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職業/專業/職能

甄選地方高校特色專業建設研究

甄選地方高校特色專業建設研究

專業建設是高校辦學的基礎,直接反映高校辦學的水平和辦學特色,不僅決定人才培養的質量,而且關係學校的生存和發展。然而,目前高校的專業建設還存在著很多問題,如整體規劃不夠科學,專業設定與經濟社會發展和相關性不夠緊密,社會聲譽好、特色鮮明的專業不多等等。而地方高校,和部屬、省屬的高校不同,是依託地方、服務地方,主要為地方經濟產業發展培養各類應用型人才的高校,在建設經費上大多依靠地方財政支援,這些高校在專業建設上更應體現區域經濟特性,緊密結合地方經濟的發展,建設與地方產業關聯密切的專業,尤其是產業轉型升級所需的專業,更好地為地方服務。因此,加強特色專業建設,最佳化人才培養模式,是實現地方高校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地方高校進行特色專業建設,形成一批具有區域經濟特色,競爭力強,深受社會歡迎的專業,增強人才培養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契合度,以特色體現辦學質量,以特色彰顯辦學活力,不僅能較好地促進教學建設,而且也有助於提高整體辦學實力。

一、特色專業內涵解讀

所謂特色專業,指的是高等學校在辦學過程中,在辦學理念、師資隊伍建設、人才培養模式、人才培養質量等方面與眾不同,具有獨特的,優於他人的特點,有較好的建設能力,良好的社會聲譽的專業。如果把高校的培養人才的過程看成企業產品產出的過程,那特色專業的建設類似於企業的“差異化經營戰略”,暨如果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長久優勢,需要在產品的設計或服務上實行與競爭對手差異化戰略,錯位經營。體現在特色專業建設上,暨培養的人才在行業的某個方面或某一領域具有優勢,與同類專業培養的人才具有差異性。

二、地方高校特色專業建設需遵循的原則

地方高校特色專業建設的基本原則應著眼於本地,根據特色專業建設的目標,遵循建設規律,按照建設內容,從而指導專業建設。本文認為,地方高校在特色專業建設中需遵循以下原則:

1.以市場為導向,主動適應,協調發展原則。高校培養的人才最終都走進社會、走向市場,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滿意度和學生的就業率以及就業起薪已經成為評價學校辦學水平和綜合實力的重要指標之一。為了提高就業率,特色專業建設必須牢牢把握市場需求,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結合自身的優勢,適時調整專業建設方向,最佳化人才培養模式,加強專業內涵,培養適應地方經濟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2.強化優勢,差異化發展原則。在市場導向的基礎上,特色專業建設應根據辦學條件、經費水平以及發展潛能,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的發展思路,不搞平均主義,突出重點,有的放矢,遴選那些社會聲譽好、與行業密切聯絡、人才培養質量高,發展後勁足,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專業進行重點建設,給予優先發展,把專業某一方面的特色進行強化建設,認真分析自身特色,有異於其他院校的同類專業,實行差異化發展戰略。

3.實行立項管理,加強檢查驗收原則。對於特色專業的建設,實行專案管理,從政策和資金上給予重點扶持,透過專案管理的形式來推進特色專業的建設。作為一個建設專案,從管理的角度看,首先,需要做好專業的市場需求的調研、論證,從學校的辦學定位、特點和辦學條件出發,牢牢把握市場需求,深入調查研究,詳盡地統計地方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超前預測將來專業人才的需求,科學地論證人才培養的方案,做實做好專業發展與建設規劃。對經過學校專業設定評議委員會審議評定的專業進行立項管理,在建設上給予經費支援。其次,對於立項的特色專業,建立檢查驗收制度。加強過程檢查,重點對照檢查各個專業的年度計劃,注重建設期限內的過程檢查。透過檢查,對於建設效果好的專業給予表彰,對其做法進行推廣,在招生指標和經費上給予一定程度的傾斜;對於建設效果差的專業實行“黃牌’警告,實行限期整改,對於整改效果仍不好的專業取消特色專業稱號,停止撥付經費,並通報批評。在特色專業建設中引入競爭激勵機制。

4.改革創新,提高效益的原則。根據特色專業建設的內涵要求,專業建設要體現與眾不同,本身就必須改革創新,才能形成具有自身特色、優於他人的特性。改革創新,體現在專業建設的思路上,落實在人才培養方案上,最終呈現在人才培養質量上。在改革創新的基礎上,人才培養質量得到提高,培養的人才貼近社會需求,符合行業、企業的需求,專業的就業率、企業滿意度都很高,辦學效益自然就高。因此,特色專業在建設過程中要遵循改革創新、提高效益的原則。

5.示範帶動,整體推進的原則。學校把發展特色專業作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抓手,透過特色專業的建設,發揮其引領示範作用,帶動其他專業的建設和發展,起到扶強帶弱的作用,使得學校的專業建設水平得到整體提升。

6.動態調整,相對穩定性原則

特色專業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人才培養的各個環節,是一個長期建設、慢慢積累和不斷完善的過程,專業建設的內容需要根據時代的發展,經濟社會的進步不斷更新,課程體系需有動態的調整,但專業整體的建設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因為人才的培養需要一個相對穩定的時期、相對穩定的學科專業方向、相對穩定的人才培養方案,變動不宜過於頻繁,否則人才培養的質量根本無從談起。

