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常用專業術語解析
很多朋友都喜歡紫砂壺,但並不很懂紫砂文化。關於紫砂壺的專業術語有時候鬧不明白,為避免鬧笑話,瞭解紫砂壺的專業術語是必會的學問。
【小品】
容量200cc以下。
【大品】
容量300cc以上。
開啟應用儲存高畫質大圖
【茶山】
紫砂壺透氣性極佳,長期使用會吸收集聚茶汁在壺面,通常被稱為“茶山”。可以泡茶時無茶自香。
【陳腐】
陳腐也稱“養土”。是紫砂泥原礦加工成做壺的熟泥的最後一道工序。開採出來的'原礦泥料要經過翻曬、粉碎、風化、研磨,過篩、和水攪拌均勻、陳腐等程式。陳腐後的泥料可塑性、助茶性更佳。這段改善泥料效能的過程稱為“陳腐期”。陳腐期越長,製成的壺越好。陳腐期最短要超過三個月。
開啟應用儲存高畫質大圖
【包漿】
紫砂壺常年使用,經過茶水的滋養,養壺筆、茶巾、手指摩挲,壺面會形成一層自然內斂的光澤。
【太陽線】
紫砂壺的底部,從中心向四周發散,猶如太陽光芒的泥痕,被稱之為“太陽線”。
開啟應用儲存高畫質大圖
【生料】
開採出來的原礦泥料稱為“生料”。
【風化】
生料露天堆放,經天然風水雨淋,密實的礦料變成鬆散的小顆粒,這個過程稱之為“風化”。
開啟應用儲存高畫質大圖
【熟料】
經過至少三個月陳腐的泥料稱為“熟料”。
【目數】
紫砂泥料經過開採、風化、挑揀、過篩,過濾後的泥料的粗細,稱為“目數”。這個過程稱為“過目”。現在製作紫砂壺的泥料目數穩定在60目左右。目數越大泥料越精細,反之則越粗。
開啟應用儲存高畫質大圖
【推牆刮底】
紫砂壺在形成過程中,壺內壁出現凹凸不平情況,為了讓表面更加平整光滑,需要用工具進行整理,這就是“推牆刮底”。
【出水】
把紫砂壺內的水從壺嘴倒入杯中的狀況,出水如柱,平穩順暢,直入杯底無聲,表示出水好。
開啟應用儲存高畫質大圖
【燒結度】
燒結度和燒成氛圍、燒成溫度有密切的關係。紫砂原料顆粒越細,顆粒比越小,越容易燒結,但對於燒結溫度的要求也相對高。
由於篇幅有限,常用紫砂專業術語就介紹到這裡。歡迎朋友們補充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