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職業/專業/職能

淺談地方高校新聞與傳播專業碩士培養模式

淺談地方高校新聞與傳播專業碩士培養模式

新聞與傳播專業型碩士學位英文名稱為Master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簡 稱 :MJC。2010年1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27次會議審議透過的新聞與傳播碩士專業學位(MJC)設定方案明確指出:培養具備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質和職業道德素養,具有現代新聞傳播理念與國際化視野,深入瞭解中國基本國情,熟練掌握新聞傳播技能與方法的高層次、應用型新聞傳播專門人才。新聞與傳播專業碩士的培養目標與培養方向就是要適應巨大變革中的傳媒實踐領域對人才的更高需求。從2010年至今,處於起步階段的新聞與傳播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展開了多方位多角度的探索。如復旦、人大、清華、傳媒大學等一些國內重點大學在教學實踐中形成了穩定發展、卓有成效的培養模式,可以說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但對於絕大多數地方高校而言,如何在人才培養中建立真正具有自身特色的路徑和模式,仍然是當前新聞與傳播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 培養目標的地方性定位

培養目標的地方性定位是形成地方高校新聞與傳播專業學位研究生特色培養模式的核心。2002年,在中外大學校長論壇上,時任斯坦福大學榮譽校長的卡斯帕爾有一段發言頗受關注,他說:如果沒有一些特定學科算不上是一個完全的大學。國家近年來一直提倡高校的特色化、差異化發展,根據自身的實際狀況和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在辦學中積累實力,追求有別於其他同類高校的特色是地方省屬大學能夠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同樣,對於地方高校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而言,要在培養熟練掌握新聞傳播技能與方法的高層次、應用型新聞傳播專門人才的基本目標下,逐漸形成人才培養指向、層次、規模與結構的突出特點。只有明確了人才培養的特色,地方高校的新聞與傳播專業學位碩士點的建設才有可能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毫無疑問,地方高校在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基礎建設、師資力量、研究成果、獲取資源的能力和渠道,以及辦學自主權等方面與國家重點大學存在著諸多差距。而全新的傳媒生態又帶來了對專業人才要求的巨大變革。這樣,地方高校新聞與傳播專業學位的研究生培養面臨著突破自身侷限和應對人才培養理念創新的雙重挑戰。因此,依託本校、本學科的專業優勢,從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和傳媒行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出發,協調學科發展與地方經濟建設的關係,不斷增強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適應傳媒發展方向的能力,就成為眾多地方高校新聞與傳播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目標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培養目標的地方性定位,地方高校新聞與傳播專業學位碩士點建設應牢牢把握當地傳媒行業的發展走向,快速、靈活地調整學科專業結構,持續最佳化專業佈局,在當今激烈的人才培養競爭中尋找一條自我發展的現實路徑。

二、傳媒實踐教育的多樣性選擇

強化實踐教育是專業學位區別於學術本文由收集整理學位研究生教育的一個最重要的特點。傳媒產業在不斷的技術變革中一直保持著方興未艾的蓬勃態勢,傳媒領域的鉅變和傳媒教育的革新是一個緊密聯絡、互相促進的過程。新聞與傳播專業碩士學位點的設定和發展無疑順應了媒介改革發展的趨勢,在加強傳媒產業實踐與高校新聞與傳播專業教育的相互結合中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基於這一視角,專業碩士的教育教學側重專業實務能力的訓練,要求畢業生在具有一定理論基礎和學術能力的條件下,能夠以創新性的思維,獨立地完成傳媒實踐工作。只有這樣,MJC教育關於培養高層次、應用型新聞傳播專門人才的最終目標,才能最大限度地得以實現。

