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記之農民工感懷經典散文
人總是一個喜新厭舊的動物,這一點我相信都有所感觸,在一個城市呆久了,總想去換一個地方去生活,見見那裡的人文風氣和城市面貌,而我對於江城更是期待,不僅僅是要到那裡去呆上幾年,更是換了一個新的環境,可謂這裡朋友如雲,對於一個骨子裡帶有青春“瘋狂”勁的人,可謂天賜良機,喜上眉梢。
我早早地就到了江城,隨後我的朋友很快的接到了我,在我的影像之中,我的朋友還算是個比較有品位的人,生活豐富,根本我是想也沒有想到我的朋友會在這麼一個地方工作的,這離我理想之中的地方,相差著千里,後來想想,也許是我期望過高吧,是我把有些東西想的過於美好了吧。
我們相遇之後,他跟我說“也許地方不是那麼的好,但希望你不要介意”我當時不以為然,以為地方沒有那麼差,既然是朋友關係,這些話顯得有些客套了,也就沒有多在意。經過大概十分鐘的路程,可謂“峰迴路轉”真是有點迷宮式的感覺,隨著,他的車停在了一棟建築物的面前,只見映入眼簾是一棟破敗不堪的建築物,仔細一看,會發現兩個在那裡懸掛了很久的燈籠在風中飄蕩,隨風擺動,然而灰塵卻早已覆蓋了那原有的顏色,顯示不出一點的生機,一棟年久失修的建築物居然是我朋友的住處,我甚至再三確認,“這是你住的.地方嗎,你真的住在這裡嗎”我真的在內心不敢相信,除了這不可思議意外,有一種淡淡的黯傷之感,大概這就是他們所謂的“現實的骨感”。
其實,我的朋友只是這個群體的一個縮影,在中國社會有著千千萬萬的這樣的人,他們被家人朋友,親戚賦予了太多的標籤,太多的期望,我們總是認為,那些外出務工的人,都是相對成功的人,然而,事實卻並不是這樣的人,他們像我們一樣,都是社會的一員,都是這個群體的組成者,都為自己的生活而努力奮鬥,只不過他們的工作沒有那麼的“體面”,我們再看看自己,對別人的要求從來沒有降低過,對自己從來都是“寬仁”的,我們的成功讓我們忘乎所以,以至於忽略了我們的社會有這麼一個群體的存在,是我們的生活太過於“奢侈”,還是我們的人性過於的殘忍與滑坡。
曾經,梁鴻作家就梁莊寫了一本紀實文學,真實的再現了梁莊人的生活環境以及他們在城市裡的生活狀態,我的朋友其實就代表著梁莊人的影子,生活所迫來到一個城市,住著最差的環境,受著資本的壓榨,卻在承受著家人的壓力和“城市人”異樣的眼光,我們無法去體會那樣的生活,我們無法去深入他們的內心,他們那份內心的酸楚與痛苦,又有誰能知道呢,在這樣的情感面前,使我們無處躲藏,將我們那最為真實的東西,赤裸裸的展現在人性面前,推到了我們的傲慢,使我們去正視那個有血有肉的群體,不是其中的人性,而是整個社會殘酷,對於這殘酷,我們卻無動於衷。
一個群體,展現的卻是一個“隱形的中國”,一個社會的病態的特徵,我不禁暗自痛心,愧疚不已。
借宿了一晚之後,第二天在他的忙碌時間之中,我們聚完餐,就匆匆的和他告別了,他說道“把你委屈了”,我尷尬的朝他笑了一下,就離開了那個地方,也許,當我再次來到此地時,他早已不在這裡工作了。或者已經轉行,但是這樣的一個群體在中國卻是不能很快的消散。
年關之際,但願我們對他們這樣的一個群體,多一些包容,多一些理解,多一些鼓勵,少一些蔑視與異樣,對於你我來說,既是對他們的尊重,更是對人性的拷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