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教師

中職青年教師四成培養模式探新的論文

中職青年教師四成培養模式探新的論文

論文摘要:青年教師培養是中職學校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提出青年教師“四成”培養模式,即將青年教師培養分為成長、成熟、成才、成名四個階段,每個階段採用不同的培養措施,並結合廣西南寧市衛生學校南校區工作實際,對青年教師“四成”培養模式的內涵及實踐進行了探討。

論文關鍵詞:中職 青年教師 “四成”培養模式 教師管理

教師是學校的第一資本,是學校最豐富、最有潛力、最有生命力的教育資源。建立一支素質良好、結構合理、隊伍穩定的青年教師隊伍,加強教師隊伍後備力量的儲備,是中職學校實施素質教育、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關鍵。因此我校把青年教師培養作為學校發展的根本大計來抓,於2005年開始探索教師“四成”培養模式。

學校青年教師現狀

我校教師年齡分佈情況為:現有專職及兼課教師120人(含理論課教師及實驗指導教師),年齡分佈為:≥50歲的22人,佔18.3%;40~50歲的44人,佔36.7%;30~40歲的26人,佔21.7%;≤30歲的28人,佔23.3%。六年來新增青年教師28人。隨著我國對中職教育的支援,學校學科專業的發展、辦學規模的擴大、辦學層次的提高、招生數量的增加、素質教育的開展,每年都有3~9名青年教師補充到教師隊伍中,使青年教師的比例不斷擴大。

從上述教師統計情況看,在我校教師隊伍中,中青年教師佔絕大多數,尤其是30歲以下(1980年後出生)年輕教師所佔比例最大。他們基本是本科畢業生,具有較強的創新精神,但教學資歷較淺,從事教學工作的時間不長。如何提高青年教師的綜合素質直接關係到學校的發展。因此,我校提出青年教師“四成”培養模式,明確了青年教師的培養目標,對青年教師進行成長、成熟、成才、成名等多層次培養,目的在於透過系統規範的培養,使青年教師能脫穎而出,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成為學校的教學骨幹和學科帶頭人。

青年教師“四成”培養模式的內涵

青年教師“四成”培養模式是把學校的青年教師按教齡的長短分為四個培養階段,即成長階段、成才階段、成熟階段和成名階段。每個階段都設定目標和具體要求,採用適當的培養方法,經過15~20年的時間,將青年教師培養成具有較強教科研和管理能力的學科帶頭人。

成長階段是指新到校年輕教師在入校的2~3年內要達到“合格教師”標準:具有良好的教師職業道德,熟悉業務,基本掌握教學基本功,能獨立承擔本學科的教學工作。

成熟階段指新教師在工作的第4~10年間由“合格教師”達到“優秀教師”標準:獲得更高層次的學歷,能獨立承擔本學科的教學工作,並初步形成教學特色,能熟練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為教學服務,每1~2年在公開學術刊物上發表一篇以上的學術論文,能承擔學校公開課教學,積極參加學校和區、市級教學競賽活動並有較強的獲獎實力。力爭使20%以上青年教師成為各級骨幹後備人選並進入優秀教師行列。

成才階段指教師在崗位上的第10~15年間達到“骨幹教師”標準:具有中級專業技術職稱,具有較強的教科研能力,教育教學基本形成自己的特色,能帶動本校青年教師成長,每1~2年在公開的學術刊物上發表一篇以上的學術論文,在專業建設與發展方面有一定的建樹。

成名階段指骨幹教師經過約15年的發展達到“專家型教師”標準:具有高階職稱的任職資格;教學工作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深受學生歡迎和學校肯定;每年均有教改和教科研論文在公開學術刊物上發表;具有學科帶頭人作用,能組織好本專業教改和教科研活動;能指導青年教師開展教育教學、教改及教科研活動,能在本校、同類院校教師的發展中起到示範、輻射作用,成為同類院校公認的專家型教師;並使其中一部分人成為名師和學科帶頭人,在校內外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教師“四成”培養模式的構建

(一)成長階段培養

建立新教師導師制度,為青年教師成長搭建平臺具體措施包括:為每一位新到校青年教師選擇一名有紮實理論基礎、豐富教學經驗和高尚情操的中老年教師作為指導教師,與青年教師結對子。在每年教師節期間舉行“拜師結對”活動,為指導教師頒發證書。指導教師負責新教師思想政治、教學業務、教學科研等方面的引導和幫助,從思想、教學、科研等方面對青年教師進行全面指導和多方幫助,儘快使青年教師成為合格教師。指導教師要與青年教師一起制定1~2年的培養計劃,並由教研室和教務科每學期檢查計劃的落實情況。幾年來,我校共為20名專職年輕教師配備了指導教師,起到了整體的傳、幫、帶作用。