在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前提下,近年地方高校的MJC人才培養逐漸開始重視傳媒實踐教育,新聞傳播院系與媒體聯合建立實習實踐基地就是當前最主要的培養方式。實習基地為MJC人才培養提供了較為廣闊的實踐平臺,研究生在校期間即可深度介入傳媒實際運作的整個過程。但如果長期滿足於實習基地單一的方式,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則極易混同於本科生培養的層次。新聞傳播學本科的培養目標應注重基礎性的綜合素質、專業知識、業務能力的全面協調發展,為畢業生的後續發展奠定基礎;新聞與傳播專業型碩士則應著重提升新聞傳播的實務能力和創造性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其能夠較快地成長為業界的業務骨幹。顯然,要全面提高MJC傳媒實踐教育的水平,除了同本科培養一樣建立實習實踐基地外,還應該透過各種渠道,探索多樣性的傳媒實踐教育方式,在富有深度和廣度的業務能力培養中,真正地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目前,有的地方高校已經開始嘗試多樣性的MJC傳媒實踐教育方式。比如,建立MJC人才培養基地,而不是單純的實習實踐基地。這類人才培養基地可由高校和傳媒集團聯合辦學,進行MJC人才的全面培養,使傳媒實踐教育深化到專業碩士研究生的日常學習中。還有,一些具備條件的高校,已經透過聯合組建傳媒文化公司、廣告公司、網路平臺等傳媒產業,為MJC人才培養提供實踐平臺,同時為當地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智力支援。另外,現在也有一些高校以高水平專案合作的方式進行MJC的實踐教育培養。其中,職業課程培訓是專案合作的主要內容之一。各類傳媒職業培訓課程可以有效地加強專業學位研究生實務研究的能力,從而快速提高其業務水平。

三、課程設定的交叉性特徵

新聞傳播學學科本身具有多學科融匯的特徵,這就意味著,這一學科的人才培養要吸取相關學科的研究成果和經驗,而不只侷限於學科自身。同樣,MJC的人才培養也必然要遵循這一規律。傳媒工作者每天面對複雜多元的.社會,只掌握一門專業知識是遠遠不夠的。要想培養出適應傳媒行業發展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課程設定應帶有鮮明的交叉性特徵。

對於地方高校來說,由於師資力量有限,在MJC發展的初始階段,經常出現照搬學術型碩士課程設定的做法。出現了理論課程過多,實務課程欠缺的情況,無法實現專業型碩士的培養目標。有的高校,雖然以雙師製為牽引,設定了一些實務課程,但大多都以講座為主要形式,缺乏系統系和延續性。這一重理論輕實務的階段,在專業學位碩士培養特色得到不斷強調之後,有了明顯改善。地方高校意識到對於這一型別的碩士培養而言,實務課程的規範設定是核心要素。很多高校透過與新聞單位的合作,完成了對實務課程師資的培養。一些碩士導師積累了大量的傳媒從業經驗,已經能夠勝任傳媒實務課程的講授。但隨著MJC研究生教育的逐步發展和完善,大多數地方高校在課程設定中又出現了偏差。最主要的就是,沒有充分注意到課程設定的交叉性特徵,使得課程門類與本科階段過多重複,缺乏應有的廣度和深度。

專業學位研究生在教學中應強化實踐教育,但並不是說就可以拋棄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的學習。董天策在全球知名新聞傳播學院院長論壇曾指出:要警惕新聞教育改革比較突出的三個偏向: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實用化偏向,複合型人才培養的簡單化偏向,應對媒體技術變革的技術化偏向。MJC的人才培養決不是侷限於技術層面的職業培訓,而是強調將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從而深入地思考和解決現實問題。因此,MJC的課程設定應突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理念,既要有大量的實務課程,也要有高層次的理論課程,這些理論課程應涉及多學科多領域。政治學、經濟學、法學、哲學、文學、社會學、心理學等學科都與新聞傳播學緊密相關,在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方向課和選修課程安排中應實現相關學科課程的設定。只有加強課程設定的交叉性建設,與時俱進地把握社會發展的脈搏,以開放的視野不斷改革課程設定,才能將各個學科發展的最新成果吸納入課程體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