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兩首》小學語文教學教案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7個生字。
3.能解釋指定的詩句中帶點詞的意思,並能用自己的話說出《望廬山瀑布》這首詩描繪的情景。
4.理解詩的內容,使學生受到熱愛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薰陶。
教學重點:
理解詩的內容,使學生受到熱愛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薰陶。
實驗目標:
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聯絡已知,理解這兩首古詩。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古詩《望廬山瀑布》,能背誦。
2.掌握本詩中的生字。
3.能根據自己的已知,發揮充分的想象,理解這首詩。
一、匯入新課
今天,我們學習兩首描繪山光水色的古詩,這兩首詩都是唐代的著名詩人寫的。
二、學習第一首詩《望廬山瀑布》
1、板書課題,指名拼讀生字:廬、瀑。
2、介紹作者。
這首詩是我國唐朝大詩人李白寫的。他的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具有積極的浪漫主義色彩。
3、解題。
(1)“望”是什麼意思?(遠看)
(2)“廬山”四個山名。同學們有沒有親自去過廬山,或聽別人說過,或從電影、電視裡看過,誰能說說廬山的風景怎樣?(老師指出:瀑布是廬山的美景之一)
三、學生初讀詩句,所說自己理解了哪些詞義及詩句的意思。
1、自由讀詩句,讀準“遙、尺、疑”三個生字的音。
2、透過預習,你理解了哪些詞義及詩句的意思?
四、精讀詩句,想象畫面。
1、讀第一行詩,說說還有那些詞語不理解。
(討論:“煙”這裡指雲霧。可以觀察插圖。山峰上經常雲霧繚繞,太陽光照射在雲霧上,就呈現出一種美麗的紫紅色的光彩,這就是“紫煙”。由於“紫煙”輕輕飄動,所以詩人說“生紫煙”。“生”,在這裡就是發生,產生的意思。“生紫煙”就是發出一種紫色的煙霧來)
這一行中你覺得哪個字用的特別好?說理由。
小結:這個“生”之用的特別好!他活生生地畫出了香爐峰上的煙霧慢慢向上升騰的情景。(讓學生看圖想象畫面)也許香爐峰正是由此得名。
誰用自己的話說說這行詩的意思?
2、讀第二行詩,理解“遙看”、“川”。(遠遠看去。水道,河流)
用自己的話說說這行詩的意思。
大河掛在山前是一幅怎樣的景象?指導看圖幫助學生理解、想象。
(這個“掛”字形象的寫出了瀑布外形的壯觀。說明山勢陡峭,水流得又急又快)
3、讀三、四行詩句。哪些詞語還需要提出討論?
(“飛流直下”寫水流地飛瀉。“三千尺”,不是一個確數,是一種誇張的寫法。形容瀑布極長,掛的高,流得急。)
瀑布的聲勢這樣大,它的聲響會怎樣?引導想象,進入意境。
教師進一步引導想象:山是綠的掛在綠色總的瀑布是白色的,山頂紫色的雨霧繚繞,顏色多麼絢麗奪目;再加上靜止的山峰,飛流的瀑布,正是動靜相配,這畫面多麼神奇!詩人看呀,看呀,看入了神,嫌這樣的描寫還不夠盡意,又用一個“疑”字展開想象。
理解“疑是銀河落九天”。(“疑是”是可能是的意思。“九天”是天的最高一層。這哪裡是瀑布,只怕是銀河從高高的天上直落下來)
你覺得這句詩中那個字用的最好?
(“落”與“掛”一樣用的精巧。好像天上突然發生了變化,天裂了,銀河從天上陡然落到了人間。這是多麼大膽、新奇的想象阿!)