實行崗前培訓制度,幫助青年教師儘快進入角色為保證青年教師儘快融入學校“大家庭”,順利開展教學工作,我校每年對新進校教師、外聘兼職教師組織開展崗前培訓1次。培訓主要圍繞“如何更好地投入教學”開設講座,主要內容包括入校教育、師德教育、教學組織管理制度及教學規範制度培訓、教學技能培訓、優秀教師經驗談等。

建立新教師聽課制度新教師選擇指導教師講授的一門課程全程跟班聽課一輪,做好聽課筆記。每學期聽指導教師的課程學時數不少於30。透過聽課,青年教師能很快了解和初步掌握教學方法與講課藝術,一般講課水平都會有很大提高。

開展青年教師講課比賽主要面向工作3年以下青年教師,比賽用具主要是傳統的黑板和粉筆,多媒體課件僅作為輔助手段,目的是透過青年教師說、寫、講等基本技能比賽促進他們講課基本功的訓練。

非師範類新教師透過教育類培訓獲取教師資格證要求非師範類新教師必須參加省、市教師資格證培訓,學習教育學、教學技能、教育心理學等課程,並在1~3年內獲得教師資格證。

參加技能實踐,考取證書要求新入校醫學臨床類及相關專業的專業課教師全部到醫院或企業等實訓基地參加技能實踐,並參加專業技術資格或執業資格考試,獲得初級以上專業執業資格證或技能證,為成長為“雙師型”教師打下基礎。

(二)成熟階段培養

校本培訓制度化利用每年的學術活動月、寒暑假及每月兩次的教研活動,開展全校性業務校本培訓,要求全體教職員工必須參加。校本培訓是體現“為了學校、在學校、基於學校”的培訓方式,是透過教育教學和教育科研活動等方式來培訓教師的一種校內在職培訓,教師既是“被培訓者”,也是“培訓者”。因此,校本培訓既能為青年教師在本職崗位上增加學習機會,又能為骨幹教師展示學識提供舞臺。例如,學校每年常規開展的學習活動月均能收到參賽學術論文130餘篇、參賽的教學課件80多個、進入說課比賽決賽的有10多人,開設專題講座不少於4場。

充分利用各級各類培訓班,提高教師獲取先進資訊的.能力分期分批派青年教師參加全國、自治區、市級教師培訓班,使他們透過參加專家講座、名師輔導、交流研討等途徑,獲取更多、更新的專業及教學資訊並用於實際教學。近六年來,學校送出參加各級各類培訓班的教師每年約30~70人次。

出臺鼓勵政策,提升青年教師學歷由於某些歷史原因,至2005年,我校仍有部分專任教師學歷層次達不到規定要求。2005年,學校重新修訂了《教學人員繼續教育實施細則》等檔案,透過政策鼓勵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參加在職提高學歷學習。學校在學費、時間上給予大力支援,同時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網路學院聯合辦學,將符合條件的教師選送參加該院的相關專業學歷學習。這樣,既提高了教師的學歷層次和知識水平,又為新開設課程和新設定專業儲備了人才。幾年來,近40人在原來的基礎上提高了學歷,其中近20人獲得了研究生學歷。

開展各類教學技能比賽,為教師提高教學技能搭建平臺為激勵青年教師認真教學,參與教改,使青年教師延承嚴謹治教、勤奮治學的優良傳統,不斷提高教學質量與水平,培養較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學校每年都定期或不定期地組織開展多種教學競賽活動。如青年教師講課比賽、說課比賽、說課創新比賽、學術論文比賽、專業技能比賽、課件比賽、師德演講比賽等,為教師提高教學技能搭建了平臺。同時,推薦校內獲獎者參加市、省、國家級競賽。學校每年均有數十人次獲得校內外各類等級比賽的獎項。透過比賽,一是擴大了學校的知名度,二是在校內營造了積極向上的良好氛圍,三是提高了教師的綜合教學能力。

開展優秀教師評選為了充分調動廣大教職工的積極性,激發廣大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心和事業心,提高學校的辦學質量,表彰承擔授課任務的教師和教育管理工作者,樹立榜樣,推動我校衛生職業教育事業健康發展,學校從2005年開始,每年在教師節前組織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優秀教育工作者申報評審。獲優秀教師者約半數為40歲以下的年輕教師。此項活動的開展對青年教師素質培養起到了較好的促進作用。