三、地方高校特色專業建設的主要內容

3.強化實踐教學。保證專業實踐教學具備必要的學分,對實踐教學內容進行改革,加大力度改善實踐教學條件,創新實踐教學模式;提高綜合性、設計性實驗開出率,倡導自主選擇性、協同完成性實驗。加強實驗教學的師資力量,鼓勵高水平教師從事實踐教學。加強實驗室、校外實踐基地和實踐教學平臺建設。鼓勵學生參與科技活動,培養創新實踐能力,早進課題、早進實驗室。

4.高水平師資和教學團隊建設。學校在人才引進上應向特色專業傾斜,在人才配備上給予大力支援。高水平的師資隊伍是特色專業建設的質量保障。要注重雙能型教師的培養和行業、企業中兼職教師的聘請,增強師資隊伍的活力。圍繞專業核心課程群,培養教學名師和教學骨幹,造就一支愛教學、改革意識強、教學水平高、結構合理的優秀教學團隊。

5.教學管理改革。更新教學管理理念,加強教學過程管理,形成有利於教學團隊專心教書、潛心育人,有利於教師教學發展,有利於學生全面發展的管理制度和評價辦法。建立和完善教學管理制度,在專業建設中對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進行改革和實驗。

四、地方高校特色專業建設的實踐

麗水學院是一所公辦全日制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學校於2004年5月在麗水師範專科學校和麗水職業技術學院合併的基礎上經教育部批准升格更名為麗水學院。學校現有本科專業39個,涵蓋文學、理學、工學、法學、農學、教育學、經濟學、管理學、藝術學、醫學十大學科,學校升本10年,已從原來的師範類院校慢慢轉型為一所綜合性地方高校。近幾年學校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最佳化專業結構,提升專業內涵,其中很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加強特色專業的建設。

麗水學院在特色專業建設目標的確定上突出與地方產業經濟的關聯度,建設目標是以服務地方為導向,著重關注地方產業叢集發展和培育戰略新興產業的需要,扶持建設一批辦學質量高、社會聲譽好、與行業密切結合、社會需求量旺盛、特色鮮明的專業,促進學校發揮學科優勢,加強內涵建設,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形成一批既具備先進教育教學理念,富有前瞻性,又與地方區域經濟社會文化發展聯絡緊密的改革示範專業,著力培養適應產業不斷髮展需要的人才。

學校在特色專業遴選立項過程中,重點從適應性、創新性、可行性和合作性四個方面進行考察。適應性側重於考察專業的目標定位是否符合學校對人才培養的定位,是否適應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創新性側重考察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突破性,是否凸顯專業特色,具有一定創新性;可行性重點考察專案方案是否合理,思路是否清晰、切實可行。合作性則強調學校與相關單位合作培養人才。透過培育遴選,建設了一批具有區域特點的特色專業,例如其中的光源與照明專業,是浙江省唯一一所高校開辦,是與中國電光源行業的龍頭企業、全球最有影響力的電光源製造企業、2012年浙江省政府質量獎獲得者、博士後流動站―浙江山蒲照明電器有限公司共同舉辦,是學校與企業深度合作的標誌,是一個非常具有地方特色的專業。

五、地方高校特色專業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高層次人才匱乏。由於地方高校一般地處偏遠、欠發達地區,各方面條件相對落後,在人才引進方面尤其是對特色專業建設起到重要作用的高層次人才引進相對困難。

2.評價監控機制不夠完善。特色專業的形成和培養需要一個相對較長的時期,不是一蹴而就的,對它的評價除了從人才培養方案、師資隊伍、教學條件、教學過程等培養人才的過程來考察,更重要的是專業培養的人才輸送到社會後用人單位的評價和滿意度,而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這一步驟的評價往往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

3.教學投入力度不夠。地方高校教學經費的現對短缺,對部分專業的實踐教學條件、師資隊伍建設、圖書資料等教學條件的建設造成了影響。

六、地方高校特色專業建設的對策和建議

1.強力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加大引進高層次人才的力度,優先引進特色專業的專業負責人、省級以上專家等高層次人才,堅持引進與培養並重,剛性柔性並舉,最佳化教師隊伍結構。

2.完善評價質量監控機制。特色專業的評價和考核應儘可能量化,從校內評價和校外評價兩個方面進行,校內評價主要由校內的專家、教師、學生對專業的評價組成,校外評價主要由社會評價、畢業生的評價和用人單位的評價組成,後者的評價在整體評價中所佔的比重應該更高。由於內外部環境的變化,在特色專業的建設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與原定的建設目標出現偏差,所以需要教學主管部門的動態監控,透過定期與不定期檢查進行過程跟蹤,針對專業年度建設計劃,進行動態監控,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指出,並分析原因找到問題癥結,限期整改,如屬於不可控因素,無法完成整改,則應實行淘汰建設。

3.積極爭取經費,加大教學投入。由於地方高校的建設經費大部分來自地方財政支援,在建設經費上除了積極爭取各類專案經費外,很大的部分還是要積極爭取社會、企業和地方政府的投入。如透過校企合作的形式辦學,爭取企業對辦學的投入,麗水學院的光源與照明專業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透過各種渠道爭取經費,增大教學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