產補植
在林木類生物資產的生長過程中,為了使其更好地生長,往往需要進行擇伐、間伐或撫育更新性質採伐(這些採伐並不影響林木的鬱閉狀態),並且在採伐之
後進行相應的補植。上述後續支出,應當予以資本化,計入林木類生物資產的成本。
DR:消耗性生物資產/生產性生物資產/公益性生物資產
CR:銀行存款等
第三節生物資產的後續計量
一、採用成本模式計量的生物資產
消耗性生物資產按成本減累計跌價準備計量;
未成熟的生產性生物資產按成本減累計減值準備計量;
成熟的生產性生物資產按成本減累計折舊及累計減值準備計量;
公益性生物資產按成本計量。
(一)成熟生產性生物資產折舊的計提
當期增加的成熟生產性生物資產應當計提折舊,折舊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產量法等。
DR:農業生產成本/管理費用等
CR:生產性生物資產累計折舊
(二)生物資產減值
DR:資產減值損失
CR:存貨跌價準備——消耗性生物資產
生產性生物資產減值準備
(三)公益性生物資產不計提減值準備
公益性生物資產具有非經營性的特點,因此不計提減值準備。
二、採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生物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