(三)成才、成名階段培養

聘請專家到校開設各類專題講座或培訓班根據學校工作重點開設理論型專題培訓、技能型專題培訓、研究型專題培訓等。如我校2010年開始的為期三年的專業課程體系改革培訓班、“行動導向教學法”培訓班、中層幹部系統培訓班、師德專題講座、教學方法專題講座等,目的在於提高教師的教學技能水平、教育教學理論水平、科研能力以及管理組織協調能力。

進行培訓進修選拔優秀的骨幹專業教師參加國家級、省級師資培訓班、名師培訓班或到高等院校進行專業進修。透過培訓進修,使這些骨幹教師較系統地學習和提高專業知識及管理水平,為將來成為專業學科帶頭人打下堅實的基礎。近幾年來,學校已分期分批選送骨幹教師50多人次參加省級、國家級培訓班及出國深造。

結合課改,鋪設平臺,使學科帶頭人充分展示才能2010年下半年,學校透過教學組織機構改革,將原來學科建制改為專業建制,設立專業教研室,在重點建設專業如護理、口腔工藝技術專業推行首席教師制。目的是在專業教研室主任及首席教師的帶領和指導下,使各專業教學人員不脫離專業實踐,理順專業教學思路和方向,使教學更加專業化;使培養的學生更貼近崗位需求。

實行星級教師制度,發揮名師示範效應2006年,學校出臺了《南寧市衛生學校星級教師評選辦法》,規定每年在多次獲得優秀教師的人員中,將那些主動積極承擔教學任務,在教學改革、教學建設、教書育人和教學研究等方面取得優秀成績的教師評為星級教師,樹立榜樣,並給予精神與物質獎勵。同時,我校有計劃地組織青年教師觀摩星級教師教學,與星級教師共同探討如何改進與提高教學質量,發揮名師示範效應。到目前已有8名教師獲此殊榮。

創新思維,青年教師“四成”培養結碩果

幾年來的實踐表明,學校實施的青年教師“四成”培養模式有效地加快了青年教師的成長。

一是學校教師的平均年齡正在逐年下降。專任教師中40歲以下教師佔44%,獲得高階職稱時在45歲以下的人數顯著增加,學校教師年齡結構趨向年輕化。

二是青年教師人才脫穎而出。活躍在教學科研工作第一線的廣大青年教師不少已成為學術骨幹和學科帶頭人。

三是青年教師教學科研成果數量逐年增加。2005~2010年,學校獲市級以上立項課題18項,其中10項是由40歲以下的青年教師主持完成的;有30位青年教師在公開雜誌上發表了一篇以上的教學科研論文。

四是在教學技能比賽中青年教師顯示出較強的競爭力。在學校每年的學術活動月及各類教學技能比賽中,1/3以上的獲獎者為青年教師。在近年來學校組織參加市級、省部級說課及課件比賽獲獎者中,60%以上為青年教師。在各類論文參賽中,青年教師獲獎數量也佔有較大比例。

不足與展望

回顧我校教師培養工作,可以說,青年教師的培養工作已經步入了穩步發展的軌道,青年教師隊伍建設方面所做的努力也已初見成效。但在青年教師培養工作中仍有許多問題有待解決,比如由於課時多,很多教師沒有足夠時間進修和學習提高;考核制度不夠完善,有些具體工作沒有落到實處;青年教師論文寫作水平有待提高;青年教師成長檔案有待進一步完善等。

隨著學校發展步伐的日益加快,青年教師的重要性也將日趨凸顯。學校將在現有政策基礎上,充分為青年教師考慮,創造更多更好的發展機遇,讓廣大青年教師與學校同成長、共輝煌。

參考文獻:

[1]陳勤,曾凡才.醫學院校“四型並進、五位一體”教師培養模式的構建[j].西北醫學教育,2008,16(3):441-442.

[2]付瑤瑤,朱曉嵐,徐劍波,等.青年教師培養機制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高校師資研究,2009,(5):32-36.

[3]張慶國,湯正新,李立本.加快青年教師培養步伐的探索與實踐[j].高教論壇,2008,(2):118-120.

[4]趙蒙成.校本培訓:教師在職培訓制度的創新[j].教育與職業,2000,(3):9-11.

[5]陳勤,曾曉榮.以“校本培訓”為主構建醫學院校教師培養模式[j].西北醫學教育,2008,16(5):890-891.

[6]王曉梅,程曉宇.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培養與實踐——多種形式的專業教學競賽活動[j].陝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19(1):30-42.

[7]高海英,張春鳳,於宏琳.關於中職師資隊伍現狀分析及建議[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9,26(6):61-62.