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糾錯課後的教學反思
前不久,我在602班上了一節解決問題的糾錯課。這節課不同於一般的習題講評課,它要求老師要很好地利用學生作業中的錯誤資源,透過學生的自查、互查,以及師生的齊查,來達到糾錯的目的,從而讓學生養成自我反思的能力,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這節課由一個蘊含道理的故事匯入,讓學生從老漁民的故事中悟出一個道理:犯錯並不一定是件壞事!由此,讓學生正確對待自己作業中的錯誤,並好好地利用錯誤進行自我反思。
其實,學生出現錯誤是成長過程中必然的經歷,我們應該以一顆寬容的心來對待;同時,教師的責任並不僅僅在於避免錯誤的發生,還在於當錯誤發生時能夠挖掘錯誤的價值,使錯誤成為學生成長的契機,成為教學資源。透過這樣的一節糾錯課,讓我對學生作業中出現的錯誤有了全新的認識:
1、以欣喜的態度對待學生的錯誤:
一位教育家曾經說過:“教室就是學生出錯的地方。”學生出錯是正常的,關鍵是我們怎樣對待錯誤,如何將錯誤轉化為教學資源。當我們面對學生的錯誤時,是立即否定、責難?還是對學生的錯誤表示理解,並真誠地幫助學生“吃一塹,長一智”,讓錯誤成為學生成長的契機?面對學生自己創造出來的寶貴的教學資源,若我們能夠善於捕捉,靈活處理,以新的觀念、新的眼光,對其進行新的探索與實踐,那麼學生就會在知錯、糾錯中感悟道理,領悟方法,發展思維,實現創新。學生在成長的道路上,只要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就能夠有助於學業的成功。
2、透過表象探究錯誤的原因:
只有真正瞭解了錯誤的價值,我們才能從根本意義上去正視學生的錯誤。對於學生,錯誤是走向完善的路標;而對於教師,學生的錯誤是反饋教學的鏡子。學生作業中出現的錯誤主要由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解題能力及學習習慣等多方面的因素所造成的.。就拿解分數應用題來說吧!很多學生都能夠脫口而出解分數應用題的一般方法:找—想—列,但是在解答時往往會出現這樣那樣的錯誤,究其原因就是學生不能正確分析出題中的數量關係,因而無法列出正確的等量關係式。本節課,透過梳理學生作業中的錯誤,促成學生養成自我反思的習慣。當面對自己的錯誤時,要先查詢錯在哪,再分析錯誤的原因,後改正錯誤。
3、追本溯源減少錯誤的發生:
我認為,採用變式訓練,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對知識的遷移能力,還能有效地解決學生作業的錯誤問題。例如:本節課的“例1”:柳樹有60棵,柳樹比楊樹少1/5,楊樹有多少棵?一些學生選擇了這種算式:60×﹙1-1/5﹚=48(棵)。經過糾錯,讓出錯的學生明白,自己錯誤的根源是沒有找到正確的數量關係。在此基礎上,教師再追問;“如果要使這個算式正確,題目中的條件該怎麼改?”學生經過分析,將“柳樹比楊樹少1/5”改成“楊樹比柳樹少1/5”。這種“化錯為正”的方法,就可以讓學生很好地避免此類錯誤的發生。
4、在反思中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生習慣:
在多次回顧自己作業錯誤的過程中學生會明白自己的錯誤。在這一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反思,並指導學生反思,即指導學生分析錯在哪裡,為什麼會錯。這是學生參照正確方法重新審視自己思維,看到自己的優點與不足的過程。長此以往,學生的反思習慣就會自然而然地養成了。在不斷反思的同時,學生還能夠養成較好的學習習慣,如:獨立思考的習慣、校對的習慣、審題的習慣、養成仔細計算、規範書寫的習慣以及養成檢驗的習慣等等。
總之,學生的作業中出現了錯誤並不要緊,只有系統地、科學地引導,最終還能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終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