4、用自己的話說說全詩的意思。
5、總結全文,體會感情。
這首詩透過“生”、“掛”、“飛”、“落”等詞的形象描繪,不難看出,作者運用比喻、誇張的寫法和奇特的想象,緊緊抓住山崖的陡峭,瀑布的湍急,雲煙的繚繞等特點,先寫背景再寫實景,先寫靜態,再寫動態,最後寫聯想,寫出了廬山瀑布噴湧而初、傾瀉直下的磅礴氣勢,從而給人以祖國山河壯美的感受。
6、誦讀詩文,進一步體會感情。
(1)讓學生找出每行詩中應讀重音或輕音的字。
(2)要求讀出詩人對祖國河山的讚頌、熱愛之情。
7、練習背誦
五、指導書寫
“瀑”“疑”要寫的左窄右寬。
“瀑”的右下方不是“水”
練習用鋼筆描紅這首詩的生字。
六、作業
1、背誦古詩。
2、用自己的話說說《望廬山瀑布》這首詩描述的情景。
附板書
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古詩《絕句》,能有感情地背誦。
2.掌握本詩中的生字。
3.能根據自己的已知,發揮充分的想象,理解這首詩。
一、複習
1、背誦《望廬山瀑布》。
2、《望廬山瀑布》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二、學習第二首古詩《絕句》
1、板書課題,解題:絕句,是我國古詩中的一種,他的特點之一是,每首詩共四句,每句一般為五個字或七個字。每句五個字叫“五絕”,每句七個字叫“七絕”。
2、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
這首詩是唐代又一位偉大詩人杜甫寫的。公元759年,杜甫到了四川,在朋友的資助下,他在成都城郊浣花溪邊建起了一座草堂。這個時候,他的心情特別好,面對著草堂附近生氣勃勃的景象,便情不自禁的寫下了這首小詩。
三、初讀詩句,說說理解了那些詞義及詩句的意思。
1、自由讀詩句,讀準“鸝”、“鷺”兩個字的讀音。
2、透過查字典,你理解了哪些詞義及詩句的'意思?
四、精讀詩句,想象畫面
1、學習第一、二兩行詩。
輕聲自由讀詩句,畫出還需要理解的詞,想想詩人這樣寫是為了表達自己什麼樣的感情。
(詩人重點抓住“鳴”、“上”兩個動詞讓學生體會兩種鳥兒的不同特點。黃鸝的叫聲悅耳動聽,它們成雙成對地在剛抽嫩芽的柳枝上嘰嘰喳喳地叫,呈現出一片生機,具有喜慶的意味。白鷺從稻田裡、水沼邊一個接一個的飛起來,姿態優美,自然成行。“上”字準確地描繪出一行白鷺翩然飛上天空是優美從容的姿態。整個畫面黃、翠、白、青,色彩絢麗,鳴、上,動靜結合,表達了詩人舒暢愉悅的心情)
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行詩的意思?
指導學生讀出舒暢愉悅的心情。
2、學習第三、四行詩句。
指名讀詩句,其他同學思考:第三行寫詩人看到了什麼?(“西嶺”,教師隨手用藍色粉筆畫出起伏的山峰。“千秋雪”,教師講解:千秋,就是千年,不是實指,是極言年代之長。“千秋雪”就是終年不化的積雪,並隨手用白色粉筆在山巒上畫雪)
詩人是透過什麼看到西嶺上的積雪的?(窗戶。教師講解:窗戶好像一個畫框鑲在這幅“千秋雪”的畫的四周,使人用了個“含”,包含的意思,很生動,很形象。並隨手用褐色粉筆畫一個方框把雪山框起來)
是誰透過窗框在欣賞這幅特殊的畫呢?(是詩人自己)詩人有這麼一種閒情逸致去欣賞窗外的景色,說明他此刻的心情怎樣?(心情舒暢愉悅)
詩人向門外一瞥,可以看到什麼?(停泊在岸邊的船隻)東吳指什麼地方?為什麼說是“萬里船”?(“東吳”指長江下游一帶。“萬里船”,是說成都與東吳之間路途遙遠,是虛指)
誰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行詩的意思?
3、指名說說全詩的意思。
4、總結全詩,體會感情。
(1)這首詩一行寫一個景,詩人是按照什麼順序來安排的?
(2)小結:這首詩先寫近景,後寫遠景,有動有靜,色彩明麗,勾畫出草堂附近各具特色的自然景色,表達了詩人無比舒暢歡快的心情。
5、指名朗讀,練習背誦。
讀的時候要注意停頓和重音。
反覆練讀。
練習背誦。
6、指導書寫
“鸝”左右結構,“鷺”上下結構,寫時在田字格中各佔一半。
五、作業
1、用鋼筆描紅,臨寫。
2、背誦課文。
3、抄寫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